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物質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課題組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應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CTFEL)裝置,開展電子材料的太赫茲動力學特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為題,發表在Chinese
-
合肥研究院等發明出太赫茲寬帶可調吸收器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盛志高課題組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發明了一種基於強關聯氧化物材料的太赫茲寬帶可調吸收器。太赫茲吸收器在太赫茲電磁屏蔽、太赫茲成像和太赫茲熱敏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引起學界關注。瞄準未來關鍵領域的應用,要求吸收器有較高的吸收率和較大的帶寬、具備主動可調功能。為實現太赫茲寬帶可調強吸收,材料研發與器件結構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一、前言自由電子雷射(FEL)是基於真空中自由電子產生的輻射雷射 [1],與傳統雷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輻射波長不依賴於受激介質,僅與電子束的能量和波蕩器(用於輻射的周期性磁場)有關。FEL 具有波長完全可調諧的特點,可以獲得其他雷射器不能實現的波段,相應波長可覆蓋從太赫茲至硬 X 射線甚至γ射線的範圍。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發明出太赫茲寬帶可調吸收器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盛志高課題組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發明了一種基於強關聯氧化物材料的太赫茲寬帶可調吸收器太赫茲吸收器在太赫茲電磁屏蔽、太赫茲成像和太赫茲熱敏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引起學界關注。瞄準未來關鍵領域的應用,要求吸收器有較高的吸收率和較大的帶寬、具備主動可調功能。為實現太赫茲寬帶可調強吸收,材料研發與器件結構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
張杰院士團隊在強太赫茲輻射源研究獲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上海7月19日訊(記者黃辛)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天文系張杰院士研究團隊基於相對論雷射等離子體的強太赫茲輻射源研究獲重要進展
-
上海交大團隊研究強雷射驅動的寬帶強太赫茲輻射的偏振態控制獲進展
太赫茲波是頻率介於微波與紅外之間的電磁輻射,大量有機大分子的振動和轉動能級都落在這一範圍,這預示著太赫茲輻射在生物醫療、材料科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產生頻譜、偏振、功率等參數可調的太赫茲輻射是實現其廣泛應用的前提,也是過去10多年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課題。
-
中科院在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研究中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於儲存環光源產生高亮度、全相干輻射光的新機制。
-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通過驗收
本報訊(記者黃辛)11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近日通過國家驗收。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為法人單位,北京大學為共建單位。裝置主體由一臺8.4億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響應性聚合物柔性能量轉換器研究獲系列進展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響應性聚合物柔性能量轉換器研究獲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雷射技術中心研究員方曉東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馬明明課題組合作,利用響應性聚合物,設計了溼度驅動並且磁場控制運動方向的柔性「牽引機」,相關研究工作以Magnetically directed soft actuators driven by moisture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
合肥研究院在星上定標光譜儀在軌絕對輻射定標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星上定標光譜儀在軌絕對輻射定標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2020-12-30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進展 | 相對論雷射驅動太瓦級可調諧太赫茲脈衝源
太赫茲(THz)輻射在電磁頻譜中位於紅外波和微波之間,由於其單光子能量低和譜「指紋性」等獨特優勢,在材料科學、生物醫療和國防安全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太赫茲輻射源是太赫茲科學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目前實驗室報導的太赫茲脈衝源最大峰值功率在吉瓦(109W)水平。
-
自由電子與新型材料結構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中)
一般來說,在研究周期結構的史密斯-帕塞爾效應時,會將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所研究頻段的光譜儀結合起來對輻射的頻譜特性進行研究,這種方式並不能得知樣品上每個點處的輻射產生情況。M.Soljacic教授等則是將CCD相機引入到傳統的SEM中,這種方式能夠得到史密斯-帕塞爾輻射的空間特性,其裝置如圖18所示,出射光束一部分進入光纖光譜儀中,另一部分分別進入紅外和可見光CCD相機內[26]。
-
太赫茲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和進展!
」 1 21世紀前,太赫茲射線的產生、檢測和利用仍然面臨挑戰,且投入成本巨大 太赫茲波正好處於科學技術發展相對較好的微波毫米波和紅外線光學之間,雖然在電磁波頻譜中佔有很特殊的位置,也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質,但是很多年以來,太赫茲波的研究卻是一個相對落後的「空白
-
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獲重大原創進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劉建勝等在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新概念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創進展,提出並實現了一種微型、瞬態的波蕩器方案。自由電子雷射被稱為第四代光源,可以提供從遠紅外到X射線波段的高亮度相干輻射,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應用價值。傳統的自由電子雷射基於射頻加速器產生高能電子束,再利用周期性排布的磁鐵構成的波蕩器對電子束進行扭擺與調製,最後輻射出高亮度相干輻射。無論是射頻電子加速器或由周期性磁鐵構成的電子波蕩器都是體積龐大,造價昂貴。
-
合肥研究院生物體內自發性活性氧簇的檢測研究獲進展
合肥研究院生物體內自發性活性氧簇的檢測研究獲進展 2016-03-30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張忠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細胞及生物體內自發性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以下簡稱ROS)的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並首次觀測到了新鮮傷口處釋放的羥基自由基。
-
上海光機所利用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產生3毫焦強太赫茲脈衝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強太赫茲脈衝產生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利用焦耳量級的雷射能量實現高轉換效率,產生3mJ的強太赫茲脈衝,並在納米曲率探針尖端獲得了超強太赫茲電場,為太赫茲操控物質狀態等應用提供了嶄新可能。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5日在線發表於《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等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光束整形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1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志榮課題組在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的光束整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雷射光束形狀對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法測定鋼鐵中錳、鉻元素的影響》為題,發表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期刊上。
-
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戰略研究丨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高重複頻率高平均功率的超強雷射產生超強質子束、電子束、中子束、X 射線、伽馬射線,以致超強太赫茲脈衝等次級超強光源作為新型工具,可以拓展到光核反應、雷射推進、核聚變能源和核廢料處理、疾病治療等更為前沿的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中。
-
合肥研究院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熱電性能研究中獲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熱電性能研究中獲進展 2020-11-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提升有序Double Half-Heusler(DHH)熱電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為後續實驗提供新的研究體系,也為提升半休氏勒合金(Half-Heusler,HH)的熱電性能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