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俞凱
就在很多上海市民盼望著早一點在上海地鐵裡看到英國詩歌的時候,倫敦市民比上海人還要迫不及待。記者昨天從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獲悉,英國格林威治時間2月5日下午,在大英圖書館的新聞中心舉行了「讓生活更美好—倫敦地鐵中國詩歌發布儀式」。就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倫敦市民和國際遊客通過英國地鐵車廂內的2000個告示牌,第一次讀到了在中國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唐詩。
用中國唐詩吸引地鐵乘客「眼球」
出現在英國地鐵車廂內的這些唐詩並沒有用印刷體漢字,而是採用了中國書法的形式,同時配以英國漢學家的英文翻譯,以便將中國詩歌最傳神地傳達給西方社會。
據悉,這些中國唐詩將在人流量極大的英國地鐵裡流動展示兩個月。英國文化協會倫敦辦公室文學部主任約翰森·巴克說,「地鐵裡的詩歌」是自除夕夜倫敦市長點亮牛津街中國燈籠後,「中國在倫敦2006」系列活動中又一重要的中英文化交流項目,該項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溝通。「這是中國詩歌的精神和普通的地鐵旅行讀者之間的溝通,溝通作為一個關鍵點在這裡是要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些觀眾中很多人平時並不讀詩,而這給非專業讀者提供了一個接觸最優秀的中國詩歌的機會。」
「人類和狗」圖片展向中國狗年致敬
倫敦地鐵公司總經理提姆·奧託爾表示,本項目的重點並非在於我們最終選定哪首或哪種詩歌參展,而是我們所努力推廣的「公眾藝術」的概念,就是不把藝術局限在常規的展示場所,而是拓展到那些不常見到藝術的地方。
此次走進倫敦地鐵的不僅僅是中國詩歌。從本月起,倫敦地鐵公司還將在南沃克站、威斯敏斯特站、皮卡迪裡廣場站等地鐵車站舉辦「中國夢想」圖片展、「中國珍寶」圖片展以及「人類和狗」圖片展。在整個2006年內,倫敦地鐵乘客都將在遍布地鐵站臺的各大海報展示區內看到各種各樣「人類和狗」的圖片,倫敦地鐵公司表示,此舉意在表示對中國「狗年」的致敬和祝福。
將引入「藝術站臺」概念
當天下午,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代表團在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文化教育領事傑夫·斯崔特、倫敦地鐵公司「藝術站臺」項目策展人泰姆森·迪倫的陪同下,專門觀看了「藝術站臺」展示活動。上海地鐵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於山表示,他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並已同倫敦地鐵公司商定,將於今年下半年探討合作計劃,把倫敦的「藝術站臺」概念引入到上海地鐵中來。
2月底迎接英國詩登陸
據悉,包括威廉·布萊克的《天真的預示》、威廉·華茲華斯的《水仙》以及當代詩人凱薩琳·詹米的《蝴蝶》在內的4首英國詩歌也將在2月底登陸上海地鐵,以中英文雙語的形式向上海市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