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雷射的「妙手」之下,微光學元件實現功能多樣化

2020-12-15 光電匯

鄭家鑫,劉學青/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隨著半導體行業微細加工技術的發展,通過小型化和在小範圍內組合各種功能,產生出許多具有新特性的新應用,並且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完整的信息系統需要在一個儘可能小的空間內能夠實現儘可能多的功能,這就促使著光學系統必須小型化,光學元件必須微型化,以處理光學、雷射等領域的新應用。


微光學元件無論是現代國防科學技術領域,還是普通的工業領域都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在軍事領域被用於研製生產如熱成像裝置、紅外掃描裝置、飛彈引導頭、微光夜視頭盔以及各種變焦鏡頭等軍用光電系統。在普通民用領域中,自由非球面零件可以大量地應用到各種光電成像系統中,如攝像機的變焦鏡頭、各種顯示系統以及醫用內窺鏡等。


隨著人們對微光學元件的不斷研究,提出了多種製備方法,如雙光子聚合、半導體光刻工藝、電子束刻蝕、金剛石車削、飛秒雷射直寫以及輔助刻蝕等。然而這些方法都分別存在著加工效率低、難以製備三維結構、成本高、精度較低等缺點。


飛秒雷射直寫雖然對材料無選擇性、對環境要求低、製備精度高,並且可以實現任意三維結構的製備,但是通過飛秒雷射直寫出的結構表面粗糙度往往較高,難以符合人們對光學元件表面低粗糙度的要求。而通過後續刻蝕工藝的處理,可以實現一個理想的表面粗糙度。


因此,飛秒雷射輔助刻蝕的工藝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研究人員利用此方法在多種材料表面以及內部製備出了功能多樣的微光學元件,使得微光學領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飛秒雷射加工特點


飛秒雷射是脈衝寬度為幾飛秒到幾百飛秒的脈衝雷射,飛秒雷射加工的重要特點是大大減少了熱能向加工區域的擴散,顯著降低了熱影響區的形成,從而對軟材料和硬材料都可實現加工,即對材料無選擇性。


同時,抑制熱能向周圍區域的擴散也為高精度的加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並且由於加工的自由度高,所以可實現任意複雜三維結構的製備。


此外,飛秒雷射加工還有一重要的特點是能夠引發非線性吸收,使原本對於光透明的材料發生強烈的光吸收。多光子吸收過程使得飛秒雷射不僅可以對透明材料表面進行加工,還可以對其內部進行三維加工。圖1展示了誘導材料電子激發的單光子和多光子吸收過程。


圖1 飛秒雷射加工原理


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


通過飛秒雷射直寫出的結構表面粗糙度往往較高,難以符合人們對於光學元件表面低粗糙度的要求,為此,結合後續刻蝕工藝對結構表面質量進行改善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工藝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雷射使得材料發生改性,從而實現雷射作用區域刻蝕速率的改變,並根據改性區刻蝕速率的加快和減慢,分別使其在後續的刻蝕工藝中充當去除區域或是刻蝕掩膜區,並通過雷射焦點的掃描來形成三維的改性區,低功率的雷射改性配合後續刻蝕工藝的作用,可以方便實現任意三維微光學元件高平滑度的高效製備。


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工藝主要分為溼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幹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兩種。


溼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加工微光學元件主要包括三種方法(圖2):飛秒雷射加工輔助掩膜和無掩模的溼法刻蝕技術、飛秒雷射正置倒置液體輔助加工方式。


圖2 飛秒雷射輔助溼法刻蝕 (a) 無掩模; (b) 掩膜;(c) 液體輔助


幹法刻蝕輔助雷射加工製備微光學元件大致上也可分為三類:雷射加工輔助掩膜以及無掩模的幹法刻蝕、刻蝕輔助飛秒雷射無掩模灰度直寫工藝,如圖3所示。


常用的幹法刻蝕系統有離子束刻蝕、反應離子束刻蝕和感應耦合等離子體刻蝕等。離子束刻蝕是一種單純利用物理轟擊進行刻蝕的工藝,優勢在於對材料無選擇性,可用各種材料進行處理。在反應離子刻蝕和感應耦合等離子體刻蝕過程中包括兩種同時發生的過程:物理濺射、離子反應。由於過程中化學反應的參與,可實現橫向刻蝕並極大地提升了刻蝕的速率。

圖3 飛秒雷射輔助幹法刻蝕 (a)掩膜 ;(b) 無掩模;(c) 無掩模灰度加工


可加工的微光學元件


微光學元件,指面形精度可達亞微米級,表面粗糙度可達納米級的自由光學曲面及微結構光學元件。


微光學元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設計製造靈活、製造成本低、易於實現陣列化和批量化生產等優點,能夠實現普通光學元件難以實現的微小、陣列、集成、成像和波面轉換等新功能,在人工智慧、光纖通信、雷射雷達、信息處理、航空航天、生物醫學、雷射技術等應用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折射器件


雷射加工微光學元件中折射元件主要包括微透鏡微透鏡陣列以及複眼結構三大類。其中微透鏡是最小的單元結構,其適用範圍最廣,是重要的折射元件。


透鏡的功能有很多,主要包括成像、光束整形與光束準直等,可廣泛應用於安防、車載、數位相機、雷射、光學儀器等領域。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透鏡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2001年,研究人員首次在光敏玻璃內部進行了三維微光學器件的嘗試。他們利用飛秒雷射加工出改性區域,之後進行退火,最後利用10%的HF將雷射作用部分去除從而在光敏玻璃內部加工出了三維微光學元件,這對飛秒雷射輔助刻蝕加工微光學元件進行了初期的探索。


圖4 飛秒雷射輔助幹法刻蝕工藝實現人工複眼的快速製備


2019年,我們利用飛秒雷射加工結合幹法刻蝕工藝加工藍寶石複眼模板,如圖4。飛秒雷射在凹槽狀的藍寶石基板內加工出點陣,隨後用HF溶液刻蝕出凹透鏡曲面陣列,再利用高溫澆鑄轉寫的方式,成功在K9玻璃上實現了硬質複眼結構高效大面積的製備,在一個直徑為1 cm,高度為2.3 mm的複眼結構上有超過19萬個緊密排列的小眼,為硬質材料複眼結構的製備提供了方法。


衍射器件


常見的衍射元件主要有光柵結構和菲涅爾透鏡,除此之外光子晶體、超表面等結構也是利用衍射原理的元件。


2017年,我們利用飛秒雷射無掩模灰度直寫輔助幹法刻蝕技術,在矽表面製備了三維的菲涅爾波帶片結構。


該方法利用的原理為飛秒雷射作用過矽表面之後,雷射作用後的區域會發生氧化,並且隨著雷射能量、脈衝數等各參數的變化,氧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在隨後的幹法刻蝕過程中,雷射作用過的區域成為掩膜版,與未加工的區域產生刻蝕速率差,從而利用幹法刻蝕轉寫出三維結構。氧化程度不同刻蝕速率也不同,因而形成了灰度掩膜,拓寬了矽在微電子、微光學和微機電系統中的應用。


圖5 飛秒雷射輔助溼法刻蝕工藝在YAG上實現光子晶體的快速製備


2018年,研究人員Airán Ródenas探究了硬質晶體納米結構製造的工藝,研究中發現相應的刻蝕工藝可以使得被雷射改性後的YAG和藍寶石晶體刻蝕速率得到大大提高,為人們在晶體材料上的雷射加工提供了方法。為了展示這項技術的潛力,作者在釔鋁石榴石中製作了亞波長衍射光柵,如圖5所示。


微腔器件


光學微腔在傳感、通信和雷射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微腔主要是指尺寸在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的微型圓盤,能夠使大量光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讓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在其中並得到極大增強。其在非線性光學、光信號處理、傳感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是現代光學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2012年,上海光機所研究人員利用飛秒雷射直接寫入的3D特性,在熔融矽片上製作三維(3D)高品質因子回音廊的方法。該工藝主要包括飛秒雷射直寫和溼化學蝕刻形成獨立的微盤。採用CO2雷射退火,使微腔表面光滑。其品質因子高達1.07x106。


由於所加工出的微腔為無源器件,可以在其表面覆蓋一些增益介質來實現更高的光學輸出。在非平面內加工出高Q值的微腔,在基礎研究和生物、化學傳感應用方面具有重要應用。


圖6 飛秒雷射輔助溼法幹法刻蝕工藝在雙層鈮酸鋰薄膜上實現外部回音廊模式


傳統回音壁模式通過全內反射將光局域在光腔內部,只有很少一部分光場以倏逝波形式損耗。人們一直在尋求將光場局域在腔外的新方法,以增強光學模式的環境探測靈敏度及其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


2019年,研究人員通過飛秒雷射以及聚焦離子束加工方法在特製的雙層鈮酸鋰薄膜上製備出微盤結構,如圖6。再將中間二氧化矽緩衝層腐蝕掉。從而在上下微盤層中間形成一個納米級高度的水平狹縫。鈮酸鋰微盤腔的品質因子已達到100,000以上,其表面平整度優於1納米,這項工作也為研究微腔光學提供了一個新穎的平臺和手段。在此基礎上,腔光力學、非線性光學和光學檢測方面將有望得到更大的進展。


結束語


相較於傳統的光學元件,微光學元件在現代光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可實現的功能眾多,並滿足現代發展微型化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對微光學元件的加工與應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製作加工已成為阻礙微光學元件快速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而發展了多種微光學元件的製備技術。其中,刻蝕輔助飛秒雷射技術作為微光學元件的重要製備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作者簡介

鄭家鑫,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劉學青,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封面來源:www.jenoptik.com


☆ END ☆

相關焦點

  • ​光學精密工程 |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及其...
    實驗結果表明,使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可以實現靈活可控的3D圖案化微透鏡結構的加工,採用加工功率為7 mW,曝光時間為2 ms,掃描xy步距為0.5 μm,z步距為0.8~1.5 μm,不僅保證了微透鏡結構表面光滑,而且實現了微透鏡的快速加工。該技術在加工光學超材料、光學微器件、集成光學器件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我飛秒雷射結合自組裝複合加工技術獲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8月1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利用飛秒雷射引導毛細力自組裝複合加工方法,實現了手性可控三維微結構和三維金屬納米間隙結構的靈活製備,並實現了在渦旋光手性檢測和高靈敏度生化檢測方面的應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分別發表在《先進材料》和《先進功能材料》上。
  • 行業科普|光學原理: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雷射直寫
    技術簡介雷射直寫是製作衍射光學元件的主要技術之一,它利用強度可變的雷射束對基片表面的抗蝕材料實施變劑量曝光,顯影后便在抗蝕層表面形成要求的浮雕輪廓。雷射直寫製作衍射光學元件(DOE)是把計算機控制與微細加工技術相結合,為DOE設計和製作的方法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製作精度可以達到亞微米量級。
  • 飛秒雷射做仿生,要的就是細緻活
    b)微柱陣列、(c)網格陣列和(d)分層多級結構飛秒雷射可在金屬和聚合物等材料上鑽取微孔陣列,典型的如:利用飛秒雷射在PDMS上鑽孔可以極簡單地製成Janus膜用於實現氣泡的單向運輸[1];在材料表面刻畫微柱陣列一般用於構建超潤溼界面材料;利用飛秒雷射加工靈活性極高的優勢
  • 混合飛秒雷射3D微/納加工
    下文章來源於IJEM ,作者Editorial Office,江蘇雷射聯盟轉載文章連結:Koji Sugioka.簡介目前雷射作為各種材料加工合成的必要工具而被廣泛應用,其中超快雷射(飛秒雷射和皮秒雷射)常用來實現低環境負荷、高品質、高效率的材料製備。基於超快雷射,已成功研發的技術包括:3D微/納米製造技術、大縱橫比加工技術、新型材料合成技術等,這些技術已經應用在生物晶片及高功能光子、電子微/納米器件製造中。在這些技術中,本文對3D微/納米製造技術進行介紹。
  • 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你分得清嗎?
    大家對雷射加工並不陌生,但你對經常能聽到的納秒雷射、皮秒雷射、飛秒雷射等,你是否能分得清呢?▌ 我們先來搞清楚時間單位換算1ms (毫秒)=0.001秒=10-3秒1μs (微秒)=0.000001=10-6秒1ns (納秒)=0.0000000001秒=10-9秒1ps (皮秒)=0.0000000000001秒=10-12秒1fs (飛秒)=0.000000000000001秒=10-15秒搞清楚了時間單位,我們就知道了飛秒雷射是一種極其超短脈衝的雷射加工
  • 雙光子顯微鏡30年:當螢光分子遇見飛秒雷射
    當時,Denk有同事研究生物樣品中的鈣離子但苦於沒有強大的紫外雷射器和光學元件,於是他就想到如果使用雙光子吸收就能夠繞開紫外,換言之,與其通過一個紫外光子激發標記的鈣離子,通過兩個雙倍波長的可見光光子也能激發相同的螢光。有了想法後馬上實驗。
  • 飛秒、全飛秒、準分子雷射手術有什麼區別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雷射近視手術進入中國以來,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準分子雷射、飛秒雷射術和全飛秒雷射。  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於上世紀80年代出現,是相對傳統的近視手術方式。手術時,醫生會用微型角膜刀在角膜切一個微型圓弧,將它掀起,然後醫生再用準分子雷射來「打薄」角膜基質,切削掉一定的角膜厚度後,醫生再將掀起的角膜瓣覆蓋回去。
  • 用飛秒雷射製造三維微流體器件
    研究人員將用飛秒雷射技術製造的直徑為 1 !m的微毛細管與 2 個 50 !m 模壓通道連接在一起。當液體流過通道時, 利用 2 個較大通道之間產生的壓力差, 捕獲 5 !m 的聚苯乙烯小珠, 在液體流過通道時, 使小珠堵住微毛細管開口, 在不動的活細胞曝露在各種變化的環境時可採用這種方法。
  • 關於蘋果新款iPad Pro雷射雷達中的DOE
    採訪背景:衍射光學元件(DOE)是微光學元件的典型代表,也是3D傳感和成像系統的核心元件,但全球具備DOE設計和量產製造能力的廠商屈指可數。成立於1994年的德國企業CDA GmbH(以下簡稱:CDA),在2005年進入微光學技術領域,掌握著DOE核心技術,並具備根據客戶需求定製開發微光學元件的強大實力和豐富經驗。
  • 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的區別
    「飛秒雷射」這個名詞,對於了解近視手術的朋友都不陌生了,但是,眼科門診中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提問,「飛秒雷射是否術後就沒有疼痛感了?」「是不是飛秒雷射能達到2.0?要不然怎麼那麼貴?」其實,這都是對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不了解所致。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然而傳統紫外雷射製備的光纖布拉格光柵熱穩定性差,高溫條件下易被擦除,需要繁瑣的光纖載氫預處理,不適用於高溫環境。而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無熱效應影響、加工材料範圍廣、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以及能夠在透明材料內實現三維加工等優點,被用於玻璃、晶體、金屬等各類材料的微納加工。同時光纖光柵飛秒雷射製備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AFM:面向硬脆材料的精密製造技術——幹法刻蝕輔助雷射加工
    近年來,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真三維加工能力,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等優勢,已在微電子、微光學、微機電系統、生物傳感等領域微納結構的精密製造中得到驗證並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飛秒雷射燒蝕技術能夠實現藍寶石等硬脆材料微納米結構的製備。然而對於硬脆材料的加工,通常需要採用高能量密度雷射對材料進行燒蝕,加工精度不高且無法實現快速掃描加工。
  • 基於刀片法的飛秒雷射束腰半徑的實時測量與計算
    4 實驗數據的採集和自動處理   LabVIEW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圖形化編程開發平臺,它內置信號採集、測量分析與數據顯示功能,摒棄了傳統開發工具的複雜性,提供強大功能的同時還保證了系統靈活性。將刀片所處位置及其光功率數據作為兩列數值輸出,首先對光功率數值進行歸一化,然後調用LabVIEW軟體當中的求微分模塊進行微分,為了更為精確地求出雷射的束腰半徑,對微分結果進行線性插值。使用Gaussian型擬合模塊對結果進行擬合,擬合得到的結果進行積分並與實驗測量到的數據進行比較並分析誤差,殘差保持在0.01以內。
  • 昆明眼科醫院全飛秒雷射手術費用多少
    核心提示:昆明全飛秒雷射近視眼手術的價格是多少呢?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近視眼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很多近視患者選擇手術治療近視,目的是通過近視手術實現自己「摘鏡」的願望。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的近視眼手術已經非常成熟,很多近視患者選擇手術治療近視,目的是通過近視手術實現自己「摘鏡」的願望。昆明眼科醫院引進德國蔡司全飛秒SIMLE3.0系統通過全球系統升級,全飛秒手術的適應症將進一步放寬,1000度以內的高度近視患者也有機會享受全飛秒小切口、微創、無瓣的獨特優勢,此次升級無疑是高度近視患者的又一福音。
  • 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仿生微納結構表面及多功能應用
    本綜述同時還包括飛秒雷射直寫技術在仿生領域中的未來的展望。緊接著,我們為大家呈現了仿生結構設計(如荷葉、豬籠草、稻草葉、蝴蝶的翅膀等)和飛秒雷射加工製造的各種功能微納器件(如微孔、微柱、周期性等級結構、納米波紋、自組裝結構等)、基於界面化學和結構光學的相關理論,我們總結了採用飛秒雷射直寫技術製備的微納結構在結構光、自清潔、油水分離、霧收集、水下氣泡收集、液滴的直接傳輸、液滴/光轉換等的應用。
  • 茗視佳眼科醫院:全飛秒、半飛秒、準分子雷射手術你知道多少?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雷射近視手術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主要有三大手術方式:全雷射、半飛秒雷射、全飛秒雷射。該手術先採用微型角膜板層刀製作一帶蒂的板層角膜瓣,翻轉角膜瓣,再用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基質床,最后角膜瓣復位。但由於角膜板層刀制瓣可出現碎瓣、紐扣瓣、游離瓣等不良情況,現採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使制瓣更安全、更精確。制瓣後仍用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基質矯正屈光度。我們簡稱該手術方式為半飛秒雷射。
  • 安揚雷射發布工業級紫外飛秒雷射器
    2019年1月10日,武漢安揚雷射正式對外發布了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這是安揚雷射FemtoYLTM系列飛秒光纖雷射器產品中的新成員。TM-UV是基於光纖CPA技術的工業紫外飛秒雷射器,核心器件全部由安揚雷射自行研發和生產。
  • 採用刀片法對飛秒雷射束腰半徑的實時測量
    本文介紹了利用LabVIEW軟體編程,使用數據採集卡配合光功率計,通過刀片切割光束的方法測量並計算了經過凸透鏡的飛秒脈衝雷射的束腰半徑。對光功率隨刀片位置變化的關係進行擬合,可以在線實時測量精確度為微米量級的雷射束腰半徑。
  • 飛秒雷射輻照在有機溶劑中製造碳化複合的微納超表面以實現仿生減...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古人對人的要求為三個層次,即「師古」、「師自然」、「師心」的三個階段。本文報導了研究人員受到歌利亞鳥翼鳳蝶翅膀的啟發,採用飛秒雷射在有機溶劑中製造複合的微納超表面以實現仿生減反射超表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