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雄安提出智能城市建設三大「安全課題」

2020-11-28 澎湃新聞

專家研討:雄安提出智能城市建設三大「安全課題」

2019-04-17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4月16日,雄安智能城市系列論壇——「網絡信息安全專題研討會」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成功舉辦。研討會以「打造安全基石,助力智能雄安」為主題,旨在促進智能城市信息安全相關技術的發展,尋求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最佳方案。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創新聯盟(籌)、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共同舉辦研討會,雄安新區管委會、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有關專家出席。

與會人士圍繞智能城市安全需求和挑戰、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商用應用場景等重要議題,共同探討了智能城市安全體系的標準制定和建設思路,平臺管理和應用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手段,以及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接入安全的技術保障,以助力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

2019年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新區智能城市建設將伴隨著現實城市建設共同推進。在規劃、設計和建設伊始就要實現全面數位化是雄安的創新。隨著數字城市和物理城市的同步建設,網絡信息安全將在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中佔據重要位置。雄安新區首席信息官張強向與會專家提出了在智能城市建設中三個需要高度關注的網絡與信息安全課題:一是全域部署的物聯網智能終端的安全保護;二是以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為目標,促進數據融合流動的安全解決方案;三是將個人與企業數據安全防護從簡單防洩漏向數據的產生、存儲、加工、應用等全流程安全防護延展。他表示,希望與會專家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做好全方面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把雄安新區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安全的智能城市。

中國移動提出並發布了「中移城市超腦行動計劃」,旨在打造完善的城市神經網絡和大腦系統,全面支持雄安新區智能城市發展和建設。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強表示,面向5G的萬物互聯時代,網絡和數據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亟需構建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中國移動在安全領域各方面積極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積累和創新成果,目前正在大力推廣到智能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希望能夠首先在雄安落地應用,為雄安智能城市打造一個安全免疫系統。楊志強還表示,中國移動將啟動「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中的「智慧城市」專題賽之「雄安杯」賽。

中國移動信安中心副總經理袁捷分析了當前網絡安全形勢,並從工作體系、技術手段、專家團隊、標準創新等方面介紹了中國行動網路安全工作情況。他表示,保障網絡信息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內在要求。中國移動將在新區管委會的指導和統籌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提升技術水平,與產業鏈各方攜手合作,共同為新區建設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務,為開創新區更加智慧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高級工程師徐原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副所長覃慶玲分別就全球網絡安全威脅和數據安全治理發表了主題演講。中電科集團、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國網、華為公司、安恆公司、復旦微電子、360智能網聯汽車安全部、諾基亞、綠盟科技、梆梆安全等業界的專家針對智能城市安全的需求、標準、規劃、典型應用實踐以及「雲管端」產業鏈情況進行了說明,共同探討了信息智能安全體系框架,挖掘了智能城市建設領域信息安全新需求、研究產業鏈技術發展新趨勢、探討信息安全升級新舉措。

研討會上,中國移動重點介紹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網絡信息安全免疫系統的相關成果,包括面向網絡安全的「廣目」和「破鉤」、面向數據安全的「雷池」、面向接入安全的「安連寶」等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智慧藍圖」輪廓漸明——河北雄安新區加快建設「未來之城」見聞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橢圓形水滴狀造型初露端倪;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日新月異;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建成後,將成為雄安首個標誌性城市建築群……作為雄安新區首批開工房建項目的會展中心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幕牆工程、機電安裝等作業。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先期啟動建設的片區之一,根據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7萬。
  • 雄聚久安 中聯重科全方位多舉措助推雄安建設!
    2020年9月14日,中聯重科雄安建設大會暨塔機安全高峰論壇在雄安市政服務中心舉行,本次論以「雄聚久安」為主題,聚焦雄安新區未來發展規劃、建築起重機械行業企業如何為雄安新區建設做好服務和保障、塔機安全保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楊保軍:雄安規劃是一次規劃本源的回歸
    我們理解「世界眼光」就是視野開闊,不能只考慮自身問題,也要著眼世界問題,要站在人類城市發展的歷史高度,從雄安規劃中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將來不僅為中國的城市建設,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借鑑和營養。  對此,我們一方面系統學習了總書記有關城市建設的系列論述;一方面走出去,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參與,集世界智慧,聚中國力量。
  • 河北雄安控規_2020年河北雄安控規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覆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並提出建設意見,連結: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覆,這不,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發布,主要包括合理布局城市空間、塑造城市風貌、打造自然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建設綠色智慧新城
  • 雄安早知道(2020年11月17日):雄安規劃建設BIM管理平臺(一期)通過驗收
    在封面和大家見面的是餘暉下的雄安建設現場。雄安要聞:1.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BIM管理平臺(一期)順利通過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平臺在國內BIM/CIM領域實現了全鏈條應用突破,具有領先性與示範性,將助力雄安數字孿生城市進一步完善提升。2. 雄安新區鋼材集中加工配送中心正式投產,一期項目總佔地1.26萬平方米,廠區配備了國內一流的鋼材剪切彎曲、鋸切套絲、調直彎箍、鋼筋籠滾焊等智能數控生產線12條,年產能達18萬噸。3.
  • 「雙循環」下的新型智慧城市怎麼建? 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用到哪些技術,雙循環經濟體系下的出路又在哪裡?日前,在上海市科協第十八屆學術年會專題活動——智星時空AI閃耀智慧城市論壇上,政企代表、專家學者就雙循環經濟體系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展開對話,探討智慧城市建設新思路、新路徑和新模式,為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獻計獻策。
  • 「雄安質量」這樣創造
    中國雄安集團城市發展公司雄安商務服務中心設計負責人吳新竹告訴記者,科學決策有依據,該項目的特色之一是實行建築師負責制下的全過程工程諮詢,項目邀請3位院士、10位大師、165位行業頂級專家把關,一雙雙智慧的眼睛盯著工程的每一項進展,立志打造「雄安質量」的標杆。
  • 世界頂尖專家研討先進光源建設
    美國ALS、瑞士MAX IV、法國Soleil、英國DIAMOND等世界先進光源的負責人和頂尖技術專家,圍繞衍射極限儲存環物理及關鍵技術進展、基於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高亮度及相干性的新實驗方法等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  本次研討會由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辦。
  • 一文看懂京東智能城市布局:城市計算的「方法論」
    在國內,有83%的地級城市、總計超過500個城市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巨頭企業紛紛入局,如: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腦、百度的AI CITY、騰訊的數字城市、華為的城市神經系統、平安科技的智慧城市雲、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浪潮的城市智慧大腦等等。而在京東,智能城市業務在京東金融這個大體系裡,正與各大友商展開激烈角逐。
  • 空間論道|解讀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兩大原則和五大信號
    信號三:智能+數字高頻詞劃重點┃ 智能/智慧(74)+數據/數字(35)+信息(21)在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的七大任務中,「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是作為第一任務提出的,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1.重在民用而非商用《綱要》中體現出的信號則並不重在商用,智能與智慧產業主要交由市場去做,應用則主要在城市運營、治理與服務領域,包括智能型公共設施、智能型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安全體系等。
  • 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聚焦「海洋生態保護與防災減災」開展研討
    活動中,閩江學院與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專家學者圍繞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產業發展、天然牡蠣礁現狀及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促進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和永續利用等主題開展了5場講座,重點介紹了海洋生物多樣性養護、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修復技術、科學技術在海洋生態領域的應用現狀等,與會人員分享了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防災減災方面的經驗做法。
  • 雄安象徵22世紀的樣子!王毅這樣向全世界介紹雄安
    王毅表示,雄安新區建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新區向全球公開招標,有18個國家踴躍參與,匯聚了12批國際一流團隊智慧,雄安新區今後將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為中國與各國的互利合作提供新的機會。王毅稱,雄安新區建設堅持以文明為中心的理念,寄託著人類與城市和諧發展的目標。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
    (二)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建設現代智慧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強化服務、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要求,把智能治理思維、手段、模式貫穿雄安新區治理始終,創新城市規劃設計模式,推進住房供給體系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7.建立科學高效的城市規劃設計機制。
  • 「2019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關鍵技術創新與智能運維專題研討...
    》(GB/T37423- 2019)實施指導意見,並介紹了《GB/T 36287—2018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再生制動能量地面利用系統》第六章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再生制動能量吸收逆變裝置的一般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及安全要求。
  • 雄安畫卷徐徐鋪展 「未來之城」蓄勢待發——雄安新區設立三周年...
    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四中雄安校區項目經理陳昊說,疫情發生以來,四中項目一邊嚴密防控疫情,一邊安全有序恢復施工生產。在進度最快的高中部,目前二層混凝土澆築已完成。  這兩個規劃向世人揭開了雄安新區核心區域的面紗,標誌著雄安新區由規劃體系編制報批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一座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化典範之城呼之欲出……  起步區作為雄安新區主城區,肩負著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時代重任。起步區規劃面積約198平方公裡,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100平方公裡。
  • ...人文社會科學環境論壇」在南京舉辦 與會專家研討生物多樣性與...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我國自1992年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來,一直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體系的建構,生物多樣性保護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針對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問題,與會專家圍繞我國農業作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畜禽資源、長江漁業資源、森林生物資源、遺傳資源、外來物種以及生物安全的法律規制、國家公園體制、環境與健康、防止人畜共病等具體領域的現狀以及可能的走向展開了熱烈研討。
  • 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話風一轉,提出一個新課題:「環境傳人」,這是一個大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院士出席並鄭重提出這一新課題的。
  • 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
    希望通過本次工作匯報和學術研討,總結和考核各個任務和課題一年多來的工作進展,更好地促進各個方向、各個課題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的凝練和攻關,加速重大成果的產出和產學研技術應用場景的驗證和落地轉化。
  • 探討後疫情時代城市應急管理與生物安全體系建設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4月13日,二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探討「後疫情時代城市應急管理與生物安全體系建設」。上海市知名專家諸大建、張維為、盧洪洲、劉中民、趙來軍等與會。
  • 國內最大規模地質勘察:雄安新區地質首次「體檢」
    攝影 劉向陽  新區建設,地質先行  4月18日,河北省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以下簡稱「河北地礦局」)向河北省政府呈報《河北省地礦局關於地質資源環境支撐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建議報告》,提出開展雄安新區地質調查的8項建議,內容包括地質勘探及地下空間評價、地熱資源、地下水資源等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