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統計中,有三個比較容易混淆的名詞: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動人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某人戶口在A市,在B市工作並居住,經常去C市出差,那麼他就屬於A市的戶籍人口、B市的常住人口、C市的流動人口,當然現實中也存在一些情況比較複雜的情況。
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來看,常住人口對於城市的發展意義最大,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力量,因此一般的統計中大多以常住人口為口徑。流動人口雖然只是過客,但是對於城市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不亞於常住人口,特別是對於以旅遊為主業的旅遊城市來說意義重大。
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的城市,常住人口越多,流動人口越多,對於一些區域性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城市、熱門旅遊城市,流動人口數量更是龐大。因此,從城市中心性、輻射性、活躍性方面來看的話,流動人口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指標,商務會議、旅遊娛樂、交通周轉等流動人口的來源,無一例外地均體現著城市的重要性。
2019年我國有41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達到100萬人,有22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達到200萬人,有13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達到300萬人,10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達到400萬人,5個城市的流動人口達到500萬人,以下為各城市流動人口數量:
100~199萬人
珠海、太原、榆林、烏魯木齊、哈爾濱、大連、貴陽、長春、台州、西安、福州、南寧、合肥、青島、中山、惠州、重慶、常州、無錫,此19個城市的流動人口數量超過100萬人、低於200萬人;其中珠海、太原流動人口同為100萬人,常州流動人口170萬人,無錫流動人口190萬人。
200~299萬人
長沙、南京、濟南、泉州、昆明、廈門、嘉興、武漢、溫州,此9市流動人口均超過200萬人、低於300萬人;其中長沙、南京流動人口同為200萬人,武漢流動人口287萬人,溫州流動人口297萬人。
300~399萬人
金華流動人口300萬人,鄭州流動人口340萬人,佛山流動人口360萬人。
400~499萬人
東莞流動人口415.86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十多的城市;寧波流動人口430萬人,成都流動人口437萬人,杭州流動人口450.44萬人,天津流動人口498.23萬人。
500萬人以上
蘇州流動人口538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五多的城市;北京流動人口794.3萬人,深圳流動人口818.11萬人;廣州流動人口967.33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上海流動人口972.69萬人,是全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
綜合來看,全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均為我國的經濟強市,除北京、天津位於北方地區外,其餘八個城市均位於南方地區;從區域分布來看,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四市位於長三角,廣州、深圳、東莞位於珠三角,北京、天津位於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包攬了十座城市中的九座,而這三個地區也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三個地區。對此,你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