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刀片法對飛秒雷射束腰半徑的實時測量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本文介紹了利用LabVIEW軟體編程,使用數據採集卡配合光功率計,通過刀片切割光束的方法測量並計算了經過凸透鏡的飛秒脈衝雷射的束腰半徑。對光功率隨刀片位置變化的關係進行擬合,可以在線實時測量精確度為微米量級的雷射束腰半徑。對經過會聚透鏡焦點附近的飛秒雷射束腰半徑進行了測量。發現在焦點之前束腰半徑隨位置的變化滿足經過焦點後測量的柬腰半徑偏大,這主要是由於飛秒雷射聚焦後峰值功率極大,對刀刃產生了破壞作用。

  1 簡介

  雷射的發明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從1960年的紅寶石雷射到二十一世紀末出現的量子點雷射的性質研究一直是科學工作者關注的熱點。雷射的基本性質主要是指其頻域和時域的性質,為了指定和論述雷射光束的傳播特性,必須對它的光斑半徑進行定義。普遍被採用的定義是光束髮光(最強烈)峰值,軸向或者數值的地方的半徑衰減1/e2(13.5%),我們稱其為雷射的束腰半徑。通常情況下需要實時判斷雷射的光斑大小及位置來進一步優化實驗結果,需要在線觀測並計算光斑的尺寸和所處的位置,基於這一目的本文採用刀片法進行了雷射束腰半徑的實時測量與計算。

  在使用雷射進行光學實驗和實際應用中,雷射的束腰半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如Z掃描,螢光動力學和雷射微加工等實驗中,都需要求出雷射的束腰半徑。它的測量精度會直接影響實驗數據結果和分析的準確性。目前對光斑尺寸測量的方法有狹縫法,Ronchi等光柵法,Radon分析法,Talbot效應法和刀口法等。刀口法採用的是測透射光強的測量方法,採用刃口平直的刀口,其透過率函數為階躍函數,在光電接收元件儘可能靠近刀口時減小衍射量,精確地測量μm級光斑大小是可行的。我們通常接觸到的雷射在TEM(橫模和縱模為0)模式下沿傳播方向的截面形狀都是高斯型,我們稱其為高斯光束。

  2 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質和測量原理

  高斯光束沿z軸橫截面的場強分布可以表示為:

 

  式中c為常數因子,x,y為垂直於光束方向z軸的橫截面內的坐標,ω(z)為z處的束腰半徑。高斯光束經過透鏡後傳輸的光束仍為高斯光束。光束的束腰半徑隨坐標z(光束傳播方向)按雙曲線規律變化。在像方,透鏡焦點位置處光斑最小。在高斯雷射束束腰處橫截面內的強度分布可表示為:

 

  式中Po為雷射的總功率,ω(z)為按強度1/e2所定義的束腰半徑,對於高斯光束場並不局限在束腰半徑範圍內,理論上它橫向延伸到無窮遠,只是大於束腰半徑的區域內光強很弱。

  當刀片切割雷射光束時透過的光功率可以表示為:

 

  ω(z)為按強度1/e2所定義的不同位置處的束腰半徑,式(3)可以約化為:

 

  可見l(x,z)是一個Guassian誤差函數,其對x的導數為:

 

    可見只要求得刀片切割雷射光束時透過的光功率隨刀片位置的變化,然後求其導數進行Gauss擬合就可以得出在相應位置處的束腰半徑。
 

 

相關焦點

  • 基於刀片法的飛秒雷射束腰半徑的實時測量與計算
    將刀片所處位置及其光功率數據作為兩列數值輸出,首先對光功率數值進行歸一化,然後調用LabVIEW軟體當中的求微分模塊進行微分,為了更為精確地求出雷射的束腰半徑,對微分結果進行線性插值。使用Gaussian型擬合模塊對結果進行擬合,擬合得到的結果進行積分並與實驗測量到的數據進行比較並分析誤差,殘差保持在0.01以內。
  • 雷射光束質量M因子的測量方法
    ,即不僅能測量光束半徑還可以測量得到細節形狀。  光束質量分析儀可以用於以下方面:定性給出光束截面可以用於雷射的對準,而測量光軸不同位置處的光束半徑可以計算M因子或者光束參量乘積,定性表徵光束質量。  採用合適的雷射光束診斷方法控制光束質量在很多雷射器應用中都很重要,例如,材料加工;例如,如果可以控制光束質量,就可以得到更加一致的鑽孔質量。
  • 用雷射測量氦原子核的半徑
    近日,瑞士的保羅謝爾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PSI)的研究小組發表了最新的氦原子核半徑的測量結果。此次測量結果相比於之前精確度提高了5倍。更加精確的測量結果有助於驗證物理學理論和確定物理基本常數的數值。該實驗採用了μ子—一種類似於電子,但比電子重兩百倍的基本粒子。PSI也有著全球唯一的低能量μ子源。
  • 雷射原理基礎知識總結
    縱模頻率間隔4、高斯光束的表徵方法:用束腰半徑及束腰位置表徵5、分別用公式表示高斯光束的有效截面半徑、束腰半徑、鏡面光束半徑、波陣面的曲率半徑。6、高斯光束的遠場發散角與衍射極限。7、高斯光束的亮度與哪些參數有關?
  • 北京理工大學研發的雷射測量儀器採用XL-80為核心組件,為球面光學...
    > 實時採集被測透鏡的位置坐標數據。該系統一方面利用差動共焦強度響應特性曲線的零點位置,對被測組件進行精確定位,實現對透鏡的表面曲率半徑、 焦距、 折射率、 厚度和鏡組軸向間隙的高精度測量;另一方面則利用多歩移相干涉測量技術實現對組件面形的高精度測量
  • 精密測量院等在飛秒強雷射調控二聚體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柳曉軍團隊與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飛秒強雷射與團簇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在亞光學周期時間尺度內發生的雷射誘導電子轉移(LITE)現象,為利用飛秒強雷射控制複雜分子化合物的超快動力學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光誘導電荷轉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微觀超快物理過程,對光催化和光合反應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雷射三角測距法原理
    接收器:雷射器發射的雷射照射到障礙物以後,通過障礙物的反射,反射光線會經由鏡頭組匯聚到接收器上。信號處理單元:信號處理單元負責控制雷射器的發射,以及接收器收到的信號的處理。根據這些信息計算出目標物體的距離信息。旋轉機構:以上3個組件構成了測量的核心部件。旋轉機構負責將上述核心部件以穩定的轉速旋轉起來,從而實現對所在平面的掃描,並產生實時的平面圖信息。
  • 雷射光束對雷射加工的影響
    同一束雷射,採用短焦距聚焦鏡,可得到較小的聚焦焦點和較大的焦點功率密度,但是造成像差大,鏡片加工困難,短聚焦也容易造聚焦鏡汙染。採用長焦距聚焦鏡,可得到較大的焦斑和較長的焦深,光斑偏移對雷射加工的質量影響相對較小。
  • 前所未有的的精確測量:在量子電動力學中用雷射求解質子電荷半徑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組對原子氫的1S-3S躍遷進行了雙光子紫外直接頻率梳光譜分析,以闡明所謂的質子半徑之謎,並證明這種方法的潛力。質子半徑之謎是指介子氫和常規原子氫所得數據之間的顯著差異,這在量子電動力學框架內無法解釋。通過將研究組的結果與之前對1S-2S躍遷頻率的測量結果相結合,研究組得出了裡德堡常數的最新值。
  • 飛秒強雷射調控二聚體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柳曉軍團隊與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飛秒強雷射與團簇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在亞光學周期時間尺度內發生的雷射誘導電子轉移(LITE)現象,為利用飛秒強雷射控制複雜分子化合物的超快動力學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光誘導電荷轉移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種微觀超快物理過程,對光催化和光合反應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光學元件曲率半徑的測量
    曲率半徑測量的意義光學元件的曲率半徑,是光學設計與製造的一個重要參數。
  • 飛秒雷射刻蝕技術將普通金屬變成「完美」的太陽光能吸收器
    and application in solar-thermal devices」的高水平論文。來自羅徹斯特大學光學研究所的Sohail A. Jalil博士和Bo Lai博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郭春雷教授和穆罕默德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郭春雷研究團隊在等離激元雜交模型的指導下,利用飛秒雷射加工技術控制表面納米結構的形態,從而實現對光譜吸收的更多控制,並首次證明了可以將飛秒雷射誘導的金屬表面用於高溫選擇性太陽能吸收器(SSA)。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來自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 Jianjun Yang團隊採用超快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laser plasmonic lithography (FPL))技術在140nm厚度的GO薄膜上製備出亞波長光柵。
  • 基於實時光譜分析的智能飛秒鎖模脈衝控制
    ,首次實現了鎖模雷射器輸出飛秒脈衝的實時光譜控制,可通過算法智能調節輸出飛秒脈衝光譜的帶寬、形狀以及脈衝的時域寬度。通過調節雷射腔內的偏振控制器即可實現鎖模,但是,手動調節偏振控制器實現鎖模耗時較長,一旦環境擾動極易失鎖且難以恢復,限制了其在工業界的大幅應用。針對這一難題,基於電偏振控制器(Electrical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EPC)的自動鎖模技術應運而生。然而,大多數自動鎖模均是基於時域和頻域的分析和判決來實現,忽略了超短脈衝非常重要的光譜信息。
  • 雷射光散射譜儀測量原理
    雷射光散射譜儀是一種多用於物理學領域的測試儀器, 它包括靜態光散射和動態光散兩大功能。靜態光散射可以測定高聚物分子 量、均方半徑和第二維裡係數等重要數據。動態光散射可測定溶液中大分子或膠體質點的平 動擴散係數及流體力學半徑。測定高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採用靜態光散射的原理。
  • 飛秒雷射納米結構有效減少非晶合金上的細菌粘附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作為高性能材料,大塊金屬玻璃在生物醫學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評估了四種鋯基塊體金屬玻璃的飛秒雷射納米結構表面的細菌粘附特性。在不同能量強度(0.23和2.3 J/mm)下,飛秒雷射輻照製備了雷射誘導的周期性表面結構和納米粒子結構)。
  • 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的區別
    「飛秒雷射」這個名詞,對於了解近視手術的朋友都不陌生了,但是,眼科門診中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提問,「飛秒雷射是否術後就沒有疼痛感了?」「是不是飛秒雷射能達到2.0?要不然怎麼那麼貴?」其實,這都是對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不了解所致。
  • 高考體檢及軍校國防生軍檢 6D全能飛秒雷射保駕護航
    現在,由於準分子雷射手術20餘年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廣泛認可,而且近視手術的設備和技術不斷發展成熟,越來越多的近視考生選擇了近視手術來越過視力檢查的門檻,順利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6D全能飛秒雷射,極致納焦飛秒,作為近視手術中先進的手術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信任和歡迎。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飛秒雷射直寫法可以靈活調控刻寫光柵的周期、長度、折射率調製度分布,製備出具有折射率調製以及長度和色散可控的光纖光柵。此外,相對於相位掩模板法,飛秒雷射直寫法更容易實現隔塗覆層加工,有效保持光纖的強度和物理完整性。但是該方法對設備穩定性和精度要求較高,目前普遍採用 Aerotech公司的空氣導軌電動平移臺控制光纖移動,價格昂貴。
  • 飛秒、全飛秒、準分子雷射手術有什麼區別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雷射近視手術進入中國以來,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準分子雷射、飛秒雷射術和全飛秒雷射。  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於上世紀80年代出現,是相對傳統的近視手術方式。手術時,醫生會用微型角膜刀在角膜切一個微型圓弧,將它掀起,然後醫生再用準分子雷射來「打薄」角膜基質,切削掉一定的角膜厚度後,醫生再將掀起的角膜瓣覆蓋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