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2021-01-13 騰訊網

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省工業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2016-2019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2020年1-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12位。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16-2019年全省製造業入庫稅收年均增長5.3%,2020年製造業稅收佔全省稅收收入的33.7%,在20個門類行業中穩居第一,對全省稅收增長貢獻率為406.8%。新興產業中培育出一大批規模工業企業,2016-2019年共新增規模工業企業8266家,規模工業企業比2015年淨增長2636個。

千億企業實現零的突破,華菱集團、湖南中煙工業、三一集團先後成長為千億企業,70家企業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個企業(產品)成為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落後產能被堅決淘汰,2016-2019年,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1563家,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工業節能降耗目標任務。

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已經基本成形,其中,長沙工程機械、株洲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成功入圍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決賽。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經過調整煥發出新的更強活力,龍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逐年攀升,2019年、2020年連創新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山河智能入圍全球工程機械製造業企業50強,三一市值超過日本小松,躍居行業全球第2。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成長為該領域全球最大的產業集群,全國該領域唯一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湖南,電力機車產品佔全球市場份額27%,居全球第一。

航空動力產業集群主導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75%以上,第四代渦軸、渦漿發動機填補國內空白,飛機起落架及機輪剎車系統進入國產大飛機配套系統。一批創新成果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功率半導體加快從「跟跑」到與國際巨頭「並跑」的重大跨越,正加速形成從長晶到晶片封裝的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新型顯示器件等形成完整產業鏈,「PK」體系、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日趨完善。飛騰晶片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部分集成電路生產設備、存儲晶片、圖形顯控和GPU晶片、麒麟作業系統等加快迭代升級。大尺寸合金材料、碳纖維材料、硬質合金材料、新型複合材料等逐步打破國際壟斷,向中高端躍升。「奮鬥者」號、「嫦娥五號」等兩大科學領域都有湘人、湘企的影子。

一些重大平臺成為產業資源的聚寶盆。世界計算機大會、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等已經辦成國際性行業盛會,第四屆中國航天日、移動網際網路嶽麓峰會、長沙網絡安全暨智能製造大會等在國內形成品牌效應,建成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國家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區、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等重大平臺。這些已經成為吸引行業精英、聚集產業資源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三湘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 胡銳)今天,記者從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 襄陽市裝備製造業:集群效應初顯 產業特色鮮明
    歷經市場經濟洗禮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如今,襄陽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並綻放出光彩。8月8日,在襄陽自貿片區金鷹重工聯運物流園裡,專用車正在堆放金鷹重工生產的鐵路物流貨櫃。不久前,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軌道作業車等產品被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運往海外,參與匈塞鐵路建設。「我市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初顯,細分產業特色鮮明。」
  • 湖南工程機械向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挺進
    在11月29日舉行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工程機械智能製造主題論壇」上,來自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的嘉賓,分享了行業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和經驗,共同探討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新思路、新方法。  工程機械產業是湖南國際化的一張重要名片,多年來產業發展可圈可點。
  • 湖南軌道交通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力: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2019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25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放眼湖南,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物流配套於一體的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這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怎樣形成的?
  • 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超千億
    據了解,目前空氣品質微型監測設備已經全市覆蓋,其中豐臺區共513個點位,可以將汙染物的位置精確到百米範圍內。在位於華夏幸福創新中心的大廳一層大堂,記者看到了北京久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次,無接觸式高效通行,測溫精度達到0.2℃,並可實現疑似體溫異常實時彈窗報警。
  • 戰略研究丨機械與運載工程領域顛覆性技術
    編者按機械與運載工程涵蓋機械、製造、航空、航天、船舶、汽車、交通等眾多技術領域,所涉及產業均為技術密集型、高關聯性的大規模產業,無一例外地成為各國戰略布局的重點。機械與運載工程領域的顛覆性技術戰略研究,涉及技術領域廣泛,涵蓋機械、微機電系統(MEMS)、增材製造、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運輸裝備、汽車、軌道交通、綜合交通等十多個子領域,所涉及的產業幾乎全部為技術密集型、高關聯性的大規模產業,無一例外地成為各國戰略布局的重點。
  • 臨港正在形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根據《總體方案》,新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這一舉措將加快推進臨港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找找那些隱藏在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的牛掰企業
    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太空站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一站」 的產業集群格局。航空城規劃面積102平方公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相繼建立了研發試驗基地,全市有多家企業參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導航、大型飛機的國家航空航天領域重大工程研製。
  • 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初稿形成 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內容提要:京津冀工信部門產業合作對接機制不斷完善,目前,三地正在開展《面向「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布局》課題研究,編制形成《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建議稿)》初稿,共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汽車等三地優勢產業,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乘勢而進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截至去年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5萬餘家,有16家企業和27個項目列入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和專項項目;製造業佔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9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擁有3個萬億產業和14個千億產業,形成了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發動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集群。
  • 「鐵齒鋼牙」聯手邁向科創板 湖南株洲產業鏈多點開花
    數控刀片是數控工具機的關鍵部件,被譽為機械工程「鐵齒鋼牙」。地處內陸的湖南株洲何以有兩家「鐵齒鋼牙」的刀具生產企業聯手邁向科創板?《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解到,湖南株洲在鞏固現有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的同時,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鏈,形成了基於多條產業鏈的市場需求,為更多刀具生產企業萌生勃發創造條件。
  • 西南交大助推成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加速發展
    此前,在5月17日,西南交大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40km/h磁浮列車懸浮架及500km/h的車軌耦合振動試驗臺通過專家組驗收,並得到專家「研究成果對磁浮列車未來發展具有導向性和指導意義,也許會開闢中國軌道交通的一條新路」的高度評價。以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6個「國字號」科技創新基地為技術支撐,西南交大的軌道交通研發走在世界最前沿。
  • 區域| 京津冀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建設中的北京定位
    從工業化發展歷史來看,高端化一直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旋律。進入新時期,計算機製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發展,推動了產業的加快發展。另一方面,以信息技術為引領的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蓬勃興盛。技術創新風起雲湧、此起彼伏,各國競爭互不相讓,不斷推動高端製造業領域新產品、新領域、新模式發展。
  • 5年內河南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目標】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方案》,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到2022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 大連市產業集群數量居遼寧省第一
    根據莊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圍繞區域經濟和主導產業,今後產業機群將重點發展新能源發電裝備、汽車及零部件、船舶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裝備、工具機工具、電工電器、基礎部件等,提高生產的智能化、柔性化、自動化水平,培育優勢品牌,實現傳統裝備製造業向現代裝備製造業轉型,形成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競爭力強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體系。
  • 躍上發展新高地——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三
    這些年來,株洲基於軌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的比較優勢,以產業鏈思維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相結合,統籌強鏈補鏈延鏈,潛心打造中國動力谷,構建「3+5+2」現代產業體系,已成功培育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千億產業集群,中國動力谷已成為中國高端製造競技世界的新名片,更是株洲這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躍上發展新高地的顯著標誌。
  • 湖南工程機械液壓傳感器可望實現本地配套
    湖南工程機械液壓傳感器可望實現本地配套啟泰液壓傳感器本月投產 一期年產能可達200萬支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治 攝影 範遠志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全國第一,但液壓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還長期依賴進口,這個困局在本土企業長期不懈地科研攻關下正在破解。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液壓傳感器裝配線今年6月可望量產,將完全解決長沙乃至全國工程機械產業的液壓傳感器配套需求。
  • 河南發文: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目標】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根據《方案》,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到2022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 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集群,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圍繞石墨烯材料在航天航空領域的應用前景、產業化應用場景、產業鏈融合發展等問題設置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應用峰會,通過主題報告和圓桌論壇的形式,為發揮產業集群的空間集聚優勢、產業生態優勢和石墨烯產業應用拓展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規劃綱要(2011-2015)
    石化產業是嶽陽市重要支柱產業,形成了包括石油煉製與加工、化肥、農藥、有機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精細化工、化工機械等25個行業、100多家石化企業、200多種石化產品的石油化工產業群,涵蓋化工研發、生產、貿易及物流和職業教育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總資產近240億元,現有石化及其配套的規模以上企業206家,從業人員5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