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志榮課題組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鋼鐵是一種重要的材料,其中參雜的錳、鉻等微量金屬元素的含量和配比直接影響到鋼鐵的質量和性能。傳統的分析方法,如x射線螢光、火花誘發擊穿光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等,雖然可以實現較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但是由於其自身因素不能滿足生產現場、實時、快速分析的需求。LIBS技術無需樣品預處理、多元素分析、遠程原位分析等獨特優勢而備受關注。

  課題組研究人員付洪波和賈軍偉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了雷射光束形狀對LIBS測定不同基體鋼樣中錳和鉻元素的影響研究,利用聚焦透鏡光學模塊組將雷射器出射光束的高斯雷射束整形為能量均勻分布的平頂雷射光束。由於雷射能量分布均勻、燒蝕穩定、不需加熱等原因,平頂光束燒蝕後的凹坑比高斯光束更平坦、光滑和均勻。採用留一交叉驗證法(LOO-CV)對校正模型的預測能力進行了評價,雷射束整形後,校準曲線的決定係數(R2)、交叉驗證的均方根誤差(RMSECV)、相對誤差(RE)、相對標準偏差(RSD)、檢測限(LOD)都有顯著改善。因此,平頂雷射光束整形方法是一種有效的降低基體效應、提高測量重複性和精度的方法,為推進LIBS的實際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礎。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的資助。

  文章連結

合肥研究院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志榮課題組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鋼鐵是一種重要的材料,其中參雜的錳、鉻等微量金屬元素的含量和配比直接影響到鋼鐵的質量和性能。傳統的分析方法,如x射線螢光、火花誘發擊穿光譜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等,雖然可以實現較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但是由於其自身因素不能滿足生產現場、實時、快速分析的需求。LIBS技術無需樣品預處理、多元素分析、遠程原位分析等獨特優勢而備受關注。
  課題組研究人員付洪波和賈軍偉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了雷射光束形狀對LIBS測定不同基體鋼樣中錳和鉻元素的影響研究,利用聚焦透鏡光學模塊組將雷射器出射光束的高斯雷射束整形為能量均勻分布的平頂雷射光束。由於雷射能量分布均勻、燒蝕穩定、不需加熱等原因,平頂光束燒蝕後的凹坑比高斯光束更平坦、光滑和均勻。採用留一交叉驗證法(LOO-CV)對校正模型的預測能力進行了評價,雷射束整形後,校準曲線的決定係數(R2)、交叉驗證的均方根誤差(RMSECV)、相對誤差(RE)、相對標準偏差(RSD)、檢測限(LOD)都有顯著改善。因此,平頂雷射光束整形方法是一種有效的降低基體效應、提高測量重複性和精度的方法,為推進LIBS的實際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礎。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的資助。
  文章連結
  合肥研究院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第八屆中國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學術會議(CSLIBS 2020)通知
    我國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機理的探索、新技術研發以及應用研究方面近年來發展迅速。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 「第八屆中國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學術會議(CSLIBS 2020)」。鑑於當前大連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根據上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切實保障各參會代表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LIBS專業委員會常委會討論決定,本屆會議將通過網絡線上方式舉辦,於2020年8月28日至31日召開。
  • 合肥研究院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振洋團隊實現了宏觀厚度石墨烯晶體膜大面積製備,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採用雷射誘導加工法,將聚醯亞胺前驅體直接原位轉化為石墨烯晶體膜;針對其直接用作儲能電極時所面臨的體積效應技術瓶頸,通過優化前驅體的分子構型和熱敏感性,大幅增加了雷射與聚合物薄膜的作用深度,進而實現了多孔石墨烯晶體膜的宏觀厚度製備;以此作為電極構築的超級電容器,在儲能密度和循環穩定性方面得到顯著提升。
  • 合肥研究院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劉文清團隊在《光學學報》上發表創刊四十周年特邀綜述,全面解析環境監測領域中光譜學的技術進展。  利用光學中的吸收光譜、發射光譜、光的散射以及大氣輻射傳輸等方法,劉文清團隊提出開展光學與環境交叉科學的創新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以差分光學吸收光譜(DOAS)技術、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非分光紅外(NDIR)技術、可調諧半導體雷射吸收光譜(TDLAS)技術、雷射雷達(LIDAR)技術、螢光光譜技術、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
  • 高斯光束整形為平頂光束的非球面鏡整形技術
    通常雷射器發出的雷射束的空間強度分布呈高斯分布,即高斯光束,而在很多雷射技術的應用中希望雷射光強是均勻分布的,比如,雷射打孔、刻槽,雷射材料加工,光學信息處理、存儲和記錄,雷射的醫學臨床應用等領域,都對光束的均勻性有較高的要求;在高功率固體雷射器和放大器的應用中,高斯光束的強度過於集中在中心部分,易導致雷射晶體和光學元件的損傷,而平頂光束把強度分散在整個光斑尺寸中
  • 光譜技術突破 實現重金屬離子高靈敏度穩定檢測
    從1666年牛頓第一次利用稜鏡將陽光分解為七色光開始,人類研究光譜的歷史已經超過了350年。發現光譜線、利用衍射光柵測量波長、建立光譜分析技術、研製出實用的光譜儀……幾百年來光譜技術不斷發展,並開始廣泛應用於元素分析、天文學觀測等領域,成為與色譜、質譜並列的分析方法。
  • 安光所在雷射外差光譜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日前,安光所高曉明研究員課題組在大氣溫室氣體氣柱總量及垂直廓線高精度紅外雷射外差光譜探測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紅外雷射外差光譜技術具有光譜解析度和垂直空間解析度高、採樣速度快、體積小、功耗低、散粒噪聲極限探測靈敏度等優點,在大氣衛星遙感探測、天文觀測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原子光譜大有可為——記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暨第十五期...
    500多名來自120多個家國內外科研院校單位的光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本次會議第一次將原子光譜納入了交流範圍,並且於會議第二天舉辦了「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暨第十五期原子光譜沙龍」的分會場會議。
  •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答案是本次天問一號的火星車攜帶的關鍵探測器之一,一個名字聽上去相當科幻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具體而言CNES提供了該儀器校準和測試方面的幫助。為簡化以下以該技術英文名的首字母簡寫LIBS來稱呼(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今天我們就來聊聊LIBS的故事。
  • 合肥研究院細胞質輻射誘導的旁效應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輻射生物醫學研究室在細胞質輻射誘導的旁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放療長期生存者中,照射區域外原發性輻射誘導二次癌症的發生,是生存者的健康大敵。輻射旁效應被認為與二次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細胞核和細胞質均是輻射旁效應產生的重要靶位點。但長期以來,在誘導輻射旁效應方面,細胞核與細胞質間的關係一直缺乏定論。輻射生物學家猜測,細胞質需要通過細胞核才能誘導旁效應,但因缺乏實驗數據,難以證實。
  •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初步驗收
    10月3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設備開發和應用」項目通過了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和機構的9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的初步驗收。項目團隊攻克了工業冶金生產技術難關,研製出用於真空精煉生產的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驗證了冶煉現場動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關注環境監測 劉文清院士談光譜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儀式結束後,來自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劉文清院士成為本屆論壇的第一位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劉文清院士劉文清院士是我國環境光學監測領域專家,成功將光譜學技術應用於環境監測,開拓了中國環境光學監測技術新領域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TMC/C)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結果以全文的形式發表在Carbon 雜誌上(Carbon, 2016, 100, 590-599)。
  • 合肥研究院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7-03-2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小】 語音播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微納技術與器件研究室研究員葉長輝團隊在高品質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大氣碳同位素雷射在線探測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劉玉柱教授領導的雷射光譜/雷射質譜課題組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合作,在大氣碳同位素的雷射在線探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超快雷射+光束整形完美解決!
    隨著雷射技術的發展,玻璃切割中也出現了雷射的身影。雷射切割的速度快,精度高,切口沒有毛刺而且不受形狀限制,崩邊一般小於80μm。傳統雷射切割玻璃為消融機理,利用聚焦後的高能量密度的雷射將玻璃融化甚至氣化,高壓的輔助氣體則將殘餘的熔渣吹除。
  •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釩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室研究人員在熱致相變二氧化釩納米材料的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將二氧化釩與透明導電材料複合,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和動態調控。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利用透明導電材料具有高的光學透過率和優異導電導熱性能,將二氧化釩納米顆粒與ITO透明導電材料進行複合,利用外加電場下ITO產生的焦耳熱誘導二氧化釩相變,實現了對紅外光透過率的主動調控
  •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廣海課題組在高性能紫外光探測薄膜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合肥研究院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進展 2019-03-2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常溫常壓下電催化氮氣還原方面取得新進展
  • 通過光束整形提高雷射增材製造SLM生產效率
    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安裝了光束整形系統和在線監測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光束整形系統是通過整形來改變光束能量的空間分布。選用CoCrW粉末作為研究對象。該粉末的熔化性能非常好。使用前對CoCrW粉末進行了預處理,粉末粒度不超過20微米。實驗時,每種光束光斑模式下採用兩套工藝參數進行實驗。對得到的樣品採用常規的檢測分析材料缺陷的辦法進行觀察分析。
  • 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
    理論分析了高斯光束整形原理,並選擇超洛倫茲函數作為平頂光分布函數;根據能量守恆原理,推導了高斯光束整形系統中任意光線在入射面與出射面 的坐標變換關係。針對該系統的特點,使用 Zemax 程式語言( ZPL)編寫計算坐標變換的 ZPL 宏指令,並優化設計了高 斯光束整形系統。最後,利用金剛石單點車削法加工該非球面光學系統,並利用光束分析軟體對系統的整形效果進行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