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技術研究進展

2020-11-26 OFweek維科網

  引言

  隨著機械微電子技術的發展, 近年來衛星微小型化成為當代衛星發展的趨勢, 微衛星( 質量>10 kg) 、納衛星( 質量介於1~10 kg) 和皮衛星( 質量<1 kg) 得到了迅猛發展。許多商業、科學團體現在都轉向了微衛星和納衛星星座概念的研究——使用先進技術把大量小衛星聯網來代替昂貴、龐大的衛星, 如圖1 所示。許多實例證明, 由於其分布特性, 這些星座能夠完成單個大型太空飛行器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構建微衛星星座, 需要對微小衛星進行精確的變軌和調姿控制, 這就對推進器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1) 推進器本身重量要比較小。對於一個重10 kg,高10~20 cm 的微衛星, 要求其推力系統只能有0.5~1kg 重, 大小為5~10 cm, 只有這樣, 推進器在衛星上才不會佔太大的比重。

  2) 推進器提供的力的範圍應儘可能大, 要求既能產生&mu;N 量級的微小推力, 又能產生mN 量級的較大推力。這是因為微衛星星座在運行期間, 既需要&mu;N 量級的微推力來調整飛行姿態, 又需要較大的推力對星座內的衛星位置進行重排。

圖1 微衛星星座示意圖

  然而, 傳統的化學燃料推進技術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 所以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式來產生微推力。根據工作原理, 微推進器可以分為等離子推進器、冷氣推進器、太陽能推進器、磁力推進器、電力推進器、化學反應堆推進器、雷射推進器等。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器由於其質量小、比衝高、力學範圍大等優點,成為眾多推進器中的焦點。

  1 工作原理

  雷射等離子體推進器(Micro Laser Propulsion Thruster,&mu;LPT) 是一種應用於微衛星的質量小、效率高、壽命長的微推力器。這種微推力器工作原理與普通的雷射推進原理一樣, 都是以雷射器作為能源。從雷射器中發出來的光, 經光學元件聚焦後, 照射到推進劑表面, 發生燒蝕, 噴出高溫高壓的氣體或固體顆粒,這種氣體或固體顆粒的反衝使飛行器獲得衝力。與大功率雷射推進器不同的是雷射等離子體微推力器多以小型的半導體雷射器為能源, 這種新型的半導體雷射器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大。其工作示意圖如圖2 所示,圖中的亮點是雷射照射在推進劑表面發出的光。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燒蝕物質的噴射, 亮點周圍的亮線便是噴射物質的運動軌跡。

圖2 雷射等離子體微推進工作圖

相關焦點

  • 西安光機所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賀斌副研究員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了解,該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多種玻璃材料(矽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與單晶矽、合金(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目前完成的航天航空關重件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技術成熟度達到工程應用水平。
  • 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獲國家發明專利
    玻璃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樣件圖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研究員賀斌副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矽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等多種玻璃材料與單晶矽和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完成的航天航空一些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
  •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 神奇的雷射與等離子體
    雷射與等離子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本期《大咖面對面》我們邀請了北京科技大學數理學院教授王雲良老師,為大家介紹神奇的雷射與等離子體。問題一:雷射是什麼,與普通的光有什麼區別?雷射這個概念最早是愛因斯坦提出的。1960年,人們制出了第一臺雷射器。雷射的特點是具有方向性、單色性,並且頻率相對單一。
  • 晶圓雷射切割技術的研究進展
    為了解決晶圓切割過程中存在的剝離、分層和速度慢等問題,相關技術人員開發了一系列改進技術,本文主要從改善晶圓的切割質量和提高晶圓的切割速度出發,詳細介紹了半導體晶圓切割領域刀片切割技術和雷射切割技術的發展現狀,為以後晶圓切割技術的研究提供參考。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編者按本文對雷射焊接各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總結,綜述了雷射焊接從焊接工藝加工、雷射焊接中間過程的控制和雷射焊接缺陷處理的全流程的內涵、特點和研究新趨勢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介紹了雷射焊接系統的核心元器件的應用以及其在汽車、石油管道、電車設備等領域的裝備加工工程中的工程化應用。
  • 合肥研究院在低溫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是一種高級氧化技術,可有效去除環境汙染物,利用該技術進行汙水處理成為當前研究熱點之一。
  • 等離子體推進器研究重大突破:有助無電極推進器研發
    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新實驗弄清了影響等離子體流動的因素,有助於無電極等離子體推進器的研發。
  • 氧化石墨烯膜的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刻蝕
    適當設計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微/納米結構,以控制能帶隙和表面化學活性,對於開發戰略性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技術以其高效、高質量、柔韌性和可控性成為製造所需結構的理想技術。然而,由於該方法的理論和實驗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FPL對石墨烯材料的微/納米加工。
  • 雷射衝擊強化技術進展及應用
    由於受當時實驗條件和應用背景的影響,雷射衝擊強化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得到實際研究,而受到廣泛重視和快速發展則是上世紀末的事情。五十多年來,該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技術也日益成熟,帶動了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 雷射加速-強場物理研究獲進展
    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物理與技術研究中心顏學慶教授、陳佳洱院士、賀賢土院士與合作者近期在雷射加速-強場物理中又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
  • 雷射焊接技術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現狀?
    2 國內外研究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團隊從雷射的移動方式、熱源組合等角度不斷探索研究最合適的工藝參數,提高了多種雷射焊接方式的技術,包括雷射深熔焊、雷射-電弧複合焊接等。因此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國內對雷射工藝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從各焊接工藝的焊接速度、雷射功率、離焦量、雷射脈衝波形和保護氣流量等參數上,並進一步對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組織演變和調控等進行了深入研究。雷射壓力焊接是一種獨特的雷射焊接技術,該技術將雷射誘導加熱與傳統的平滾焊相結合。雷射壓力焊接的工作原理是:將需焊接的工件用雷射束局部熔化,然後在高壓下軋制產生焊接接頭。
  • 美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建模與研究
    3月28日,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的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分部授予L3應用技術公司一份總金額827.2568萬美元的成本加定酬類合同,以開展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建模與實驗研究。據了解,該合同包括基本工作周期條款,對應的金額為403.6518萬美元;一項可選後續工作周期條款,這部分金額為423.6050萬美元。
  • 高深寬比無裂紋微結構之飛秒雷射製造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inghui Hong研究團隊,採用飛秒雷射在藍寶石上實現了高深寬比、無裂紋的微結構製造。提出一種用於提高雷射加工透明材料的吸收能力的優化策略;精確的控制雷射輻射的臨界通量,避免了裂紋的形成,在藍寶石上實現了無錐度、高深寬比的微結構製備;可以在透明材料上實現不同顯微結構的製造。
  • 美國物理研究所:下一代雷射設備有望迎來相對論等離子體研究的新時代
    啁啾脈衝放大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題,這項技術可以提高當今許多功率最高的研究雷射器中雷射脈衝的強度。隨著下一代雷射設備希望將光束功率推高至10皮瓦,物理學家們期望研究等離子體的新時代,等離子體的行為受到黑洞中典型特徵和脈衝星風的影響。當前的高功率雷射器將光聚焦的強度比地球表面的日光強度高1023倍。
  • 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綜合分析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去除VOCs的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指出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有工藝簡單、適用範圍廣等特點,該技術協同催化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降低能耗、減少二次汙染,為VOCs
  • 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
    德國Diener公司是等離子體技術領域的創新公司,同時還是低壓等離子設備、等離子體高頻發生器和常壓等離子體生產領域的國際市場領先者。
  • 用雷射-等離子體放大器觀察熱稠密等離子體中的非線性電離動力學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一個來自德國耶拿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飛秒相干紫外光和一個新穎的四維模型,觀察到高電離氪等離子體成功的形成和相互作用。這一研究將最終會將光輸送到宇宙中的物理形態。儘管研究等離子體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等離子體在實驗室中是一個非常容易獲得的事情,捕獲電離態和緻密的等離子體的方法也是極端有限制的。研究電離態的物質對於理解宇宙的物質的形成的相互關係是非常關鍵的,因為觀察到的黑物質的85%都是由等離子體所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