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目前我們在繼續進行CEPC(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建設方案的設計優化,目標是提高指標可靠性,優化性價比,一些關鍵部件已研製成型,部分達到設計指標要求。」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代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CEPC是正在規劃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項目,科學家希望藉此研究希格斯粒子及相關科學問題,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的線索。
「這麼大規模的項目,前期研究論證需要相當長時間,在正式開始建設之前,要將所有關鍵步驟都走一遍,關鍵部件都做出來,才能估算出整體造價,看看不同設備之間指標配合是否合理,才能體會其中的困難。」王貽芳說。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的話別人早就做了,我們對難度有充分預估,」王貽芳說,「目前的進展跟我們預期的差不多。」
他介紹道,首批關鍵部件已研製成型,「部分部件達到了設計指標要求,有一些還需要再努力,我們總體比較滿意。」
王貽芳說,部分指標未達標是意料中的事。「我們其實不希望首批所有部件全都達到設計指標,如果第一次做就達標了,說明沒有一點難度,設計上太保守了。目前不能達標,但經過幾次努力能達標,就會有進步,如果經過三五次還是達不到,說明指標可能定得太高,很難實現,我們會調整指標。」
王貽芳舉例說,加速器的關鍵部位速調管的關鍵參數是效率,效率越高越省電,運行費就越便宜便宜。「國內速調管之前的效率不到50%,我們的設計目標是80%,年初完成的樣機的效率達到60%,即國外現在的水平。今年會投產做效率為80%的速調管,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來。」
「前期研究工作大概還需要5年時間。」王貽芳說。
去年,王貽芳獲得未來科學大獎,並將50萬美元獎金捐贈出來建立CEPC促進基金。該基金將用於相關研究、人才引進等,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管理。「基金已經收到支持這件事的企業捐款,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社會資金能參與進來。」他說。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