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

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在這些極端強度下,電子會在雷射聚焦中的任何物質中迅速從原子上剝離,從而產生等離子體。但是,隨著強度從今天達到的峰值(2×10 22W/cm2)增長到下一代設施(如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1023W/cm2)預期達到的強度,這種等離子體的行為將發生巨大變化。在強度≧5×1022W/cm2的情況下,預計雷射焦點中的電磁場將劇烈加速等離子體中的電子,從而使它們有效地輻射出伽馬射線光子。這些光子可以帶走太多的能量,以至於電子的運動會受到由此產生的能量損失的影響,並且輻射反作用力(粒子在輻射時在粒子自身上施加的力)在確定等離子體的宏觀動力學時變得非常重要。雷射的電磁場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量子電動力學效應也變得很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輻射反作用力不再具有確定性,即,與其完全像經典圖片一樣不知道電子的軌跡,我們現在只能知道電子具有給定軌跡的概率。此外,伽馬射線光子可以轉換成電子-正電子對,這些對可以發射更多的光子,從而發射更多的對,並且隨後會產生大量反物質,從而對整個等離子體的行為產生嚴重影響。輻射反應,QED效應和超相對論等離子體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定義這種新的「 QED-等離子體」方案中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物理原理,但目前知之甚少。

美國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概述了即將出現的高功率雷射器的功能,旨在向我們介紹有關經受強場量子電動力學(QED)過程的相對論等離子體的信息。此外,為進一步探索這些新現象提出了新的研究設計。

強場QED是標準粒子物理模型中研究較少的一個角落,大型對撞機設施,如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或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由於加速器設置中缺乏強電磁場,尚未對其進行探索。使用高強度雷射,研究人員可以使用強磁場,這些強磁場已經在諸如伽馬射線發射和電子-正電子對生成等現象中觀察到。

該小組探討了這些發現如何潛在地導致基礎物理學研究以及高能離子,電子,正電子和光子源的發展。這些發現對於當今擴展多種掃描技術至關重要,從材料科學研究到醫學放射治療再到用於國土安全和工業的下一代射線照相。

QED過程將導致巨大的新等離子體物理現象,例如從近真空中產生緻密的電子-正電子對等離子體,QED過程完全吸收雷射能量,或者停止超相對論電子束,該電子束可以穿透一釐米的由頭髮的雷射寬度引起。

該研究小組希望這篇論文能幫助更多的研究人員關注QED等離子體新領域。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對論強雷射輻照薄膜靶...
    在過去的十年多的時間裡,上海交通大學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了克服這個瓶頸性困難,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驗的研究工作。其中在雷射與氣體靶作用方面,他們利用雙色雷射實現了對輻射方向、頻譜、偏振態的調控[Phys. Rev. Lett.117, 243901 (2016); Nature Photonics 12, 554-559 (2018)]。
  •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9月,主要從事高溫等離子物理、受控熱核聚變技術及相關高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一直承擔著國家「863」計劃、國家計委、國家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並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
  • 日本科學家成功利用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磁場重聯
    日本大阪大學雷射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短而極強的雷射爆炸,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了磁場重聯。該研究可能會使黑洞等天文天體的X射線發射理論更加完整。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除了受到極端的引力外,還可能受到強烈的熱量和磁場的衝擊。等離子體是比固體、液體或氣體更熱的第四種物質狀態,它是由帶電的質子和電子組成的,這些質子和電子的能量太大,無法形成中性原子。
  • 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造出零下273℃中性等離子體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科學家利用雷射冷卻,創造出溫度達到零下273℃的中性等離子體,其比太空深處溫度還要低。這一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顯示了極端環境下(比如白矮星和木星中央)等離子體的新的可能性。  一般認為,雷射可用於加熱,但其實也可用於冷卻物理系統。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今日視點  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納入「歐洲研究基礎設施戰略論壇」(ESFRI)路線圖內。ESFRI在歐洲研究基礎設施的決策中起關鍵作用,ET的設計目前已經得到歐盟委員會及歐洲各地約40個研究機構和大學的財團支持。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2020-09-18 07:35:00 來源:科技日報「愛因斯坦望遠鏡」提上日程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今日視點近日,歐洲科學家將擬議的愛因斯坦望遠鏡(ET)納入「歐洲研究基礎設施戰略論壇」(ESFRI
  • 清華工物系魯巍教授課題組「相對論光子減速器」方案被選為《自然...
    而這也將填補長期以來該波長範圍內超快超強雷射光源的空白,開闢相對論紅外雷射非線性光學的全新研究領域,並為超強雷射在阿秒科學、超快化學、強場物理、新加速器與光源等領域的應用帶來全新的機遇。2001年,通過對飛秒強雷射與原子作用產生高次諧波的操控,人們首次獲得了具有阿秒時間長度的深紫外光子脈衝(650阿秒),開啟了阿秒脈衝產生與應用的新時代,而利用阿秒脈衝研究原子分子及凝聚態物質中電子量子行為的科學則被稱為「阿秒科學」,這是繼「光梳」之後量子光學領域的又一重要熱點!
  • 大工在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基礎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隨著晶圓尺寸和電源驅動頻率的日趨增大,由駐波效應引起的等離子體不均勻性已成為制約半導體工藝設備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引起了工業界及科研界的廣泛關注。近日,我校物理學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王友年教授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ichael A. Lieberman教授及美國休斯頓大學Demetre J.
  • 物理所等實現固體靶超高電荷量電子加速
    因此,相比於傳統加速器動輒幾千米的加速距離,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可以在檯面上實現。緊湊的尺寸和較低的造價刺激了雷射等離子體加速研究的快速發展。另外,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具有ps到fs的時間尺度。這種超短特性使得電子束,以及由電子束產生的二次源(X射線,伽馬射線,質子,中子等)成為研究分子、原子超快動力學的理想探針。而且,電子束的超短特性還導致超高的束流流強,使其擁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  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 科學家發現相對論渦旋光反射偏離經典光學反射定律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徐至展領導的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相對論渦旋光物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利用納米線和長波長超短脈衝雷射製造出等離子體!
    因此,物理學家熱衷於研究這種材料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利用恆星內部的高溫高壓在地球上創造和研究等離子體極具挑戰性。耶拿弗裡德裡希席勒大學(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物理學家們現在已經成功地解決了其中的一些問題,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研究期刊《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上。
  • 德雷射等離子加速器創新紀錄
    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雜誌上撰文稱,他們研製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LUX連續不斷產生電子束的時間首次超過一整天達到30小時,創下世界紀錄,這是通往未來粒子加速器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有望讓基礎研究和醫學等領域受益。
  • 個人參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等機械製造單位!
    大學全校與校國學社書法代表參加國家級(全國)大賽人之一(獲國家三等獎等)、小網紅(頭條、快手)、泵生產龍頭企業研究學生、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合肥聚能)訪問參觀學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與聽課學生(中科大學生邀請)、2019年世界製造業大會展覽參觀與考察學生。
  • 雷射加速-強場物理研究獲進展
    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顏學慶教授、陳佳洱院士、賀賢土院士與合作者近期在雷射加速-強場物理中又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
  • 德雷射等離子加速器創新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劉霞)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雜誌上撰文稱,他們研製的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LUX連續不斷產生電子束的時間首次超過一整天達到30小時,創下世界紀錄,這是通往未來粒子加速器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有望讓基礎研究和醫學等領域受益。LUX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和漢堡大學共同開發和運營。
  • 梅德韋傑夫安徽參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梅德韋傑夫安徽參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2/2) "← →"翻頁
  • 科學網—相對論重離子對撞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摘要)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冒亞軍教授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題為「相對論重離子對撞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文章,對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實驗室(BNL)的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HIC)及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的研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參考書目
    學科、專業(代碼):等離子體物理(070204)    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13普通物理 A    ④436電動力學 A    ⑤437固體物理    ④⑤任選一門    研究方向:    1
  •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初步驗收
    10月3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設備開發和應用」項目通過了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和機構的9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的初步驗收。項目團隊攻克了工業冶金生產技術難關,研製出用於真空精煉生產的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驗證了冶煉現場動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