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是由它們各自的電子結構和動力學決定。在光照射等刺激的引導下,電子在液體或固體中重新排列。這個過程只需要幾百阿秒,1阿秒是十億分之一秒的十億分之一秒。電子對外場很敏感,所以研究人員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用光脈衝照射電子來控制它們。一旦這樣在時間上塑造了阿秒脈衝的電場,研究人員就可以實時控制電子動力學。
弗萊堡大學物理研究所朱塞佩·桑松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的新研究展示了他們是如何完全塑造阿秒脈衝的波形。這些脈衝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分子或晶體中電子反應的第一時刻。通過塑造電場,研究人員能夠控制電子運動,其長期目標是優化基本過程,如光合作用或材料中的電荷分離。該團隊由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義大利、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匈牙利、日本和瑞典研究機構的理論家和實驗物理學家組成。
在義大利裡雅斯特的自由電子雷射器(FEL)費米進行了實驗,該雷射器是唯一一臺能夠在相對相位完全可控的極紫外光譜範圍內,合成不同波長輻射獨一無二的雷射器。阿秒脈衝是雷射諧波在時間上重疊的結果,科學家們利用費米實驗室提供設備產生了一組四個基波波長的雷射諧波。這些都是技術設備,可以控制相對論電子束的運動,從而讓紫外線輻射的產生。
實驗的主要挑戰之一是測量這些相對相位,其特徵是通過阿秒脈衝和紅外場的組合獲取氖原子釋放光電子。這導致電子光譜中的附加結構,通常稱為邊帶,科學家們測量了每個雷射鏡頭產生不同邊帶之間的相關性,這最終使得能夠完全描述阿秒脈衝序列。結果表明,自由電子雷射不僅可以產生阿秒脈衝,而且,由於實現了波形產生的方法,這種脈衝是完全可控的,並達到了高峰值強度。
這兩個方面代表了其研究方法的關鍵優勢,這一結果還將影響全球新型自由電子雷射器的規劃和設計。阿秒脈衝是研究價電子動力學和核電子動力學在其自然時間尺度的中心。到目前為止,只有通過高次諧波產生的過程,才證明了阿秒波形的可重複性產生和表徵。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阿秒波形整形的方法,包括使用金屬濾光片多層反射鏡和操縱驅動場。然而,這些方法都不允許靈活地操縱阿秒波形的時間特性,並且它們都受到高次諧波產生過程的低轉換效率影響。
相比之下,自由電子雷射器發射能量從幾十微焦耳到幾毫焦耳的飛秒、極紫外光和X射線脈衝。新的實驗表明,它們可以產生亞飛秒達到峰值,但具有改變的時間特性。本研究使用自由電子雷射器可重複產生高能(微焦耳級別)阿秒波形。還展示了阿秒脈衝序列諧波分量的振幅和相位操縱,並結合了一種時間重建的方法。本研究給出的結果,為用自由電子雷射器進行阿秒時間分辨實驗開闢了新道路。
博科園|研究/來自:弗萊堡大學阿爾伯特·路德維格斯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