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集聚平臺

2020-11-24 新華網天津站

  記者從武清區獲悉,近日,鐵科院集團公司武清產業基地五期項目結構封頂,高村行業服務基地一期項目順利開工,「鐵科速度」再獲新突破,為打造軌道交通智能製造領域的產業集聚平臺和研發孵化平臺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鐵科院集團公司武清產業基地五期項目位於武清開發區,建築面積27236.3平方米,主要用於軌道交通金屬聲屏障、真空卸汙、真空集便器、熱泵機組等節能環保產品製造。基地一期項目位於高村科技創新園,規劃建築面積42311平方米,4月28日該項目完成工程公開招標,鐵科院集團公司靈活利用線上申報的方式,僅用時13個工作日便完成現場文明施工和開工審批手續,於5月19日取得施工許可證,為今年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前,以鐵科院項目為代表的軌道交通產業在武清區已經快速起步,初見雛形。隨著鐵科院集團公司武清產業基地一、二、三期建成投產,武清區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時機已經成熟。武清區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打通協作服務通道,發揮本地製造加工優勢,提高產業配套能力,服務產業基地需求,走出一條特色化、規模化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之路。(王紹芳)

相關焦點

  • 南京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預計2020年營收超800億元
    現場不僅介紹了南京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情況,推介產業投資環境,還籤約了一批軌道交通產業重點招商項目合作協議。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南京軌道交通產業預計營收突破800億元。蘇州等為重點的產業集聚區。未來想在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領域建設一個創新平臺,打造一個專屬的政策包。」  「經過21年的發展,南京地鐵目前已建成10條線路、174個車站、378公裡,承擔了全市近60%的公共運輸運輸量。」南京地鐵集團建設公司副總經理裴順鑫表示,近期《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正式印發,其中寧揚、寧馬、寧滁城際鐵路和南京市域18號線正式獲批,南京軌道交通線網規模進一步擴大。
  • 上海寶山打造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平臺
    寶山區經委、廟行鎮人民政府、上海崇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三方籤訂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相關科研院所與高校,圍繞海洋生物資源的產業化和應用創新,打造高值化利用研發中心、保健品藥品銷售中心,形成海洋生物產業集聚示範。「深藍號」是中國自主研製建造的第一艘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也是世界目前最大最先進的漁業捕撈加工一體船之一。
  • 湖南軌道交通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力: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2019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25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放眼湖南,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物流配套於一體的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這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怎樣形成的?
  • 四川科技服務業5年規劃出臺:籌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
    成都高新區  七大領域  1  研發設計服務業  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頂尖企業的研發機構入駐天府新區,籌建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以高速鐵路和高速磁浮、重載鐵路、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為核心的現代軌道交通體系為研究對象,重點建設6大創新研發平臺。
  • 龍崗區擬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中獲悉:依託這一測試場的集聚聯動效應,龍崗區未來將在坪地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龍崗區無人機測試場實地了解有關情況,隨後,與40多家無人機企業代表座談,共同就龍崗區無人機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 「產業大腦」助力 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產業大腦」助力 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發布時間:2018-05-28 15:26:02 Mon  來源:杭州網      2018年5月26日,打造世界一流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閉門會在中國武漢光谷舉行。
  • 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超千億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300人次中關村豐臺園在以創新驅動為抓手的同時,通過優化政策支持、構建產業業態和創新服務內容等舉措,打造區域隨著中關村豐臺園「高精尖」產業發展生態越來越好,帶動了更多企業入駐。豐臺園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也必將會促進整體區域的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作為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近30年來,中關村豐臺園積極建設集技術研發、創新孵化、成果轉化、科技服務於一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目前,豐臺園已形成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 莊曉東: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將推動軌道交通實現降本增效,高速發展
    中國網7月10日訊 7月9日,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地鐵產業大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大會以「新時代、新技術、新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城市軌道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最新成果、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來自有關地區發改委、鐵路局、城市軌道交通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學會等單位的代表和國內外專家70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與西南交大共建「國地實驗室」 成都新都區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生態體系
    西南交通大學與新都區就「國地實驗室」建設與合作辦法現場舉行籤約儀式。此次高峰論壇作為2018成都全球創交會的配套高端峰會,緊密圍繞「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主題,為軌道交通產業的資源匯聚、融合、對接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
  •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 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
    在盤活現有社區商業構建鄰裡中心後,如何挖掘公園主題商業價值、蓄勢打造開放式街區和集中商業?如何發揮地鐵站點集聚輻射效應推動大型綜合體落地?浙江金華的浦江綠谷公園形態與鵝羊山相似,為東高西低地形,以東部高坡上露天劇場為視覺焦點,利用西部豎向漸進變化靈活布置各類球場,臨西向道路設置立體商業街,在坡地交通上呈現臺地景觀,於西北角道路交叉口以跌水景觀為商業起點。
  • 產業研究|利用資源稟賦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區域經濟良性發展軌道。三、聚集域內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協同效應,有利於提高區域競爭力,促進區域創新發展。拓寬產業鏈、多元化發展產業園區是以構建高集聚、特色突出、鏈條完整的良好產業生態為發展目標的園區。
  • 構建乘客大服務平臺 騰訊布局軌道交通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騰訊智慧軌道交通首席專家劉新宇在信息化分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騰訊希望通過構建和開放乘客大服務平臺,與合作夥伴共建智慧軌道交通行業服務生態,實現為乘客提供一個入口式服務,同時提升軌道交通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2020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騰訊劉新宇發表主題演講)自 2017年起,騰訊以乘車碼為新起點服務軌道交通領域。
  • 打造中山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區
    突出「五大優勢」力推科技產業集聚發展◎記者:對標松山湖打造中山科學城,南區有哪些差距,又有哪些優勢?●郭淵:松山湖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位置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位於東莞幾何中心,是東莞經濟騰飛的強大引擎。
  • 上海將建綜合性花卉科學中心,打造3個市級花卉產業集聚區
    花卉產業被譽為「美麗產業」「富民產業」,是服務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對上海推進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上海將如何推進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花卉更好地服務高品質生活?重點打造3個市級花卉產業集聚區《意見》要求,上海要根據區域特色、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重點打造位於松江區、崇明區和浦東新區的3個市級花卉產業集聚區。鼓勵各區特別是近郊區因地制宜建設若干區級特色花卉生產基地,培育若干個以花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功能區,構建本市「3+X」花卉產業集聚區發展格局。同時,構建多層次多元化花卉市場流通體系。
  • 國內軌道交通產業首家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機構成立
    作為國內軌道交通產業的首家打造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英文簡稱PHM)技術的中堅力量,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工程工程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委員會的成立獲得了軌道交通產業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得到了全國各大鐵路系統及眾多國家鐵路項目參建單位、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相關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
  • 虛擬實境(VR)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集聚模式
    ·構建VR產業發展支撐體系。打造9個支撐點,即設立VR產業研究院、發起創投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組建VR教育集團、搭建VR公共服務平臺、打造VR學術交流中心、構建VR企業創新中心、建設VR主題公園、組織VR國際博覽會和引進成立VR重點實驗室。
  • 打造產業集聚社區!麻湧匯智科技城今年第四季度動工
    麻湧第一個M0新型產業用地項目——匯智科技城計劃2020年第四季度動工建設,將以「產城融合+科技引領」的模式打造產業集聚社區,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智能光電和智慧供應鏈等產業。8月19日,麻湧與廣東匯智科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就匯智高新科技中心項目進行深入交流,促進麻湧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雙方就項目的交通區位、功能版塊、產業服務等進行深入分析,就項目前期進度計劃等進行探討交流。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位於漳澎村,佔地272畝,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已被納入東莞市2020年重大項目,總投資38億元。
  • 綜合 協調 經濟 創新 打造萬億綜合交通產業「浙江樣板」
    智能交通、網際網路、大數據……作為具有數字經濟「得天獨厚」優勢的浙江,交通前沿領域技術、產品的聚集擁有先天優勢,也更有利於全省加快打造創新高地、技術高地、產業高地。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給綜合交通帶來產業升級,為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以「大江東航空航天產業、台州通用航空產業、新昌萬豐航空小鎮」等為代表的一批「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和特色小鎮,為浙江綜合交通發展提供了新支撐。
  • 杭州試啟用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管平臺
    近日,為了確保工程項目的安全實施及風險管控,杭州市試啟用軌道交通工程重大安全風險監管平臺暨「安全風險釘」應用,試行期為半年。  據了解,該風險監管平臺暨「安全風險釘」應用是由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聯合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發,旨在融入杭州地鐵項目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監管實際,利用高科技手段積極防範和遏制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有效保障各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 自貢市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自貢市經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依託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立足比較優勢,以規劃為引領,突出項目支撐,著力精準招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聚力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我市立足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委託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了自貢市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沿灘片區、富順跨江發展區總體發展規劃,為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遵循和堅強保障。突出「中國化工川南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支撐作用,以建設高性能氟材料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為抓手,加快打造千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