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技術 光谷雷射產業2017年總收入超200億元

2021-01-08 湖北新聞網
掌握核心技術 光谷雷射產業2017年總收入超200億元

發布時間:2018年04月20日 08:23 來源:湖北日報

  掌握核心技術 瞄準高端市場

  光谷雷射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王進 王少雨

  4月18日,光谷上市公司華工科技發布2017年報稱,該公司全年收入44.8億元,同比增長35.21%。其中,雷射加工及系列成套設備產品實現營收1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54%,該公司雷射業務連續兩年增長幅度超過40%。

  負責華工科技雷射業務的是其旗下核心子公司——華工雷射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華工雷射保持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光谷雷射產業高質量發展大環境。」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局負責人認為,隨著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富士康等一大批高端製造、智能製造企業相繼落戶光谷,雷射產品的應用場景大幅拓寬。一大批掌握核心技術的雷射企業,正瞄準高端市場,加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

  光谷雷射企業夯實市場基礎

  作為我國最大的雷射設備及高功率雷射裝備研發生產商之一,華工雷射已佔據國內傳統能源汽車車身焊接業務50%市場份額,目前正積極進軍新能源市場,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條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雷射焊裝生產線已在武漢投入使用。在手機OLED異形屏幕切割領域,華工雷射研發的全自動飛秒雷射切割設備5秒可切好一塊屏,有望改寫目前該領域九成設備從韓國進口現狀。目前,華工雷射正在光谷建設總投資10億元的精密微納加工智能裝備基地,達產後將成為國內一流、全球知名的雷射精密製造基地。

  這廂是上市企業交出漂亮成績單,那廂是高成長企業走穩上市路。4月17日,武漢銳科光纖雷射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過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同樣來自光谷的武漢帝爾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也在排隊等待過會。

  2007年,閆大鵬博士作為海外高端人才被光谷引進,將光纖雷射器技術帶回國內,與華工科技合作成立銳科雷射。2013年,銳科雷射研發出我國首臺萬瓦連續光纖雷射器,一舉打破國外壟斷。當前,國內首臺2萬瓦光纖雷射器正在加速研製中,預計今年上半年面世,售價相比進口產品有望降低40%。

  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局負責人介紹,經過多年培育,該區在雷射器、工業雷射加工設備和醫療雷射設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以自主研發為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市場基礎進一步鞏固。雷射器方面,光谷是全球工業雷射器產品種類最齊全的地區,突破了光纖雷射器、紫外固體雷射器、超快雷射器等核心技術,並成功產業化;工業雷射加工設備方面,光谷是全球工業雷射加工設備種類最齊全的地區,在太陽能電池板加工、玻璃切割、大幅面顯示屏雷射刻蝕等方面居全球領先地位;在醫療雷射設備方面,「光谷造」雷射美容儀器和雷射治療儀等產品暢銷國內美容機構。

  以市場導向為引領

  鋪就高質量發展「光通路」

  光谷之「光」,源於雷射。

  自2001年啟動「武漢·中國光谷」建設以來,東湖高新區通過持續培育市場主體、完善服務平臺等措施,打造出能量雷射產業集群,成為全球雷射服務鏈、產業鏈最完善的地區。目前,光谷已聚集華工雷射、楚天雷射、銳科雷射、安揚雷射為代表的200多家雷射企業,2017年雷射產業總收入超過200億元,其中規上企業近30家,產值過百億元。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自貿片區「雙自聯動」引發磁吸效應,吸引一批體量大、技術新的企業落戶光谷。以集成電路、液晶屏幕設計製造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正在重塑光谷產業結構。這些企業的到來,為雷射產品拓寬了應用邊界,帶動雷射企業展開新一輪創新革命。

  安揚雷射自主研發百瓦級全光纖飛秒雷射器,300微焦300飛秒的指標全球領先。公司總經理陳抗抗說,過去公司生產的雷射產品大多銷往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隨著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這些企業落戶光谷,巨大的市場正在身邊崛起,「有些企業對安揚的飛秒雷射器產品表現出興趣,對企業發展而言是難得的機遇。」「光纖雷射器、紫外雷射器、超快雷射器、高效太陽能電池雷射加工設備、大幅面精密雷射刻蝕設備、白車身雷射焊接成套設備……上下遊企業對這些高端雷射設備的需求,為光谷雷射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鋪就了快車道。」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局負責人認為,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雷射技術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拓展,光谷雷射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他說,未來東湖高新區將持續為光谷雷射產業生態圈的升級發展營造環境,「通過設立產業基金、雷射專業眾創空間,推動企業走出去參加國際會議、展覽,引進國際高端人才等手段,為雷射產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截止2018年底,我國共有規模以上超快雷射器研發、生產企業35家(不包括科研機構、已註銷或非正常運營企業),2016年新增3家,2017年新增7家, 2018年新增2家,隨著雷射產業和超快雷射器市場快速發展,超快雷射器行業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才進入。雷射上市公司銳科雷射、創鑫雷射(科創板受理)也不斷加大超快雷射器業務布局的步伐。
  • [公告]武漢光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13光谷聯:2013年武漢光谷聯合...
    2019 年未經審計1 季報,中證鵬元整理 2018年公司產業園銷售進度整體一般,小部分項目去化偏慢,公司部分項目位於三四 線城市,需關注相關園區的招商及銷售風險 公司核心業務為產業園銷售業務,涵蓋產業園區銷售、配套住宅銷售兩大類。
  • 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會議在光谷舉行|10個項目現場籤約
    年6月,東湖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在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方面,光谷已成為核心技術的高地、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和人才培養的搖籃。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上遊地球空間信息數據獲取、中遊數據處理加工與運營服務、下遊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等在內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集群;現有夢芯科技、依迅北鬥、湖北地信等相關企業500餘家,集群核心企業總收入約310億元,企業總收入年增長率超15%。
  • 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光谷開幕 北鬥產業產值7年增長4倍
    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以貫徹「新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導向,以「科創中國」為抓手,促進導航、遙感、通信等衛星系統的技術和應用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推動衛星數據的共享和綜合利用,以及衛星應用產業結構升級、改造,拓展北鬥融合應用新領域,培育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北鬥特色,營造開放、自主、兼容、漸進的北鬥應用發展環境。
  • 風暴中的武漢光谷,為何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神經?
    基於此,武漢光谷在全球IT產業不斷下滑、市場萎縮和產品價格銳減的環境下,依然保持著穩定健康的發展勢頭。據悉,2007年,武漢光谷企業總收入已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大關,以光電子產業為主導,生物工程與新藥、軟體等產業競相發展的市場格局初步形成。
  • 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
    目前,業界較為一致的意見是,2000W為雷射高功率的起點。  在全球重要的雷射市場中,中國佔比21.3%,排在歐盟和美國之後,成為全球第三大雷射應用市場。到2017年,全球雷射市場產業規模將超過110億美元,其中,中國雷射產業將佔到1/3。
  • 國內超快雷射器產業分布概況(上)
    隨著這一轉變,雷射技術在消費電子、新型顯示、雷射內雕、生物醫療等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這些新的需求對雷射加工精細度的要求變得更加苛刻。在強大的市場需求力刺激下,超快雷射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並迅速成為行業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 青島自貿雷射掌握五大飛秒核心技術,能幹什麼?
    與世界製造業大國相比,我國雷射在製造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應用比例僅為30%,而美、日比重均為45%以上,德國超過50%。《中國雷射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隨著我國雷射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及技術進步,2024年我國雷射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多億元。
  • 中國雷射產業已連續7年高增長
    工業、 信息、商業、醫學和科研領域的雷射設備市場銷售總收入為658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了8.8個百 分點。 超快雷射器成為近年來雷射市場上最突出的增長點,2015-2019年複合增速為70.5%,而全球雷射 器市場2015-2019年複合增速僅為11%。2019年國內從事超快雷射器研發生產的企業超過25家,2019年市場空間達到24.5億元,已成長為相當於國內光纖雷射器收入體量30%的市場。
  • 聯創光電布局雷射產業 實現雷射核心部件國產化
    而聯創光電有意願在未來5年內戰略投入10億元,發揮自身老牌上市公司的資本優勢、市場優勢,與十所合作完成上述科研成果轉化。產業轉型需要 布局雷射產業「聯創光電遵從的就是八個字『退而有序,進而有為』,在一些我們萎縮的傳統產業裡和一些常年徘徊在盈利邊緣的企業,我們可能就會關停,集中所有優勢放到有希望、有盈利點的產業當中去。」
  • 「光谷指數」折射高質量發展「含新量」
    今年1月17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與武漢東湖高新區聯合發布《光谷指數2019》創新發展報告,圍繞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產業引領、開放協同、生態環境等5個一級指標,全景掃描光谷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新量」。
  • 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總收入超千億
    「高精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豐臺區核心的經濟增長極,首都重要的產業功能區和高新技術創新基地。據了解,公司專業從事人工智慧(AI)及深度學習算法研究,全球首創了雷射和計算機視覺的智能融合技術。
  • 雷射雷達產業及核心元器件-2020版
    1971年阿波羅執行15號任務期間,太空人採用一種雷射雷達設備——雷射高度計來繪製月球表面圖,由此進入太空探測、氣象監測、地形勘測等科學研究領域。但雷射雷達真正進入「炙熱期」,是從自動駕駛產業的興起開始。
  • 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省和武漢市領導頂住壓力:「正因為光電子受創,光谷才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有色金屬、鋼鐵都在大幅下跌,放眼全球,生物是繼信息產業之後最大潛力股!」  彈指一揮間,光谷生物城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出了全國生物產業基地「前三甲」,活上了世界舞臺。  如今,光谷生物城產業年總收入將突破500億元,並成為「中國生物醫藥最具特色園區」。
  • 武漢兩大優勢產業聯手打破國外40年技術壟斷 汽車雷射焊接產品應聲...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李金友)12日,第十七屆光博會分論壇——第一屆雷射焊接技術應用論壇汽車製造專題舉行,就雷射焊接在汽車製造中的新應用進行研討。這是光博會舉辦17年來,首次舉辦雷射焊接技術汽車製造應用專題論壇。武漢是我國雷射產業的發源地。光谷是我國最大的光通信研發基地、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最大的光電器件生產基地,還是我國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
  • 電影票房總收入突破500億元 有電影僅收入169元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透露,2017年截至11月20日,全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創下新紀錄。11月20日晚,人民日報消息稱,2017年全國電影票房達500.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全國觀影人次達14.48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9%。全國總票房中,國產影片票房262億元,佔比52.4%。票房過億元影片78部,其中國產片39部。
  • 「北方光谷」成型:構建雷射裝備製造產業園
    高速全電數控雷射衝床的誕生,是滄州雷射產業園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滄州雷射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梁向東表示,短短三四年時間,這裡不僅誕生了半導體雷射切割機、三維半導體切焊機、歐洲標準認證雷射機等進口替代設備,還誕生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數控系統、偏振軸快流CO2雷射器、2000W光纖雷射器等一大批國際一流雷射設備;集聚了一批採用雷射設備的裝備製造企業。
  • 智芯界|萬字長文細說大武漢集成電路產業有何不一樣?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於2017年10月31日獲工信部批准,落戶武漢中國光谷,致力於突破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瓶頸,促進成果轉化,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武漢光谷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由光迅科技出資6000萬元於2017年1月設立,8月引進了8家戰略投資者,註冊資本由6000萬元變更為16000萬元,公司持有37.5%的股權。
  • 雷射全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現狀是什麼樣?
    2020年是雷射全息發明60周年,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黨的「十九大」確定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這為雷射全息技術和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對雷射全息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雷射全息技術目前在我國的應用於發展現狀是什麼樣呢?
  • 這就是光谷!未來的「宇宙中心」!
    2014年,「風帆」被拆除;2015年,開始進行環島地下挖掘;2016年,進行爆破作業;2017年, 1988年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