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2021-01-11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78年9月,主要從事高溫等離子物理、受控熱核聚變技術及相關高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一直承擔著國家「863」計劃、國家計委、國家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並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
    目前,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學科專業正承擔著省部級以上重大項目16項,研究領域涉及核聚變、低溫等離子體應用、強磁場技術、離子束生物工程技術、電磁發射技術等。它是中國主要核聚變研究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實驗室在中國設立的核聚變研究中心。
    本所現有職工542人,其中科技人員376人,研究員32人,副研、高工105人,中級人員135人;11個室和3個中心分別從事等離子體物理理論、等離子體物理實驗、電源、強磁場、離子束、低溫等離子體及應用、計算機、真空、低溫超導、微波、聚變反應堆和電物理實驗裝置設計等的研究和技術工作,擁有一個藏書2萬冊、期刊1000種8萬冊、國外科技報告40種1.3萬冊的圖書館。本所固定資產超過2億元,主要實驗設備有:中國第一個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HT-7、託卡馬克HT-6M、2MW離子迴旋共振加熱系統、2MW低雜波驅動電流系統,總功率達20萬千瓦的交直流脈衝發電機組、中國最大的低溫液氦系統、20萬高穩態混合磁體以及先進的計算機控制和數據採集及處理系統等。建成的 HT-7超導託卡馬克是發展中國家最先進的核聚變裝置,中國成為繼俄、法、日之後第四個擁有這種設備和技術的國家,也將使中國的核聚變研究進入世界前沿。
    本所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後派遣了130多人到世界各主要核聚變研究所或實驗室工作,得到國際上數千萬美元的核聚變設備支持,同時也出口設備和技術,支持其他國家的核聚變研究。本所多次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為美國研製了大型非圓截面真空室,成功地將HT-6B託卡馬克轉移伊朗。近年來和美、俄、德、日、法、韓等國開展了多項合作 研究,贏得了廣泛的國際信譽。先後派遣訪問學者259名,國際學術會議100餘人,接待了美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的學者2982人、582人次來所參觀講學和工作。李鵬、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安徽省、中科院領導非常關心核聚變研究,多次到本所視察。本所還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優秀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優秀所」和「安徽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自1978年以來共取得97項科技成果,其中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及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3項,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 安徽省合肥市科技成果獎8項。我所設有物理學博士後流 動站、兩個博士點、六個碩士點、20名博士導師、40名碩士導師。我所每年招收18名博士研究生,22名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後工作人員。
    一、我所的研究工作包括理工類許多學科、各學科都有學術造詣深的學術 帶頭人、科研骨幹和優秀導師。歡迎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核物理、固體 物理、超導物理、光學、表面物理、材料、核工程物理、微波、數值計算、計算機、自動控制、電機、電器工程、電子學、工業企業自動化、電磁測量、核電熱工程、生物學、生物工程、真空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等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及碩士研究生報考我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歡迎畢業博士生到我所做博士後工作 。
    二、我所對學習成績優秀者,實行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三、研究生畢業分配去向: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其他科研機構、國有 大中型企業、承擔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的單位。分配單位遍布全國大中城市、 沿海開放城市,畢業生中有50%以上攻讀博士學位,留所研究生中30%左右 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或出國工作或做訪問學者。
    四、我所研究生待遇優厚,在所碩士研究生每月助學金500--700元,特優800元。 博士生每月600--800元,特優1100元。同時每年還設有各種獎項:中科院億利達獎學金、中科院院長獎學金、 合肥分院院長獎學金及所長獎學金等;學習、工作條件優越、住房寬鬆、宿舍內設備齊全,每兩位碩士研究生一個房間,每個博士一間住房,每間20平方米。
    五、我所備有上年入學考試試題,連同本簡章,每套含郵資10元,需要者可直接匯款至我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需專業試題請註明所需試題名稱。
    六、學科專業
    1、等離子體物理(理學) ----具有博士授予權
    2、 理論物理(理學)
    等離子體物理學以等離子體的整體形態和集體運動規律、等離子體與電 磁場及其它物質的相互作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受控熱核聚變研究和空間技術的巨大推動之下得到迅速發展並日臻成熟,成為物理學的一個新學科分支。 低溫等離子體物理和工藝在高新技術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更推動了等離子體物 理與其它學科分支的相互滲透和交叉,顯示出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潛力。 該學科共有碩士導師29人。
    3、核能科學與工程(工學)----具有博士授予權
    通過受控熱核聚變來解決能源危機已成為人類的主要選擇。受控核聚變研究正處於驗證科學性走向探索工程可行性的重要轉折點,今後十年獎會是受控聚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理想時期。掌握高溫等離子體的運動規律是實現受控熱核聚變的關鍵。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所是中科院研究高溫等離子體和受控熱核聚變的唯一一個專業化研究所,並分別被世界實驗室和第三世界科學列為聚變研究中心。現擁有世界第三大超導託卡馬克HT-7裝置;而正在進行物理和工程設計的HT-7U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已立項為國家「九五」 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它將為我國受控聚變研究領域於下個世紀初步上國際前沿提供一個良好契機。該學科共有碩士導師27人。
    4、凝聚態物理(理學)
    (1)高漸氧化物超導體的輸運性制動、磁通點陣動力學性質和混合態的耗散性質及其機制等超導物理研究;
    (2)低維體系在強磁場下的輸運性質和能譜等低溫物理研究;
    (3)強磁場物理和工程研究。
    這幾方面研究是當今凝聚態物理的前沿課題,在本所已有多年的科學積累和研究經驗,取得了一系列創的和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每年在國際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0篇以上,已發表的論文在國際上產生一定的影響,並為國外學者所引用。擁有一支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導師隊伍,各層次科研人員配備齊全。本專業已培養博士畢業生三名,碩士研究生近20名,他們有些活躍在國內學術界,有些在國外工作或攻讀博士學位,共有碩士導師8人。
    5、核技術及應用(工學)
    6、生物物理學(理學)
    該學位授權點是為培養新的交叉學科低能重離子生物學及重離子生物學及離子束生物工程方面跨世紀高級人才而設置的。低能重離子生物學是在我國興起的新的交叉學科。它把荷能離子能量交換、質量沉積和電荷轉移引入輻射生物物理模型,「在一個複雜的體系裡建立了熱力學和定量化學模型,對整個生物體系損傷模式和微劑量學提出了挑戰」(美《輻射研究》主編語),被國家自然科學戰略研究報告《核技術》(科學出版社,1991)列為我國建國以來輻射技術發展的「重大事件」之一。本學科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相結合,由此發展起來的離子束生物技術,對實現有益突變高效調控,定向基因轉移等遺傳改良方法學的進步有重要作用,1994年,已在農作物和工業微生物改良上取得了9.2億多元的經濟效益。由於離子生物工程技術領域共同的基礎,最近被國家選為未來十年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本專業從1987年起招收具有生物、物理背景的碩士生、博士生28名,其中有8名博士獲院長獎學金,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等院省級嘉獎,一名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已發表的一百多篇論文中,研究生為 第一作者的三分之二,在已取得的11 項重大成果中,每項有2-4名研究生排在前五名。在粒子輻射生物物理模型建立及應用基礎方面,我國處於領先水平。在重離子治(致)細胞學研究上,我所與哥倫比亞輻射研究中心聯合培養研究生。本專業同時招收具有物理、生物專業背景的博士和碩士。
    博士招生簡章
    我所是國務院批准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研究方向,目前共有上崗博士導師26名。報考條件: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招收同等學力僅限於與本所聯合培養單位,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39歲。報名時間:春季3月1日至4月1日;秋季9月1日至10月1日。報名手續:考生向我所研招辦提交本單位人事部門開具的介紹信、交報名費40元、碩士學位證書複印件或證明書、身份證複印件。考試時間:春季4月中旬:秋季十月中旬。考試科目:筆試英語和二門專業基礎課;複試:碩士論文有關內容及綜合口試。考試地點:本所六樓大教室,外地考生來我所參加考試,住宿費由我所承擔。
    單位代碼:80015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1126信箱
    郵政編碼:230031
    聯繫部門:研究生招辦
    電話:0551-5591315
    聯繫人:高成雲 董俊國
    電子郵件:cygao@mail.ipp.ac.cn
    傳真:0551-5591310
    碩士招生簡章
    一、我所有7個碩士點、近70名碩士導師,具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研究工作包括理工類多學科,各學科都有學術造詣深的學術帶頭人、科研骨幹。歡迎物理學、理論物理、等離子體物理、核物理、固體物理、超導物理、光學、表面物理、材料、核工程物理、微波、數值計算、計算機、自動控制、電機、電器工程、電子學、工業企業自動化、電磁測量、核電熱工程、生物學、生物工程、真空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低溫與製冷技術等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及同等學力者報考我所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
    二、我所對學習成績優秀者,實行碩博連讀或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三、研究生畢業分配去向: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其他科研機構、國有大中型企業、承擔國家重點研究項目的單位。分配單位遍布全國大中城市,沿海開放城市,畢業生中有50%以上攻讀博士學位,留所研究生中50%左右出國進修或作訪問學者。
    四、我所研究生待遇優厚,在所碩士研究生平均每月助學金465-865元,同時每年還設有各種獎項:中科院院長獎學金、中科院劉永齡獎學金、中科院偉華獎學金、蔡詩東獎勵基金、合肥分院院長獎學金、所長獎學金。宿舍內設備齊全:房內設有衛生間、電話、暖氣、書架、吊櫃、寫字檯等,實行公寓化管理,每兩位碩士生一間住房。
    五、我所備有去年入學考試試題,需要者可直接寄信至我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需要專業試題者請註明所需試題名稱。
    單位代碼:80015
    地址:安徽省合肥1126信箱
    郵政編碼:230031
    聯繫部門:研究生招辦
    電話:0551-5591315, 5591616
    電子郵件:yzb@mail.ipp.ac.cn
    聯繫人: 張彥秋 董俊國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0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專業及考試...
    報名日期 2002年博士生招生分為兩次: 第一次報名日期:2001年6月至9月10日 第二次報名日期: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10日 聯繫信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三街八號 郵政編碼:100080 聯繫電話:010-82649461,82649129。
  • 南海海洋研究所2002年招生
    博士招生: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所址廣州,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全所現有職工525人,其中科技人員389人,含研究員35人(博士導師25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14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2002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三、報名時間我所計劃2002年招收博士生80名,分春、秋兩次招生,春季招生2002年3月入學,報名日期:2001年8月1日至9月20日,考試時間:2001年10月中旬;秋季招生2002年9月入學,報名日期: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考試時間:2002年3月中旬。外地考生可以函報。
  • 固體物理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一、本所基本情況介紹    · 自然概況及本所特點    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畔的科學島上。她由已故著名物理學家葛庭燧院士創建的基礎性研究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科學院基地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和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已經進入國家創新試點工程。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物理所博士生招生簡章及參考書目
    報名日期    2003年博士生招生分為兩次: 第一次報名日期:2002年6月至9月10日 第二次報名日期: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10日    報名地點: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聯繫信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三街八號    郵政編碼:100080
  • 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08年招生簡章
    上海光機所情況簡介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成立於1964年,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雷射科學和現代光物理學專業技術研究所。繼1996年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10個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之一後,1999年上海光機所再次入選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在1998年開始進行的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上海光機所先後三屆榜上有名。在2002年首次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所的光學專業在整個物理學一級學科評比中排名第五。在2003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所光學工程在該一級學科中排名第二。
  • 電子學研究所2002年招生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是一個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以應用基礎性研究、高技術創新與綜合工程研製為目標的國家高技術研究所。在微波遙感與雷達技術、微波毫米波器件與技術、高功率雷射技術、傳感器與微系統、領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突破了大量關鍵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研製經驗,為國家信息化建設,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國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 梅德韋傑夫安徽參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梅德韋傑夫安徽參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2/2) "← →"翻頁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博士招生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簡介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主要開展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地球內部物理學、地震監測預報、工程地震學和地震社會學等科研工作,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參考書目
    二、其他注意事項    1、考生在當地研究生招生部門報名,由當地負責組織考試。初試合格者到我所參加複試(時間以複試通知為準)。    2、考生如有問題可直接向我所詢問。    聯繫信息: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三街八號    郵政編碼:100080    聯繫電話:010-82649461,82649129    E-mail:libh@aphy.iphy.ac.cn    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
  • 個人參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等機械製造單位!
    大學全校與校國學社書法代表參加國家級(全國)大賽人之一(獲國家三等獎等)、小網紅(頭條、快手)、泵生產龍頭企業研究學生、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合肥聚能)訪問參觀學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察與聽課學生(中科大學生邀請)、2019年世界製造業大會展覽參觀與考察學生。
  • 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舉行建所30周年慶祝大會
    9月21日,科學島上彩旗飄飄,各界領導、科技精英、外籍專家等嘉賓和等離子體所員工歡聚一堂,隆重舉行中科院等離子體所建所30周年慶祝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和中國科協黨組書記鄧楠分別為等離子體所30周年發來了「弘揚自主創新精神,發揚開放合作優勢」及「艱苦創業,再創輝煌」的題詞。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2003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在科研和專業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學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1.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接收推免生名額   2020年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碩士等學科擬招收40%左右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和25名左右直博生(直博生不佔用碩士推免名額,只佔用博士招生名額,直博生從優秀推免生中遴選)。2020年擬招收推免生人數(包括直博生)以最後確認錄取人數為準。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本所是首批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研究所、我國全面覆蓋紅外科技領域及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單位、中科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4個博士點、10個碩士點以及1個博士後(電子科學與技術)流動站,目前在學研究生400餘名。2010年招收碩士研究生70名,招收博士研究生60名。
  • 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09研究生招生簡章
    二十多年來,研究所的廣大科技人員取得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5項,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22項;出版了大量有價值的專著和論文(從2002年進入科技體制改革以來,發表SCI收錄論文56篇,EI收錄論文58篇);在地震預測的理論與實踐和測震儀器的研製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是以高能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與開發、先進射線技術研究及應用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基地,是科學院綜合配套改革大科學裝置研究所的試點單位,在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通知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計劃招收學術型推薦免試研究生70-80名,其中推免碩士生50-55名、直博生20-25名。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考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