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全球首輛,碳纖維地鐵,未來地鐵來了

2020-12-05 頭腦眼大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漲,地面交通的擁擠越發凸顯了出來。1863年倫敦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投入運營後,一定程度上減小了交通壓力,世界各國都開始效仿,隨著地鐵的快速發展,未來的地鐵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9月18日,在德國舉行的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上,中車四方發布了新一代碳纖維地鐵車輛「CETROVO」。它的問世,標誌著地鐵將進入一個更加綠色智能的「新時代」。

據悉,該車採用碳纖維技術,車身,轉向架,駕駛室,設備艙和設備機身均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整車減重13%,採用無人駕駛技術,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40公裡,同時,能夠在高溫高溼、零下40℃高寒、2500米高海拔等複雜環境下運行。而且由於裝載了儲能系統——動力蓄電池,車輛在沒有外部供電時也能行駛。

為了應對乘客的潮汐變化, CETROVO首次開發了「靈活編組」功能,在2節至12節範圍內任意搭配車廂,完成「變身」只需不到5分鐘。並且新一代地鐵車輛採用先進的減振降噪技術,乘坐更舒適。與傳統地鐵相比,新一代地鐵車輛最大的特點是更加的低碳、節能、環保。據測算,CETROVO可綜合節能15%以上。

CETROVO首次引入了智慧地鐵的設計理念,將原來可有可無的車窗設計成了可以觸控的顯示屏。這樣,我們將可以利用它上網、刷視頻、看新聞、看電視直播了。不僅如此,車廂內的空調還可以根據天氣和穿衣指數來自動確定合適的溫度和溼度,讓體感更舒適。還有自清潔座椅、為聽力殘疾乘客配備的助聽系統等。小夥伴們覺得新一代地鐵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未來地鐵長啥樣?有哪些新型交通工具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點擊播放 GIF 0.0M時速600公裡級的高速磁浮真車、全球首輛碳纖維地鐵、全球首創的新能源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120架無人機列隊擺造型……未來交通工具,將怎樣改變我們的出行和生活?第二屆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下稱博覽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博覽會場館中有哪些交通「神器」?詳見下文高速磁浮樣車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2號門右側,全球領先的四輛軌道交通列車同時亮相,這也是華東地區第一次大規模的軌道交通列車真車展示。
  • 「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9月9日,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和二十一號線天河智慧城站正式上線。同時,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聯合推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推行智慧地鐵示範站標誌著新時代廣州地鐵建設的起航,為全國地鐵大規模推廣智能化及信息化技術、設備積累經驗。」蔡昌俊說。此前,廣州地鐵發布了「智慧地鐵功能等級」體系。該體系分四級,第1級為基礎級,第4級為最高級,內容上選取乘客服務、行車組織、調度指揮、車站管理、運營維護、安全保障及應急處置6個方面。
  • 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地鐵中有哪些應用優勢?
    碳纖維地鐵  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於地鐵車輛的製造那麼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用於哪些地鐵零部件的製造呢?   碳纖維複合材料可用地鐵車體、轉向架構架、司機室、設備艙及設備機體是大規模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地鐵車輛,特別是成功突破碳纖維大型複雜件結構設計、製造成型等關鍵技術,實現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車體、轉向架構架、司機室等車輛主承載結構上的全面應用。
  • 中國中車:香港地鐵的「加速度」
    自2008年起,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先後為香港西港島、南港島、沙中線三條線路提供了地鐵。香港地鐵為公認的國際高端市場,其運營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一直以其卓越的運營管理和優良的車輛可靠性和安全性享譽全球,對車輛製造商的選擇極為嚴格謹慎。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為香港提供的地鐵為中國軌道交通車輛製造商在世界軌道車輛市場打響「中國牌」起到了引導作用。
  • 中國碳纖維列車問世,強度高、重量輕,未來解放軍受益無窮
    圖:新一代碳纖維地鐵CETROVO近日,據媒體報導,在德國柏林舉行的2018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上,中國中車正式發布新一代碳纖維地鐵車輛「CETROVO」。這次在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上發布的新型地鐵,採用全碳纖維,凡是能用碳纖維的地方都用上了。相比較傳統地鐵,不僅整車重量減少13%,強度和速度還得到大幅提高,傳統地鐵速度最快不過每小時90公裡,這款全碳纖維地鐵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140公裡。其綜合節能比起傳統地鐵節能15%以上。
  • 碳纖維地鐵的應用,對推進輕軌的輕量化發展進程有什麼積極作用?
    江蘇博實科技:傳統的地鐵採用鋼製或者合金材質,為了追求輕量化的效果,研究人員不斷地在結構設計和材料上進行縮減,近十幾年,合金材質的潛力幾乎被用到極限,如果再一味地減少材料,勢必會影響車體的力學性能。那麼是否有一種綜合型的優良材料可以突破金屬材料的局限呢?碳纖維複合材料便是這樣一種材料。
  • 深圳地鐵品牌升級發布新LOGO 未來地鐵運營裡程將達1000公裡
    11月28日,深圳地鐵集團舉辦了主題為「厚德載運,深鐵為民」的品牌升級發布會,並發布深鐵品牌新LOGO。  深鐵集團發布品牌新LOGO  與原有設計相比,深鐵品牌新LOGO整體上傳承了舊版設計理念並進行突破,去掉外部圓形外殼,保留原有標誌性雙軌、半圓和平面單色化處理。
  • 地鐵也要有朋友圈 《2020地鐵媒體發展研究報告》今日在深發布
    本次峰會還發布了《2020地鐵媒體發展研究報告》。據介紹,《報告》是由報業地鐵傳媒聯合深圳大學傳播學院聯合發布,對廣告市場從2020年面臨的宏觀經濟情況,到整體廣告行業,再至地鐵媒體行業進行了分析,深度闡述了地鐵媒體格局、功能、投放、創新模式等各方面現狀,同時對地鐵媒體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展望進行了探討。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潘曉慧博士對《2020地鐵媒體發展研究報告》進行了解讀並做專題演講。
  • 地鐵2033三部曲 地鐵2035小說年內發布
    驅動之家獲悉,《地鐵2034》即《地鐵:最後光芒》發行平臺Steam已經決定,凡是通過Steam平臺購買《地鐵:最後光芒》的用戶,都將免費獲贈數字版《地鐵2033》小說一部。  《地鐵2033》和《地鐵2034》原著小說由作家Dmitry Glukhovsky撰寫,在全球發行超過200萬冊。Dmitry Glukhovsky最新作品《地鐵2035》預計年內在俄羅斯發售。
  • 地鐵與輕軌的區別
    若採用大載客量車廂,能適應遠期單向高峰小時客流量為3.0~6.0萬人次的統稱為地鐵。當然,地鐵有建於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如建於地面上的高架地鐵也可稱之為軌道交通);而輕軌鐵路同樣有建於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認為地鐵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行駛的則認為是輕軌;更有人認為輕軌鐵路的鋼軌重量要比地鐵為輕,這些理解均是錯誤的。兩者區分主要視其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
  • 烏魯木齊未來機場與地鐵
    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經濟文化醫療教育體育等各方面的中心,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現代「一帶一路"的中國西部大開發的姣姣者,面向中西亞之門戶,口岸重多。地窩堡國際機場擴展升機改造更加體現國家對新疆的重視程度,將來達到世界一流國際機場,對國際的影響力大幅度提升。
  • 從化首條地鐵終於來了,以後去這些景點,地鐵直達!
    不過以後不用再擔心路程問題了因為年底廣州地鐵14號線就要開通啦以後去從化,地鐵直達,吃喝玩樂走起~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門口的地鐵站!嘿嘿,激不激動,驚不驚喜範爺現在就帶你看看14號線的真容by:中國廣州發布地鐵14號線是全市首條快慢線並行地鐵,地鐵開通後,從嘉禾望崗站到從化區的東風站,全程只需半個小時,到紀念堂站也僅約一個小時左右
  • 未來坐地鐵就能到廣州喝茶?「廣深地鐵」又有新動作!
    前兩天,廣州地鐵發布招標公告,提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線網優化客流預測進行專題研究。早在去年6月,《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就已顯示,廣州地鐵22號線未來或南延至慶盛站、蕉門、南沙客運港,跨海而過連接東莞,經東莞濱海灣站(TOD)繼續東延至深圳沙井站,與深圳地鐵18號線對接,可達高鐵光明城站。可以看到,廣深「牽手」將以南沙為中間節點。22號線一頭連接廣州中心城區,另一頭聯通東莞,延伸到深圳。
  • 下一代地鐵長什麼樣?神舟四號返回艙來杭州了? 記者提前探營第三屆...
    杭州網訊 下一代地鐵長什麼樣?神舟四號返回艙、嫦娥四號著陸器來杭州了?帶著這些問題,今天(12月3日)下午,杭州網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提前探營了將於明天(12月4日)開幕的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後稱「博覽會」)。
  • 中國人去俄羅斯修地鐵後,外媒:高鐵或將成俄整個國家的經濟未來
    對此,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第一副校長瓦連京·維諾格拉多夫今天(7月30日)向俄衛星通訊社表示,莫斯科-北京高鐵項目將來可能成為俄羅斯經濟的未來,維諾格拉多夫稱:"目前莫喀高鐵項目正在制定中,正在進行至弗拉基米爾的第一個地段的論證和設計工作。我們滿懷希望地期待這個項目的落實,因為這是我們整個國家經濟的未來。
  • 每年千輛!滬地鐵第5000輛列車亮相 年內發車頻率有望大增
    每年千輛!滬地鐵第5000輛列車亮相 年內發車頻率有望大增  黃琨 • 2018-07-20 16:32:40 來源:前瞻網 E
  • 世界上「最長的」地鐵,全長82千米,共38個站點,就在中國
    現在的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吸引了很多遊客, 說到地鐵,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現在在這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地鐵已經成為所有城市不可或缺的東西, 現在,隨著中國的發展,基本上各大城市都有地鐵,給城市的人們帶來了方便,也給遊客帶來了方便
  • 地鐵運行解密:時間不同地鐵運行軌跡也不一樣
    賴床、嗦粉、堵車,抑或是搭乘地鐵在城市地下十多米處穿行?  如果你正在搭乘地鐵,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一秒地下共有11輛地鐵在高速行進中,發車間隔是7分57秒,兩車之間至少相距180米以上。  地鐵開通後,市民的出行開始以秒為計算單位,你能更快地看見橘子洲,也能快速抵達火車南站,進而奔赴更精彩的遠方。作為這座城市最快的公共運輸工具,地鐵以它的速度,重構了長沙的格局。
  • 中國地鐵,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對手,世界城市地鐵排名
    全球範圍內,地鐵裡程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和廣州。你沒有看錯,全都是我們中國的城市。排名第四的是韓國首爾地鐵,第五的是日本東京地鐵。東亞地區的城市,在地鐵排名方面獨領風騷。這和東亞的城市發展模式有關,東亞地區普遍是中心大城市的發展模式,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很是平常。而西方大都是遍地開花的中型城市,幾百萬人口都算是特大城市了。
  • 倫敦地鐵展出唐詩 採用中國書法配英文翻譯(圖)
    早報記者 俞凱  就在很多上海市民盼望著早一點在上海地鐵裡看到英國詩歌的時候,倫敦市民比上海人還要迫不及待。記者昨天從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獲悉,英國格林威治時間2月5日下午,在大英圖書館的新聞中心舉行了「讓生活更美好—倫敦地鐵中國詩歌發布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