【年·記憶】大年初一拾鞭炮

2021-01-13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對春節的記憶,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尤其是從困難日子裡走出來的60、70後。那個時候我們還小,過年是我們最盼望的事情了。臘月集會,熱鬧非凡,女孩要花帽,男孩買鞭炮,大人們則要置辦過年的必需品。等一切就緒,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就急切地等待穿新衣、放鞭炮。

記得有一年除夕,我和同伴玩牌玩到12點就各自回家睡覺去了。大約凌晨五點,同伴個個都穿著新衣服,手裡拿著手電筒,在放完自家的鞭炮之後,紛紛走出家門,到別人家門前撿未燃爆的鞭炮去了。那時因為家裡窮,男孩子都為撿到未燃爆的鞭炮而高興,大清早起來走到一起,比賽看誰撿的多。我們把撿來的未燃爆的鞭炮剝開,露出短而細的捻子繼續放,有人還因為點燃後來不及扔掉鞭炮就爆炸,因此受傷而裹著紗布過年。

撿來的鞭炮有各種各樣的玩法:有人把鞭炮插在牛糞中,點燃後牛糞四面開花,來不及躲開的,臉上被濺得滿臉都是牛糞;有的點燃後投到水池裡,平靜的水面被炸得浪花四濺;還有人把點不成的炸藥剝開用錘子砸,錘子掄下後不但發出響聲,還能看見濺起的火花,那真是視覺和聽覺的共同享受。總之,那時候過年覺得特別有意思。

最讓我難忘的是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一個同伴的父親從西安給他買回來許多「蛤蟆鞭」,點燃後鞭炮像蛤蟆一樣一蹦一跳,連續能蹦跳十幾下,我和同伴都感到很稀奇,也很想得到,於是就用自己手裡的幾個或者十幾個鞭炮換人家一個「蛤蟆鞭」,而同伴中有一個既想得到「蛤蟆鞭」又不想拿自己鞭炮換的夥伴,在人家剛點著「蛤蟆鞭」還未遠離的同時,這個貪心的夥伴就用腳踩在「蛤蟆鞭」上,並極速地用手抓起裝進自己的口袋裡,撒腿就跑,還沒跑多遠,就聽見「噼裡啪啦」的響聲,「蛤蟆」在他的新衣服口袋「叫喚」了,把貪心同伴的口袋炸開了花,惹得我們哈哈大笑。同伴回到家裡,母親看見後一頓大罵,氣得不給他換衣服,他就穿著那件被炸成破洞的衣服過完新年。

鞭炮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童年鞭炮那些事兒
    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我不禁想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兒時的自己在春節裡燃放鞭炮的往事。    那時村裡沒有看電視等娛樂方式,我燃放鞭炮倒是每年都要爭第一。於是,我年年除夕夜都請求父母在新年到來的第一刻叫我起床。
  • 童年往事 鞭炮的記憶
    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下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飢餓和貧困折磨得人們難以忍受。每天的紅著麵條、紅薯飯吃得人胃口發酸,難聞的酸味一陣陣順喉嚨眼往上湧。衣服呢?也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縫了又補,補了又縫,補丁摞補丁。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不管家裡有多麼愛乾淨的人,對於大年初一產生的鞭炮紙,幾乎沒有打掃的,原因是什麼?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開始,可以說農民都是圍繞著開財門,走財運來做著各種事情的。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諱的就是啞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沒有放完就停了。
  • 記憶中的年味:「小鞭炮」,「豆腐條」
    現在說起記憶中的年味,可能是時間太長,大腦中的年味越來越淡。從改革開放以後,生活越來越好,不用說過年,就是平常也勝似以前過年!大人們買的鞭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點的,過年時候大人放的;一種小的,紅色的鞭炮,給我們小孩放的;那個時候放鞭炮,不是一掛掛的放,而是一個個地扯開放;還記得,當時為了讓鞭炮不潮溼,個個響,就把小鞭炮放在炕席底下。放的時候,拆開鞭繩,一個一個的拿下來放,這樣能放的時間長,小孩之間經常以誰的鞭炮響為由,拉起了賽場!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放鞭炮吃齋菜 舞醒獅拜大年
    據了解,大龍街坊每年初一必備的習俗是放鞭炮、吃齋菜和醒獅採青,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這些習俗聽起來也並非與眾不同,但繼續堅守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習俗,不僅可以襯託出春節特有的歡慶氛圍,同時也更加體現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開門炮仗滿堂紅」  長久以來,春節放鞭炮已成為我國一種文化習俗而深入人心,所謂「鞭炮不響不成年」、「開門炮仗滿堂紅」。
  • 農村過年都喜歡買鞭炮,你們每次都是買多少錢的鞭炮呢
    距離年關越來越近,人們購買年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置辦年貨除了過年吃的雞肉、魚肉、豬肉,大人小孩的新衣服以外,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那麼你們都是在哪裡買的鞭炮呢?又會買多少錢的鞭炮呢?記得小時候,一進了臘月大集上賣鞭炮的就越來越多,但是最近幾年人們對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只有指定的地方可以買到煙花炮竹,我們村子有一戶人家平常就是賣一些白事上用的鞭炮,因為他家有銷售鞭炮的經營權,所以過年前都會在他家購買煙花炮竹。
  • 第一個沒有鞭炮聲的大年初一
    2019年的春節,沒有大雪,沒有年貨,沒有新衣,也沒有鞭炮聲,仿佛過了一個假年。從年三十早飯開始,每頓飯都要放盤鞭炮。一大清早,便被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震耳炮聲吵醒,起床洗漱、放鞭炮、吃餃子,飯後全家出動貼春聯、掛燈籠、打掃衛生。不一會兒,兩個叔叔、嬸嬸們也會到我們家來,開始一起洗菜、切菜張羅午飯。
  • 遼西大老散之鞭炮聲聲年味濃
    過年最大的樂趣是放鞭炮。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是年味最好的烘託。那時候,鞭炮品種比較少,且大都是個人土法炒藥擀制。有雙響、炮打燈、麻雷子鞭、起花、泥花什麼的。供銷社也賣瀏陽花炮,多是一二百頭的,五百一千的也有。
  • 記憶裡的煙花爆竹漸行漸遠,盤點那些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煙花鞭炮
    筆者出生在八零年代,記憶裡小時候的過年,不僅意味著有新衣服穿,有平時吃不到的糖果,沒有人催你早點睡覺,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放鞭炮八零後的孩子們對於放鞭炮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你還記得你玩過哪些鞭炮嗎?1.彩珠筒:記得這種手持的鞭炮嗎?點燃後對著天上,看著彩色的火光噴出,噴到黑夜裡,孩子們異常興奮,儘管家長們一再提醒不要對著人,但是玩鬧的小孩子們仍然會模擬打仗,用彩珠筒互相射擊,筆者小時候就曾經被射中過,新棉衣也破了一個口子2.衝天炮:記得這種像火箭一樣的鞭炮嗎?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土豪衣錦還鄉花幾萬塊買10萬響鞭炮慶祝,點燃的一瞬間讓人傻眼!
    於是這位土豪花了幾萬塊錢,買了10萬響的鞭炮來慶祝。而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土豪吧買來的鞭炮放在了自家門口,可以說擺了整整一大堆,要知道這麼多的鞭炮光是從城裡面運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可以看到土豪找人來把鞭炮都給擺放好了之後就從旁邊點燃了,頓時圍觀的村民們都興奮了。畢竟放這麼多的鞭炮在農村還是很少見的。
  • 2018年,各地的春節習俗,知行翻譯帶你領略
    「二十三,糖瓜粘,還有七天要過年」,可是小強卻感覺不到年味,小強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都會懷念那個曾經快樂的,熱鬧的大年。今天,跟著小強一起,去找回自己丟失的「那些年」!京之春節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飯後會盡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年初一吃餃子」就開始了。待到天明,家裡的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則是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聚會的日子,或者是出門逛廟會。那時街上隨處可見頭插紅花的姑娘、手舉風車的小夥兒,還有身掛大串山裡紅、手裡抖著空竹的孩子,過年那幾天,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 回憶小時候偷鞭炮
    回憶小時候偷鞭炮倪屯東濱果樹種植合作社 楊衛東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很多年前,還是我小孩子的時候,大概是公元1979年臘月,那年我9歲,那時候一進臘月就盼望過年,盼望爸爸買鞭炮記得那年我爸爸給我們家買了兩掛500頭小鞭,我是男孩子看見鞭炮就想放,鞭炮剛放到柜上,我就把鞭炮拆開,開始一個一個地放,起初也不知道省著放,半天過去就剩不多了,又來了小夥伴,海濱和立軍,他們也在褲兜裡裝著從家偷來的小鞭,我們用火柴點著一個一個的放,兩個、三個的放,不一會三個小夥伴的鞭炮就放沒了。
  • 童年放鞭炮的樂趣,和鞭炮聲裡的年味,都慢慢離我們遠去
    春節沒有鞭炮聲,過年仿佛就少了一點熱鬧和年味。我們懷念小時候春節裡鞭炮聲,除了骨子裡認為這個一傳統,更是因為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放鞭炮的經歷,那種興奮刺激伴隨著家人的熱鬧場景,成為了我們心中對春節的美好記憶。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劉德華驚喜亮相
    劉慈欣吳京向郭帆「討債」 《流浪地球2》重磅歸來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電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就在活動現場,電影《流浪地球》監製、原著作者劉慈欣與特別出演吳京驚喜「現身」,他們特別為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金雞特別放映會錄製了一段視頻。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概念海報發布
    據@電影流浪地球11月27日消息,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郭帆FrantGwo 執導,劉慈欣@workership 監製的電影流浪地球2概念海報來了!「再見太陽系!「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卻心懷同樣的希望,為了拯救地球,冒險再次啟程。
  • 專家建議全面禁止燃放鞭炮,少了炮竹聲聲的春節你會習慣嗎?
    進入臘月,聽到鞭炮聲就感受到了年的到來。放鞭炮,曾經是我們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土堆旁、冰面上、連牛糞上都留下過鞭炮綻放的時刻…小時候玩過鞭炮的品種很多,有五分錢一個的「摔炮」、有兩毛錢一盒的「擦炮」、還有一塊錢一個的「雷鳴」、還有「二踢腳」,砰的一聲到天空又砰的一聲震耳欲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