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9月22日1版
一千萬億分之一秒的精準
青島自貿雷射掌握五大飛秒核心技術,飛秒「種子源」出口美國
近年來,超精密加工的空間尺度已經被推進到了微米甚至納米級別,比如在1毫米的尺度範圍內刻畫清晰又複雜的二維碼,再比如在特殊材料上打一個1微米的小孔。如何實現微米、納米級精準度的加工?答案之一是飛秒雷射。
與傳統機械加工採用刀具和電火花相比,飛秒雷射能大幅度提升加工精度,同時飛秒雷射加工是「冷雷射」,熱效應極小,適用於薄膜、柔性等材料的精細加工。青島自貿雷射有限公司總經理邴召榮認為,飛秒雷射推動精密加工行業進入了光時代,未來將引領製造業的變革。
手握飛秒雷射種子源和光晶片的青島自貿雷射,正在參與並試圖引領這場變革。
飛秒雷射的「冷加工」能量
飛秒雷射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
一飛秒是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即使是每秒能飛行30萬千米的真空中的光,在一飛秒內,也只能走300納米。飛秒雷射就是輸出雷射的脈衝寬度在飛秒級別的脈衝雷射器,能以極快速度將其全部能量注入微納米級的作用區域。數飛秒間輸出的高密度能量讓飛秒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時間極短,等離子體還沒來得及將能量傳遞給周圍材料,就已經從材料表面被燒蝕掉,不會給周圍的材料帶來熱影響,這種「冷加工」優勢使飛秒雷射技術在精密鑽孔、精密切割等精密加工領域中應用前景巨大。
柔性電路板。
「就像這個手機的柔性電路板,只有超快雷射能製造。」採訪中,邴召榮來回彎折手中一張金黃色的薄片,上面刻畫著縱橫交錯的細線,排列著微小的、形狀各異的孔洞。這片薄薄的電路板是手機屏幕能夠彎曲、摺疊的關鍵,而上面的細線和孔洞都是用超快雷射加工而成,既能精密刻畫又能保證不破壞材料本體。
除了用於柔性電路板的精密製造,飛秒雷射在雷射打標、雷射清洗、雷射焊接、切割、醫療美容等方面的應用都十分廣泛,甚至在航空發動機打孔等方面也能大展身手。據悉,現代飛機發動機葉片表面通常會覆蓋一層陶瓷的熱障塗層,採用傳統電火花無法加工,只有「快準狠」的飛秒雷射才能在葉片上打微型孔,同時不破壞那層薄薄的陶瓷塗層。
飛秒雷射的「冷加工」特點讓其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與世界製造業大國相比,我國雷射在製造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應用比例僅為30%,而美、日比重均為45%以上,德國超過50%。《中國雷射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隨著我國雷射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及技術進步,2024年我國雷射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多億元。
實現飛秒雷射器全國產化
然而飛秒雷射的市場蛋糕並不是那麼容易吃到。
邴召榮介紹,由於國內飛秒光纖雷射器研究一直處在實驗室階段,核心器件長年依靠進口。國內高端雷射器市場基本由通快、相干、IPG等國外廠商掌握,歐美各國對關鍵技術模塊和元器件實行禁運,並抬高相關原材料的價格,飛秒雷射裝備的價格居高不下。由此,沒有獨立自主核心技術成為國內飛秒雷射產業發展的瓶頸。
雷射清洗。
青島自貿雷射正在打破這個瓶頸。創始人曹祥東博士師從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Go-vind P. AGRAWAL和貝爾實驗室教授Colin McKinstrie,曾任西門子、北美電信等公司高級技術主管。他研發的飛秒雷射核心技術之一「超高精度色散管理技術」於2012年入選OSA(美國光學學會)「全球六大新創新技術」。
回國創業的曹祥東帶領團隊開發出了全世界首個掌上型飛秒雷射種子源、中國首臺全光纖飛秒雷射器,賦予了自貿雷射濃厚的技術色彩。「種子源就像是飛秒雷射器的『火種』,是飛秒雷射器的核心。」邴召榮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華中科大、國防科大等多家科研機構都曾購買過自貿雷射的種子源產品,就連美國三大光學中心之一——羅切斯特光學中心也曾購買過。
除了雷射「種子源」,青島自貿雷射還掌握了飛秒雷射器「心臟」——光晶片的核心技術,擁有光晶片、算法、控制模塊、控制軟體等全套自主核心技術,器件國產化率95%以上,並預計在2年內可實現100%國產化。
而國內大部分生產廠家的核心技術都是採用國外技術路徑,在技術和產品升級等方面大受掣肘。「比如大部分國內廠家的光晶片都採用德國BATOP公司的進口晶片。」邴召榮說,這些廠家在技術路徑上也都採用國外的被動鎖模技術,而自貿雷射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鎖模技術打破了行業內的被動鎖模技術壁壘。邴召榮認為,與之前的技術路徑相比,全自動鎖模技術更加穩定,能夠持續、穩定獲得高能量、高峰值率的飛秒級脈衝。
目前,自貿雷射掌握了超高精度色散管理技術、全自動鎖模技術、非線性放大技術、全光纖集成技術、模塊化集成封裝技術五大飛秒核心技術,擁有相關核心發明專利33項(13項在審),實用新型14項(9項在審),形成了系統的專利保護池。
布局飛秒雷射產品線
目前,自貿雷射專業從事飛秒光纖雷射器及其核心元器件、超快雷射應用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邴召榮介紹,公司開發的飛秒PCB/FPC加工器已批量進入華為、蘋果核心供應商工廠,後期變形機種可以陸續進軍LED、心臟支架、電池薄膜加工、9H鋼化玻璃屏等新材料加工領域。
公司研發生產的飛秒美容儀已小批量驗證進入臨床驗證階段,預計2022年年中推向市場。在空間星際衛星數據傳輸、飛秒雷射碎石、飛秒雷射探測技術、太赫茲檢測、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化方面已經取得初步突破,正在尋求相關產業合作。
2019年,青島自貿雷射年營收2660萬元。邴召榮介紹,按照去年的銷售計劃,本來預計2020年年營收將突破7000萬元,但上半年的疫情影響了訂單,今年以來營收大約2000多萬元。
為募集研發資金、建設產業研究院等,青島自貿雷射今年計劃融資6000萬元,其中,1600萬元用於飛秒雷射器研發、中試及市場推廣;1400萬元用於飛秒美容及皮膚病治療儀的三級醫療器械取證及後續臨床試驗及市場推廣;2000萬元用於產業研究院建設。
此次募資將擴股2400萬股,新進股東佔擴股後的股份為10.7%,公司總估值為5.6億元。目前,創始人曹祥東博士持股33%,青島自貿發展公司佔股20%,青島智匯港投資和青島睿谷管理諮詢為高管及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分別佔股23.43%和23.32%。邴召榮還透露,公司有上市科創板的打算,目前國內主要雷射企業安揚、華日均未上市,上市公司銳科雷射2019年營業收入突破20億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