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超千億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圖集

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次

中關村豐臺園在以創新驅動為抓手的同時,通過優化政策支持、構建產業業態和創新服務內容等舉措,打造區域「高精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豐臺區核心的經濟增長極,首都重要的產業功能區和高新技術創新基地。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位於中關村豐臺園的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樓下,看到了空氣品質微型監測設備。據英視睿達首席科學家田啟明介紹,微型監測設備中的傳感器由公司自主研發,企業創新研發的「頂天立地」的「地球大數據」產品體系,將多元衛星遙感數據、高密度傳感器網絡和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無縫打通,面向城市精細化智能管理和高端企業數字服務的主戰場,以科技力量助力美麗中國新基建。據了解,目前空氣品質微型監測設備已經全市覆蓋,其中豐臺區共513個點位,可以將汙染物的位置精確到百米範圍內。

在位於華夏幸福創新中心的大廳一層大堂,記者看到了北京久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次,無接觸式高效通行,測溫精度達到0.2℃,並可實現疑似體溫異常實時彈窗報警。「以一系列久譯AI智慧化解決方案,持續不斷地助力諸多行業創新,讓AI算法充滿人文關懷,讓科技驅動社會發展。」據了解,公司專業從事人工智慧(AI)及深度學習算法研究,全球首創了雷射和計算機視覺的智能融合技術。

中關村豐臺園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許淵源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入園企業的獲得感、滿足感,使企業引得來、留得住、過得好,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圍,豐臺園搭建了重點企業「晚餐會」交流平臺,政府主要領導、委辦局負責人定期與區域重點企業負責人近距離交流,現場辦公,解決企業實際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企業商會」,促進區域內央企、國企、民企之間的交流對接,推動企業間的合作交流。下一步,還將按照頭部支柱企業、高成長企業、創新性企業等類型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實現服務的精準化。隨著中關村豐臺園「高精尖」產業發展生態越來越好,帶動了更多企業入駐。豐臺園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也必將會促進整體區域的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

作為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近30年來,中關村豐臺園積極建設集技術研發、創新孵化、成果轉化、科技服務於一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目前,豐臺園已形成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豐臺是全市軌道交通產業的唯一承載區,豐臺園聚集了以中國中鐵、中國通號、中鐵高新和交控科技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企業143家,並且連續五年實現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在產業生態構建上,豐臺園通過「組建一個平臺、成立一個中心、兌現一項政策、出臺一個行動計劃、設立兩支基金、舉辦兩項活動」搭建起產業生態系統的四梁八柱。目前,豐臺園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15家,上市公司28家,國家和市級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家,國家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1家,聚集了豐臺區90%以上的高質量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級孵化器、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創新指標位居示範區前列,構建了從科技研發、勘察設計、智能控制到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形成了以 「一個創新型集群、一個國家級試點、兩個國家級基地」和 「兩個市級基地」為特色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助力中國高鐵領跑世界。

為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豐臺園發布了「創新十二條」(《中關村豐臺科技園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措施》)。「疫情以來,考慮到疫情帶來的企業流動資金困難問題,豐臺園提前啟動了政策兌現工作,第一批支持資金已於5月底發放完畢,180餘家園區企業獲得了2.1億元的政策支持資金。」許淵源說。(記者 蒲長廷)

責任編輯: 徐一嫣

相關焦點

  • 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三湘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 胡銳)今天,記者從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 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規劃綱要(2011-2015)
    構建服務體系,強化產業發展支撐... 28   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規劃綱要(2011-2015)嶽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11年4月) 為了貫徹國家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經濟方針
  • 湖南軌道交通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力: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2019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25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放眼湖南,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物流配套於一體的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這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怎樣形成的?
  •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呂正龍 )突出以商引商,邀請上下遊配套企業走進鹽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發展體系,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昨天,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始終把企業需求、發展需要作為工作著力點,進一步發揮產業專班作用,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精準對接供需雙方,不斷強化政策扶持,構建更好產業發展生態。希望各位企業家、各位專家發揮各自優勢,更多布局鹽城,共創鹽城電子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美好未來。」圖說:鹽城2020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現場。重大製造業項目籤約。
  • 四川科技服務業5年規劃出臺:籌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
    到2020年,全省科技服務業從業單位達到5萬家,集聚國內外高層次人才12萬人,科技服務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科技服務業總收入達到5000億元。成都高新區  七大領域  1  研發設計服務業  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頂尖企業的研發機構入駐天府新區,籌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
  •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上海浦東:到2025年將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2020-03-26 21:28:39浦東新區官方供圖   上海浦東:科技創新拉動產業能級「倍增」 欲培育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李姝徵 鬱玫)上海市浦東新區26日出臺科技創新功能倍增和產業能級倍增行動方案。
  • 大連市產業集群數量居遼寧省第一
    高新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突破千億大關  2012年,高新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大關,成為我市產群「明星中的巨星」。2012年,金州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92億元,同比增長12.2%。未來,該集群將培育1家超百億企業,引進1-3家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到2015年末,形成以英特爾晶片為核心、相關配套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將其建設成為大連市「十二五」期間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並努力將其打造為國際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 長城汽車帶來「鏈式反應」千億級汽摩產業集群撐起重慶永川工業脊梁
    在這其中,迅速成長壯大的汽摩產業成為永川實體經濟中的「中流砥柱」。如今,以長城汽車為標杆的永川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已呈現「鏈狀」崛起的態勢,撐起了永川工業的「脊梁」。補鏈成群 永川千億級汽摩產業集群初具規模長城汽車永川工廠的快速發展,為永川經濟轉型,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生態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業內專家認為,一個整車廠的落戶,將會帶動6倍至8倍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今年6月10日,長城汽車追加投資近12億元,與永川籤約落戶3個項目。
  • 打造千億元養殖產業集群、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 青島挖掘深海寶藏...
    形成千億元深遠海養殖產業集群,組建深海水下裝備研究院,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青島藍色經濟「落子」深遠海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獲悉,在水產養殖、海洋裝備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青島正在進行深遠海布局。
  • 掌握核心技術 光谷雷射產業2017年總收入超200億元
    掌握核心技術 光谷雷射產業2017年總收入超200億元發布時間:2018年04月20日 08:23 來源:湖北日報  掌握核心技術 瞄準高端市場  光谷雷射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 5年內河南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目標】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根據《方案》,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到2022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 與西南交大共建「國地實驗室」 成都新都區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生態體系
    西南交通大學與新都區就「國地實驗室」建設與合作辦法現場舉行籤約儀式。此次高峰論壇作為2018成都全球創交會的配套高端峰會,緊密圍繞「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主題,為軌道交通產業的資源匯聚、融合、對接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合川醫療健康產業下一步這樣布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2日訊(記者 舒婷)今(12)日下午,重慶合川區醫藥健康產業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根據規劃,十年內合川將培育一個由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藥、功能食品及相關產業組成的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推動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
  • 河南發文: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目標】到2025年,我省形成數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根據《方案》,我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到2022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比重3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 大飛機產業園,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
    未來,大飛機園將匯聚航空研發、製造、運維、服務等產業鏈高端業態,著力培育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預計產業規模2025年達到500億元,2035年突破2000億元。浦東擁有大飛機產業基礎和獨特優勢,具備完整的飛機產業鏈與集群式空間布局,數據顯示,浦東國際機場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三,中國商飛和民航商發等龍頭項目的落戶,為浦東民用航空產業強勢開局。「十二五」期間,上海初步建立了以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研製、新支線飛機量產為代表的民用航空產業體系。
  • 【郴州市】創新孕育千億產業——永興縣「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
    300多年的「淘金」路上,一代代永興人不斷創新技藝、整合升級,有效推進稀貴金屬產業從低端生產向高端發展邁進。  2016至2019年,永興縣稀貴金屬產業累計實現稅金總額20.03億元,其中工業產銷環節實繳稅收8.25億元;今年前10個月,該縣園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616.8億元,增長16.3%;預計全年園區技工貿收入將突破800億元,其中稀貴金屬產業產值超600億元。
  • 西南交大助推成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加速發展
    近日,全球首個真空管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測試平臺在西南交通大學(以下簡稱為「西南交大」)超導實驗室建成,該列車理論時速最快可達2900公裡。儘管該列車相關技術尚處於試驗階段,西南交大在磁懸浮列車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最新進展仍意義重大。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是未來交通運輸的重要方向。
  • 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集聚平臺
    記者從武清區獲悉,近日,鐵科院集團公司武清產業基地五期項目結構封頂,高村行業服務基地一期項目順利開工,「鐵科速度」再獲新突破,為打造軌道交通智能製造領域的產業集聚平臺和研發孵化平臺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鐵科院集團公司武清產業基地五期項目位於武清開發區,建築面積27236.3平方米,主要用於軌道交通金屬聲屏障、真空卸汙、真空集便器、熱泵機組等節能環保產品製造。
  • 成都金牛區「星軌智谷」科創空間亮相,覆蓋北鬥+、軌道交通產業
    「星軌智谷」高品質科創空間,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裡,覆蓋北鬥+產業園、中鐵產業園兩個特色產業集群,致力於實現北鬥+和軌道交通產業的智慧化迭代,帶動功能區產業提檔、城市升級。「星軌智谷」高品科創空間效果圖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星軌智谷」高品質科創空間將瞄準比較優勢,精準定位「星軌智谷」細分領域,在核心區確立了科技研發、智能微智造和應用服務產業細分發展方向,圍繞授時、定位、導航等北鬥+技術,重點發展軍工電子、地理信息大數據採集與處理等細分產業,融合發展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技術研發與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