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建模與研究

2021-01-19 OFweek維科網

3月28日,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的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分部授予L3應用技術公司一份總金額827.2568萬美元的成本加定酬類合同,以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建模與實驗研究。

據了解,該合同包括基本工作周期條款,對應的金額為403.6518萬美元;一項可選後續工作周期條款,這部分金額為423.6050萬美元。按照合同,L3應用技術公司將調研、建模和執行原理驗證,開展縮放的地面試驗演示,以評估雷射增強和傳遞對等離子體的影響的能力。乙方將在聖萊安德羅履行合同規定的工作,基本工作周期將持續8個月,從2019年3月到2019年11月;可選工作周期將持續5個月,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4月。

該合同的授予是一項競爭性採購的結果,在授出合同時,飛彈防禦局正從2019財年研究、發展、試驗與鑑定經費中撥付358.6824萬美元。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雷射與等離子體
    大家對等離子體不熟悉,是因為在地球這個環境當中,自然界存在的等離子體不是很多。即便如此,大家也都見過等離子體,極光、日光燈裡都含有大量的等離子體。從更大範圍來說,太陽中也存在大量的等離子體。問題三:人們為什麼要研究雷射與等離子的相互作用?目前,大家研究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主要驅動力是雷射對等離子體的慣性約束核聚變。
  • 用雷射-等離子體放大器觀察熱稠密等離子體中的非線性電離動力學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一個來自德國耶拿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飛秒相干紫外光和一個新穎的四維模型,觀察到高電離氪等離子體成功的形成和相互作用。這一研究將最終會將光輸送到宇宙中的物理形態。儘管研究等離子體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等離子體在實驗室中是一個非常容易獲得的事情,捕獲電離態和緻密的等離子體的方法也是極端有限制的。研究電離態的物質對於理解宇宙的物質的形成的相互關係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觀察到的黑物質的85%都是由等離子體所組成的。
  • 上海交大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對論強雷射輻照薄膜靶...
    在過去的十年多的時間裡,上海交通大學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了克服這個瓶頸性困難,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驗的研究工作。其中在雷射與氣體靶作用方面,他們利用雙色雷射實現了對輻射方向、頻譜、偏振態的調控[Phys. Rev. Lett.117, 243901 (2016); Nature Photonics 12, 554-559 (2018)]。
  • 核聚變新發現: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改變了能量的傳遞方式!
    雖然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雷射束如何改變等離子體的理論,但從來沒有實驗證明過。現在,LLE研究人員與在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同事一起,首次直接演示了雷射束如何改變潛在等離子體的條件,進而影響聚變實驗中的能量轉移。
  • 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技術研究進展
    許多商業、科學團體現在都轉向了微衛星和納衛星星座概念的研究——使用先進技術把大量小衛星聯網來代替昂貴、龐大的衛星, 如圖1 所示。許多實例證明, 由於其分布特性, 這些星座能夠完成單個大型太空飛行器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構建微衛星星座, 需要對微小衛星進行精確的變軌和調姿控制, 這就對推進器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1) 推進器本身重量要比較小。
  • 俄參與美「宇宙等離子體湯」研究
    相對論重離子碰撞(RHIC)研究表明,宇宙的初始狀態是鍋獨特的「湯」,它是近乎完美的液體。在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的參與下,美國「物理化學和電解質界面納米系統實驗室」正在研究「這鍋湯」的性質。
  • 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
  • 氧化石墨烯膜的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刻蝕
    石墨烯類似物石墨烯類似物,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及其還原形式(還原石墨烯),由於sp3-sp2相互轉換賦予的互補性質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技術以其高效、高質量、柔韌性和可控性成為製造所需結構的理想技術。然而,由於該方法的理論和實驗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FPL對石墨烯材料的微/納米加工。在實際應用中實施這項技術的可行性仍然值得懷疑,因為大多數相關研究只強調了從加工中獲得的結構特徵,而往往忽略了材料本身性質的互補變化。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來自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 Jianjun Yang團隊採用超快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FPL))技術在140nm厚度的GO薄膜上製備出亞波長光柵。
  • 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造出零下273℃中性等離子體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創造出溫度達到零下273℃的中性等離子體,其比太空深處溫度還要低。這一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顯示了極端環境下(比如白矮星和木星中央)等離子體的新的可能性。  一般認為,雷射可用於加熱,但其實也可用於冷卻物理系統。
  • 日本科學家成功利用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磁場重聯
    日本大阪大學雷射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短而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了磁場重聯。該研究可能會使黑洞等天文天體的X射線發射理論更加完整。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除了受到極端的引力外,還可能受到強烈的熱量和磁場的衝擊。等離子體是比固體、液體或氣體更熱的第四種物質狀態,它是由帶電的質子和電子組成的,這些質子和電子的能量太大,無法形成中性原子。
  • 利用雷射產生的鈾等離子體,會反應成更複雜的鈾化學反應!
    在本研究中,是雷射將能量沉積到目標上,但也會得到同樣鈾等離子體的形成和隨時間變化的演化,通過實驗室裡的這些小規模爆炸,可以理解類似的物理現象。在一項新實驗中,科學家使用雷射對原子鈾進行燒蝕,竊取原子鈾的電子,直到原子鈾電離並變成等離子體,同時記錄等離子體冷卻、氧化和形成更複雜的鈾化學反應。
  • 核聚變研究取得新進展!雷射驅動的內爆實驗模型準確度獲提高
    為了精確地模擬這種相互作用,科學家需要確切地知道雷射束的能量會怎樣和等離子體進行相互作用。雖然研究人員曾經提出過幾個關於雷射束改變等離子體的方式的理論,但這些理論都沒有通過實驗得到證實。現在,LLE的研究人員和他們在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同事首次直接證明了雷射改變基礎等離子體條件、進而影響核聚變實驗的能量轉移過程的方式。
  •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初步驗收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雷射在LIBS技術中,高能雷射束的前沿部分作用於樣品表面時,樣品表面蒸發、熔化、激發並濺射出少量的顆粒,形成原子、分子、離子等團簇,並延著樣品表面法線方向快速擴散開來,隨後,光脈衝的後續部分對該蒸汽進行強烈的加熱與電離,最終形成等離子體
  • 最新發現:氣泡會對「託卡馬克中」核聚變等離子體造成嚴重破壞
    美國能源部(DOE)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氣泡與限制裝置核心中等離子體燃料聚變反應磁場波動之間存在令人驚訝的關聯。進一步研究這種相關性及其在磁聚變反應堆熱量損失中的作用,將有助於在地球上產生為太陽等恆星提供動力的聚變能量。
  • ...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8年度「氘氚聚變等離子體中alpha粒子...
    alpha粒子過程對等離子體約束性能影響的理論模擬研究」和「聚變堆金屬材料中子輻照計算模擬」項目,以及指南中設立的專門面向人才培養的「面向聚變堆的高Z雜質輸運與等離子體約束性能相關性的研究」、「環形磁約束等離子體中電磁湍流特性及其對輸運過程影響的研究」、「強磁場等離子體輸運與約束相關問題的理論與模擬研究」、「QH模形成的物理機制及不同高約束模式間的轉換機制」等6個項目啟動會於22日和23日在北京召開
  • ...Advances》發表最新成果—基於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極高亮度...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
  •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8年度「氘氚聚變等離子體中...
    2019年3月22日和23日,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牽頭承擔的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8年度項目「氘氚聚變等離子體中alpha粒子過程對等離子體約束性能影響的理論模擬研究
  • ...發表最新成果—基於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極高亮度GeV伽馬射線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盛政明教授和陳民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種利用兩級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極高亮度
  • 高能量密度正電子源與雷射對撞機新方案
    由於高能量密度正電子研究在軍事、材料、能源等科學領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應用前景,該領域已成為國際高能物理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根據量子電動力學我們已知利用超強雷射可以撕裂真空產生正負電子對,但所需要的雷射強度比當前實驗室可獲得的雷射強度高至少7個數量級。這極大地制約了人工產生高能量密度正電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