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12月18日正式宣布,21號線成為廣州地鐵第二條開行快車模式的線路。而21號線全線開通後,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3公裡。
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
此前,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截至2018年底,從運營線網規模看,廣州運營線路長度超過400公裡,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居全國第三。
圖源《城市軌道交通2018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
而根據國際公共運輸協會(UITP)發布的《世界地鐵數據 · 2018》,廣州為全球十大地鐵裡程最長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擁有全球十大繁忙地鐵系統之一。
不過,《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地鐵平均日客流量高達181.09萬人次,北京、上海突破千萬大關。而在地鐵負荷強度和地鐵密度的排行上,廣州高居一位。
圖源《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藍皮書2019》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駱昌威攝
廣州如此發達的地鐵系統,彰顯了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實力和活力。
全國城市中率先實現「區區通地鐵」
2018年,廣州首次實現「區區通地鐵」的新格局,在全國城市中率先實現「區區通地鐵」。4條新線開通、6條新線開工,23條城軌線路納入規劃,從廣州輻射至粵港澳大灣區,串起「1小時生活圈」,編織「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網絡。
圖源:廣州地鐵官網
目前,廣州正在推動13條(段)、345公裡線路的建設,完善線網結構,疏解核心區線路壓力,持續提升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預計到2019年底,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超過500公裡,至2023年,運營規模將超過800公裡。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駱昌威攝
廣州地鐵1號線客運強度全國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的常住人口為北京的67%,上海的60%,地鐵運營裡程也僅為北京的75%、上海的68%。但自2019以來廣州地鐵在日均客流量上已經非常接近北京、上海,多次達到千萬級別。
2019年,廣州地鐵單日客流數據記錄高歌猛進,周五多次破千萬人次,在中秋節前夕(9月12日)和國慶節前夕(9月90日)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1113.13萬人次和1113.4萬人次。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鶴濤攝
據報告,2018年,全國城軌交通平均客運強度為0.8萬人次/公曆日,但從單線來看,線路客運強度最高的是廣州1號線5.6萬人次/公裡日,其後依次是北京地鐵4號線4.38萬次/公裡日,廣州地鐵2號線和8號線均為4.23萬人次/公裡日。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波攝
根據廣州地鐵客流數據,從11月14日到12月14日,客流量已連續31日超過900萬,創下新紀錄。在此之前的10月14日至11月11日,連續29日天天在900萬以上。從10月14日以來,廣州地鐵只有3天客流量低於900萬,平日900萬客流、星期五突破1000萬已經成為常態。
廣州地鐵上半年安全運客15.7億人次
2019年上半年,廣州地鐵累計運送乘客15.7億人次。其中,日均客運量868.8萬人次,單日最高客運量1062萬人次;列車安全運行1.97億車公裡,列車正點率99.97%,服務設備設施可靠度超過99.92%。
面對日均868.8萬常態化大客流,廣州地鐵在不斷優化運營、深挖運輸能力的同時,多舉措提升客運服務質量,營造良好的候乘環境。
客運服務方面,為提高運輸能力,緩解體育西路站換乘客流壓力,三號線試行機場北-番禺廣場貫通列車;重大節假日和大型活動期間,實施「公交+地鐵」聯運,開通如約巴士運送約2.9萬人次;全線網累計延長服務時間49天,滿足乘客在節假日等特殊時間段的出行需要。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
便民服務方面,廣州地鐵積極打造系列愛心服務,新增母嬰室19間,全線網累計達到107間;升級改造95座車站衛生間;全面推廣地鐵「便民傘」服務,累計服務乘客6萬人次;為殘障乘客提供有溫度的地鐵服務,開展「愛心直通車」服務255次,並榮獲「全國先進助殘集體」稱號。廣州地鐵逢周日常態化延長二號線夜間服務30分鐘,在節假日和重大活動之時,地鐵運營服務時間也將適當進行延長。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
智慧出行方面,廣州地鐵完成了對全線網8000多臺閘機的升級改造工作,實現全線網閘機支持乘車碼過閘;此外,全線所有自助售票機均具備掃碼支付功能,累計467臺「自助客服中心」設備投入使用,乘客出行更便捷高效。據了解,上半年廣州地鐵多元化支付日均使用量達115萬人次。
除了加強運力投放和增加便民服務設施,廣州地鐵也積極推廣地鐵志願者服務,僅上半年便有超過3.01萬人次的志願者為市民安全文明出行貢獻了近16.92萬小時的志願服務,有力支持完成了2019年春運、第125屆廣交會等重大節假日及活動服務保障。
綜合自廣州地鐵、中國新聞網、南方+、亞洲時報等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