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通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

2020年12月2日,乘客在上海地鐵一號線徐家匯站刷碼乘車。(圖片來源:新華網)

The service, effective on Tuesday, allows the QR code on the respective app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to be accepted for payments in the subway system of both cities.自12月1日起,北京和上海的地鐵乘車二維碼均可用於兩市地鐵系統票款支付。

【單詞講解】

英語中關於「地鐵」的詞彙包括subway、metro、underground、the tube等,到底用哪個更合適主要取決於你身在何處。Subway多見於美式英語,由sub(在...之下)+way(道路)組合而成,表示「在路面之下運行的線路」,符合美式英式簡單直白的特點。Metro這個詞來源於法語métropolitain,1900年,法國巴黎第一條地鐵就叫metropolitan railroad,之後簡稱為metro,並被吸收進英語詞彙,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的地鐵都叫metro。Underground多見於英式英語,但是因為大部分線路都在地下隧道中運行,所以英國人一般都會把地鐵稱為「the tube」。值得一提的是,美式英語中表示「地鐵」的subway在英式英語中卻表示「地下通道」,這一點可不要忽略哦。

Beijing and Shanghai have the largest metro networks in China, each handling more than 10 million passenger trips on a daily basis, with frequent travel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北京和上海擁有全國最龐大的地鐵系統,每天的客流量超過1000萬人次,兩地之間的出行也很頻繁。

Authorities in Shanghai said the interconnected payment method is expected to be expanded to more subway systems in other regions.

上海市管理部門表示,這種互聯互通的支付方式有望推廣到其他地區的地鐵系統。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12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開始施行。

Passengers are banned from playing music or videos on speakers of their digital devices or making hands-free mobile phone calls in the subway cars, according to the new rules.

新規明確,地鐵乘客不得在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外放音樂或觀看視頻,不得開揚聲器打電話。

Passengers who use the speakers of their digital devices will be stopped by metro workers and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or handed over to the police if they refuse to obey the new rules.

一旦發現乘客手機外放的行為,地鐵站務的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會進行勸阻。實在不聽勸阻的,將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看到這個消息,網友們紛紛表示,應該在所有城市推廣。

【相關詞彙】

單程票 single ticket/one-way ticket

往返票 return ticket

高峰期 rush hour

換乘站 interchange station

自動售檢票系統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

參考來源:新華網、北京日報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京滬地鐵一碼通是什麼意思?
    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是指億通行APP或者Metro大都會APP不僅支持乘客在本地地鐵刷碼乘車,還支持乘客在京滬兩地的城市軌道交通刷碼乘車,無需下載、更換其它APP,京滬跨城地鐵出行更便捷。  京滬地鐵一碼通開通時間:2020年12月1日  京滬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的開通範圍是什麼?  北京、上海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及車站(不含市郊鐵路)。  使用億通行APP乘坐上海地鐵能否享受當地優惠?
  •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時間:2020-11-30 11:44   來源:零科新未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在公共場所不打擾其他人是基本的素養 上海地鐵車廂12月起禁手機外放 京滬高鐵設靜音車廂後,上海地鐵車廂也要靜音了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 上海地鐵外放處罰是什麼
    就在今天上海宣布12月1日起全面禁止地鐵上手機外放,那麼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是什麼意思?我們該如何規避這項規定呢?如果身邊有人在地鐵上面外放該怎麼舉報都有哪些處罰?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從明天起,上海地鐵全面禁止一切智能設備外放聲音,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喜報?上海地鐵表示對於電子設備的外放聲音以及在地鐵上飲食的行文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
  • 上海地鐵正式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來源:新京報圖集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首日,截至12月1日下午1點,執法人員一共勸阻了19名電子設備外放的乘客。除上海之外,目前已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武漢等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並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
  • 冰城「鐵絲」:上海地鐵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咱地鐵裡有哪些不...
    《守則》首次明確禁止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記者從哈爾濱地鐵集團了解到,目前冰城地鐵暫未實施此類守則,但經過梳理統計,目前乘客在車廂內吃零食、趁乘客少時橫躺在座位上等不文明行為,在哈爾濱地鐵內還時有發生。哈爾濱地鐵集團提醒廣大乘客:遵守規定,文明乘車,為自己及他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
  • 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 能管得住嗎?
    原標題:1日起禁止手機外放聲音,能管得住嗎?  很多乘客吐槽被迫追劇、聽神曲煩不勝煩  近期,不少乘坐上海地鐵的乘客發現,車廂內張貼了不少海報,禁止飲食和禁止外放的標誌格外醒目。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要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新規從12月1日起施行。
  • 乘客坐地鐵開啟手機外放聲音或被罰
    地鐵乘客文明行車,乘車環境將更為舒適。記者賴有光攝(資料圖)上班通勤,有不少市民選擇乘坐地鐵。昨日,記者從南寧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近期,該部門組織完成了《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修訂稿)(以下簡稱《乘客守則》(修訂稿))的起草工作,以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和軌道交通乘坐秩序。
  • 二維碼過不了地鐵閘機,竟是因為安卓手機時間出錯
    記者 | 唐俊10月12日傍晚,北京地鐵內一些乘客發現,使用二維碼無法讓閘機正常打開,地鐵站內一時排起長隊。一些乘客認為是億通行APP出了問題,一些乘客認為是手機網絡不好。界面新聞就此事諮詢了北京地鐵掃碼乘車服務商億通行,其運營負責人程同哲表示,昨晚部分乘客無法使用二維碼過閘,並非億通行APP出現了問題,而是因部分用戶手機時間失準,無法與伺服器時間驗證導致故障。
  • 上海磁浮線能刷手機用銀聯卡支付寶付款了,明年初覆蓋地鐵線
    即日(10月30日)起,你可以在上海磁浮線刷手機掃二維碼乘車進出站,並用銀聯卡或支付寶支付,而到明年初,上海地鐵將全線開通手機掃碼支付。用手機支付怎麼在上海坐地鐵? 目前,乘客需要先下載為「Metro大都會」的APP,完成帳戶註冊後,需要通過銀聯卡或支付寶完成實名認證,然後在選擇銀聯信用卡/借記卡或者支付寶為支付方式。
  • 公交、地鐵、磁懸浮,上海掃碼全搞定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行當然越快捷越好,如何規避帶交通卡容易掉以及餘額不足的尷尬,當然,用手機掃碼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雖說手機也有可能碰到掉了的問題,但相對於交通卡來說,概率還是比較小的。一切都準備完畢,就可以掃碼乘車了。在Metro大都會首頁下方,點擊「乘車」,根據提示打開手機藍牙功能,頁面上會出現一個二維碼,過閘時,用二維碼對準閘機掃描口就可以了。有用戶體驗表示,幾乎感受不到延遲停頓,大約半秒即可讀碼過閘。有媒體報導,除了磁懸浮之外,上海地鐵尚未開通此功能,但預計在2018年年初,「刷碼過閘」將覆蓋上海地鐵全網絡。
  • 上海地鐵「靜音令」執行第一天效果如何?
    12月1日上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隨機登上了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列車的一節車廂進行巡視,發現一名男乘客正在打手機遊戲,遊戲中的背景聲音直接外放。在執法人員的勸阻下,該名乘客當即關閉了手機背景聲音。而另一路記者則跟隨執法人員,在軌道交通12號線列車上巡視,發現一名乘客在使用手機外放觀看視頻。
  • 讓地鐵「靜音」南京也在行動
    「被」刷抖音、被迫「圍觀」視頻通話、被迫聽神曲……這些地鐵上的尷尬場景,不少乘客都曾遭遇過。4月1日起實施的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乘客不得在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從12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令禁止地鐵中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 地鐵「消音令」引熱議 城市公共服務意識再升級
    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要求乘客在地鐵車廂內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此地鐵「消音令」消息一出,便很快被推上了熱搜。上海實行的「消音令」,正可謂一下擊中了社會痛點,在公共場合製造噪音早已令人們深惡痛絕。地鐵是一座城市交通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更是一扇觀察社會文明的重要「窗口」。
  • 地鐵百科|為什麼不能攜帶充氣氣球進站乘車?
    #氣球飄入並纏繞在接觸線網上影響列車運行 地鐵區域不僅禁止氣球進站,在有高壓電接觸網的線路周邊也禁止放飛氣球,也不允許在高架線路周邊放飛孔明燈、風箏等等。
  • 71路首推靜音車廂 手機外放聲音將被勸阻
    繼京滬高鐵設置靜音車廂、上海地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的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今天也正式推出車廂文明靜音公約,進一步倡導市民乘客文明乘車。在71路的外灘終點站,看看新聞Knews記者看到,站臺裡,車廂內都已經張貼了新的車廂「公約」。
  • 12月1日地鐵新規即將實施,這些細則你了解嗎?
    ,是人們通勤出行時最常見的選擇,上海地鐵日均客流已經達到了千萬人次。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有不少人都提到,希望獲得一個清淨的乘車環境,最怕的就是肆無忌憚地開揚聲器播放視頻的人。好消息是,上海地鐵新規即將實施,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有治了。
  • 讓地鐵車廂「靜悄悄」需形成合力
    □楊玉龍 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針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電子設備聲音外放的禁止條款。記者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方面獲悉,截至1日下午1時,執法人員共勸阻了19名在地鐵上使用電子設備外放聲音的乘客。
  • 上海中運量71路擬推「靜音」公約:不能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
    繼上海地鐵、京滬高鐵頒出「靜音令」後,上海公交主幹線路——中運量71路擬推出車廂「靜音公約」。12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巴士三公司獲悉,《中運量71路車廂文明「靜音」公約》共計8項條款,包括:請勿在車廂內將電子設備聲音外放;請勿在車廂內大聲喧譁、吵鬧;請勿在車廂內大聲接打電話;請勿在車廂內不捂口鼻咳嗽打噴嚏;請勿在車廂內飲食;請勿在車廂內脫鞋晾腳;請勿縱容隨行兒童在車廂內打鬧、嬉戲;請勿在車廂內橫躺或腳擱在座椅、扶手槓上。
  • 上海地鐵「靜音令」首日 乘客:希望推廣到高鐵等交通工具上
    、平板等電子產品聲音外放。  【解說】上海軌道交通警方表示,違反新規的乘客將被勸阻,一旦有乘客不配合地鐵運營方有關禁止外放音量的舉措時,並且影響、危及到地鐵線路的正常運營,警方將依法介入處理。  【同期】申通集團執法一中隊隊長 曹正輝  咱們在巡視過程當中發現上述(違反守則的)情況的話,一個進行宣傳,宣傳還是以宣傳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 騰訊乘車碼小程序體驗報告
    市場狀況首先來看地鐵出行市場情況:深圳地鐵日均載客量大約400萬人左右,北京的地鐵日均載客量大約為1200萬,上海大概1000萬;按每人次5元的金額看,這3個城市地鐵出行的日均交易額約有13000萬元,一年大約4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