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 雙通道渦旋光束髮生器

2020-09-02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光學渦旋(Optical vortices),是一種可以攜帶軌道角動量,在許多應用程式中提供特殊能力 的裝置。一個單一的雷射源,配備雙光束模式 的輸出,可以為雷射在非線性光學和量子光學中開拓一個廣闊的新的研究領域。來自天津大學的學者為大家展示了一種雙通道的辦法來輸出飛秒、雙波長、雙光束模式可調製信號且在近紅外波段的雷射。雙波長的獲得依靠激勵兩個相鄰時周期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晶體 來實現。通過摻鐿光纖雷射器 的高斯光束(lp = 0) 的泵浦,兩個可調製的信號發射出不同的光束模式,這一兩個不同模式的光可以同時被觀察到。儘管其中的一個發射可以在高斯光(ls = 0)的條件下在1520nm到1613nm之間進行調製,另外一束可以形成渦旋空間分布 ,且以不同的分布旋渦順序 (ls = 0 to 2)進行分布,調製範圍為1490到1549nm。這一提出的系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設計,並將成為超分辨成像、非線性光學和多維量子糾纏等應用場合的激動人心的平臺 。

光束髮生器Beam generator

光學渦旋(Optical vortices),是一種螺旋相前鋒 和圓環形強度分布 的,可以在很多領域得到應用的一種技術,其應用範圍從顯微學到光學通訊。對於光學渦旋的應用來說,可以用猛增來形容。因此,如何使用更好的辦法來產生光學渦旋就提上了日程。活躍的、直接的從雷射諧振腔中產生光學渦旋被認為是一種最佳的辦法。對於光學渦旋在量子光學和超高解析度影像學中的應用,一種可以在較寬光譜範圍內產生光學渦旋的雷射源是至關重要的的。

光參量振蕩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 (OPOs) )可以實現在較寬的光譜範圍內產生可定製的光,其範圍可以從UV到紅外(IR)。在所有的光參量振蕩器(OPOs)中,這些可以直接從飛秒光纖雷射中進行泵浦的光源可以提供令人敬畏的表現效果的可調製的超快脈衝:高重複頻率、高輸出功率、寬的光譜覆蓋範圍。正如其所輸出的那樣,飛秒OPOs成為產生可調製光學渦旋的最佳辦法。

雙光學模式、雙通道的光參量振蕩器(OPO

來自天津大學超快雷射實驗室的胡明列團隊研究發現:單通道光束渦旋束髮生器 可以產生數據傳輸容量和捕獲能力 ,以獲得可調製的太赫茲輻射。雙通道的發生器可以具備這種能力,額外加上可以產生兩種不同類型的光束,從而可以在較寬的範圍內得到應用。兩個互不相干的光源 ,一個是高斯光束,一個是渦旋光束,則會打破瑞利衍射極限。這一特點可以在高分辨影像領域中得到應用。因此,雙通道渦旋光束髮生器是我們最期望得到的。

實驗裝置設置的示意圖

圖解:L1 和 L2:透鏡; HWP: 半波(晶)片(half-wave plate; PBS: 偏振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QWP:四分之一波片(quarter-wave plate ; M1 到 M4: 介質鏡(dielectric mirrors; OC: 15% 輸出耦合鏡(output coupler. 紅色和紫色光束分別表示通道1和通道2的信號

胡明列及其團隊人員最近發展構造了一種雙通道、雙泵浦的光參量振蕩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 (OPOs) ),用以實現提供雙波長、雙光學模式,在電信波段可調製的波段。這一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Advanced Photonics》上。

他們通過激勵兩個相鄰周期的周期性極化鈮酸鋰晶體在摻鐿(Yb)光纖雷射器裝置中獲得了雙波長的操作。這一結構確保了兩個獨立可調製對信號能夠與泵浦和振蕩同時同步

工作原理Working principle.

光參量振蕩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 (OPOs) )腔結構可以分為兩個通道:一個用於產生高斯光束,另外一個用於產生形形色色的渦旋光束。胡明列解釋說:具有不同順序的渦旋光束可以通過替換Q-波片來實現,該波片足夠薄以至於任何引入的彌散物都可以忽略不計。結果光參量振蕩器(OPO) 就會產生兩個可調製的信號,信號範圍分別為1520–1613 nm 和1490–1549 nm。

實驗時產生的光束的形狀

胡明列及其團隊提出的這一辦法具有方法簡單、經濟實用的特點的腔設計,可以提供非常方便的途徑來實現產生雙光束模式的光學渦旋。他們同時期待著這 一辦法可以為超高分辨圖像、非線性光學、多維量子糾纏等諸多領域的應用提供一個平臺。

寧波大學發表的雙模渦旋光束髮生器 的帶寬評估

寧波大學研究的一種產生高性能渦旋光束髮生器的示意圖和工作原理

天津大學胡明列

胡明列,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超快雷射研究室教授。研究方向:超短脈衝雷射技術; 光子晶體光纖技術。致力於新型高功率光纖飛秒雷射技術的相關基礎性研究工作,獲得多項國內外同行認可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50餘篇,被SCI他引1000餘次,多次在國內和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並受邀擔任國際光學權威期刊OSA和IEEE系列雜誌審稿人。主持973計劃課題、863計劃課題、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基於上述科研方面的成績,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併入選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光子晶體光纖飛秒雷射技術通過教育部鑑定併入選2008年度「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2009年榮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13年獲批自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2013年入選天津市青年科技獎。2014年入選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個人經歷或學術經歷 :

1996.9-2000.7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光電子專業;

2000.9-2005.2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物理電子學和光學工程碩博連讀研究生;

2005.3-2007.1 天津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流動站博士後;

2006.7-2006.10 德國弗裡德裡希•希勒-耶拿大學訪問學者;

2009.12-2010.3 香港中文訪問學者;

2006.3-2010.6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副教授;

2010.6-今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教授;

文獻來源:Jintao Fan et al. Two-channel, dual-beam-mode, wavelength-tunable femtosecond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Advanced Photonics (2020). DOI: 10.1117/1.AP.2.4.045001

參考文獻:1.High-efficiency dual-modes vortex beam generator with polarization-dependent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properties,Shiwei Tang, Tong Cai, Guang-Ming Wang, Jian-Gang Liang, Xike Li & Jiancheng Yu , 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8, Article number: 6422 (2018)

2.High-efficiency transparent vortex beam generator based on ultrathin Pancharatnam–Berry metasurfaces,Vol. 27, Issue 3, pp. 1816-1824 (2019) •https://doi.org/10.1364/OE.27.001816,Shiwei Tang, Tong Cai, Jian-Gang Liang, Yu Xiao, Cheng-Wu Zhang, Qing Zhang, Ziyang Hu, and Tao Jiang

相關焦點

  • 多維、雙通道渦旋光束髮生器
    光束髮生器Beam generator 光學渦旋(Optical vortices),是一種螺旋相前鋒 和圓環形強度分布 的,可以在很多領域得到應用的一種技術,其應用範圍從顯微學到光學通訊。正如其所輸出的那樣,飛秒OPOs成為產生可調製光學渦旋的最佳辦法。 雙光學模式、雙通道的光參量振蕩器(OPO) 來自天津大學超快雷射實驗室的胡明列團隊研究發現:單通道光束渦旋束髮生器 可以產生數據傳輸容量和捕獲能力 ,以獲得可調製的太赫茲輻射。
  • 渦旋光束助力新型雙通道OPO
    光學渦旋光束因具備獨有的螺旋型波前相位以及環形光強分布,在量子光學、光學顯微鏡、光通信等領域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其是否直接在光源處產生,渦旋光束產生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產生方式。相比於被動產生,主動產生渦旋光束的方法具有緊湊、高效、高純度的特點,因此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
  • 多維雙通道渦流束髮生器
    光束髮生器。光學渦流的特點是半相前和圓環形強度分布,有助於從顯微鏡到光學通信的廣泛應用。雙光束模式 OPO,兩個通道天津大學超快雷射實驗室的胡明烈指出,雖然單通道渦流束髮生器可以提供數據傳輸能力和捕獲能力,以獲得可調諧的太赫茲輻射,但雙通道發生器具有這種能力,再加上為更廣泛的應用生成兩種不同類型的光束的優勢。&34;胡說。
  • 完美渦旋光束拓撲荷值的在線原位測量
    在渦旋光束中,拓撲荷值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它決定了軌道角動量大小及波分復用與信息編碼能力。對這一參數進行實驗測定是理解渦旋光束其他特徵性質的前提。近年來,完美渦旋光束及艾裡渦旋光束等新型光束被不斷產生出來,不過此類光束僅出現在空間光調製器的傅立葉平面。對於這些新型光束拓撲荷值的測量,傳統的幹涉/衍射方法已不適用。
  • 你還不知道「渦旋光束」?
    在光學領域同樣存在著類似現象,我們稱這類光束為渦旋光束。 相比一般的光束,渦旋光束因其與眾不同的特性,自1989年被首次提出以後,很快引發了研究者濃厚的興趣,迅速成為現代光學研究中一個重要分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渦旋光束。
  • 癌症量子掃描儀:矢量渦旋光束被用於醫療中的量子應用
    如圖所示不同的螺旋模式的特徵顯示了光束的螺旋結構及其相應的強度分布:兩個軌跡角動量模式的疊加,可以得到矢量渦旋光束(vector vortex beam,簡寫:VVB),其特徵在於光束橫截面中的甜甜圈似的強度分布,並且具有空間變化的偏振。 矢量渦旋光束被認為適合用於醫療技術中的量子應用。
  • 「超自由度」矢量渦旋光束雷射器誕生
    清華大學精儀系 博士)註:本文由論文作者投稿01導讀近日,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申藝傑(清華大學精儀系博士)和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 AndrewForbes 等研究人員產生了一種新型矢量渦旋光束
  • 「超自由度」矢量渦旋光束雷射器誕生
    近日,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申藝傑(清華大學精儀系博士)和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 AndrewForbes 等研究人員產生了一種新型矢量渦旋光束
  • 光學渦旋簡介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光學渦旋是一種具有螺旋相位波前,帶有軌道角動量(OAM),能夠攜帶不同拓撲電荷數的光束。攜帶不同拓撲電荷數的光學渦旋是相互正交的,因此,光學渦旋可以在光纖通信系統中進行模分復用,它能夠極大的提高光纖通信系統的容量。本文主要簡單介紹渦旋光束,以及渦旋光束的生成和檢測方法。
  • DOE光束整形器在雷射加工及材料處理領域的應用
    採用平頂發生器或渦旋位相板可以產生邊界銳利的光斑構型,在溶蝕過程中確保精確的材料移除範圍。而當雷射器能量較高時,可採用多點分束器來實現多個區域並行處理,提升產率。雷射溶蝕(上)與表面構型(下)相關DOE產品:平頂光發生器,渦旋位相板,分束器焊接採用雷射可將多個金屬或塑料機件連接在一起。雷射光束提供一個集中的熱源,實現高速率、大深度、窄縫寬焊接。
  • 「多餘」的渦旋——衍生等離激元渦旋
    「2020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具有軌道角動量的渦旋光束近年來已經逐步地從基礎研究領域走向了應用領域。在實際應用中,器件的微型化和系統集成化是人們的終極需求。表面等離激元渦旋(等離激元渦旋(Plasmonic Vortices)或SPP渦旋),是表面等離子體形成的渦旋,是近年來國際上的一個研究熱點,為亞波長尺度的光子軌道角動量操控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等離激元透鏡(Plasmonic vortex lens, PVL)是一種具有螺旋狀的金屬薄膜納米狹縫結構。用圓偏振的渦旋光束照射PLV激發SPP是產生等離激元渦旋的一種常用方法。
  • 【Thorlabs新產品】渦旋半波片
    渦旋波片能夠產生無衍射貝塞爾光束,已應用於光鑷中擴大其捕獲區域。特別地,渦旋波片還能夠將標準的TEM00模高斯光束變成「空心孔形」拉蓋爾高斯光束,如圖1所示。其它應用包括高分辨顯微鏡和光刻等。圖1: 空心孔拉蓋爾高斯光輪廓Thorlabs的渦旋半波片可選階數m=1或m=2,入射角高達±20°,光束直徑範圍從0.3到21.5 mm。安裝在Ø1英寸外殼內,外殼上刻有型號和輔助對準的標記線,因為m=1是偏振相關的,所以有一處刻有三段直線表示零度快軸方向,如圖2所示。
  • 精彩論文|通用光束軌道角動量譜分析技術
    PhotoniX於2020年8月17日在線發表了此工作成果,在該論文中,他們分別測量了單環渦旋光束、單環多模混合渦旋光束和多環多模混合渦旋光束,實驗結果表明,對於任意光場分布的待測光束,該技術均可準確的測得其OAM譜,實驗結果與理論預測吻合良好。
  • 科學家實現「扭曲」的雷射光束
    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雷射器的幾何相,首次實現了一種改變雷射光束的軌道角動量的方法。  《自然光子學》NaturePhotonics 雜誌發表了由南非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的這一新型雷射器的研究成果,這種雷射器能夠產生「扭曲」的雷射束作為其輸出。雷射輸出和新型雷射形成的一組雷射束疊加,稱為矢量渦旋光束。
  • 清華大學&深圳大學LSA綜述論文:光學渦旋三十年發展史
    圖四:渦旋光束的分解,LG 渦旋光束可表示為以 HG 模式為基底的線性組合(虛線框內為空間渦旋的相位分布較之一般光束,OV 的獨特結構導致其具有更多的調諧維度,波長調諧之外還應考慮空間結構的調諧,即 OAM 的調諧。OAM 調諧對於單一奇點的渦旋光束而言就是調諧拓撲荷數,對於多奇點光束而言還包括多奇點分布的調控。因而發展波長與 OAM 可調諧的 OV 光源是進一步拓展科學應用的關鍵。另外,對於脈衝渦旋光源,脈寬與波形的調諧也是關鍵的調諧技術之一。
  • 上海光機所矢量漩渦光束雷射器研究取得突破
    矢量、渦旋光束是在光束橫截面內同時具有非均勻偏振態和螺旋位相結構的新型雷射光束。與其他雷射光束相比,矢量光束可被高數值透鏡聚焦更小的尺寸,並且在焦點處可形成極強的縱向電場或者縱向磁場,因此在粒子捕獲、生物光鑷、高解析度顯微鏡技術、帶電粒子加速以及高精度材料加工等領域有非常重要的應用。
  • 二維材料人工渦旋系統展現超強非線性手性
    自由空間光束除具有自旋角動量(SAM)之外,還可以攜帶軌道角動量(OAM),對應於一個渦旋光束在傳播方向的螺旋相位。眾所周知,每個光子自旋角動量為 ±,而渦旋光束的相位變化為exp (ilφ),使偈每個光子攜帶值為l的軌道角動量,其中l為拓撲數(可以為正或負整數),φ 為方位角相位。過去二十年多年來,光學渦旋光束已經被應用在了許多領域,如光學操縱微粒子、超解析度聚焦、光通信、量子信息處理、幾何拓撲光子學等。
  •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合作,對具有不同相干長度隨機相位光束經非線性傳播後所形成的散斑場的統計性進行實驗測量
  • 光子颶風|攜帶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的光學時空渦旋
    通常光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與光束傳播方向平行。光子角動量有諸多應用,以粒子操控為例,光子的自旋角動量可以使粒子以自身為軸進行旋轉,而光子的軌道角動量可以使粒子以光束中心為軸進行旋轉,類似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近年來,研究表明在高數值孔徑聚焦光場和瞬逝波光場中存在垂直於光束傳播方向的光子橫向自旋角動量,而垂直於光束傳播方向的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此前尚未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