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省工業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2016-2019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2020年1-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2位。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16-2019年全省製造業入庫稅收年均增長5.3%,2020年製造業稅收佔全省稅收收入的33.7%,在20個門類行業中穩居第一,對全省稅收增長貢獻率為406.8%。新興產業中培育出一大批規模工業企業,2016-2019年共新增規模工業企業8266家,規模工業企業比2015年淨增長2636個。
千億企業實現零的突破,華菱集團、湖南中煙工業、三一集團先後成長為千億企業,70家企業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個企業(產品)成為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落後產能被堅決淘汰,2016-2019年,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1563家,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工業節能降耗目標任務。
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已經基本成形,其中,長沙工程機械、株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成功入圍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決賽。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經過調整煥發出新的更強活力,龍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逐年攀升,2019年、2020年連創新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入圍全球工程機械製造業企業50強,三一市值超過日本小松,躍居行業全球第2。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成長為該領域全球最大的產業集群,全國該領域唯一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湖南,電力機車產品佔全球市場份額27%,居全球第一。
航空動力產業集群主導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75%以上,第四代渦軸、渦漿發動機填補國內空白,飛機起落架及機輪剎車系統進入國產大飛機配套系統。一批創新成果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功率半導體加快從「跟跑」到與國際巨頭「並跑」的重大跨越,正加速形成從長晶到晶片封裝的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新型顯示器件等形成完整產業鏈,「PK」體系、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日趨完善。飛騰晶片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部分集成電路生產設備、存儲晶片、圖形顯控和GPU晶片、麒麟作業系統等加快迭代升級。大尺寸合金材料、碳纖維材料、硬質合金材料、新型複合材料等逐步打破國際壟斷,向中高端躍升。「奮鬥者」號、「嫦娥五號」等兩大科學領域都有湘人、湘企的影子。
一些重大平臺成為產業資源的聚寶盆。世界計算機大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等已經辦成國際性行業盛會,第四屆中國航天日、移動網際網路嶽麓峰會、長沙網絡安全暨智能製造大會等在國內形成品牌效應,建成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國家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區、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等重大平臺。這些已經成為吸引行業精英、聚集產業資源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