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2020-12-05 敏姐談歷史

在老北京,關於春節,有句俗話非常流行,那就是:「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所以,每年的春節,老北京城都會有這樣的景象: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沸騰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為吉慶佳節譜寫了快樂的篇章。說起北京城春節放鞭炮的歷史,史書上早有記載,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經在自己所著的《壺天錄》中提到過京城放鞭炮的事兒,他寫到:「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

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通孔,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炷;除舊年之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由此可見,在清朝的時候,京城就已經過年放鞭炮的習俗了。其實,說起過年放鞭炮的歷史,在清朝時期雖然流行,但並非從清朝開始的,而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的鞭炮被稱為「爆竹」,《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當時的人們沒有火藥和紙張,只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

這其中雖然瀰漫著迷信的味道,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及至唐朝時期,鞭炮又被稱為「爆竿」,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爆竿的情景。後來,隨著火藥和紙張的發明,人們用紙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並用麻莖把炮竹編成串,稱其為「編炮」,後因這種「鞭炮聲響清脆如鞭,所以又被稱為「鞭炮」。鞭炮和煙火合稱為花炮。舊時的北京城,一進入臘月,鬧市區就開了臨時的「花炮市」。

花炮歷來是年前的熱門貨、俏貨。有的時候,城內的茶葉鋪中也代銷各種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內所售花炮種類繁多這裡介紹老北京人過年時常放的幾種:1.花盒。花盒屬於高檔花炮的一種,形狀像一個扁平的大圓盒,通常以彩紙糊成外殼。這種花炮在燃放的時候應該先將架子搭好,然後將花盒懸掛到架子上,這樣在點燃的時候,花盒會逐層地往下掉花火,非常漂亮。2.麻雷子。麻雷子由草紙成,在每層的草紙之間會均勻地纏上麻皮,並且將頂端紮緊,在外面包上一層紅紙。

這種麻雷子通常長為2寸,直徑為4、5分粗,是京老百姓比較愛買的一種鞭炮類型。3.旗火。旗火,又被稱為「起花」,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大旗火和小旗火大旗火狀如大炮仗,在燃放的時候會被綁在一根約有4、5尺長的葦杆上,在點著後會一下氣躥到空中,在空中發出漂亮的火花。小旗火狀如小炮仗,在燃放的時候會被綁在一根秸皮上,在點著後也會躥向空中,但與大旗火比,它躥出的距離比較短,一般為一丈左右。4.二踢腳。

二踢腳,又被稱為「二踢子」、「雙響兒」,共有兩種,一種由草紙捲成,在其頂端用秫秸皮紮緊,在外面裹上一層紅紙,這種二踢腳燃起來時會先在地上一響蹦起來,然後飛到空中再響一聲。另一種由牛皮紙捲成,和第一種不同的是,它的外面沒有那層紅紙。古代的老百姓為什麼會在春節放鞭炮呢?這種習俗是怎麼形成的?據說,這和一個傳說故事有關。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在這個村莊裡住著一個被稱為「年」的怪獸。「年」每逢臘月三十就出來作惡。

它非常兇狠挨家挨戶地吃人,直到吃飽為止,手段非常殘忍,搞得村裡的人都非常害怕。村民們每天都在想辦法殺死「年」,可是什麼辦法都不管用。一年的臘月三十晚上,「年」又出來作惡了說來也巧,當時村裡正好有幾個小孩在玩甩牛鞭子的遊戲,他們將牛鞭子甩得劈啪作響,聲音非常大。「年」正好聽到了這個聲音,它非常害怕,趕緊逃離了村莊。它走啊走的,又到了另一個村莊,準備繼續作惡。誰知到了另一個村莊,它看到一家門口正曬著一件血紅色的大衣。「年不知道那是什麼,嚇得趕緊逃走。

它走啊走的,又到了第三個村莊,看到一家家裡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趕緊溜走了。後來,這幾個村子裡的人都漸漸摸清了「年」的習性,知道它怕響、怕紅還怕光於是利用它的這些弱點,想出了很多對付它的方法,即在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漸漸地,這種習俗傳了開來,越傳越廣,最後成了中國民間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聯、放鞭炮,將家裡弄得燈火通明。(一)以家庭為單位的燃放。在舊時,老北京人一般喜歡從臘八那天開始放。臘老北京人在過年一般怎麼放鞭炮呢?

八那天,無論生活條件是好還是不好,家家都會買上一些鞭炮回來放。在隨後的祭灶接神、祭財神、順星、開市送神等儀式上也會燃放鞭炮,主要是想表達辭舊迎新、除(二)大型的煙火會。在舊時的北京城,除了家家都會燃放鞭炮外,在元宵節期間,商家還會舉辦一次隆重的焰火會。焰火會一般以街為單位,到時候街上的各個商祟迎祥的意思。家都會在自家商店的門前搭起高架子,將各種鞭炮擺放在商店門口,並在架子上寫著「本號為酬謝主顧,定於今晚燃放花盒煙火,共慶上元,同樂春,歡迎各界光臨指導」。

這些商家往往都非常賣力地放,爭取自己成為整條街放得最好的一家因為在這天晚上,京城裡的很多老百姓都會出來看焰火,這對商家來說無異於一次重要的打時至今日,在北京城,過年燃放鞭炮的習俗仍然非常流行,但由於鞭炮在燃放時會散發汙染空氣的氣體,所以今日的北京城對鞭炮的燃放在時間、地點和數量上有嚴廣告機會。格的限制,但依然無法阻擋老百姓過年燃放鞭炮的熱情,他們總是盡最大可能地在一年一次的春節佳期中燃放一次,表達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相關焦點

  • 放鞭炮吃齋菜 舞醒獅拜大年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古曉彤  本版圖片 受訪者供圖    大年初一是春節最重要的一天,番禺區大龍街的街坊們是怎樣度過這一天的呢?他們會有哪些過年的習俗?據了解,大龍街坊每年初一必備的習俗是放鞭炮、吃齋菜和醒獅採青,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這些習俗聽起來也並非與眾不同,但繼續堅守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習俗,不僅可以襯託出春節特有的歡慶氛圍,同時也更加體現人們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  「開門炮仗滿堂紅」  長久以來,春節放鞭炮已成為我國一種文化習俗而深入人心,所謂「鞭炮不響不成年」、「開門炮仗滿堂紅」。
  • 鄭州市民慶祝春節習俗變化大 少買鞭炮多買花
    鄭州市民慶祝春節習俗變化大 少買鞭炮多買花   中新網鄭州1  煙花爆竹攤前冷冷清清  鄭州市的煙花爆竹零售點分布在居民區周圍,記者在文化路、紅專路、豐產路看到的煙花爆竹零售點攤位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鞭炮和煙花,可是攤位前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光顧。  28日16時,在豐產路和經二路的煙花爆竹零售點,記者問攤主王先生今年的生意情況,他長長嘆了一口氣:「今年的生意不好啊!」
  • 狗狗為什麼害怕聽到放鞭炮的聲音?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過年放鞭炮是自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據傳最初放鞭炮是為了嚇跑某些大型野獸,而如今每年春節放鞭炮是為了圖個吉利,討個好兆頭,寓意驅除黴運,不知道大家在過春節放鞭炮時,是不是像我一樣躲得遠遠的,生怕會掉下來灼傷自己,它的聲音聽起來也像是爆炸一樣讓人害怕!
  • 男孩往窨井扔鞭炮被炸飛5米身亡 春節期間兒童玩鞭炮6大安全提醒
    路邊有一個缺損的井蓋,頂樓6樓窗沿有一塊缺損。「我家就住隔壁單元。10日下午事發前大概半小時,就聽見樓下有小男孩在放鞭炮玩,5點多突然一聲巨響,像是大貨車輪胎爆炸的聲音。」居民楊先生告訴記者。據看過小區監控視頻的一位社區工作者及居民郭女士講,當時小男孩蹲在窨井蓋邊,點燃一個鞭炮通過小孔扔進下水井,井蓋瞬間被炸飛,巨大的衝擊力將男孩掀飛到幾米外,跌落在地。
  • 大家對於春節不能放鞭炮怎麼看?說不能放鞭炮的專家大家怎麼看?
    2020-12-23 13:09:26 來源: 新手媽媽育兒 舉報   我支持重拾傳統,春節放鞭炮慶祝
  • 專家建議全面禁止燃放鞭炮,少了炮竹聲聲的春節你會習慣嗎?
    放鞭炮,曾經是我們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土堆旁、冰面上、連牛糞上都留下過鞭炮綻放的時刻…小時候玩過鞭炮的品種很多,有五分錢一個的「摔炮」、有兩毛錢一盒的「擦炮」、還有一塊錢一個的「雷鳴」、還有「二踢腳」,砰的一聲到天空又砰的一聲震耳欲聾41。放鞭炮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歡樂,從年前到正月十五每天都能聽到鞭炮的響聲,給過年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 童年春節放鞭炮
    幼時家裡生活竭蹶,但每逢春節,媽媽總是千方百計從牙縫中擠出一點兒錢,給三個哥哥一人買一掛最小號的紅鞭炮(100頭),放在八仙桌子靠牆的最裡邊。炮用紅紙包裝,紅得炫目,令我垂涎,恨不得立馬拿到手裡摸一摸,攥一攥,把玩一番,可惜媽媽早已下了最後通牃。不到大年三十晚上,誰動了鞭炮,誰就甭想再放。
  • 中國人春節習俗進化史
    >日子變了,但春節的習俗卻沒有變。人們為了驅趕這種野獸,便會放鞭炮、貼紅聯、掛紅燈。相傳年三十晚上,一種叫做「祟」的小妖會傷害小孩,一對老來得子的夫妻害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用以保佑。夜裡「祟」來後,剛要伸手去摸孩子的頭,紅包就迸發道道閃光,把「祟」嚇逃跑了。夫妻倆之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周圍的鄰居,一傳十十傳百,大家便把包紅包的習俗延續下來,希望孩子平安喜樂。
  • 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
    過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了,而大年初一就是新的開始,可以說農民都是圍繞著開財門,走財運來做著各種事情的。大年初一要「開財門」,放鞭炮有哪些講究?碰到了啞炮怎麼辦?大年初一放鞭炮大家都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放鞭炮有什麼講究呢,老農覺得主要是要放得順利,而且要放得早。在農村都講究誰家的鞭炮放得早,那麼誰家就走財運的,這也是為何過年大家都是一家比一家早的,就是怕財運被別人搶走了。而大年初一放鞭炮最忌諱的就是啞炮了,或者就是鞭炮沒有放完就停了。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不管家裡有多麼愛乾淨的人,對於大年初一產生的鞭炮紙,幾乎沒有打掃的,原因是什麼?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
  • 辛德勇:過大年,放鞭炮?
    從少年時期起,一到過年,心頭就會對放鞭炮這檔子事兒,充滿不安。媽媽規矩很多,午夜跨年的時候,鞭炮一定要放響;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放響;初五、十五、二月二都一定要放響。家裡上有兄,下有弟,這本來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偏偏兄弟三人,沒有一個人對這事兒有一丁點兒興趣。買來的鞭炮一直到放過期點不著火還沒有人去放,是一種常態。母親暴怒,自是事出有因。
  • 熊孩子放鞭炮被炸飛,過年期間這種危險千萬要警惕!
    同時,家長提醒孩子,井蓋不是玩耍的地方,把明火、鞭炮丟進下水道是危險行為。事實上,基本上每年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搜索「孩子放鞭炮炸井蓋」,顯示了一百萬+條結果,都是有關放鞭炮導致的安全事件。近年來,像這樣小孩子放鞭炮被炸致傷致死的血淋淋的事件頻頻發生,又到了春節,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孩子們在放鞭炮時,作為家長,你應該注意哪些呢?
  • 民國老照片:窮人放鞭炮過春節,有錢人發壓歲錢過春節
    民國老照片:上海老百姓怎麼過春節?總感覺那個年代的人都不怕鞭炮,拎著手上就放了一卦!放鞭炮普通或者窮人老百姓最簡單的過節方式了。民國老照片:上海老百姓怎麼過春節?街頭寫傳統春聯,過年最少不了的就是春聯了,只要貼上春聯,就是滿滿的年味。
  • 2018年,各地的春節習俗,知行翻譯帶你領略
    初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魯之春節大年初一零點開始這個時間鞭炮齊鳴,節日的歡樂傳遍千家萬戶。天一放亮,婦女們便忙著煮餃子,有的地方要鳴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燒火,意味著新的一年響響亮亮,節節增高。吃罷餃子,該去拜年了。
  •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
    中國人結婚為什麼要放鞭炮?為何結婚要放鞭炮呢?這個習俗怎麼來的?眾所周知,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別稱也叫「炮仗」、「爆仗」。鞭炮的起源很早,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超過2000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吉利與歡愉。然而,如果我們追溯鞭炮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鞭炮的本意並非是為了喜慶。
  • 濟南小學生開展環保宣傳公益活動 倡議春節少放鞭炮
    一位少先隊員正在向市民介紹倡議書上的內容   中國山東網2月1日訊 (記者 孫杰) 燃放鞭炮是春節的傳統之一,隨著近年來霧霾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市民對於春節禁放鞭炮的呼聲也越來越高。1月31日,中國山東網聯合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共同舉辦了「小手拉大手 共築碧水藍天」環保宣傳公益活動,山師附小五年級 1班雛鷹小隊的17名少先隊員帶著環保倡議書走進濟南綠地中心,向市民發出春節期間少放煙花爆竹、多乘坐公共運輸出行的倡議。   「阿姨,您看一下這份倡議書吧!希望您能在即將到來的猴年春節裡少放一點鞭炮。」
  • 越南三十年前春節舊照,逛花市放鞭炮一切和中國那麼相似
    還有幾天就是2018年春節,除了中國,在周邊許多國春節也是極其重要的節日,尤其東南亞的越南,春節的重要程度是任何節日都無法比擬的。在越南春節稱為元旦,是最重要的節日。圖為1988年河內街頭的歡慶春節橫幅。
  • 窨井爆炸威力有多大?10歲男孩往窨井扔鞭炮被炸飛5米,不幸身亡
    油箱蓋被塞進8個鞭炮仔細一看,才發現自己車油箱蓋的縫隙裡,塞著8個放完的鞭炮,灰白色的灼燒痕跡歷歷在目,如果有汽油蒸汽洩露,鞭炮燃燒時,車輛極有可能發生爆炸。而小編搜索了一下更是發現,每年春節期間,「熊孩子們」花式作死,往下水道裡放鞭炮的事還真不少。同樣是2019年1月31日,一在內蒙古赤峰市一家店鋪門口的公共錄像,記錄下了驚悚一幕!一名身穿深色上衣的小男孩,獨自拿著幾根煙火棒在玩耍,身邊沒有家長陪伴。隨後小男孩走到下水井旁,向井裡投擲了鞭炮。一瞬間,一團火焰從井內噴出。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 小夥春節玩「魚雷」,炸掉右手炸斷腸,其母痛哭:再也不放鞭炮了
    春節是咱們中國人最重視的一個節日,大人小孩都放假在家,頓頓豐盛的美食讓每個人大飽口福,各種有趣的節目讓人人笑開懷,可是即便是這樣舒服的假期,仍有些人覺得節日的氛圍不夠濃烈,或者說這只是他們給自己玩鞭炮找的一個藉口,大家都知道每年春節期間因為玩鞭炮而被炸傷的朋友不在少數,近些年為了廣大市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