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2020-12-09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該研究揭示了強光場下固體表面阿秒時間尺度超快而複雜的電子動力學過程,為從飛秒電子度量學跨越到阿秒電子度量學提供了新參考。相關研究成果以Direct mapping of attosecond electron dynamics為題,發表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

光子與電子相互作用是自由電子雷射、阿秒科學和物質科學的前沿問題之一。超快電子學研究目前已達到飛秒(fs, 10-15秒)量級時間解析度,並在超快電子顯微鏡、超快條紋相機和自由電子雷射方面取得豐碩進展,但是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質內部的動力學研究需要亞飛秒甚至阿秒(as, 10-18秒)時間解析度。通過飛秒光場直接度量電子的亞周期動力學特性,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阿秒級時間解析度,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難以實現高精度時空同步。

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發展了XPWG+OPA [Optics Express 26, 2625-2633 (2018)]等技術,有效提升現有百太瓦和拍瓦級超強超短雷射系統時間對比度,相應技術已進一步應用於國家重大基礎設施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8, e4 (2020)]。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高對比度的800nm飛秒雷射脈衝聚焦到反射鏡面上,如圖1所示,電子在雷射鎖定相位下以阿秒電子脈衝鏈形式出射,解決了雷射光場-阿秒電子脈衝之間的精確時空同步的難題。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中科院超強雷射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中科院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等的支持。

圖1.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實驗示意圖。圖1展示了觀測到的典型電子空間分布特徵,除了觀測到由雷射有質動力排空而導致的電子低密度區,以及由經歷雷射真空加速過程的電子而形成的電子束斑外,在有質動力排空區觀察到在雷射偏振方向上呈近周期性分布的電子束條紋。

圖2.電子在光場下相位分布圖(a)與電子空間分布圖(b)。圖2展示了不同空間分布電子在光場相位下分布及空間分布。周期性發射的阿秒電子脈衝在雷射場調製下形成了條紋結構分布,這一作用過程把電子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轉換成了空間投影,根據電子空間分布可直接反演其阿秒時間動力學過程。

圖3.「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概念圖。「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概念(圖3)中「偏壓」電場場強1012V/m,瞬時掃描速度可達60 μrad/as,而其時間解析度高達阿秒量級。該研究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實現對自由電子脈衝序列阿秒動力學的直接探測,為未來實現全光阿秒電子度量提供了重要參考。

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相關焦點

  • 上海光機所在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Nature》子刊:雷射直接測繪阿秒脈衝的電子動力學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悉,最近,來自上海光機所的研究人會員觀察到使用飛秒雷射場誘導的周期性的電子束條紋。科學家們首次為大家展示了 前所未有的的時間解析度的阿秒電子動力學的直接計量學結果。
  • 知道「阿秒電子動力學」嗎?與晶體對稱性產生的有趣應用!
    博科園:本文為物理學類DESY和MPSD的科學家利用晶體對稱性和阿秒電子動力學這項新證明的技術可能會在petahertz電子學和新型量子材料的光譜研究中找到有趣應用。氣體中高次諧波產生非線性過程是阿秒科學的基石之一,廣泛應用於許多科學領域,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這種強場現象將許多低能光子從強雷射脈衝轉換成能量高得多的光子(小百科:「阿託秒」(阿秒)作為一個理論上的時間量程而存在,為10的負18次方秒)。
  • 【前沿技術】利用阿秒雷射跟蹤分子動力學過程
    2020-11-22 23:02:46 來源: 藍海星智庫 舉報   受美國陸軍研究署資助
  • 「前沿技術」利用阿秒雷射跟蹤分子動力學過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陸軍研究署資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阿秒瞬態吸收光譜跟蹤了溴化碘分子絕熱光解動力學過程。通常認為分子動力學過程非絕熱相互作用是各種光學化學反應的關鍵。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12.08 星期二
    科研進展1、2、遺傳發育所等提出解釋葉片起源的「應力反饋學說」3、上海光機所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方面取得進展4、上海光機所在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6、地質地球所揭示人類兩千年前開始顯著改造黃土高原生物群落7、研究人員利用
  • 我國在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飛秒強雷射為在原子時空尺度(阿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尺度)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國專家在利用飛秒強雷射探測原子分子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科技)我國在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社武漢12月25日電(記者李偉)飛秒強雷射為在原子時空尺度(阿秒時間與亞埃空間尺度)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提供了重要手段。近日,我國專家在利用飛秒強雷射探測原子分子結構及電子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原子光電離-從光電效應到阿秒物理
    相關研究催生出利用高次諧波過程獲得XUV相干光源、原子分子結構成像和動力學過程的阿秒超快成像等新技術和研究手段,為我們研究物質結構和超快動力學過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術。本報告將介紹近幾十年來強雷射場下原子分子電離研究中的重要進展以及我們在相關研究方面開展的一些工作。專家簡介:陳京,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 阿秒脈衝揭示了分子中的電子波紋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和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第一個利用新技術產生強大的阿秒X射線雷射脈衝的實驗表明,可以在分子中產生稱為「脈衝拉曼散射」的電子波紋。
  • 戰略研究丨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長波長的中紅外飛秒雷射脈衝系統可產生更高光子能量和更短脈衝寬度的阿秒脈衝,因此眾多研究機構均在這方面開展工作。高重複頻率阿秒雷射研究也取得重要進展。另外,通過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XFEL)產生阿秒脈衝也獲得了初步驗證,XFEL在產生高光子能量(硬X射線和伽馬射線波段)的高功率阿秒脈衝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 化學反應,是由各自的電子結構和動力學決定!
    化學反應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是由它們各自的電子結構和動力學決定。在光照射等刺激的引導下,電子在液體或固體中重新排列。這個過程只需要幾百阿秒,1阿秒是十億分之一秒的十億分之一秒。電子對外場很敏感,所以研究人員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用光脈衝照射電子來控制它們。一旦這樣在時間上塑造了阿秒脈衝的電場,研究人員就可以實時控制電子動力學。
  • 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長波長的中紅外飛秒雷射脈衝系統可產生更高光子能量和更短脈衝寬度的阿秒脈衝,因此眾多研究機構均在這方面開展工作。高重複頻率阿秒雷射研究也取得重要進展。另外,通過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XFEL)產生阿秒脈衝也獲得了初步驗證,XFEL在產生高光子能量(硬X射線和伽馬射線波段)的高功率阿秒脈衝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 中佛羅裡達大學通過工業雷射器產生阿秒雷射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2020年8月21 日來自 美國中佛羅裡達大學(簡稱UCF)的研究人員 發表於 Science Advances上的&34;一文表明,工業級雷射器可用於產生阿秒脈衝。阿秒科學徹底改變了我們觀察微觀世界隨時間演變的方式,在微觀世界中,物質的行為受量子力學規則的支配。
  • 物理所「阿秒雷射脈衝的產生與測量裝置」通過成果鑑定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組建的阿秒雷射產生與測量裝置成功地獲得了單個阿秒雷射脈衝。3月19日,該項研究成果通過了由中科院組織的專家鑑定。  阿秒雷射脈衝(1阿秒=10-18秒,為千分之一飛秒,1飛秒為千萬億分之一秒)是目前人們所能控制的最短時間過程,可以用來測量原子內繞核運動電子的動態行為等超快物理現象。自本世紀初誕生以來,已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X射線雷射物理、化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應用突破。
  • 給電子拍照片,操控分子運動,華中大80後博導做玩光的「魔術師」
    楚天都市報記者樂毅 通訊員王瀟瀟 高翔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數日前,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從事雷射研究的科學家獲此殊榮。而在咱們湖北武漢,也有一個從事雷射物理學前沿研究的團隊——華中科技大學超快光學實驗室的12名老師和80多名研究生。迄今為止,他們用雷射做成了這麼幾件大事:用雷射製成快到可以捕捉到電子運動的 「阿秒相機」(1阿秒等於10的-18次方秒,是人類目前實驗上實現的最快的時間尺度);用雷射操控空氣中分子的運動。牛吧?!8日,記者就走進華中大超快光學實驗室,和該實驗室現任「掌門人」、80後博導蘭鵬飛坐而論光。
  • 精密測量院等在分子「阿秒鐘」探測量子隧穿時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精密測量院等在分子「阿秒鐘」探測量子隧穿時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9-12-18 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合肥研究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課題組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應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CTFEL)裝置,開展電子材料的太赫茲動力學特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為題,發表在
  • 飛秒強雷射調控二聚體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柳曉軍團隊與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飛秒強雷射與團簇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在亞光學周期時間尺度內發生的雷射誘導電子轉移(LITE)現象,為利用飛秒強雷射控制複雜分子化合物的超快動力學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光誘導電荷轉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微觀超快物理過程,對光催化和光合反應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合肥物質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課題組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應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CTFEL)裝置,開展電子材料的太赫茲動力學特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為題,發表在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