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軌道交通網編撰的《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發展報告》將於2020年1月正式推出!詳情請諮詢:商金鳳 13482147664 ,微信號:shangjinfeng820。
2019年12月20日-21日,「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專題研討會」在青島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軌道交通網、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乾瑞傳媒、寶瑞傳媒承辦。
會議邀請了青島、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等多家業主單位、科研院校、設備及服務企業等共計200餘人參會。
中國軌道交通網總經理熊平、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洪臣、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守慧、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飈、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相關領導分別為大會致辭。
中國軌道交通網總經理 熊平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洪臣
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守慧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秘書長 王飈
研討會期間,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順全、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劉煒分別擔任了此次研討會上、下午的主持人。
主持人: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順全
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 劉煒
12月20日全天為研討會主題發言階段,針對「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主題,共有13位嘉賓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主 題 演 講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地鐵與輕軌研究中心/全國城巿軌道交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研究員 陳燕申:《標準管理及
陳燕申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城市軌道交通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GB/T37423- 2019)實施指導意見,並介紹了《GB/T 36287—2018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再生制動能量地面利用系統》第六章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的一般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及安全要求。他表示,國家標準是國家的形象,制訂國家標準是起草人、起草單位的榮譽,企業實力和行業地位的表現。推廣標準是參與各方的責任,城市軌道交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支持標準的推廣,承擔相應的責任。
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供電機電部經理 魏榮耀:《青島地鐵供電系統節能與智能運維的實踐和思考》
魏榮耀主要介紹了青島地鐵在制動能量吸收、光伏發電系統動態無功補償(SVG)、節能型能源管理系統以及其他節能技術方面的應用情況,對節能管理措施進行了思考,並對變電所巡檢機器人、移動式接觸軌檢測裝置、可視化直流驗電接地裝置、蓄電池在線管理裝置等智能運維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他表示,青島地鐵在智能運維方面做了一些實踐和探索,但工作主要集中在檢修方面,目前還不夠深、不成體系。未來,將根據集團「把6號線作為智能運維示範線」的部署,對所轄設備、生產環節,進行系統梳理,將梳理出的痛點轉化為智能運維的需求,建立體系化的供電專業智能運維管理體系。
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軌道事業部總經理 張巖:《城市軌道交通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國標匯報及應用》
張巖主要介紹了新風光牽頭主持制定的《GB/T 37423-2019 城市軌道交通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並以青島13號線為例介紹了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的應用測試情況。此外,張巖介紹,新風光軌道交通供電節能包含能耗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雙向變流型制 動能量吸收裝置、儲能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混合型制動能量吸收裝置、動態無功補償裝 置(SVG)、有源濾波裝置(APF)等。目前新風光已與重慶地鐵、北京地鐵、南京地鐵、青島地鐵、成都地鐵、鄭州地鐵、濟南地鐵、洛陽地鐵、貴州地鐵等展開合作。他表示,新風光願與合作單位合作開發定製型產品。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總工程師 張華英:《上海地鐵供電智能運維系統的應用》
張華英主要介紹了上海軌道交通供電系統智能運維平臺建設背景需求、實現功能及效益提升。張華英介紹,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供電系統智能運維平臺四個體系功能定位即設備狀態實時感知預警系統、設備全壽命管理系統、生產業務流程管控系統、專家分析系統。此外,她還詳細介紹了17號線試點的智能運維系統的功能和初步效果,藉助於試點示範,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運維的管理和生產組織體系。張華英表示,隨著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規模增大,為了提高生產作業效率 , 提高設備可靠性,基於在線檢測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應用,智能運維系統建設 , 將是今後新生產模式的必須。
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 劉煒:《城市軌道雜散電流和鋼軌電位研究》
劉煒表示,雜散電流、鋼軌電位問題已經成為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的頑疾和通病,雜散電流國內相關標準體系相對落後、執行力度弱,提升現有雜散電流相關設備技術性能的研究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劉煒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城市軌道回流系統基礎電氣參數、鋼軌電位問題的產生機理及回流系統相關設備施技術性能提升研究。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副經理 陳林:《地鐵「智慧供電」的探索》
陳林主要介紹了北京地鐵供電專業現狀,智慧化供電需求,地鐵運營智慧化整體框架,智慧化供電的研究目標及研究主要途徑。他表示,地鐵「智慧供電」通過智慧運維管理平臺,可實現健康評價,智能化預警、智慧化生產組織、智能化應急搶險、智慧學習的功能。其主要工作即通過電力監控系統進行大數據智慧分析;通過設備運行狀態監測系統,可時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通過機器人系統進行智能巡檢;通過接觸網綜合檢測系統,實現接觸網的智能狀態修;通過專家系統,可進行運行專家評估、維修專家評估、故障專家指導。
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總工程師 楊樹松:《35kV電纜軟連接技術在軌道交通的研究應用》
楊樹松介紹,電纜軟接頭是一種通過將電纜的導體進行放熱焊接、絕緣介質熔融於本體、 各功能護層原件恢復、外護層適應性調整的軟連接方式,故又俗稱「軟接頭」。他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寧波軌道交通集團35kV電纜軟接頭應用歷程、應用對比及應用優勢。他表示, 在預期效益方面,35KV電纜軟接頭應用後故障率將較傳統預製接頭至少降低30%,而且在運行線路故障搶修過程中的時間成下降50%左右,大大提高了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的穩定性,而且隨著改技術的成熟推廣,其製作成本可與現在的冷縮頭接近甚至更低,因此可在後續線路中逐步採用此項新技術。此外,35KV軟接頭比冷縮頭更加能適應各種環境,從南方的潮溼環境,到北方的極寒天氣以及高鹽的海水中。EMJ,軟接頭是電力電纜線路建設發展道路上的革新產物,是不同於傳統PJ預製接頭的另一種高效接頭方式。導體放熱焊接、絕緣層熔融修正等使它擁有與本體配合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運行參數更可靠等特點,能有效還原電纜本體應有特性。電力裝備歷久彌新,電纜連接領域,一個高等級陸用 EMJ(軟)接頭必將是未來電纜接續的重要元素。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總工程師 孫名剛:《地鐵供電設備智能運維的現狀和發展》
孫名剛主要介紹了地鐵供電設備運維現狀,並以廣州地鐵為例深度剖析供電智能運維系統 (含機器人巡檢系統)。他表示,應用智能運維平臺可實現系統聯動,提高效率;供電在建監測系統結構採用分層分布式為宜,可以採用在線監測設備分散式或者與集中式結合的方式,應實現監測數據的實用化、管理化,減員增效;對供電設備和供電作業的安全管控也應採用分層分布式系統結構,從管理模式的⻆度出發,不宜集成於綜合監控系統;機器 人巡檢系統可以有效的替代運維人員實現站內設備設施的巡檢功能,應能夠識別相關表計 數據、設備鏽化、設備破損等簡單問題。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林珊:《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電氣系統》
林珊主要向我們分享了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電氣系統項目背景、方案、試點及效益前景。據其介紹,智慧電氣系統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能源管理系統、智能低壓系統、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及消防切非構成,具備完善的系統及數據自診斷功能,系統全覆蓋低壓配電系統,可進行電量數據採集及共享,該系統給運營維護帶來極大的便利,可減少運營維護成本。
深圳地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車站設備中心供電專業副總工 謝昌富:《軌道交通牽引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展望》
謝昌富主要介紹了深圳地鐵直流配電設備整體絕緣安裝系統、110kV氣體絕緣變壓器的應用、高架車站採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等。他表示,隨著信息技術和通訊網絡的不斷發展,城市地鐵網絡化形成,未來地鐵正在向著全自動運行方向發展,供電系統不僅可以利用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來提高系統可靠性,還可以利用現代傳感技術、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技術等實現變電所智能化,減少運行人員配置,降低設備運維成本。地鐵智能供電系統未來要向著自動化、無人化 、可視化、全息化、兩化融合及智能識別、智能巡檢、健康管理及故障預測、狀態決策的方向發展。
天津中鐵電氣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付永佩:《四軌系統在地鐵應用探討》
付永佩通過對軌道交通供電制式介紹和雜散電流影響分析入手,主要介紹了四軌系統技術方案、對車輛和其他相關專業影響及前景展望等。他表示,採用供電軌加回流軌的四軌供電方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雜散電流和鋼軌電位問題,消除雜散電流對軌道交通工程本身 結構鋼筋和周邊市政設備、管線的腐蝕,具有很高的技術與社會經濟效益。雖然目前 DC1500V制式四軌系統存在著尚無工程實例、對既有線網互聯互通不兼容、缺乏相關規範支撐的問題,但從經濟分析,DC1500V制式四軌系統技術可行、效益可觀、環境友好。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化分院副總工 曾之煜:《山區城市長大連續坡道供電安全運營及節能關鍵技術探討》
曾之煜以貴陽1號線為例,介紹山區長大連續坡道供電系統的安全運營及節能關鍵技術, 主要包括再生制動能量回饋技術、牽引網上下行並聯技術、接觸網懸掛型式選擇、雜散電流腐蝕防護等。他提出,供電系統設計應符合城市特點,不能千篇一律,要明白業主的真正需求。對於類似長大連續坡道這種土建條件複雜且是該城市首條地鐵線路的項目,其供電系統方案在保證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應儘量簡化,功能不能過於繁瑣,否則會給建設、運營方帶來一定壓力;要時常把設計理念灌輸給業主和施工方,以便業主的管理決策和施工方的現場作業;施工圖更應精細化。產品潮流可以引導設計轉變常規設計思路,但不能為了用產品而設計。比如一些在線監測設備的應用,應反覆斟酌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新型設備的應用是為了讓方案更加簡化而不應該讓方案更加複雜等。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靳守傑:《市域快軌交通供電系統新技術探討》
靳守傑主要介紹了市域快軌交通發展、系統制式選擇以及廣州市域快軌交通建設情況和供電新技術。他介紹,廣州(市域)軌道交通3、4、8、13、14、18、21、22號線均具有市域線的特點,新一輪軌道交通28號線、兩機場聯絡線、新機場到市中心及南沙的線路均為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此外,他還從工程概況、工程研究重點、時空目標分析、最高運行速度、車輛、限界/盾構限界、接觸網選型方案、智能供電系統建設等方面詳細地介紹了18/ 22 號線系統選型及供電新技術。靳守傑表示,隨著國家城市化戰略的深入發展,城市及城市圈的規模及空間將越來越大,對市域快軌交通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如何建立(包含供電系統在內)的安全、可靠、經濟、綠色的市域軌道交通將是我們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研究解決。
12月20日晚,主辦方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答謝晚宴。
座 談 討 論 會
當前,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技術設備逐漸趨向成熟階段,但相對於其他機電設備系統領域,供電系統關鍵技術產品整體發展創新則較為緩慢,難於突破創新。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建設標準的提高和全自動駕駛線路的增多,供電系統技術設備將承載更多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的運行壓力。另外,運營線路規模和設備運行強度的不斷增加,致使供電系統設備日常運維工作需要更加高效,技術手段更加智能,管理方法更加科學。這就要求供電系統技術方法必須持續創新,達到更安全、更可靠、更節能,更智能。
21日上午為座談討論環節,針對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等議題,與會人員一起探討供電系統可持續發展策略。上海申通軌道交通研究諮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曉保擔任會議主持人。
上海申通軌道交通研究諮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王曉保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