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

2021-02-19 光行天下

摘要:研究了真實光線追跡優化光學系統的方法以簡化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理論分析了高斯光束整形原理,並選擇超洛倫茲函數作為平頂光分布函數;根據能量守恆原理,推導了高斯光束整形系統中任意光線在入射面與出射面 的坐標變換關係。針對該系統的特點,使用 Zemax 程式語言( ZPL)編寫計算坐標變換的 ZPL 宏指令,並優化設計了高 斯光束整形系統。最後,利用金剛石單點車削法加工該非球面光學系統,並利用光束分析軟體對系統的整形效果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利用該方法設計的非球面透鏡實現了高斯光束的整形變換,平頂光的均勻度為 87.1%。該方法 簡單實用,計算量小,可應用於實際工程設計。

關鍵詞:光學設計;非球面透鏡;光束整形;高斯光束;平頂光束;超洛倫茲函數 

1.引言

在雷射焊接、雷射加工及醫學等技術領域,雷射能量分布不均勻會導致局部溫度過高而破壞材料性能,影響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效果。由於雷射光束具有高斯型能量分布特徵,因此,需要通過光束整形將高斯光束轉換為能量均勻分布的平頂光束以消除溫度不均勻引起的不良效果。所謂光束整形是將輸入平面上光束的復振幅分布經光學系統調製後,變換為輸出平面上符合要求的光束復振幅分布的過程。光束整形技術有孔徑光闌整形、衍射光學元件(全息元件)整形、非球面透鏡整形及微透鏡陣列整形等。採用非球面透鏡系統是實現高斯光束整形的有效方法,同其它整形技術相比,非球面透鏡具有光能利用率高、耐高溫、光束易於控制等優點,特別適合於高功率雷射束的整形,具有廣泛的工程應用前景。

1965年,M.F.Frieden首次提出利用非球面透鏡將高斯光束轉化為平頂光束的方法。以後,F.M.Dickey等人對透鏡整形原理做了詳細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非球面透鏡整形在理論上已趨於完善,不過受當時計算機技術和非球面加工技術的限制,80年代以前,非球面透鏡整形並未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非球面加工工藝的進步為非球面整形技術帶來了嶄新的活力。目前,非球面整形系統已應用於雷射加工和雷射焊接領域。為進一步簡化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光學設計,本文研究了利用Zemax軟體設計高斯光束整形系統的方法,並藉助Zemax軟體的宏語言(ZPL)功能實現了系統的自動優化。該方法簡單,計算量小,具有實用價值。

.

.

.

鑑於篇幅問題,請閱讀原文下載PDF文檔。

+ 掃一掃,關注光行天下公眾號!+


+ 掃一掃,安裝光行天下移動客戶端APP!+

光行天下QQ群:23899225,歡迎加入!

光行天下:http://www.opticsky.cn

人才天下:http://hr.opticsky.cn

團購天下:http://tuan.opticsky.cn

- 特別關注 -

年底活動,每日一波,來參與吧!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08591.html年底活動,第二波!http://www.opticsky.cn/read-htm-tid-108608.html

相關焦點

  • 高斯光束整形為平頂光束的非球面鏡整形技術
    通常雷射器發出的雷射束的空間強度分布呈高斯分布,即高斯光束,而在很多雷射技術的應用中希望雷射光強是均勻分布的,比如,雷射打孔、刻槽,雷射材料加工,光學信息處理、存儲和記錄,雷射的醫學臨床應用等領域,都對光束的均勻性有較高的要求;在高功率固體雷射器和放大器的應用中,高斯光束的強度過於集中在中心部分,易導致雷射晶體和光學元件的損傷,而平頂光束把強度分散在整個光斑尺寸中
  • 通過光束整形提高雷射增材製造SLM生產效率
    如今SLM技術的生產效率還比較低,從而限制了該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以及將該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來解決先進設計遇到的難題採用SLM技術進行解決的可能性。提高SLM生產效率的解決方案可以讓金屬3D列印在很短的時間內列印出複雜的3D形狀來。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安裝了光束整形系統和在線監測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光束整形系統是通過整形來改變光束能量的空間分布。選用CoCrW粉末作為研究對象。
  • 高斯光束質量評價
    設光學系統焦距為f,光闌為D,波長為λ,則聚焦光斑(嚴格來講,專業術語叫艾裡斑)尺寸為d:光學有個名詞叫做「衍射受限系統」,啥意思呢?即光學系統完美到了極限,僅僅受衍射的影響;所以有沒有無衍射現象的光斑呢?
  • DOE光學元件之高斯光束的傳播
    無論是方形鏡腔還是圓形鏡腔,基模在橫截面上的光強分布為一圓斑,中心處光強最強,向邊緣方向光強逐漸減弱,呈高斯分布。因此,將基模雷射束稱為高斯光束。雷射束腰和分布為了獲得高斯光束光學的精確原理和限制,有必要理解雷射束輸出的特性。
  •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 高斯光束如何傳播?
    今日光電因你而變,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用科技光耀世界、溫暖人間……雷射束腰和分布為了獲得高斯光束光學的精確原理和限制,有必要理解雷射束輸出的特性。在TEM(橫模和縱模為0)模式下,光是從雷射開始輻射,就像一個含有高斯橫截發光剖面的完美平面波,如下圖顯示。
  • 高斯光束:基本公式和應用
    高斯光束公式概覽和視頻教程2. 高斯光束通過圓形孔徑的透過率3. 高斯光束不同半徑的換算關係4. 單模光纖準直參數的理論計算為了方便您更直觀地理解高斯光束性質,下面分享一個很贊的高斯光束基礎教程視頻,講解人為德國夫琅禾費雷射技術研究所的Reinhart Poprawe教授。
  • 光學設計必備基礎理論:實際光學系統
    一個光學系統除了要考慮高斯光學的有關問題,諸如物像共軛位置、放大率、轉像和轉折光路等以外,還需考慮成像範圍的大小、成像光束孔徑角的大小、成像波段的寬窄以及像的清晰度和照度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一般講主光線是成像光束的中心線。有關因素孔徑光闌在光學系統中的位置與很多因素有關。在某些系統中有特定的要求,例如,目視光學系統一定要使出射光瞳位於目鏡之外,以便眼睛的瞳孔能與之重合;遠心系統中應使孔徑光闌位於焦點上。此外,孔徑光闌的位置還與像差校正和系統各光學零件的橫向尺寸有關,應在設計時合理確定。
  • 發現光束空間控制新途徑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張貽齊,在分數薛丁格方程對啁啾高斯光束傳播的動力學研究上取得開拓性成果。
  • 超快雷射+光束整形完美解決!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對智慧型手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系統、硬體等功能配置不斷升級外,手機外觀也成為各手機廠商角力的重點。對玻璃等透明材料而言,當超高峰值功率的雷射被聚焦在透明材料內部時,材料內部由光傳播造成的非線性極化改變了光的傳播特性,使光束出現自聚焦現象(波前聚焦)。由於超快雷射的峰值功率極高,使脈衝在玻璃內不斷重複聚焦,在不發散的狀態下一路向下傳輸到材料內部,直至雷射的能量不足以繼續支持發生自聚焦現象。
  • 基於二維MEMS振鏡的雷射雷達系統的光學設計
    光學系統是MEMS雷射雷達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分為發射光學系統和接收光學系統,本文基於鏡面直徑5 mm的二維MEMS振鏡設計了發射光學系統,將25 W的半導體雷射器準直為弧矢方向發散半角為1 mrad,子午方向發散半角為3 mrad的光束;設計了大相對孔徑為1:1、焦距為11.01 mm的鏡頭作為接收鏡頭,並提出採用放大倍率為2.2的纖維光錐與16線APD陣列探測器耦合,擴大接收光學系統的視場;APD
  • 雷射光束變換需求激增 衍射光學產品及其應用受重視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雷射光束變換的迫切需求,基於衍射光學的各類解決方案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尤其在平頂整形領域,多焦點切割等方面應用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不僅如此,諸如分束、勻光、長焦深、渦旋光束、點陣、特徵圖形等元件及模塊在各領域也有重要應用。
  • 雷射光束質量M因子的測量方法
    最簡單的M因子可以定義為:實際光束的遠場發散角與具有相同束腰直徑的理論衍射極限光束的遠場發散角之比:  M=(Θ/θ)  式中,Θ是實際光束的實測遠場全形發散角,θ是完美TEM00高斯光束的理論遠場發散角
  • 《Nature》子刊:使用衍射表面的太赫茲脈衝整形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Nat Commun》報導:來自UCLA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通過創造由一種特殊的工程光子層所組成的物理網絡來進行雷射脈衝整形的辦法。網絡構建在一個相似的概念中,已經可以實現全光分類和影像識別,表明人工智慧AI和跨度計算這一新技術在脈衝光束整形中的應用。
  • 多維、 雙通道渦旋光束髮生器
    通過摻鐿光纖雷射器 的高斯光束(lp = 0) 的泵浦,兩個可調製的信號發射出不同的光束模式,這一兩個不同模式的光可以同時被觀察到。儘管其中的一個發射可以在高斯光(ls = 0)的條件下在1520nm到1613nm之間進行調製,另外一束可以形成渦旋空間分布 ,且以不同的分布旋渦順序 (ls = 0 to 2)進行分布,調製範圍為1490到1549nm。
  • 硬核:雷射結構光的原理、設計和類型詳解
    SLM的出現使得結構光得到快速發展,激發了無數的應用,尤其是在光通信、量子光學、成像、顯微鏡、雷射材料加工以及光學捕獲和光鑷等領域。目前已經能夠僅使用兩個SLM實現對光的偏振、相位和振幅的完全控制,以構建奇特的結構光圖案。通過分別構造每個偏振分量,然後通過幹涉法將其組合,也是使用動力學相位來構建矢量光束的一種方式。
  • 如何搭建一個CO2雷射拋光玻璃系統?
    在加工光路中,利用擴束鏡和DOE光束整形對雷射進行擴束和整形,不僅可以將高斯光束整形成平頂光束,均勻能量,而且還可以增大單次加工面積,提高加工效率。同時,在光路中加入成像系統,可以實時觀測樣品加工效果,及時獲得加工反饋並調整加工參數。在此設計光路中,我們可以解決熱應力碎裂和加工效率低等問題,推動CO2雷射拋光透明晶體與玻璃表面工藝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 多維、雙通道渦旋光束髮生器
    通過摻鐿光纖雷射器 的高斯光束(lp = 0) 的泵浦,兩個可調製的信號發射出不同的光束模式,這一兩個不同模式的光可以同時被觀察到。儘管其中的一個發射可以在高斯光(ls = 0)的條件下在1520nm到1613nm之間進行調製,另外一束可以形成渦旋空間分布 ,且以不同的分布旋渦順序 (ls = 0 to 2)進行分布,調製範圍為1490到1549nm。
  • 渦旋光束助力新型雙通道OPO
    近年來,光學參量振蕩已經被證明是實現波長連續可調諧輸出的重要技術,可以實現波長覆蓋紫外到中紅外乃至遠紅外波段的雷射輸出。其中,飛秒雷射器泵浦的光學參量源,輸出脈衝具備高峰值功率、寬光譜覆蓋範圍和超短脈衝寬度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雷射精密測量、生物光子學、大氣監測、雷射加工、量子光學、光學頻率梳等領域。
  • ZEMAX在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中的應用
    本文利用ZEMAX軟體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的設計。在ZEMAX開發環境下建立多模光纖準直器光路系統的理論模型,通過人工優化的方法,設計並製作了可調焦的多模光纖準直器,仿真結果與實際結果相一致,證實了利用ZEMAX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各種因素對光纖準直器耦合效率和準直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