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雷射與等離子體

2021-01-09 北京科學中心

雷射與等離子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本期《大咖面對面》我們邀請了北京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教授王雲良老師,為大家介紹神奇的雷射與等離子體。

問題一:雷射是什麼,與普通的光有什麼區別?

雷射這個概念最早是愛因斯坦提出的。1960年,人們制出了第一臺雷射器。雷射的特點是具有方向性、單色性,並且頻率相對單一。

經過一代代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努力,雷射器不斷更新換代,無論是雷射強度還是其他性能都有很大的提升。

現在,雷射的強度已經達到很高水平,很多實驗室,都能實現10的23次方瓦每平方釐米的光強。

去年的諾貝爾獎就頒給了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的提出者Mourou和他的學生。

問題二:什麼是等離子體?

與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固體、液體、氣體一樣,等離子體也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

如果我們把氣體持續加熱,使氣體溫度不斷升高,構成氣體的分子就會越來越劇烈地運動,並越來越頻繁地發生碰撞。

當分子的運動劇烈到一定程度時,它自身無法再承受如此劇烈的運動與如此頻繁的碰撞,就會發生解體,分裂成帶正電和帶負電的幾部分。

由於分子本身是電中性的,所以分裂出的所有帶負電的部分與所有帶正電的部分各自帶的總電量是相等的,故稱為「等」離子體。

大家對等離子體不熟悉,是因為在地球這個環境當中,自然界存在的等離子體不是很多。

即便如此,大家也都見過等離子體,極光、日光燈裡都含有大量的等離子體。從更大範圍來說,太陽中也存在大量的等離子體。

問題三:人們為什麼要研究雷射與等離子的相互作用?

目前,大家研究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主要驅動力是雷射對等離子體的慣性約束核聚變。

我們的化石能源總有一天要枯竭,或者說會出現短缺,研究新的能源技術迫在眉睫。

慣性約束核聚變的原理是用雷射把等離子體約束到高溫、高壓、高密度的狹小空間內,使得等離子體中的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發生核聚變,釋放大量的能量。

聚變沒有核輻射,相對來講,是非常清潔的能源,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正是因為其內部不斷發生著核聚變。

聚變的原料是氫的同位素,可以在海水當中提取,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所以,對於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領域,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最大的研究動力就是雷射的慣性約束核聚變。

問題四:雷射為什麼可以約束等離子體?

雷射約束等離子體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們國家,還有蘇聯的科學家,相對獨立提出的。

它非常類似於氣缸的點火,經過雷射的打靶、燒蝕、壓縮,然後點火,進而使核聚變發生,其中,主要利用了雷射高光照強度、高能量密度的特性。

利用這個原理,人們能夠對稱地壓縮等離子體,使核聚變在很小的空間內發生。

當然,這種方法在技術上相對難以實現,所以現在很多的研究者提出了其他的壓縮方案,比如間接驅動,快點火等等。

問題五:什麼是自由電子雷射?

自由電子雷射,是由不斷變速的電子產生的雷射。

首先,人們要製造出一束速度很高,方向性很好,不發散的電子,最好電子的能譜也比較唯一,也就是說,電子束中每個電子的速度比較接近。

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電子束會徑直地往前傳播。如果人為地加上電磁場,在電磁場作用下,電子束中的電子就會搖擺起來。

比如,在電子束經過的路徑上加一個磁鐵,電子束就能夠在磁鐵產生的磁場作用下,上下搖擺和左右搖擺。

電子搖擺的時候,因為其軌跡改變了,按照傳統的經典電磁學的概念,電子就具有了加速度,有加速度後,電子就會產生輻射,這個輻射滿足一定條件時就會相干,形成自由電子雷射。

問題六:什麼是脈衝雷射?

脈衝雷射是相對於連續雷射而言的。脈衝雷射每次只是發射出一個光脈衝,這個光脈衝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局域化的。

脈衝雷射在時間上持續得比較短,可能是幾皮秒(一萬億分之一秒)、幾納秒(十億分之一秒),甚至幾飛秒(一千萬億分之一秒)。

而連續輻射的雷射,它不是局域化的。連續雷射就好比是一束光線,一個光脈衝,就可以理解成「一團光」。

問題七:為什麼要研究脈衝雷射?

實際上,做脈衝雷射的研究是一個取捨,連續雷射很難達到非常高的強度,所以大家就選擇研究脈衝雷射。

如果把脈衝的時間壓縮得非常短,短到飛秒,甚至有可能到阿秒(一百億億分之一秒),那麼雷射的功率就會提高,相比連續雷射更容易實現較高的強度。

所以我們經常說的光強,它是一個功率的概念,提高了功率,才能使光強增大。因此,跟強雷射有關的研究領域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高能量密度」。

所謂「高能量密度」就是把脈衝光聚焦在空間中比較小的一個範圍內,在持續時間上也不斷縮短。

因此,雷射的全部能量就集中在了很小的空間與時間範圍內,能在一瞬間達到很高的強度。

當然,如果有朝一日,人們的技術水平提高了,連續雷射也能實現很高強度時,脈衝雷射可能會失去研究價值和應用價值。

相關焦點

  • 用雷射-等離子體放大器觀察熱稠密等離子體中的非線性電離動力學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一個來自德國耶拿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飛秒相干紫外光和一個新穎的四維模型,觀察到高電離氪等離子體成功的形成和相互作用。這一研究將最終會將光輸送到宇宙中的物理形態。耶拿大學的 Frederik Tuitje (右)和Tobias Helk在為研究雷射-等離子源的實驗裝置作準備使用雷射-等離子體放大八倍的電離氪離子作為雷射介質,研究人員發布了一個相干的極端紫外探針脈衝進入等離子體。脈衝識別等離子體狀態的特徵根,當它擴展雷射生成的等離子柱。脈衝通過分析衍射表徵良好的納米靶標。
  • 雷射除鏽技術如此神奇,漲見識!
    ,雷射除鏽技術大家知道嗎?金屬加工小編找來一段視頻,演示雷射除鏽技術,真是太神奇了,雷射掃過生鏽的鐵皮,瞬間鏽跡不見了.....視頻資料,建議wifi下觀看脈衝式的Nd:YAG雷射清洗的過程依賴於雷射器所產生的光脈衝的特性,基於由高強度的光束、短脈衝雷射及汙染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光物理反應。
  • 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技術研究進展
    根據工作原理, 微推進器可以分為等離子推進器、冷氣推進器、太陽能推進器、磁力推進器、電力推進器、化學反應堆推進器、雷射推進器等。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器由於其質量小、比衝高、力學範圍大等優點,成為眾多推進器中的焦點。
  • 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造出零下273℃中性等離子體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創造出溫度達到零下273℃的中性等離子體,其比太空深處溫度還要低。這一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顯示了極端環境下(比如白矮星和木星中央)等離子體的新的可能性。  一般認為,雷射可用於加熱,但其實也可用於冷卻物理系統。
  • 世界紀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持續穩定運行超過一天!
    一種所謂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首次運行超過一天,並持續產生電子束。由 DESY 和漢堡大學聯合開發和操作的 LUX 光束線達到了30小時的運行時間。LUX 等離子體單元(位於白色裝片的中心),就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只有幾毫米長。(圖片來源:漢堡大學,Niels Delbos)團隊領頭人、DESY 的 Andreas R.
  • 世界紀錄: 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持續穩定運行超過一天
    一種所謂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首次運行超過一天,並持續產生電子束。由 DESY 和漢堡大學聯合開發和操作的 LUX 光束線達到了30小時的運行時間。下圖所示:LUX 等離子體單元(位於白色裝片的中心),就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只有幾毫米長。
  • 世界紀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持續穩定運行超過一天
    一種所謂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首次運行超過一天,並持續產生電子束。由 DESY 和漢堡大學聯合開發和操作的 LUX 光束線達到了30小時的運行時間。下圖所示:LUX 等離子體單元(位於白色裝片的中心),就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只有幾毫米長。
  • 核聚變新發現: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改變了能量的傳遞方式!
    在雷射驅動的慣性約束聚變(ICF)實驗中,例如在羅切斯特大學雷射能量實驗室(LLE)進行的實驗中,由持續時間僅為十億分之一秒的強光脈衝組成短光束傳遞能量來加熱和壓縮氫燃料電池的目標。理想情況下,這個過程會釋放出比用來加熱系統能量更多的能量。雷射驅動的慣性約束聚變實驗要求許多雷射束通過等離子體(自由運動的電子和離子熱湯)來精確地將其輻射能量沉積在預定目標上。
  •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初步驗收
    10月3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設備開發和應用」項目通過了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和機構的9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的初步驗收。項目團隊攻克了工業冶金生產技術難關,研製出用於真空精煉生產的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驗證了冶煉現場動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Advances》發表最新成果—基於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極高亮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
  • 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
  • 利用納米線和長波長超短脈衝雷射製造出等離子體!
    但是如果你進一步加熱物質,使一種物質的原子碰撞,電子與它們分離,那麼就會達到另一種狀態:等離子體。太空中99%以上的物質都以這種形式存在,比如恆星內部。因此,物理學家熱衷於研究這種材料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利用恆星內部的高溫高壓在地球上創造和研究等離子體極具挑戰性。
  • 美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建模與研究
    3月28日,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的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分部授予L3應用技術公司一份總金額827.2568萬美元的成本加定酬類合同,以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建模與實驗研究。據了解,該合同包括基本工作周期條款,對應的金額為403.6518萬美元;一項可選後續工作周期條款,這部分金額為423.6050萬美元。
  • 氧化石墨烯膜的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刻蝕
    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技術以其高效、高質量、柔韌性和可控性成為製造所需結構的理想技術。然而,由於該方法的理論和實驗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FPL對石墨烯材料的微/納米加工。在實際應用中實施這項技術的可行性仍然值得懷疑,因為大多數相關研究只強調了從加工中獲得的結構特徵,而往往忽略了材料本身性質的互補變化。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來自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 Jianjun Yang團隊採用超快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FPL))技術在140nm厚度的GO薄膜上製備出亞波長光柵。
  • ...發表最新成果—基於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極高亮度GeV伽馬射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
  • 利用雷射產生的鈾等離子體,會反應成更複雜的鈾化學反應!
    在本研究中,是雷射將能量沉積到目標上,但也會得到同樣鈾等離子體的形成和隨時間變化的演化,通過實驗室裡的這些小規模爆炸,可以理解類似的物理現象。在一項新實驗中,科學家使用雷射對原子鈾進行燒蝕,竊取原子鈾的電子,直到原子鈾電離並變成等離子體,同時記錄等離子體冷卻、氧化和形成更複雜的鈾化學反應。
  • 上海交大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對論強雷射輻照薄膜靶...
    在過去的十年多的時間裡,上海交通大學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了克服這個瓶頸性困難,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驗的研究工作。其中在雷射與氣體靶作用方面,他們利用雙色雷射實現了對輻射方向、頻譜、偏振態的調控[Phys. Rev. Lett.117, 243901 (2016); Nature Photonics 12, 554-559 (2018)]。
  • 神奇的雷射除鏽技術,瞬間治癒強迫症!!
    雷射焊接、雷射切割大家可能已經聽膩了,但逆天的雷射除鏽你聽說過嗎?所過之處鏽跡瞬消!一起看看它的神奇吧:雷射除鐵鏽的基本原理:雷射除鏽原理圖利用雷射高能、高頻率、高功率的特性,把高能量瞬間沉積在很小的一片區域內,利用高溫灼化氧化層,又稱為雷射清洗。
  • 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GeV伽馬射線輻射新方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GeV伽馬射線輻射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