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阿秒雷射脈衝的產生與測量裝置」通過成果鑑定

2020-11-21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點實驗室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利用自己組建的阿秒雷射產生與測量裝置成功地獲得了單個阿秒雷射脈衝。3月19日,該項研究成果通過了由中科院組織的專家鑑定。

  阿秒雷射脈衝(1阿秒=10-18秒,為千分之一飛秒,1飛秒為千萬億分之一秒)是目前人們所能控制的最短時間過程,可以用來測量原子內繞核運動電子的動態行為等超快物理現象。自本世紀初誕生以來,已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X射線雷射物理、化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應用突破。但由於阿秒雷射的前沿性及技術的挑戰性,迄今國際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研究組實現了單個阿秒雷射脈衝的產生及測量。物理所的研究人員基於他們在超快雷射研究領域十多年的工作基礎,通過解決周期量級飛秒雷射脈衝的產生、載波包絡相位的長時間穩定、極紫外波段高次諧波相干輻射的控制、光電子能量時間飛行譜的測量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研製建成包括3.8飛秒驅動雷射壓縮器、氣體高次諧波產生裝置、阿秒條紋相機、極紫外光譜儀及電子精密控制系統等單元設備在內的阿秒雷射產生及測量裝置,並銜接了阿秒雷射應用研究平臺。研究組利用這套裝置成功測量到脈衝寬度小於200 阿秒的單個阿秒雷射脈衝,並反演得到與常規自相關儀測量結果一致的紅外驅動飛秒雷射脈寬,進一步佐證了所得阿秒雷射脈衝寬度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填補了我國阿秒雷射脈衝的空白。相關結果工作已在Optics Express等雜誌上發表,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及宣讀報告。由清華大學周炳琨等九位同行院士及教授組成的鑑定專家組鑑定認為:該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對我國阿秒雷射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項研究工作得到財政部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方向性項目和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相關資助。

相關焦點

  • 中佛羅裡達大學通過工業雷射器產生阿秒雷射
    使該領域發展成為可能的技術突破是基於超短雷射脈衝的產生,這種脈衝只持續電磁波的幾個周期振蕩。這些短脈衝的聚焦強度相當於電子在原子和分子中經歷的電場強度。阿秒科學領域最初是通過將強雷射脈衝非線性壓縮到兩個光學周期以下而得以實現的。二十年後,要產生這樣的短脈衝,仍然需要最先進的雷射器,才能最有效地利用稀有氣體中的「瞬時」光學非線性來進行頻譜加寬和參數頻率轉換。
  • 產生高強度阿秒渦旋脈衝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雷射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並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且根據這個新物理提出了一種產生單個阿秒渦旋脈衝的方案。
  • 科學網—提出產生高強度阿秒渦旋脈衝思路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雷射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
  • 科學家提出產生高強度阿秒渦旋脈衝思路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雷射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並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
  • 阿秒脈衝揭示了分子中的電子波紋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和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第一個利用新技術產生強大的阿秒X射線雷射脈衝的實驗表明,可以在分子中產生稱為「脈衝拉曼散射」的電子波紋。
  • 《Nature》子刊:雷射直接測繪阿秒脈衝的電子動力學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悉,最近,來自上海光機所的研究人會員觀察到使用飛秒雷射場誘導的周期性的電子束條紋。科學家們首次為大家展示了 前所未有的的時間解析度的阿秒電子動力學的直接計量學結果。
  • 上海光機所在產生高強度阿秒渦旋脈衝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雷射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並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且根據這個新物理提出了一種產生單個阿秒渦旋脈衝的方案。
  • 科學家提出產生高強度阿秒渦旋脈衝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發現利用相對論強度的圓偏振雷射與固體靶作用,可以產生高強度的攜帶有軌道角動量的表面高次諧波,並揭示出其中的物理本質是光的自旋角動量轉化為軌道角動量
  • 超短脈衝雷射與超快現象(一)
    圖1.物質微觀體系中各瞬態現象的時間尺度對物質微觀體系超快現象的研究不僅可以使我們認識物質的本質,而且還可以發現控制和改變與物質變化相關的瞬態過程從而產生新的物質,更好地為人類服務。探索和控制物質內部的超快過程,就需要超短脈衝雷射。
  • ...研究所開展調研/喬賓團隊提出強雷射驅動產生孤立高亮阿秒脈衝...
    雷射所黨委書記、所長賈中青詳細匯報了雷射所科研發展、學科建設、科教融合以及雷射所和光電學院一體化發展建設情況。陳嘉川對雷射所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進一步加快科教融合發展步伐,充分合理利用好研究所和學院現有教師資源,加快雙一流學科建設,合理配置本科學生規模和研究生招生規模,嚴把「立德樹人」關,把學生教育作為重要事情來抓。
  • 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雷射、啁啾脈衝放大、超快光學和諾貝爾獎
    這一系列的成果, 尤其是雷射放大, 成功地推動了雷射脈衝向更短更強的方向發展。雷射放大是低能量脈衝經過已經獲得粒子數反轉的增益介質從而得到相對高能量的雷射脈衝輸出。這可以利用諧振腔(再生放大)也可以不用(多通放大)。
  • 上海光機所在雷射直接度量阿秒電子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阿秒電子動力學領域取得進展,採用高對比度飛秒雷射脈衝技術與等離子體鏡鎖相機制,解決了飛秒雷射脈衝與阿秒電子脈衝的時空同步難題,實驗中觀測到電子在光場調製下的空間條紋圖,實驗驗證了「全光阿秒電子示波器」的可行性。
  • 光速般的電子,每秒發射1億個脈衝雷射,還能產生可測量的電流!
    包括康斯坦茨大學物理學家在內的一個歐洲研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用光操縱電子,有時可以在飛秒範圍內傳輸電子,這可能會對未來數據處理和計算產生重大影響。傳統上基於矽半導體技術的現代電子元件可以在皮秒(即10^-12秒)內打開或關閉。標準手機和計算機的最高工作頻率為幾千兆赫(1 GHz=10^9 Hz),而單個電晶體可以接近1太赫茲(1THz=10^12 Hz)。
  • 戰略研究丨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阿秒超快雷射近20年的發展歷程表明,寬帶高次諧波產生阿秒脈衝來拓展應用的根本局限在於單脈衝能量偏低,國際主流的解決途徑是建立高功率和長波長的飛秒超快雷射系統。歐盟投資數億歐元,在匈牙利建立了極端光裝置–阿秒脈衝源(ELI-ALPS),通過兩個拍瓦雷射系統產生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阿秒脈衝。
  • 超快超強雷射及其科學應用發展趨勢研究
    阿秒超快雷射近20年的發展歷程表明,寬帶高次諧波產生阿秒脈衝來拓展應用的根本局限在於單脈衝能量偏低,國際主流的解決途徑是建立高功率和長波長的飛秒超快雷射系統。歐盟投資數億歐元,在匈牙利建立了極端光裝置–阿秒脈衝源(ELI-ALPS),通過兩個拍瓦雷射系統產生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的阿秒脈衝。
  • 知道「阿秒電子動力學」嗎?與晶體對稱性產生的有趣應用!
    ,從具有受控極化狀態的固體中產生了高階諧波。氣體中高次諧波產生非線性過程是阿秒科學的基石之一,廣泛應用於許多科學領域,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這種強場現象將許多低能光子從強雷射脈衝轉換成能量高得多的光子(小百科:「阿託秒」(阿秒)作為一個理論上的時間量程而存在,為10的負18次方秒)。博科園-科學科普:儘管HHG過程在原子和分子氣體中已被很好地理解,但固體材料中潛在頻率轉換機制目前仍是科學爭議的主題。
  • 我國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研製獲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成功實現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這是繼2016年8月實現5拍瓦國際領先成果之後,我國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研究再次取得重大進展。  據人民日報10月27日消息,超強超短雷射能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強電磁場、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時間尺度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
  • 如何實現兆赫茲量級孤立阿秒脈衝
    這種可行性在十年前就以得到驗證,並且,高次諧波(HHG)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原子分子物理、表面科學和成像。極紫外輻射發光是源自於強雷射場與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強場使得庫倫壁壘發生彎曲,能夠使一個受約束的電子波包穿過壁壘,離開母離子。當雷射電場發生反轉時,波包獲得反向加速度,向母離子運動,並與母離子重新結合,激射出一個極紫外光子。
  • 研究人員從工業雷射產生阿秒光
    的阿秒是十億分之一秒,並且以與阿秒精度測量的能力的十億分之一允許研究人員研究內部的原子和分子的電子的快速運動到其自然時間尺度。測量這種快速運動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方面,這可以為努力收集太陽能發電,檢測化學和生物武器,進行醫學診斷等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