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飛秒雷射結合自組裝複合加工技術獲突破

2020-08-14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合肥8月1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利用飛秒雷射引導毛細力自組裝複合加工方法,實現了手性可控三維微結構和三維金屬納米間隙結構的靈活製備,並實現了在渦旋光手性檢測和高靈敏度生化檢測方面的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分別發表在《先進材料》和《先進功能材料》上。

手性微結構在光學和力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潛力,可以用於構築多種多樣的光學和力學超材料。目前三維手性微結構的靈活、可控制備仍存在諸多困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在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面開展了長期的系統性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他們通過將飛秒雷射直寫與毛細力自組裝技術結合,開發了新型的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法,實現了複雜多層級聚合物結構的製備,並在微物體操縱、微粒製備、微光學、仿毛細血管微通道製備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應用研究。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團隊將飛秒雷射直寫與毛細力驅動自組裝技術相結合,通過調控微結構的空間排布、結構尺寸等參數,引導毛細力的方向和大小,成功製備了多層級手性微結構,並展示了該方法高度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此外,該研究團隊還利用這種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法成功製備了三維金屬納米間隙結構,並實現了典型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標的物R6G和抗癌藥物DOX的高靈敏度檢測。該研究為非平坦表面上構建金屬納米間隙結構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有望將基於微流體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檢測技術應用於精準醫療、實時在線檢測等領域。

相關焦點

  •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2020-05-11 02:5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赫 責任編輯:李赫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05-11 08:34
  • 飛秒雷射做仿生,要的就是細緻活
    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與其它納秒脈衝雷射或連續雷射的微納加工技術相比,飛秒雷射直寫技術有著如下幾個獨特優勢:(1)由於加工區域的熱衝擊相對較低,加工精度較高;(2)峰值功率強度高,使得飛秒雷射直寫技術幾乎適合任何硬質材料加工;(3)由於非線性吸收效應
  • 極端製造 | 雷射加工文章合集|光學|納米|雷射束|微納_網易訂閱
    飛秒雷射具有極高峰值強度和超短脈衝寬度,可誘導雷射波長下透明材料的非線性多光子吸收;更重要的是,透明材料中的飛秒雷射束聚焦可將非線性相互作用限制在聚焦體積之內,從而實現3D微/納米製造;這一3D製造能力可提供3種不同的加工製造策略:非變形製造、減材製造和增材製造;此外,通過不同策略的混合可以創造出複雜程度極高的3D結構並提升結構的功能。混合飛秒雷射3D微/納加工技術為材料加工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然而傳統紫外雷射製備的光纖布拉格光柵熱穩定性差,高溫條件下易被擦除,需要繁瑣的光纖載氫預處理,不適用於高溫環境。而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無熱效應影響、加工材料範圍廣、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以及能夠在透明材料內實現三維加工等優點,被用於玻璃、晶體、金屬等各類材料的微納加工。同時光纖光柵飛秒雷射製備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AFM:面向硬脆材料的精密製造技術——幹法刻蝕輔助雷射加工
    由於傳統加工工藝的限制(機械加工精度低、掩膜腐蝕的各向異性導致結構保真度低),藍寶石在微納光學領域的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近年來,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真三維加工能力,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等優勢,已在微電子、微光學、微機電系統、生物傳感等領域微納結構的精密製造中得到驗證並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飛秒雷射燒蝕技術能夠實現藍寶石等硬脆材料微納米結構的製備。
  • 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仿生微納結構表面及多功能應用
    ;(d) 飛秒雷射加工技術自然界可以說是現代工業極端製造行業的指引者。>為了獲得這一具有功能性特徵的微納結構的表面,研究人員發展了不同的微納製造技術,包括離子蝕刻、Sol-gel工藝、自組裝以及模板法等。
  • 飛秒雷射加工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吳東教授課題組與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勇、肖敏課題組以及胡小鵬、祝世寧課題組合作,利用飛秒雷射電疇擦除技術首次成功製備出三維非線性光子晶體,並實現了三維準相位匹配的雷射倍頻。
  • 青島自貿雷射掌握五大飛秒核心技術,能幹什麼?
    數飛秒間輸出的高密度能量讓飛秒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時間極短,等離子體還沒來得及將能量傳遞給周圍材料,就已經從材料表面被燒蝕掉,不會給周圍的材料帶來熱影響,這種「冷加工」優勢使飛秒雷射技術在精密鑽孔、精密切割等精密加工領域中應用前景巨大。
  • 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
    孔加工在1mm厚的不鏽鋼薄片上,飛秒雷射進行了具有深孔邊緣清晰、表面乾淨等特點的納米級深孔加工;在金屬薄膜上,鈦寶石飛秒雷射加工製備出了微納米級陣列孔,孔徑最小達2.5um,孔直徑在2.5~10um間可調,最小間距可達10um,很容易實現10-50um間距調整。2.
  •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製作三維光子晶體
    但光子晶體在製備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利用微納加工技術製作三維光子晶體的方法。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技術是一項新型三維加工技術,它應用了飛秒雷射技術、高精度三維移動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實現高精度的三維材料加工。其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
  • 飛秒雷射仿生製造人工肌肉骨骼系統
    然而,現有的軟體材料三維加工技術通常僅適用於單材料體系。單一軟材料存在各向同性響應、自支撐機械強度低、耐久性和穩定性差等問題,這成為其未來應用的主要障礙。自然生物的肌肉骨骼系統為開發軟硬結合的微納機器人提供了靈感。然而,人工肌肉骨骼系統的製造通常需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質不同的材料以亞微米尺度的解析度編程組裝成複雜的三維微納結構,這在當前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儘管當前存在諸多的技術可以用來在GO表面製備薄膜,如直接組裝、納米壓印、結合電子束蝕刻的平板印刷,這些技術要麼比較耗時、費錢或缺乏靈活性。來自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 Jianjun Yang團隊採用超快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FPL))技術在140nm厚度的GO薄膜上製備出亞波長光柵。
  • 飛秒雷射輻照在有機溶劑中製造碳化複合的微納超表面以實現仿生減...
    在本文的工作中,採用飛秒雷射對金屬在有機溶劑中進行輻照以製備出雜化的微納結構、交叉結合超高和超低空間頻率分布的雷射誘導的周期性的表面結構(UHSFLs/LSFLs),以模仿歌利亞鳥翼鳳蝶的減反射結構。同時沉積碳或新形成過渡的金屬碳化物層,從而實現同歌利亞鳥翼鳳蝶一樣功能的黑色素的吸收色素。
  • 雷射自倍頻晶體及綠光雷射器件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王繼揚教授完成的「硼酸鹽雷射自倍頻晶體和小功率綠光雷射器件商品化製備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此外,山東大學作為合作單位獲得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繼揚教授及其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專項支持下,在蔣民華院士學術思想指導下,堅持複合功能晶體研究,與中科院理化所許祖彥院士課題組合作,突破傳統思想,發現硼酸鈣氧鹽類晶體的最大有效非線性係數在非主平面方向。
  • ​光學精密工程 |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及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安徽 合肥 230022)DOI:摘 要 為改善以往圖案化透鏡加工工藝複雜、製造技術昂貴、圖案設計方面有限制等缺點,本文將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技術應用於圖案化微透鏡的快速、高精度加工。
  • 飛秒雷射的「妙手」之下,微光學元件實現功能多樣化
    ,為此,結合後續刻蝕工藝對結構表面質量進行改善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工藝主要分為溼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和幹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兩種。溼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微光學元件主要包括三種方法(圖2):飛秒雷射加工輔助掩膜和無掩模的溼法刻蝕技術、飛秒雷射正置倒置液體輔助加工方式。
  • 飛秒雷射刻蝕技術將普通金屬變成「完美」的太陽光能吸收器
  • 混合飛秒雷射3D微/納加工
    簡介目前雷射作為各種材料加工合成的必要工具而被廣泛應用,其中超快雷射(飛秒雷射和皮秒雷射)常用來實現低環境負荷、高品質、高效率的材料製備。基於超快雷射,已成功研發的技術包括:3D微/納米製造技術、大縱橫比加工技術、新型材料合成技術等,這些技術已經應用在生物晶片及高功能光子、電子微/納米器件製造中。在這些技術中,本文對3D微/納米製造技術進行介紹。
  • 「硼酸鹽雷射自倍頻晶體和小功率綠光雷射器件商品化製備技術及...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王繼揚教授完成的「硼酸鹽雷射自倍頻晶體和小功率綠光雷射器件商品化製備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此外,山東大學作為合作單位獲得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繼揚教授及其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專項支持下,在蔣民華院士學術思想指導下,堅持複合功能晶體研究,與中科院理化所許祖彥院士課題組合作,突破傳統思想,發現硼酸鈣氧鹽類晶體的最大有效非線性係數在非主平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