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交通,永遠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大動脈,不斷拓展居民的出行範圍,讓資源流暢的運轉。曾經廣為流傳的「要想富,先修路」的標語就是這樣最樸素的道理,歷史上也有很多城市就是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旺,比如株洲、石家莊、徐州等等。
"五省通衢"生機勃發
徐州自古就有"五省通衢"的美譽,是隴海、京滬鐵路線重要的交匯節點,交通樞紐地位突出。隨著城市發展的逐步深化,各地都在搭建立體化交通體系,徐州在鐵路交通要道的基礎上也開始拓展地下交通網絡。9月28日,徐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據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資源開發分公司於飛總經理介紹,「徐州作為國家交通運輸的骨幹節點,鐵路及公路體系較為發達,城市內部道路總體來講也較為完善。但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區內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擁堵的頻率不斷提高,停車愈加困難。徐州地鐵1號線的建設運營有效緩解了沿線交通壓力,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快速、舒適、便捷的出行選擇。」
作為後來者,徐州地鐵主動擁抱新興科技,打造智慧地鐵交通,天然享有了很多後發優勢,尤其是聯合中國電信天翼雲打造了全國首例"核心業務上雲"的軌道交通智慧平臺。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社會都在向智慧化發展,地鐵行業智慧化、網際網路化發展迅速,行動支付更是大趨勢。徐州地鐵從建設初期,即從頂層進行規劃設計,借鑑先進城市的經驗將乘車出行、用戶服務、資源經營進行有機整合。「徐州智慧地鐵平臺是基於網際網路服務的大背景而設計,既立足現有支付業務需求,又要考慮未來地鐵商業存在的業務機會,在應用場景、架構層級設計以及核心帳戶模塊等方面為徐州地鐵提供了靈活的擴展能力和豐富的適應能力。」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資源開發分公司趙志強處長如是說。
敢為人先 核心上雲
地鐵軌道交通承載的是整個城市市民的日常交通出行,動輒幾十上百萬的人流量使得安全、穩定成為地鐵的首要要求。即便在北京、上海這些軌道交通比較發達的城市,也只是將邊緣業務上雲,而在核心系統上雲徐州並無更多先例可以借鑑。選擇一個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在眾多雲服務商中,天翼雲成為了徐州地鐵的首選。
於飛表示,「首先,中國電信作為國內主要電信運營商,擁有較為豐富的網絡資源積累和穩定的網絡環境,這與地鐵行業對運行穩定性的高度要求相吻合。其次天翼雲在各項雲平臺系統認證上排名前列,更加可靠。同時,天翼雲能夠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本地化服務,這也是我們比較看重的一點。」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雲副總經理李網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我們還是在雲網融合技術上打動了他們。因為我們中國電信是全國最大的網絡運營商,我們的網絡在行業內也是頗有口碑。天翼雲比較安全、可靠、穩定。我們把天翼雲和我們的網絡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就形成了我們一體化融合的解決方案。所以說我們客戶對這個比較滿意,也為我們雙方的合作奠定基礎。」
李網燦說:「這次徐州地鐵雲的項目,包含了天翼雲的雲主機、雲安全、雲專線,也就是說,把電信的幾個長項都包含進來了,中國電信對徐州地鐵項目高度重視,把從集團到省到市的三級內部資源與徐州地鐵之間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協調;天翼雲通過連接蘇州和無錫的資源池,和徐州形成了獨特的「兩地三中心」解決方案;依託網絡的安全服務、全雙的網絡線路、寬帶、雲網融合、專享定製、屬地服務等天翼雲所獨有的優勢,為地鐵運營提供了靈活擴展和豐富的適應能力;在市民出行服務上,智慧服務APP也將交通信息、景點信息、城市資訊及線上支付等功能進行集成,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交通查詢,用戶通過APP能夠實現電子支付乘車、交通路線信息查詢、生活地圖等便捷的數位化服務。」
5G+天翼雲+AI開啟未來智慧應用
中國電信是公有雲服務領域的探索者,此次徐州地鐵將核心系統上雲開創了雲服務的新篇章。「沒有足夠好的網絡和足夠好的雲平臺,沒有強大的服務團隊在背後做支撐,是根本不敢承接這個業務的。」李網燦說。
此外作為國家隊雲服務商,中國電信天翼雲恪守中立的立場,對客戶的數據嚴格保密,承諾不會進行洩露,不會進行數據分析,不做商業應用。
中國電信天翼雲在今年9月正式提出了「5G+天翼雲+AI」 三生萬物發展戰略。隨著5G網絡的正式商用,未來的雲服務將會有著更加廣闊的空間,5G將會成為數據收集的快速通道,天翼雲將能夠為更多企業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對大數據進行提煉加工,最後在應用於行業應用,未來對整個社會、對百姓的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