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光機所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11-29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近日,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賀斌副研究員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該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多種玻璃材料(矽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與單晶矽、合金(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目前完成的航天航空關重件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技術成熟度達到工程應用水平。這是自2019年初美國PolaOnyx公司和英國Heriot-Watt University大學報導相關技術以來,我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做出的一次技術突破,目前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711076209.6)。

玻璃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原理圖

超快雷射玻璃微焊接技術是基於超快雷射能量非線性吸收機制,使異種材料在結合界面微小尺度範圍內等離子體化後再重構實現連接的精密焊接技術。經測試,目前多種玻璃材料與銅、鈦等合金及單晶矽材料的焊接樣剪切強度可達到14.5~30.2 MPa;焊縫經過-55℃~120℃的高低溫循環100次後焊縫力學性能保持不變,在氦氣檢漏測試中焊縫氣密性可達到(2.8~5)×10-9 Pa·m3/s,各項性能均已達到相關標準要求,目前已開始相關部件的中小批量加工試製。團隊已經與國內航空航天相關院所達成合作機制,推進該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賀斌副研究員自2017年起與德國弗朗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LT)微焊接團隊開展合作研究,於2018年底首次提出基於等離子體遷移行為約束的超快雷射玻璃材料微焊接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微焊接工藝對預焊接件表面質量要求過高而無法適應工程實際需求的瓶頸問題。在西安光機所工作期間,他在雷射微焊接及精細3D列印技術方面開展研究並建立相關課題組。

玻璃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樣件圖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官網,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獲國家發明專利
    玻璃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樣件圖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研究員賀斌副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矽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等多種玻璃材料與單晶矽和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完成的航天航空一些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
  • 西安光機所「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技術」獲得發明專利
    近期,西安光機所賀斌副研究員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多種玻璃材料與單晶矽、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完成的航天航空關重件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技術成熟度達到工程應用水平。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711076209.6)。團隊已經與國內航空航天相關院所達成合作機制,推進該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 記者探訪中科院西安光機所 揭秘太空飛行器、飛機「心臟」中的關鍵核心技術
    面對國際封鎖,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運用其研發的超快雷射技術研製出工業化飛秒雷射器,解決了傳統加工方式難以實現的超精細、無損傷、無材料選擇性等加工瓶頸,為太空飛行器、大型飛機、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實現我國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0到1的突破。那麼,這項技術對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起到了怎樣的關鍵作用?有什麼重大意義?
  • 【中國廣播網】記者探訪中科院西安光機所 揭秘太空飛行器、飛機「心臟...
    面對國際封鎖,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運用其研發的超快雷射技術研製出工業化飛秒雷射器,解決了傳統加工方式難以實現的超精細、無損傷、無材料選擇性等加工瓶頸,為太空飛行器、大型飛機、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實現我國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0到1的突破。  那麼,這項技術對製造航空航天發動機起到了怎樣的關鍵作用?有什麼重大意義?
  • 上海光機所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實現光子製造技術裝備0到1的突破
    中新網西安11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以雷射為「刀」對特定材料根據需要進行「精雕細刻」的光子製造技術,被稱為未來先進位造領域的主導性、革命性技術,中國在這方面的科技進展備受關注。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最新消息說,該所立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率先開展的光子製造技術研究,通過多年持續科研攻關,已實現光子製造技術及裝備從0到1的突破。
  • 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西安光機所前沿光子學理論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除了在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在實際應用中還具有廣闊的前景,比如用作冷原子幹涉儀、原子雷射器、具有前所未有精度的冷原子鐘和精密測量技術,以及更令人興奮的量子信息處理領域。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曾健華副研究員阿秒科學技術研究團隊在前沿光子學的線性和非線性調控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Photonics》、《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等光學期刊上。
  • 西安光機所多名研究生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
    其中,西安光機所博士生張國棟(導師趙衛、程光華)榮獲院長特別獎,賀全龍(導師陸敏、王鵬飛)、吳鵬(導師王屹山、趙保銀)兩名博士生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張國棟,2013年從西北大學畢業保送至西安光機所攻讀碩士學位,2015年轉博,師從趙衛、程光華研究員。曾獲國家公派資助在法國休伯特居裡實驗室聯合培養。
  • 雷射焊接技術在玻璃上的應用
    技術背景 伴隨雷射技術的飛速發展,雷射被廣泛應用於焊接各種材料。玻璃作為一種透明易碎的脆性材料,傳統雷射光源不能輕易被其所吸收,並且吸熱的玻璃由於熱膨脹係數較大,焊接時容易碎裂,故並不適合以傳統的雷射焊接方式加工。
  • 上海光機所在光致熱折變玻璃及體光柵的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近三年來,在國家相關項目的牽引和支持下,依託中科院強雷射材料重點實驗室,上海光機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和薄膜光學實驗室利用各自在特種光功能玻璃和光柵光學領域的優勢,合作開展了大尺寸光致熱折變玻璃及體光柵的研究。
  • 西安光機所光學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西安光機所光學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2019-02-21 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目前高解析度三維成像技術已經在生物學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並推動著生物學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是已有的技術與研究工具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大樣品進行三維成像時數據量大且耗時,高解析度與大成像視場難以同時滿足,樣品自然色彩難以獲取等。因此,尋找一種能夠對昆蟲進行快速三維成像,並獲得其高分辨形貌信息和色彩信息的設備,就成了昆蟲分類學家和相關研究領域的迫切需要。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水凝膠通用粘接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將水凝膠與多種異質材料(例如金屬、陶瓷、彈性體、塑料和生物組織)結合在一起對於許多新興技術,如柔性電子、軟機器人、人機界面、藥物輸送和生物醫學等至關重要。近年來,MIT、哈佛大學等研究團隊在水凝膠軟溼界面粘接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現有的水凝膠粘接方法存在預處理複雜、方法局限性大等問題。
  • 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原標題: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2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世界顯示
  • 上海光機所在光致熱折變玻璃及體光柵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的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在國內率先製備出80×30×20mm、具有高光敏和熱敏特性、高均勻性(<10-5)的光致熱折變玻璃。PTR是一種高透過率光學微晶玻璃,該玻璃通過紫外曝光、熱顯影工藝,可獲得的折射率調製度最大達到1000ppm。  基於光致熱折變玻璃的體光柵器件,由於具有高精度角度和波譜選擇性以及高功率密度耐受性等優點,在超快脈衝雷射器展寬和壓縮、高功率固體雷射器的光束轉向、模式選擇、線寬窄化、光譜組束等領域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
  • 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訪問上海光機所
    6月13日,國際著名強場超快雷射物理學家、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Ferenc Krausz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並應邀擔任上海光機所第九期「清河之光報告介紹了電子和光的相互作用形成生命的基礎,在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以及信息、工業和醫療技術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原子尺度的電子運動和光波振蕩的相互作用需要以阿秒的時間尺度來測量。阿秒科學的目的是測量,控制和利用這些過程,並將其從自然世界擴展到人工技術領域。雷射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使得科研人員已經可以觀測和控制這些過去難以觸及的微觀動力學。
  • 上海光機所低聲子全氟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具有超低的聲子能量和獨特的構性優勢,是優異的中波紅外材料,廣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但氟化物玻璃缺乏傳統網絡形成體,料性短、穩定性差,通過傳統熱處理方法很難得到晶相可控的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導致不透明或半透明。全氟玻璃陶瓷的透明化製備是該領域的較大挑戰。
  • 上海光機所在以低熔點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以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方面取得新進展。不同於傳統的熱處理方法,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以低玻璃轉變溫度的玻璃為前驅體製備鈣鈦礦量子點的新方法,通過水誘導在玻璃表面製備得到CsPbX3(X=Cl,Br,I)量子點。該方法在防偽等領域展現出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西安光機所非線性物理前沿理論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為了獲得穩定的孤子解,通常採用三種方法:由相向傳播的雷射束形成的光晶格(線性調控),費希巴赫共振產生的非線性調控,以及通過雷射實現綴飾原子自旋態產生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 今年初,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阿秒科學技術研究方向曾健華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促會會員)團隊在上述兩大非線性物理前沿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相繼發表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和3篇中科院二區物理期刊上(《Annalen der Physik》、《Frontiers of Physics》、《Commun
  •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16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