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

2021-01-08 迪亞哥談雷射切割技術

基於能量高度集中、熱影響區小、無飛濺無熔渣、不需特殊的氣體環境、無後續工藝、雙光子聚合加工精度可達0.7um等優勢,飛秒雷射在誘導金屬微結構加工應用方面和精細加工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1. 孔加工

在1mm厚的不鏽鋼薄片上,飛秒雷射進行了具有深孔邊緣清晰、表面乾淨等特點的納米級深孔加工;在金屬薄膜上,鈦寶石飛秒雷射加工製備出了微納米級陣列孔,孔徑最小達2.5um,孔直徑在2.5~10um間可調,最小間距可達10um,很容易實現10-50um間距調整。

2. 金屬材料表面改性

1999年德國漢諾瓦雷射中心Noltes等人首次報導了結合鈦寶石飛秒雷射三倍頻光(260nm)和SNOM(掃描進場光學顯微鏡)在金屬鎘層制出了線寬僅200nm的凹槽。為以後的無孔徑近場掃描光學顯微鏡(ANSOM)取代SNOM奠定了基礎,獲得了高達70nm的空間解析度,開拓了遠場技術在納米範圍下的物理化學特性以及運輸機制的研究。

3. 金屬納米顆粒加工

自1993年HengleinA等人首次利用雷射消融法製備金屬納米顆粒以來,許多研究小組製備出高純度、力度分布均勻的金屬納米顆粒。LinkH等人進一步控制飛秒雷射的能流密度和照射時間,將金屬納米棒完全融化為金屬納米點。與其他雷射脈衝相比,飛秒雷射改變的金屬顆粒尺寸大小和特定形狀,使金屬納米顆粒特別是貴金屬(Au、Hg、Pt、Pd等)在催化、非線性光學、醫用材料科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4. 金屬掩模板加工

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VenkatakrishnanK等人利用飛秒雷射直寫方法製作了以金屬薄膜為吸收層、石英為基底的金屬掩模板,並將前入射與後入射兩種方案做了比較,發現採用前入射的方法能夠得到更小的特徵尺寸和好的邊緣質量。並且利用飛秒雷射超衍射極限加工有效地修補了金屬鎘掩模板的缺陷,修復的線寬達到小雨100nm的精度。目前構建的飛秒雷射修正光掩模板工具已在IBM的伯林頓、福蒙特州的掩模製作設備中運行。這對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

5. 複雜的微結構加工

耐熱玻璃上的水渠道結構,邊緣質量較好。但結構的精確性、表面和底端形態還有待改進;

光敏樹脂裡面製作的世界上最小的人造動物模型:10um長,7um高的公牛;

ScR500樹脂內製備的約10um的微型金字塔和房子模型;

光刻膠上飛秒雙光子聚合的微型蜘蛛和恐龍模型等。

相關焦點

  • 基於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獲得水下透明超疏油界面
    西安交通大學陳烽教授團隊基於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獲得了水下透明超疏油界面。該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材料類期刊J. Mater. Chem.該課題組採用飛秒雷射在石英玻璃表面誘導出了一層納米顆粒結構。將該結構化表面浸入水中時,水會填充在粗糙納米結構之間,形成被俘水層,可以有效地阻礙油滴與固體表面的接觸,從而使得所制表面擁有了水下超疏油性,即抗油汙特性。同時,由於被俘水層的折射率相比空氣更加接近石英玻璃的折射率,使得雷射誘導的粗糙表面對光散射作用大大減弱,在水下透光率會超過90%。
  • 常見雷射微加工技術及其進展情況
    近年來,雷射微立體光刻技術得到了大力研究與開發。  2.5 雷射選區燒結技術(SLS)  它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具有可加工材料範圍廣且可製作任意複雜三維形狀的獨特優勢。目前,人們嘗試用SLS 工藝進行微機械的製造。在SLS工藝中,首先在計算機上完成符合需要的三維CAD模型,再用分層軟體對其進行分層得到各層截面,採用自動控制技術,使雷射有選擇地燒結出與計算機內零件截面相對應部分的粉末,使粉末經燒結融化冷卻凝固成型。
  • 中國學者用飛秒雷射製備量子存儲器
    中國學者用飛秒雷射製備量子存儲器 2020-03-08 20:15: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生物醫學玻璃的雷射微加工—晶片實驗室
    簡單地說,能夠將整個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基本操作單位集成到簡單微系統上的技術就叫「晶片實驗室」。「晶片實驗室」中的晶片是作為流體在其中流動的微通道圖案,可被模塑或刻蝕。晶片實驗室技術有望成為一種重要的診斷工具。這些微型化的設備使醫療保健服務提供方可以使用非常少量的試劑和測試樣本執行一系列診斷測試。此外得益於它們的便攜性,還可以在遠離實驗室環境的現場進行測試。
  • 高深寬比無裂紋微結構之飛秒雷射製造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Minghui Hong研究團隊,採用飛秒雷射在藍寶石上實現了高深寬比、無裂紋的微結構製造。提出一種用於提高雷射加工透明材料的吸收能力的優化策略;精確的控制雷射輻射的臨界通量,避免了裂紋的形成,在藍寶石上實現了無錐度、高深寬比的微結構製備;可以在透明材料上實現不同顯微結構的製造。
  • 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你分得清嗎?
    大家對雷射加工並不陌生,但你對經常能聽到的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等,你是否能分得清呢?▌ 我們先來搞清楚時間單位換算1ms (毫秒)=0.001秒=10-3秒1μs (微秒)=0.000001=10-6秒1ns (納秒)=0.0000000001秒=10-9秒1ps (皮秒)=0.0000000000001秒=10-12秒1fs (飛秒)=0.000000000000001秒=10-15秒搞清楚了時間單位,我們就知道了飛秒雷射是一種極其超短脈衝的雷射加工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而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無熱效應影響、加工材料範圍廣、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以及能夠在透明材料內實現三維加工等優點,被用於玻璃、晶體、金屬等各類材料的微納加工。同時光纖光柵飛秒雷射製備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飛秒雷射製備FBG的方法有哪些優勢和特點?該技術面臨哪些挑戰?未來發展趨勢如何?下面我們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 西安交通大學陳烽團隊:基於飛秒雷射誘導的水下超疏聚合物微結構有效分離水-聚合物混合液
    基於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在不鏽鋼網表面誘導出分級納米結構。飛秒雷射處理後的不鏽鋼網在水下對對各種聚合物液滴都展現出極強的排斥性。這種性質被定義為水下超疏聚合物性(Underwater Superpolymphobicity)。掃描電子顯微鏡結果顯示:水下聚合物液滴在雷射處理的不鏽鋼網上能夠保持球狀,只接觸不鏽鋼網微結構的頂部。
  • 飛秒是新技術嗎?不安全嗎?會有後遺症嗎?
    當我向她們介紹當下主流的全飛秒SMILE手術時,她們往往表示並不了解,「這是新技術吧?會不會不安全啊?」另外,就是擔心全飛秒SMILE手術會不會有後遺症之類的,比如:會得白內障嗎?眼會瞎嗎?一時間久——12年2006年,蔡司推出了全飛秒雷射技術,2008年,施行了第一例全飛秒SMILE手術,至今手術開展已經有12年的時間。
  • 飛秒、全飛秒、準分子雷射手術有什麼區別
    飛秒雷射的不同,在於它切削角膜時不再需要使用微型角膜刀。當飛秒雷射穿過角膜時,會通過電極作用產生氣泡來將角膜分離,其切割更快、更準、更均勻。掀開角膜瓣之後,再由準分子雷射氣化切削角膜基質。也稱「半飛秒雷射術」。  飛秒雷射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環境、信息、醫療、國防、工業等各個領域。飛秒雷射被用於眼科手術,被譽為「屈光手術的又一次革命」。
  • 飛秒雷射刻蝕技術將普通金屬變成「完美」的太陽光能吸收器
  • 我飛秒雷射結合自組裝複合加工技術獲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8月1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利用飛秒雷射引導毛細力自組裝複合加工方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在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面開展了長期的系統性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他們通過將飛秒雷射直寫與毛細力自組裝技術結合,開發了新型的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法,實現了複雜多層級聚合物結構的製備,並在微物體操縱、微粒製備、微光學、仿毛細血管微通道製備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應用研究。
  • 近視摘鏡手術,全飛秒和半飛秒,選哪個恢復更快?
    今些年來,雷射矯正手術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近視患者選擇做摘鏡手術,然而,許多到浙江省眼科醫院之江院區做摘鏡的患者發現,原來雷射手術可以分為很多種,很多患者都會面臨,既適合半飛秒,又適合全飛秒,而不知道如何選擇。那麼,只有一字之差,半飛秒和全飛秒,我該怎麼選?選哪個更好?
  • 青島自貿雷射掌握五大飛秒核心技術,能幹什麼?
    邴召榮介紹,由於國內飛秒光纖雷射器研究一直處在實驗室階段,核心器件長年依靠進口。國內高端雷射器市場基本由通快、相干、IPG等國外廠商掌握,歐美各國對關鍵技術模塊和元器件實行禁運,並抬高相關原材料的價格,飛秒雷射裝備的價格居高不下。由此,沒有獨立自主核心技術成為國內飛秒雷射產業發展的瓶頸。
  • 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仿生微納結構表面及多功能應用
    然後,我們為大家呈現了大量的現有的製造策略以凸顯飛秒雷射直寫技術在製造微納仿生結構表面上的優勢。緊接著,我們還總結了一系列典型的自然界的仿生設計,如荷葉表面、豬籠草、稻葉、蝴蝶的翅膀等。通過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的仿生微納結構及其典型的多方面的應用。基於界面化學和結構光學的相關理論,我們同時討論了這些微納結構的潛在應用並評估了採用飛秒雷射直寫技術進行製備微納仿生結構所面臨的挑戰和帶來的機遇。
  •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2020-05-11 02:5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赫 責任編輯:李赫
  • 大眾網臨沂《醫生說》第22期:雷射治近視 全飛秒、半飛秒、表層...
    雷射手術的分類:半飛秒、全飛秒、表層手術的應用  雷射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創口越來越小,越來越安全,手術方式越來越多元。  根據手術部位的不同,雷射手術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板層手術,一類是表層手術。醫院最常做的主要有半飛秒和全飛秒。     何為半飛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