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研究中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2020-11-27 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基於儲存環光源產生高亮度、全相干輻射光的新機制。研究表明,這種運行機制能夠充分利用儲存環電子束的特點,通過較簡單的裝置改造就能實現飛秒量級高峰值亮度X射線脈衝的產生,從而大幅增強儲存環光源的性能。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報告》。

據介紹,基於儲存環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已經成為支撐物理、化學、材料、醫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一種最主要的大科學平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具有平均亮度高、脈衝能量穩定和同時支持多用戶運行等諸多優點。然而,受原理限制它也同時存在著峰值亮度較低、脈衝長度較長和縱向沒有相干性等缺點。為克服儲存環光源的這些缺點,人們正在發展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與此同時,近些年隨著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的發展,人們開始探索基於儲存環產生全相干自由電子雷射的可行性,並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結合儲存環和自由電子雷射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電子束團操控機制,這種機制充分利用了儲存環中電子束團垂直方向發散角很小的優點,結合外種子型自由電子雷射中的雷射調製方法就可以將橫向很小的發散角轉化為縱向尺度很小的微聚束,進而產生高次諧波輻射。

專家表示,基於現有的常規雷射和磁鐵技術,藉助於這種新型運行機制有望在儲存環上直接產生同時具備高重複頻率、超短脈衝和全相干特性的真空深紫外和X射線波段的輻射脈衝,為基於儲存環開展超快泵浦-探測實驗以及高解析度的譜學和成像實驗提供了可行的技術路線,同時也為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的實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關焦點

  • 上海應物所在儲存環自由電子雷射方面研究取得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旗下的期刊《科學報告》上(Scientific Reports 7:4724 (2017))。基於儲存環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已經成為支撐物理、化學、材料、醫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一種最主要的大科學平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具有平均亮度高、脈衝能量穩定和同時支持多用戶運行等諸多優點。
  • 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獲重大原創進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劉建勝等在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小型化自由電子雷射新概念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創進展,提出並實現了一種微型、瞬態的波蕩器方案。發展小型化、低成本的新一代自由電子雷射,包括臺式化的電子加速器和波蕩器是科學界一直夢寐以求追逐的重大目標。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超強超短雷射驅動的臺式化高能電子加速器和波蕩器新原理、新概念研究方面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
  • 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上海光機所在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脈衝光抽運原子鐘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王育竹院士開創的光抽運(POP)氣泡原子鐘研究基礎上,在POP原子鐘中長期頻率穩定度優化方面獲重要進展。
  • 合肥研究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徐文課題組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應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CTFEL)裝置,開展電子材料的太赫茲動力學特性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Picosecond terahertz pump-probe realized from Chinese terahertz free-electron laser為題,發表在
  • 合肥物質院等在太赫茲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電子能量弛豫時間是電子材料的關鍵物理參數之一。研究人員利用CTFEL特有的太赫茲脈衝結構(特別是皮秒脈寬微脈衝結構),搭建首創的「單色皮秒太赫茲泵浦-探測」系統(圖1),基於此系統,測量半導體材料的泵浦-探測特性及電子能量弛豫時間,研究室溫下高遷移率n-GaSb晶體在不同自由電子雷射輻照頻率下的動力學電子特性。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部件研製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6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相關的物理和關鍵技術預研究」等項目的支持下
  • 張杰院士團隊在強太赫茲輻射源研究獲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上海7月19日訊(記者黃辛)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天文系張杰院士研究團隊基於相對論雷射等離子體的強太赫茲輻射源研究獲重要進展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量子輻射反作用理論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發現,超強雷射和高能電子束的碰撞可甄別電子動力學的經典和量子電動力學(QED)行為邊界,為理解極端強場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提供了重要途徑
  • 中科院立功!5nm雷射光刻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立功!5nm雷射光刻研究獲進展】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張子暘團隊基於光熱反應機理,設計開發了一種新型三層堆疊薄膜結構。所開發的新型微納加工技術在集成電路、光子晶片、微機電系統等眾多微納加工領域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楊振寧8次呼籲中國研究的自由電子雷射最新進展
    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去年7月,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建設工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全長近5.8公裡的網絡隧道建設工作順利完成。  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建成運行後可產生近似雷射但波長不到十分之一納米的X射線閃光,其亮度比現有第三代光源高9個數量級,將有力促進在原子尺度開展有機/無機材料內部分析、化學反應過程拍攝、納米三維圖像製作、星球內部過程研究等領域研究工作。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質子刀研究獲重要突破 有望減少腫瘤治療費用
    科學網10月20日報導,今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徐至展院士、李儒新研究員的領導下,在雷射質子刀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利用圓偏振拍瓦級超強超短雷射脈衝轟擊納米厚度薄膜靶,獲得了大流強、準單能的高品質質子束,質子能譜峰能量達到9 MeV,峰值流強高達3×1012protons/MeV/sr。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正電子加速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正電子加速研究中取得進展,研究團隊首次提出利用相干渡越輻射加速正電子,得到了準單能的高品質正電子源,相關成果發表在《通訊-物理學》(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利用雷射尾場加速電子研究中,目前實驗室可獲得的最高電子能量為7.8 GeV。
  • 超對稱唯象學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河北大學粒子物理團隊日前在超對稱唯象學研究方向取得了若干最新進展,相關論文在《高能物理期刊》和《歐洲物理期刊C》上發表。
  • 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成果以綜述的形式發表在《配位化學綜述》。 在非線性光學同質多晶體的研發中,武奎研究團隊通過調控原料比例和合成溫度等,設計合成出SrCu2SnS4同質多晶,分析了材料相變與性能調控之間的機理關係。測試結果表明兩相均具有與商業化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硫鎵銀相當的倍頻能力,但抗雷射損傷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基於變溫粉末XRD測試和差熱分析方法確定了兩相之間的相轉變溫度和不可逆的相轉變行為。該成果發表在《化學材料》。
  • 高級激發態發光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類剛性二苯乙烯特有分子骨架的高級激發態發光(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多色發光材料在柔性顯示器、固態照明和有機雷射器等領域中應用廣泛。但是根據Kasha規則,在固態或凝聚態中,分子的高級激發態將通過振動馳豫和碰撞迅速失活到達最低激發態,並在最低激發態輻射發光。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學研究中心吳驪珠團隊研究了一類基於雜原子取代類剛性二苯乙烯特有分子骨架,在室溫單一組分固體條件下表現明亮的多色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