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2020-07-25 星光的遠徵TEL

來源|原創: 土星V號 轉載自:航天愛好者網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作者說

在發射天問一號的長徵5號火箭整流罩外,除了常見的CNSA的徽標外,還很罕見的看到了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的徽標。法國是和天問一號合作了啥才獲此殊榮呢?答案是本次天問一號的火星車攜帶的關鍵探測器之一,一個名字聽上去相當科幻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具體而言CNES提供了該儀器校準和測試方面的幫助。為簡化以下以該技術英文名的首字母簡寫LIBS來稱呼(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今天我們就來聊聊LIBS的故事。

本文作者:Saturn V,本號授權發表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昨天正式曝光的中國火星車(尚未公開命名)外觀,LIBS裝在哪裡呢?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我知道,每次說一個太空用到的科技都好像是在把已知的技術名詞隨便堆疊起來然後發明個新詞一樣。但實際上LIBS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很廣泛,其核心光譜分析更是已經伴隨了天文學幾個世紀,要理解「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當然也要先從光譜儀開始。自從牛頓通過三菱鏡把太陽光折射成七彩光後,物理學家們便開始了對散射光的研究。由於三菱鏡的折射受到三菱鏡體積限制,越大的三菱鏡越難以維持玻璃的純度,比整體稜鏡更容易製造的光柵鏡面隨後誕生。和三菱鏡不同光譜儀的光柵通過大量微觀平行鏡面,讓不同波長的光產生不同角度的反射,進而在宏觀上完成大面積散射光。而只需要增加平行鏡面的密度,便可獲得更好的散射,更精準的光譜得以誕生。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光柵的原理

不過當德國科學家夫琅和費把光譜儀對準太陽時,卻發現太陽光譜在特定的波長會產生黑線,仿佛光到這個波長就戛然而止,在波長和光強度的對比圖上形成一個又一個凹陷。頗為費解的夫琅和費總共找到了570跳黑線,並用字母A到K標出了11條最明顯的,他猜想有可能是太陽外圍有某些化學元素只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導致該波長的太陽光在到達地球前就已經被吸收。不過這個假設意味著這些奇特的化學元素也只會釋放出特定頻率的光,反常識的推論最終沒能被夫琅和費自己接受,「夫琅和費線」的謎團直到量子力學的誕生才得以解開。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夫琅和費線」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波長vs密度的「夫琅和費線」

事實上夫琅和費只猜對了一半,黑線的確是因為化學元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而導致的,只不過不是哪些特定的化學元素,而是全部的化學元素。根據量子力學理論,能量並不是連續的而是量化的(想詳細了解的同學,可以去看《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這本書,通俗易懂,主頁君注),就像樓層一樣,如果把質子比作0層,那麼最近的電子就在1層,1層填滿後就到2層,隨著層數增加每層所能容納的電子數量也增多,以此類推。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量子力學是1234567……

當電子吸收外界能量後會到更「高」的樓層,由於不同元素的電子數量不同,在最「高」樓層的電子數量也就不同,因此所能吸收的量化能量也會不同,造成了光譜上不同波長的黑線。換句話說,通過對比夫琅和費線的波長和已知元素吸收的光的特定波長,可以判斷出太陽的化學元素成分,而這正是天體光譜學的核心理論。實際上太陽完整的光譜有非常多的「夫琅和費線」,下圖中所有黑色處都是構成太陽的元素在各個波長的吸收光譜。我們也正是憑藉著這些「黑線」了解了太陽幾乎全部的化學構造。順帶一提氦氣英文名叫Helium是因為英國天文學家洛克耶在分析太陽光譜時發現了一條之前不存在的「黑線」,他假定這是太陽中才有的元素固以希臘神話裡的太陽神Helios命名。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清楚了光譜是咋回事,LIBS裡的雷射誘導擊穿又是幹啥呢?在幾萬光年外根據光譜分析能得出行星和恆星的化學成分構造,本質上是基於每個元素都有獨一無二的吸收光譜這一特點,那這個原理反過來也同樣適用。較「高」樓層的電子返回「低」樓層時會釋放之前吸收的能量,也就是之前吸收的特定波長的光會再被釋放出來,從「吸收」光譜變成「發射」光譜。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便是金屬燃燒時不同顏色的火焰,銅燃燒時為藍色火焰,鋰為紅色火焰,鈣為橙色火焰,納為黃色火焰,鋇則為綠色火焰,每個元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射光譜。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電子「回家」的發射光譜

所以理論上來講,若要分析一個化合物的化學成分,只需要將這個化合物點燃而後在分析其火焰的光譜即可。當然先不說有的化合物的燃點乃至熔點會非常高,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想以不破壞樣本自身的形式來完成分析,這時候就輪到雷射出場了。相比較點燃化合物整體來收集火焰也就是等離子化體的光譜這種「暴力」的行為,同樣誕生自量子力學的雷射,有能在極短的時間極小的範圍內釋放巨大能量這獨一無二的優勢,能讓化合物的一小部分等離子化而不損害樣本整體。如果光譜儀的快門足夠快便能拍下微量樣本等離子化後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的光,在不損害樣本的前提下,構成一個發射光譜進而分析出化合物樣本的具體成分。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具體而言,LIBS會聚焦在樣本表面極小的區域快速發射脈衝雷射,超過3萬度的高溫造成大約1皮克(10^-12克)到1奈克(10^-9克)左右的樣本等離子化,化學鍵迅速分解,元素內部電子瞬間被激發到更高的軌道。隨後等離子體超音速膨脹並在10微秒(10^-6秒)後迅速降溫,被激發的電子返回低軌道釋放特定波長的光,光譜儀再將光散射到不同的波長來分析化學成分。拿自然界最常用的水來舉例,LIBS的水光譜如下: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在660納米左右的波長有一個明顯的峰值,學名叫做巴爾末系a線,對應的是氫原子的電子從n=3返回到n=2時釋放的光,準確波長在656.3納米,對應紅色可見光。和純氫氣幾乎一條豎線相比寬了很多,峰值位置也有所偏移,這是因為等離子體產生的時間非常短,很容易受到比如水的折射在內的外在環境影響。因此針對成分複雜的樣本,LIBS往往需要成百乃至上千次雷射,獲得大量光譜後綜合分析數據以減少外在環境對單次採樣的影響。好在哪怕1000次雷射也才只損耗約1微克質量,且單次取樣時間極短,並不會對樣本或實際採集產生負面影響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正因為LIBS非接觸式樣本成分分析的特點,使其特別適合外太空探測器使用。採用LIBS技術的ChemCam跟隨好奇號火星車在2012年到達了火星表面,我們常說的好奇號「頭」上的「眼睛」便是ChemCam的雷射發射器,用來發射5納秒脈衝紅外雷射,在7米內的範圍內等離子化火星土壤。而後雷射發射器下的110毫米鏡頭相機將等離子態下火星土壤發射的光通過光纖傳遞給車體內的光譜儀,光譜儀再將光散射到240納米至820納米波長的光譜上。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ChemCam工作原理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毅力號的同款SuperCam構造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一塊火星石頭對應的化學成分,656納米的巴爾末系a線也在

本次天問一號火星車也將攜帶採用LIBS技術的儀器,在好奇號沒有到的地方繼續進行火星土壤成分探測。下圖紅色處及為天問一號火星車的降落區域,其他火星降落器位置也標註在圖中。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為了能讓光譜儀取得精準的數據,必須進行先期校準和測試,比如將已知波長的雷射打入光譜儀內,確保光譜儀能將雷射散射到對應的正確波長。除此之外雷射和相機以納秒計算的配合也十分重要,相機開機過早等離子體光尚未散去,容易造成電荷耦合器件飽和乃至損毀,開機過晚捕捉不到足夠量的發射光無法完整光譜。由於有好奇號的ChemCam和毅力號的SuperCam兩個LIBS儀器的經驗,CNES因此伸出了援手幫助完成了天問一號火星車LIBS的校準和測試,畢竟探索火星的探測器從來不嫌多。

我想最後還是以CNES自己做的自嘲PPT截圖來結束吧。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好奇號的實際工作

我國火星車上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究竟是幹嘛的?

人們認為好奇號的工作……

相關焦點

  • 聚光科技發布CALIBUS系列手持式LIBS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新品
    CALIBUS系列手持式LIBS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是ARUN最新推出的手持產品,有著絕佳的元素分析性能,尤其是C元素檢測分析性能優異,是目前分析檢測碳元素最穩定的手持光譜儀。檢測範圍寬  全譜元素檢測,可精準穩定檢測C及合金材料中的Li、B、Be元素,填補了XRF的檢測盲區;分析能力強 全新高解析度的光學系統設計,搭配CMOS傳感器,使得檢測精度更高;無輻射 採用雷射誘導擊穿技術
  • 中北大學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項目中標公告
    數量 質保期 供貨期 1 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
  • 海洋光學光譜儀登陸火星顯身手
    上海2012年8月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海洋光學(www.oceanoptics.com) HR2000光譜儀搭建的LIBS系統順利完成八個月的太空之旅抵達火星。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於2011年11月發射了裝載有海洋光學HR2000定製光譜儀的火星科學實驗車 --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抵達後將對火星表面土壤成分進行探測。
  • 第八屆中國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學術會議(CSLIBS 2020)通知
    我國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機理的探索、新技術研發以及應用研究方面近年來發展迅速。為進一步提高LIBS技術在我國的研究水平,推動LIBS技術的進步與創新,為LIBS領域科技工作者、相關企業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 「第八屆中國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學術會議(CSLIBS 2020)」。
  • 科學家成功測試美宇航局火星2020漫遊者雷射系統!
    最細消息,美國宇航局的2020年火星漫遊者到達了另一個裡程碑,首次成功測試其超級凸輪儀器!科學家們為之歡呼!超級凸輪儀器也稱SuperCam,是一種利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的遙感儀器,將於2020年7月與火星漫遊者一起發射。
  • 火星上有水嗎?表面由什麼組成?「上海製造」給答案
    火星上有水嗎?表面由什麼組成?「上海製造」給答案03:1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微型光譜儀之LIBS光譜系統
    在雷射脈衝結束後,由於等離子體以超音速向外擴展所以迅速地冷卻下來。在這段時間內, 處於激發態的原子和離子從高能態躍遷到低能態,並發射出具有特定波長的光輻射。用高靈敏度的光譜儀對這些光輻射進行探測和光譜分析分析,就可以得到被測材料的元素構成信息。  雷射誘導擊穿光譜(LIBS)是一種原子發射光譜。可以對固相、液相和氣相基體中幾乎所有元素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使用SuperCam超強雷射蒸發巖石進行成分探測
    該設備的大腦,或者稱之為天線塔,包含一個雷射儀器,稱之為SuperCam,該設備可以蒸發巖石材料並研究其產生的等離子體的化學成分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上的SuperCam是一個利用超強雷射的巖石蒸發儀器,可以幫助科學家來探究火星的化石.發射了一個新的攜帶雷射的機器人到火星上進行科學探測。
  •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志榮課題組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
  •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兩大載荷助力「看清」火星
    火星上有什麼,是否有過生命的出現,是不是也像地球一樣蘊含礦物「寶藏」?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兩大載荷:搭載在火星車上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以及軌道器上的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將替我們到火星去尋找與發現。2020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今天,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要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
  • 「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初步驗收
    10月30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設備開發和應用」項目通過了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和機構的9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的初步驗收。項目團隊攻克了工業冶金生產技術難關,研製出用於真空精煉生產的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成分在線檢測設備,驗證了冶煉現場動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排第幾?性能優秀後來居上!
    >7月23日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我國從此加入火星探測俱樂部。 天問一號攜帶的火星車重量大,探測載荷也精益求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天問一號的火星車上的儀器也不少
  • 光纖光譜儀在雷射領域的典型應用
    光譜儀在雷射領域主要有雷射波長測量、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和電弧等離子體光譜診斷幾個典型應用。一、雷射波長測量隨著雷射技術越來越廣泛地用於工業加工、通信、測量,以及醫療科研等領域,快捷地測量和分析雷射器的光譜已經成為一種迫切需求。
  • 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印有4國標誌被質疑,謎團終於揭開了
    原來,這一張顯示的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豎立時靜止的狀態,而該火箭整流罩不僅僅有我國國旗圖案,還有我國航天標誌,但是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它外文展示的4個標誌。不少網友開始不淡定了,認為這不是我國發射的火箭嗎?為何卻有其它國家的標誌呢?是不是我們沒有自主研發,所以有其它4個國家參與了技術製造過程。
  • 為了了解火星環境,我們決定在火星表面「針灸」
    而在火星表面,除了利用吸收光譜以外,還常常採用雷射誘導光譜技術。它主要是通過探測對應元素成分的特徵光譜來分析。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每一種元素都有對應的光譜特徵信息。「天問一號」在環繞器上配置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在火星車上配置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對火星的物質成分進行探測。
  • 到火星去!這些「天問一號」中的上海科創元素,棒極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兩大載荷:搭載在火星車上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以及軌道器上的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將替我們到火星去尋找與發現。
  • 厲害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的兩臺有效載荷來自上海製造,將去探測火星上的這些秘密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今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火箭助推器、「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全來自上海!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負責研製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和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兩臺有效載荷,將分別在著陸巡視和火星環繞兩個環節對火星表面元素與礦物成分開展科學探測。
  • 為了了解火星環境,我們決定在火星表面「針灸」 | 造就Talk·何志平
    而在火星表面,除了利用吸收光譜以外,還常常採用雷射誘導光譜技術。它主要是通過探測對應元素成分的特徵光譜來分析。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每一種元素都有對應的光譜特徵信息。火星車上的儀器,主要利用雷射誘導技術,所以也叫雷射光譜眼。我們先來看紅外光譜眼,它是一臺高集成的儀器設備,追求的是高靈敏度、高解析度。要探測576個不同譜段的信息,期望在火星上有更好、更新的科學發現。探測過程中,精確定標是另一個技術難點。 什麼是定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