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鐵核心系統上了天翼雲 創造軌道交通智慧化新範例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交通,永遠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大動脈,不斷拓展居民的出行範圍,讓資源流暢的運轉。曾經廣為流傳的「要想富,先修路」的標語就是這樣最樸素的道理,歷史上也有很多城市就是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旺,比如株洲、石家莊、徐州等等。

"五省通衢"生機勃發

徐州自古就有"五省通衢"的美譽,是隴海、京滬鐵路線重要的交匯節點,交通樞紐地位突出。隨著城市發展的逐步深化,各地都在搭建立體化交通體系,徐州在鐵路交通要道的基礎上也開始拓展地下交通網絡。9月28日,徐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據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資源開發分公司於飛總經理介紹,「徐州作為國家交通運輸的骨幹節點,鐵路及公路體系較為發達,城市內部道路總體來講也較為完善。但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區內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擁堵的頻率不斷提高,停車愈加困難。徐州地鐵1號線的建設運營有效緩解了沿線交通壓力,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快速、舒適、便捷的出行選擇。」

作為後來者,徐州地鐵主動擁抱新興科技,打造智慧地鐵交通,天然享有了很多後發優勢,尤其是聯合中國電信天翼雲打造了全國首例"核心業務上雲"的軌道交通智慧平臺。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社會都在向智慧化發展,地鐵行業智慧化、網際網路化發展迅速,行動支付更是大趨勢。徐州地鐵從建設初期,即從頂層進行規劃設計,借鑑先進城市的經驗將乘車出行、用戶服務、資源經營進行有機整合。「徐州智慧地鐵平臺是基於網際網路服務的大背景而設計,既立足現有支付業務需求,又要考慮未來地鐵商業存在的業務機會,在應用場景、架構層級設計以及核心帳戶模塊等方面為徐州地鐵提供了靈活的擴展能力和豐富的適應能力。」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資源開發分公司趙志強處長如是說。

敢為人先 核心上雲

地鐵軌道交通承載的是整個城市市民的日常交通出行,動輒幾十上百萬的人流量使得安全、穩定成為地鐵的首要要求。即便在北京、上海這些軌道交通比較發達的城市,也只是將邊緣業務上雲,而在核心系統上雲徐州並無更多先例可以借鑑。選擇一個可以信賴的合作夥伴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在眾多雲服務商中,天翼雲成為了徐州地鐵的首選。

於飛表示,「首先,中國電信作為國內主要電信運營商,擁有較為豐富的網絡資源積累和穩定的網絡環境,這與地鐵行業對運行穩定性的高度要求相吻合。其次天翼雲在各項雲平臺系統認證上排名前列,更加可靠。同時,天翼雲能夠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本地化服務,這也是我們比較看重的一點。」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雲副總經理李網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我們還是在雲網融合技術上打動了他們。因為我們中國電信是全國最大的網絡運營商,我們的網絡在行業內也是頗有口碑。天翼雲比較安全、可靠、穩定。我們把天翼雲和我們的網絡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就形成了我們一體化融合的解決方案。所以說我們客戶對這個比較滿意,也為我們雙方的合作奠定基礎。」

李網燦說:「這次徐州地鐵雲的項目,包含了天翼雲的雲主機、雲安全、雲專線,也就是說,把電信的幾個長項都包含進來了,中國電信對徐州地鐵項目高度重視,把從集團到省到市的三級內部資源與徐州地鐵之間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協調;天翼雲通過連接蘇州和無錫的資源池,和徐州形成了獨特的「兩地三中心」解決方案;依託網絡的安全服務、全雙的網絡線路、寬帶、雲網融合、專享定製、屬地服務等天翼雲所獨有的優勢,為地鐵運營提供了靈活擴展和豐富的適應能力;在市民出行服務上,智慧服務APP也將交通信息、景點信息、城市資訊及線上支付等功能進行集成,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交通查詢,用戶通過APP能夠實現電子支付乘車、交通路線信息查詢、生活地圖等便捷的數位化服務。」

5G+天翼雲+AI開啟未來智慧應用

中國電信是公有雲服務領域的探索者,此次徐州地鐵將核心系統上雲開創了雲服務的新篇章。「沒有足夠好的網絡和足夠好的雲平臺,沒有強大的服務團隊在背後做支撐,是根本不敢承接這個業務的。」李網燦說。

此外作為國家隊雲服務商,中國電信天翼雲恪守中立的立場,對客戶的數據嚴格保密,承諾不會進行洩露,不會進行數據分析,不做商業應用。

中國電信天翼雲在今年9月正式提出了「5G+天翼雲+AI」 三生萬物發展戰略。隨著5G網絡的正式商用,未來的雲服務將會有著更加廣闊的空間,5G將會成為數據收集的快速通道,天翼雲將能夠為更多企業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對大數據進行提煉加工,最後在應用於行業應用,未來對整個社會、對百姓的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相關焦點

  •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和利時、全圖通、比澤爾等多家經開區企業先後推出地鐵控制、定位等創新產品,將為軌道交通智慧化提供支撐。和利時綜合智能運維解決方案,涵蓋智慧車站管理系統、智慧運維監測系統、智慧調度決策系統等,可實現智能互聯、智能可視化、智能檢修和智能計劃,打造軌道交通智慧運維新前景。本次推出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新型城軌集成平臺,主要考慮到隨著智慧城軌的發展所提出了新的需求,基於當前雲的架構要做快速的智慧城軌新的應用存在一些瓶頸。
  • 「雲上地鐵」來了!騰訊聯合廣州地鐵發布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穗騰OS是基於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的作業系統,由廣州地鐵與騰訊公司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推出,是全面支撐數位化軌道交通、無人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運維控制、場景化應用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旨在成為軌道交通智能化運行的「超級大腦」。
  • 「5G+」戰略助推智慧地鐵建設發展——中國移動石家莊市軌道交通...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在探索其應用,智慧交通「百花齊放」,我們石家莊地鐵也在積極推進智慧地鐵的建設。
  • F5G開啟智慧交通新「基」遇
    F5G的出現,對於我國交通行業的數位化,有著關鍵的作用,乘著「新基建」的浪潮,萬物互聯時代也正在來臨。F5G賦能智慧交通傳統交通行業因業務需求,交通部門的垂直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每個單一信息系統解決的是一個部門的需求,是一個部門所管轄職能的「信息化實體」,這樣的結果是信息完全私有,無法有效進行網絡聯接,發揮不了協同效應。
  • 構建乘客大服務平臺 騰訊布局軌道交通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近日,2020年第五屆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在成都盛大開幕,來自全國近50家軌道交通業主單位、10餘家設計院、200家行業主流廠商,共計1500+軌道交通行業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基建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智慧化發展。
  • 遠東電纜助推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升級
    城市軌道交通在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優化城市布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2020-2025年間,「新基建」領域中的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投資規模最大。在新基建成為新風口之時,電線電纜行業也即將迎來又一快速發展期。
  • 未來的地鐵出行啥樣?世界5G大會勾畫了未來交通圖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 孫晶當我們外出購物到達地鐵站或從家裡出發乘地鐵,可以搭上5G賦能的自動駕駛車輛,方便地往來於地鐵站和所居住的小區——這是5G賦能交通出行之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未來圖景。
  • 科技有溫度 天翼云為拉薩供熱裝上「智慧大腦」
    今冬,拉薩市政府與中國電信天翼雲合作,對拉薩供暖供氣系統進行大規模的數位化改造升級,在理念和技術上與當地供熱主管部門、供熱企業達成共識協同,通過一體化智慧供熱解決方案,全盤掌握供熱數據信息,智能分析,精準調控,保證用戶按需供熱、平衡供熱,打造「看得見、夠得著、調得準」的智慧供熱系統,實現供暖溫度「系統先知」、調控「無微不智」,讓拉薩市民在這個冬季更溫暖。
  • 更輕更快更節能 來軌道交通館看看新一代地鐵城鐵吧
    80公裡的時速,已經快了一倍,可以節約不少上班路上的時間,而且這裡亮相的新一代地鐵、城鐵更節能、環保……在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前行之際,全球先進的軌道交通真車等軌道高精尖技術和產品在杭齊亮相。12月4日,在一年一度的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負責軌道交通館招展的浙江省交通集團聯合中車集團在此次軌道館再次集聚了全球軌道龍頭企業,帶來了一場軌道交通前沿技術發展的盛宴。室外軌道交通真車展是博覽會的核心看點之一,第一次集中展示了國內新一代全球領先的3輛軌道整車。
  • 為軌道交通換「腦」
    2002年,一次受刺激的談判,讓這位青年教師燃起鬥志,要打造國產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從北交大的實驗室到四通八達的地鐵一線,從校園裡的科研團隊到成立創業公司,從攻克一個個科研項目到拿下多項行業「首研」技術——20多年來,郜春海帶領團隊在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他創辦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實現飛躍,去年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公司之一。如今團隊正在儲備第5代城軌信號系統,引領技術發展方向。
  • 「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專題研討...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秘書長 王飈研討會期間,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順全、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劉煒分別擔任了此次研討會上、下午的主持人。此外,張巖介紹,新風光軌道交通供電節能包含能耗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雙向變流型制 動能量吸收裝置、儲能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混合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動態無功補償裝 置(SVG)、有源濾波裝置(APF)等。目前新風光已與重慶地鐵、北京地鐵、南京地鐵、青島地鐵、成都地鐵、鄭州地鐵、濟南地鐵、洛陽地鐵、貴州地鐵等展開合作。他表示,新風光願與合作單位合作開發定製型產品。
  •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十四五」末,成都地鐵運營及在建裡程將...
    12月26日,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分組討論上,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慶漢表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和TOD綜合開發,軌道交通方面完成投資2600多億元,目前已開通12條地鐵線路,運營裡程達到518公裡(不含有軌電車39公裡)。
  • 廣州地鐵攜手廣電運通共建軌道交通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廣州地鐵揭牌。據悉,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關鍵組成部分——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專業實驗室由廣電運通與廣州地鐵聯合建設。業界專家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和行業對廣電運通科技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印證了廣電運通在軌道交通AFC設備研發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 首屆中國智慧交通大會在京舉行
    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提升 運輸服務新業態不斷湧現近年來,我國智慧交通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和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運輸服務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湧現,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不斷優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不斷增強。一方面,基礎設施智能化不斷提升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
  • 深圳地鐵品牌升級發布新LOGO 未來地鐵運營裡程將達1000公裡
    深鐵集團將打造「兩個1000」公裡:軌道運營裡程達到1000公裡;同步建設1000公裡的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加速深圳與惠州、東莞、汕頭等地軌道聯通,讓市民充分享受「軌道上的城市」所帶來的出行便利。  深鐵集團發布品牌新LOGO  與原有設計相比,深鐵品牌新LOGO整體上傳承了舊版設計理念並進行突破,去掉外部圓形外殼,保留原有標誌性雙軌、半圓和平面單色化處理。
  • 交控科技:國內自主化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技術的領跑者
    近年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迅速,為軌道交通信號系統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相關數據,我國自1965年開始在北京修建第一條地鐵線,2000年之前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裡程僅為146公裡。
  • 麥克維爾再次助力天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近期,麥克維爾又一次助力天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天津市中心城區軌道交通控制中心。  天津市中心城區軌道交通控制中心項目總投資約為130000萬元,總佔地約1.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5層及地下1層用以容納22條線路的線路控制中心(OCC)和天津市軌道交通線網化運營管理的系統設備和配套設施。
  • 來看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成績單→
    2020年,北京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構建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新格局。同時,提供新技術應用場景,以「智慧軌道」為核心,提升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和服務水平,促進本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
  • 雲軌和地鐵有什麼區別,山城重慶的軌道交通真的是輕軌嗎?
    :地鐵輕軌雲軌相信大部分人對於地鐵是比較陌生的,因為有地鐵的城市實際很少;除新一線城市以外,只有滿足以下條件的城市才有資格建設地鐵。原因:地鐵顧名思義是建設於地下的鐵路系統,不會佔用路面的道路資源,這對於緩解交通擁堵有相當作用;但是在地下假設的成本可以說是極其高,而且周期會相當長,如果經歷過周圍區域有地鐵建設規劃的話,估計要面對的是幾年的道路擁堵與噪音。
  • 高時速高智慧 「成都造」引領軌道交通加速度
    原標題:高時速高智慧,「成都造」引領軌道交通加速度   1月7日,全國首列基於5G車通信全自動駕駛的時速160km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在成都下線,代表了當前國內市域軌道交通和智慧城軌技術裝備的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