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軌道交通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力: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2021-01-18 交通頻道


一路北上的湘江,在湖南省株洲市區拐了一個彎,由北折向西。

湘江灣北側,是株洲市石峰區田心街道,這裡如今奔騰著另一條「大江」——周邊5公裡範圍內,布局著電力機車所有零部件的生產企業。

2019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25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放眼湖南,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物流配套於一體的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這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怎樣形成的?

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從熟悉的軌道交通「跨界」到雷射領域才一年多時間,「90後」楊帆對產業鏈的理解又深了一步。

「高鐵、動車維保檢修時,輪軸、電機上累積了大量油汙、氧化膜,用傳統方法清洗難度大、易損傷。」楊帆原來在當地一家軌道交通企業工作,聽說過「雷射清洗」這一新技術,但具體如何操作卻摸不著頭腦,「懂軌道交通的人不懂雷射,懂雷射的人不懂軌道交通。」靠企業單打獨鬥,難以突破。

兩塊好鐵,熔不成一爐好鋼,這正是坐落在株洲的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要突破的難題。2019年,這個由12家交通產業龍頭企業、頂尖科研機構聯合組建的創新平臺,針對行業內的關鍵性共性難題,展開技術攻關、新產品試製。

2019年6月,創新中心成立雷射先進位造研究所,楊帆加盟其中。他和同事一起創建雷射清洗實驗室,開發出雷射清洗裝備,銷售訂單已近千萬元。

在創新中心,和雷射技術同步實現突破的,還有機車自動駕駛相關核心部件等10餘項關鍵共性技術。「瞄準產業鏈需求,設定技術研發路線圖,推動技術突破;反過來,技術突破又催生新的市場需求,驅動著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主任李林說。

中低速磁懸浮列車貼地「飛行」,「智軌」列車先後在多個城市落地,高性能聚醯亞胺薄膜等高端新材料應用廣泛……如今的湖南軌道交通產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迸發出強大的協同效應。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引發鏈式反應

2020年8月,國產首艘油電混合大型濱海觀光船「大灣區一號」首航,船上的永磁同步發電機比傳統電機體積小30%,重量輕35%,而動力更強;2020年10月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被稱為「海上電機巨無霸」的12兆瓦中速永磁風力發電機亮相;10月底,國家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時速400公裡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下線,其核心動力裝備就是由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TQ—800永磁同步牽引電機。

船舶、風電、高速列車,看似不相關的3個產業的產品,指向同一個關鍵技術——永磁技術。

「簡單說,傳統電機的磁場需要由電流產生,永磁電機靠的是注入永磁體產生磁場。」在中車株洲電機研究院產品研發中心副主任晏才松看來,關鍵技術突破,常有「一通百通」的效果,「突破一個,撬動一批,就像核裂變的鏈式反應一樣。」

永磁技術輕量、小巧、節能,符合動力牽引技術的發展方向,十幾年來中車株洲電機一直認準這一方向猛攻關鍵核心技術,建立技術體系與標準體系,產業化應用也走上了快車道。

「目前,我們的電機技術在風電、電網等領域的產值,已經反超軌道交通,這是最初沒有想到的。」晏才松說。

核心技術的突破,成為企業尋找新市場的關鍵。中車株洲電機僅在風電領域,2019年產值就達60多億元。

製造業龍頭舞動,新業態乘勢而上

「機器視覺」「智慧運維」「預測性維修」,即便對很多老軌道交通人來說,這些名詞都有些陌生。

「這些新概念背後的新產業,是軌道交通產業未來布局的重要領域。」國創中心工業智能研究所技術人員劉淑麗,從事智能運維系統研發,「對於鐵軌上的車輛,有日檢、周檢等定期檢查。有時檢修日期沒到就損壞了,有時則是多個檢修周期內都沒有發現損壞。」

現在,通過車載傳感器等技術,可以對關鍵零部件進行實時動態跟蹤,實現在零部件損壞之前,準確定位故障,按需制定維修方案,提高車輛使用壽命和效率。在上海地鐵18號線、長株潭城際動車組上,這樣的智慧運維系統已在測試運行中。

在株洲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周文軍看來,軌道交通產業要發展,必須延伸產業鏈,發掘前後端的價值鏈。「據測算,裝備製造只佔據軌道交通產業整個價值鏈的15%至20%。拿地鐵來說,前端設計、項目施工,後端運營、維保、培訓,是產業大頭。」

發掘前後端領域,提升產業鏈價值,湖南軌道交通企業瞄準工業網際網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聯合當地其他幾家軌道交通行業龍頭企業,打造了面向軌道交通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智軌雲」。「這不僅實現了自身的數位化轉型,還搭建出可複製可推廣的軟體生態系統,為全行業賦能。」株洲市工信局智能製造中心主任雷學文說。

雷學文介紹,為促進產業鏈新業態成熟,株洲以「鏈長制」為抓手,市委書記擔任鏈長,政府機構、市場主體和科研院所的相關負責人分別擔任副鏈長,協同發力服務產業鏈上中下遊發展,統籌推進產業鏈重大工作。

如今,湖南的軌道交通產業,形成了主營業務收入百億元級企業作龍頭、10億元級企業作支撐、科技型中小企業大量集聚的協同發展格局。圍繞龍頭製造業,總包、運維、檢測、軟體、金融等產業新業態正蓬勃發展。

《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13日 第 01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何 勇 孫 超

編輯:劉秋平

相關焦點

  • 雙循環新格局下金融支持湖南產業升級的思考
    既要優先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支持核心企業加快突破一批 「卡脖子」環節,打通關鍵堵點,又要助力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支持鏈條上下遊配套中小企業發展;既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重點提升20大優勢產業鏈的金融服務能力,強力支持「強鏈、補鏈、延鏈、融鏈」,又要降低產業鏈融資成本和負擔,適當讓利給產業鏈,大力促進「固鏈」。
  • 湖南這個國家級創新中心有個軌道交通「博士F4」團隊
    這是地處湖南的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國創中心)雷射先進位造實驗室內的一幕。這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先後引進了10位博士,其中雷射先進位造研究所和工業智能研究所各由兩名博士領銜,組成「博士F4」團隊。「產品較小,但作用很大、也很重要,可以幫助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關鍵部件擺脫傳統工藝制約,質量更加穩定」,馬明明博士表示。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是湖南省支柱產業之一,並已經具備良好的數位化基礎和較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2019年4月,工業智能研究所在國創中心應運而生,由深耕基礎研究的劉翊博士領隊。2019年9月,留美歸來的劉凱博士加入。
  • 湖南打造磁浮交通「全產業鏈」
    據新華社電 (記者史衛燕) 記者從湖南省國資委獲悉,為進一步推動磁浮交通技術創新和工程化產業化,湖南磁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會議在長沙召開,包括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參加會議。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行 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
    》,共同規劃「十四五」三地協同發展產業鏈,11月19日,由京津冀三地工信(經信)部門共同主辦的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對接活動以「精準定位 融合發展 構建京津冀產業鏈新格局」為主題,以研究梳理產業鏈,完善產業發展定位,謀求三地產業協同為重點,積極搭建三地工信(經信)部門之間,工信(經信)部門與智庫專家、園區企業、投資機構之間基於重點產業鏈合作的對接交流平臺。
  •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新華網  作者:  2020-10-22 10月18日,以「中國鴻·芯時代」為主題的國鴻氫能新品發布會在佛山禪城召開
  • 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湖南確定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發展重點
    以嶽陽承建國家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為契機,重點支持嶽陽綠色化工園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依託長嶺煉化、巴陵石化、湖南中創、嶽陽興長等骨幹企業,發揮特色催化材料對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的支撐作用,做大做強石化原料及基礎化工材料、功能高分子新材料等,打造國家重要的石化合成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新型循環經濟高新產業園,建成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教融合自主創新的示範區。
  •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 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
    一、城北發展定位和功能布局依託鐵水聯運的交通優勢和臨港沿江的自然資源,城北現已獨具產業特色、初顯商住功能。原長沙市城市總規對城北的「組團」級定位已難以滿足其發展來勢,新一輪長沙市國土空間規劃中城北將升級為「城市副中心」,以更好疏導主城功能、推動產業升級、建設城市新區。
  • 奧比中光將通過3D視覺感知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
    打開APP 奧比中光將通過3D視覺感知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發展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7:24:49
  • 多維精準發力 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系統
    去年在湖南考察時,習總書記囑託我省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麵塑造湖南發展新優勢。湖南如何錨定「具有核心競爭力」書寫科技創新更美篇章?湖南大學湖南發展研究院與湖南日報《理論·智庫》聯合組織策劃、約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 南京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預計2020年營收超800億元
    現場不僅介紹了南京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情況,推介產業投資環境,還籤約了一批軌道交通產業重點招商項目合作協議。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南京軌道交通產業預計營收突破800億元。  「軌道交通產業是南京規劃發展的重點產業,南京已形成以江北新區為核心載體,江寧開發區、南京開發區、浦口區等為支撐的『一主三副』產業空間格局。」推介會上,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軌道交通產業鏈鏈長楊學鵬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軌道交通產業增加值增加14.6%,納入統計監測的111家相關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85.35億元,預計今年全年將突破800億元。」
  • 與西南交大共建「國地實驗室」 成都新都區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生態體系
    西南交通大學與新都區就「國地實驗室」建設與合作辦法現場舉行籤約儀式。此次高峰論壇作為2018成都全球創交會的配套高端峰會,緊密圍繞「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主題,為軌道交通產業的資源匯聚、融合、對接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 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能推動上下遊產業鏈發展
    他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著力營造支持科創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激發企業科技創新動能,培育集聚更多具有技術領先、競爭力強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上下遊產業鏈聯動發展。
  • 莊曉東: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將推動軌道交通實現降本增效,高速發展
    平安城科董事長兼CEO莊曉東受邀參會並在主論壇上做「金融驅動產業互聯助力軌道交通發展」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目前平安城科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核心功能,以及產業網際網路將如何利用其優勢在優化軌道交通領域發揮作用。
  • 中國寶武與鞍鋼集團共建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生態圈又邁新步伐
    此次推廣會是繼2020年11月2日中國寶武聯合鞍鋼集團、山鋼集團、華菱集團等產業龍頭,以及金融機構、科技平臺、科研院所、專業機構聯名發布《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白皮書》後,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簡稱「聯盟」)又一實質性推進動作。
  • 湖南省公布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五年行動計劃!
    近日,湖南省印發了《湖南省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圍繞石化合成化工新材料、鹽(氟)化工新材料、功能塗料化工新材料、軌道交通用化工新材料、農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合作和產業對接,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培育產業鏈龍頭企業為引領,推進化工新材料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引導化工新材料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
  • 飛天場景再升級!北京經開區企業首次將衛星送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
    >「穀神星一號(遙一)」成功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實現將載荷送入軌道,並成功驗證多項創新技術,標誌著北京經開區構建的飛天場景再次升級������火箭作為運輸工具是承接航空航天龐大產業鏈上下遊的核心環節掌握了運輸火箭這一環節便等於掌握了行業「入口」此次發射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的第4次民營商業航天火箭發射,全部由北京經開區企業執行。
  • 飛天場景再升級!北京經開區企業首次將衛星送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
    ,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實現將載荷送入軌道,並成功驗證多項創新技術,標誌著北京經開區構建的飛天場景再次升級。🚀🚀🚀火箭作為運輸工具是承接航空航天龐大產業鏈上下遊的核心環節掌握了運輸火箭這一環節便等於掌握了行業「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