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部件研製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6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相關的物理和關鍵技術預研究」等項目的支持下,CEPC加速器部分的關鍵設備研製取得了多項成果:一是650 兆赫茲(MHz)雙單元(2-cell)超導腔垂直測試達標;二是1300 MHz超導腔成功獲得高品質因數和高加速梯度;三是高梯度加速結構完成工藝測試。

CEPC是2012年中國科學家提出的關於未來高能對撞機的設想方案,用以研究希格斯粒子及相關科學問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的線索。2018年,CEPC的《概念設計報告》正式發布。按照概念設計,CEPC將是一個埋在地下100多米處的周長100公裡的「大環」。

最近,CEPC的650 MHz 2-cell超導腔在北京大學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成功完成了摻氮後的垂直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在2開爾文溫度下,加速梯度每米22兆伏時,超導腔的品質因數(Q)超過了6×1010,比CEPC的垂測指標4×1010高出50%以上,與國際領先水平相當。

CEPC的主環計劃採用240個650 MHz 2-cell超導腔。早在2018年5月,CEPC項目組就曾完成了650 MHz 2-cell超導腔的首次垂直測試。

與此同時,CEPC的1300MHz超導腔成功獲得了高品質因數和高加速梯度。

相關人員介紹,CEPC增強器還要採用96個1300 MHz 9-cell超導腔。目前,國內在建的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SHINE)包括了600個同樣的超導腔,高能物理所為其研製的四隻9-cell腔樣機成為該項目首批達標交付的超導腔。通過中溫烘烤/退火等新技術,1300 MHz 1-cell超導腔的品質因數達到3.5×1010(加速梯度每米30兆伏時),這個結果也與國際上的最前沿研究水平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為CEPC增強器超導腔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此外,作為直線加速器的關鍵部件,CEPC的S波段常溫高梯度加速結構也於日前完成工藝測試,並通過驗收。該加速結構採用弧形腔、內水冷方案,並在國內S波段首次採用了單口輸入雙饋跑道型耦合器。高梯度加速結構老練、運行的達標,為CEPC常溫直線加速器加速結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S波段加速結構的設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高功率測試中,科研人員採用能量倍增系統對其進行了加速梯度的測量,測得該加速結構對應的加速梯度達到了每米33兆伏。目前,在3米長S波段加速結構中,僅韓國浦項加速器實驗室達到了每米30兆伏的加速梯度,因此,該項目研製的S波段常溫高梯度加速結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高梯度加速結構測試現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部分關鍵部件已成型,中國在不斷接近微觀宇宙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在這些年,已經被中國的很多科學迷所熟知,因為中國有一個計劃在研討之中,這就是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全面建設問題。現在爭論確實很大,有些科學家認為沒有必要建設,因為現在粒子方面的研究,幾乎趨於完成。但是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微觀世界的粒子研究,才剛剛開始。
  • 王貽芳: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部分關鍵部件已成型
    受訪者供圖「目前我們在繼續進行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設方案的設計優化,目標是提高指標可靠性,優化性價比,一些關鍵部件已研製成型,部分達到設計指標要求。」兩會期間,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代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EPC是正在規劃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項目,科學家希望藉此研究希格斯粒子及相關科學問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的線索。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發布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發布 中國建「希格斯粒子工廠」更近一步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高能物理學家提出的備受矚目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計劃取得裡程碑式重要進展——CEPC兩卷
  • 中科院高能所: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料2030年前建成
    中科院高能所: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料2030年前建成 2018-11-15 08:58:36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加速器長達100公裡 我國科學家發布「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概念...
    「加速器周長達到100公裡,相比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前身LEP,亮度將提高1萬倍,技術跟過去相比有很大提高。」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介紹,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一個大型國際科學項目,可以幫助進一步理解希格斯粒子性質、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質丟失、尋找暗物質等一系列未解的關鍵科學問題並尋找新的物理規律。
  • 十問「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它被喻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最後的一塊拼圖」,可是為什麼當它終於被發現,科學家們卻說這是人類探索基本粒子的新開端?中國科學家為什麼想要建造下一代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來「批量生產」它?為什麼這是我國高能物理研究,甚至國家發展的難得機遇?  通過以下十個問答,希望能讓你對「希格斯粒子」與「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了解深入一步。  1、什麼是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可怕之處?
    引言:早在2012年,中國科學院負責研究高能物理的院士們就提議,建造屬於中國自己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在過去這麼多年的時間裡,由於這個項目耗資巨大,爭議不斷,所以一直沒有結果。前段時間,楊振寧公開表示反對此事。
  • 中國建造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有什麼意義?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是我國正在論證中的新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如果建成,它將有望超越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成為世界上最強的粒子加速器之一。那麼,建造這樣大型的粒子加速器有什麼意義呢?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預言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就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發現的。雖然這種粒子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被預言存在,但直到21世紀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投入使用才被證實。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標誌著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已經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新的物理學時代需要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去開創。
  •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和超級質子對撞機——中國正迎來引領世界科技...
    而中國只有即將退役的BEPC(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且能量只有3~5GeV。相關的探測器、機械、電子、微波、低溫超導、計算機及網絡等技術也得到巨大發展。例如歐洲核子中心為解決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海量高能物理數據的傳輸問題,發明了www網絡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生活。「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
    在32年前的今天,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1988年10月16日凌晨5點56分,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對撞成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建設的高科技工程。它包括電子注入器、貯存環、探測器及數據處理中心、同步輻射區等4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數百種、上萬臺件高精尖專用設備組成的複雜的系統工程。
  • 我國大型對撞機建設新進展來了,王貽芳這樣評價
    ◎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目前我們在繼續進行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設方案的設計優化,目標是提高指標可靠性,優化性價比,一些關鍵部件已研製成型,部分達到設計指標要求。CEPC是正在規劃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項目,科學家希望藉此研究希格斯粒子及相關科學問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的線索。「這麼大規模的項目,前期研究論證需要相當長時間,在正式開始建設之前,要將所有關鍵步驟都走一遍,關鍵部件都做出來,才能估算出整體造價,看看不同設備之間指標配合是否合理,才能體會其中的困難。」王貽芳說。
  • 新聞資料:未來大型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
    :未來大型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 2004年08月21日 11:45
  •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大型對撞機首批關鍵部件已亮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正在規劃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項目,科學家希望藉此研究希格斯粒子及相關的科學問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了CEPC最新科研進展:首批關鍵設備的研製成果已亮相,部分達到了設計指標要求,整體工作按照計劃向前推進。針對疫情期間科研項目受到的影響,王貽芳表示,由於財政資金的壓減,一些大項目面臨設備採購合同無法正常執行、招標延期、項目停工等風險。
  • 中國「超級對撞機」再迎進展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備受矚目的中國「超級對撞機」——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有了最新進展。在10月20日舉行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30周年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透露,「截至目前,CEPC預研經費基本到位,預研工作全面展開」。「超級對撞機」是我國高能物理學界於2012年提出的面向未來的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其最終規模將數倍於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對撞機——建於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 歐核中心發布最新粒子物理學戰略,擬建「未來環形對撞機」!
    CERN擬議建造未來環形對撞機接棒LHC。圖源:《自然》雜誌官網CERN稱,新戰略確定的最高科學優先事項是研究希格斯玻色子和高能量前沿探索。為此,CERN確定了「兩步走」的路線圖:先建造一臺正負電子對撞機——旨在獲得大量希格斯玻色子、再建造未來環形對撞機(FCC)。
  • 中科院高能所:歐洲最新粒子物理戰略路線與環形對撞機設想一致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歐洲核子中心(CERN)理事會當地時間19日全票通過歐洲粒子物理2020戰略,其確定基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希格斯(Higgs)工廠」是「優先級最高的未來對撞機項目」,並期望建設能量儘可能高的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
  • 中科院院士王貽芳捐50萬美元獎金助力大型對撞機建設
    他同時對曾受爭議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予以回應,表示這個對撞機的科學目標就是要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質,現在是推動對撞機建設的最好時機。  11月17日,在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報告會和採訪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介紹了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最新進展。對曾受爭議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他表示,現在是推動對撞機建設的最好時機,這個時間窗口不會超過10年。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在黨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於 1988 年 10 月建成。該工程主要包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BES)和同步輻射裝置(BSRF)。1991 年,國家計委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 中國欲建正負電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極力反對?
    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的院士們一直在申請建造CEPC(全程正負電子對撞機),追趕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的進度,而楊振寧先生卻表示極力反對。正負電子對撞機其實是一種加速微觀粒子的機器。我們知道,電子這種微觀粒子是帶有電性的。如果我們將一個電子放入一個電場中,那麼它就會往電場的反方向運動。電子受到的力,與電場的強度成正比。
  • 修建我國最大正負電子對撞機,投資400億會不會打了水漂?
    此外,對撞機還可以使得微觀尺度上模擬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我們所有的電子,質子,中子都是通過對粒子的轟擊發現的。科學家在這個核子中心裡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利用希格斯粒子,可以解釋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發現,正是因為粒子加速器對未來科學的巨大作用,所以我國在1983年開始修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於1988年建成,目前的能量範圍在2GeV-5GeV之間,雖然和歐洲的核子中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畢竟在世界能夠有實力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國家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