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精密工程 |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及其...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雷射加工1#光學精密工程4

招募撰稿人/主筆

蘇亞輝 1,2,3

秦天天 1

許兵 4吳東 4

(1. 安徽大學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安徽 合肥230601;2. 安徽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230601;3. 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安徽省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60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安徽 合肥 230022)

DOI:摘 要 為改善以往圖案化透鏡加工工藝複雜、製造技術昂貴、圖案設計方面有限制等缺點,本文將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技術應用於圖案化微透鏡的快速、高精度加工。通過球面波因子的變形設計了不同圖案的微透鏡,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技術在光刻膠樣品中加工出圖案化的微透鏡,然後將光刻膠樣品置於顯影液中去除未聚合部分,得到圖案化微透鏡,最後對圖案化微透鏡進行成像測試和光強均一化分析。將LED光源分別置於不同圖案微透鏡的下方,光線透過圖案化微透鏡成功聚焦出光強一致的焦點圖案。實驗結果表明,使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可以實現靈活可控的3D圖案化微透鏡結構的加工,採用加工功率為7 mW,曝光時間為2 ms,掃描xy步距為0.5 μm,z步距為0.8~1.5 μm,不僅保證了微透鏡結構表面光滑,而且實現了微透鏡的快速加工。該技術在加工光學超材料、光學微器件、集成光學器件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雷射加工;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微透鏡;光刻膠

1 引 言

光學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是現代光學系統發展的重要趨勢。近幾十年來,作為一種重要的微光學器件,微透鏡由於其體積小、質量輕、光學性能優異等優點在微成像、光束整形、人工複眼等方面的應用十分廣泛。尤其是圖案化透鏡,它在立體顯示、微流控螢光檢測、增強光纖耦合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Iimura 等人通過構造SU-8模具對PDMS膜進行脫模,製作用於粘在玻璃基底上構成微管道的PDMS結構,通過調節注射器向微管道中引入的液體量改變柱透鏡的焦距。該微流體可調柱透鏡可用於切換裸眼立體顯示器中的高分辨二維/三維圖像。Cadarso等在SU-8微柱上噴塗光學油墨獲得形狀各異的柱透鏡,其光學聚焦特性不同,可以將光強分布到不同的形狀的微透鏡上,在光學掃描系統、成像系統或晶片實驗室平臺方面的應用廣泛。Schonbrun等人利用電子束光刻製作了圖案化微透鏡陣列,可產生緊聚焦的激發點並有效收集螢光發射,在微透鏡的設計中增加了像散,從而使激發焦點形成一條垂直於通道方向的線。線激發可用於臺式流式細胞儀,也可用於單分子檢測。HU等人使用光刻,熱回流,模具電鑄和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注射來製造半橢圓微透鏡,增加了光纖的數值孔徑,提高了對準公差和耦合效率。目前,圖案化透鏡加工方法都存在加工工藝複雜、製造技術昂貴、圖案設計方面有限制等缺點,因此急需一種靈活可控的柱透鏡製備方法。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由於具有超強、超快、超精密的特性,在微結構製備方面引起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它是一種使用緊聚焦、高強度的飛秒雷射在光敏材料內部產生非線性的「光-物質」相互作用,從而加工出微納米結構的技術。該方法具有超高加工精度,可以製造任意形狀的精密3D微結構且無需光學掩膜。因此,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製造複雜功能的三維微納米光學器件。Wu等人使用飛秒雷射直寫技術對光刻膠(SU-8)進行加工,得到了非球面輪廓的微透鏡陣列,透鏡具有高數值孔徑,同時實現了高密集度透鏡陣列。Sun等人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製備了100%填充率的非球面微透鏡陣列,解決了常規技術無法在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的區域內確定複雜透鏡輪廓的問題。透鏡輪廓的平均誤差僅僅偏離理論模型17.3 nm,是目前報導的最小誤差。Wu等人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快速製備了三種高效相型分形區帶板,提高了具有多焦特性相位分形透鏡的成像能力。為了提高飛秒雷射的加工速度,Yang等人利用飛秒雷射全息技術,通過多焦點並行加工得到微透鏡陣列。隨後,本課題組設計了三角型分布的焦點陣列,實現了並行加工,製備了半球狀微透鏡陣列,然後提出了一種顯著改善焦陣均勻性的改進算法,製備了均勻度高的微透鏡陣列,實現了高質量微透鏡陣列的快速加工。雖然研究者們已經利用飛秒雷射實現了半球形微透鏡陣列的快速、高精度加工,可以實現點陣成像,但是圖案化成像微透鏡還沒有被加工出來。

為製備可產生圖案化焦點的微透鏡,本文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在光刻膠(SZ2080)中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克服了傳統加工方法加工工藝複雜、製造技術昂貴、圖案設計方面有限制等缺點。製備的圖案化微透鏡結構均勻、表面形貌良好,可以產生很好的圖案化焦點。

2 實驗系統

圖1為本文設計的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光源採用美國Coherent公司生產的Chameleon型雷射設備,基於Chameleon一體鈦寶石,使雷射器的波長調諧範圍寬達680~1 080 nm。本實驗中採用的飛秒雷射光源的中心波長為800 nm,脈衝寬度為75 fs,最大輸出功率為4.5 W。能量單元由格蘭泰稜鏡和λ/2波片組成,通過調節能量單元來控制雷射功率,進而滿足加工需求。雷射束通過lens1和lens2進行光束整形,縮小光束尺寸,然後經過反射鏡,通過50×物鏡(Olympus,NA=0.8)聚焦到樣品材料上進行雙光子聚合加工。實驗系統中放置樣品的三維移動臺由德國PI公司生產的數字PZT控制器和納米移動平臺P-527.3CL兩部分組成。通過PC對軟體的控制可以靈活方便地調節三維平臺的移動,滿足實驗中對材料加工位置的要求。

圖1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加工系統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for fabrication of microlens by femtosecond laser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3 實驗步驟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能夠簡單、可編程的製造任意形狀的3D微結構,因此在光柵、波帶片、微流體器件、微型機械和生物等領域的複雜三維結構加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實驗中,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加工圖案化微透鏡的實驗步驟如下:

(1)基底處理。為了避免加工時由於灰塵導致的光路散射、畸變和偏轉,加工前將玻片用丙酮或者乙醇清洗,並超聲處理10 min,然後使用潔淨壓縮空氣對玻片進行風乾處理,得到乾淨的玻片基底。

(2)材料準備。實驗中用到的光刻膠(SZ2080,由IESL-FORTH,Greece提供)具有穩定性好、機械性能高、不易變形等優點。用移液器吸取10 μL的SZ2080光刻膠,置於處理過的玻片中心,然後將載有光刻膠的玻片在加熱板上100 ℃下烘45 min後取出,最後將烘好的樣品固定於三維移動臺上。

(3)圖案化微透鏡的設計加工。如圖2所示,使用三維畫圖軟體CAD對微透鏡進行設計,微透鏡的截面形狀按照球面波透鏡設計,即:

,(1)

其中:f是透鏡焦距,k為波數,x和y分別為透鏡在垂直光線傳播方向平面上的橫縱坐標。

圖2 微透鏡的圖案化設計Fig. 2 Patterned microlens design

通過改變球面波因子可以得到截面形狀複雜的透鏡。如圖2(a)所示,首先設計簡單的直線類圖形,將球面波相位在平面進行拉伸合併,設計出「一」字形微透鏡。在簡單的直線圖案基礎上,將兩個「一」字形透鏡疊加,即可獲得如圖2(b)所示「十」字形微透鏡。對於曲線類微光學透鏡,將球面波因子沿曲線進行拉伸合併,可以得到如圖2(c)所示的環形微透鏡和如圖2(d)所示的特殊圖案笑臉形微透鏡。設計完成後,將不同圖案的微透鏡空間坐標數據另存為STL格式文件。在STL文件中,3D圖形被分割成圖層,並對每個圖層進行柵格填充,STL的掃描方式為沿著長軸方向掃描,可以避免移動臺往返運動導致的結果失真。使用控制電腦將STL文件中微透鏡的空間位置坐標讀取出來,然後控制壓電臺的三維移動,遍歷這些空間坐標。加工功率為7 mW,曝光時間為2 ms。利用雙光子聚合對光刻膠進行加工,雷射掃過的部分發生化學反應,CCD用於實時觀測加工的結構。當掃描xy步距太大時,透鏡結構不夠光滑,粗糙度大;當掃描xy步距為0.2 μm,加工時間太長;因此,本實驗採用掃描xy步距為0.5 μm,z步距為0.8~1.5 μm,不僅可以保證微透鏡結構光滑,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加工速度。加工結束後,將樣品置於正丙醇顯影液中浸泡30 min,除去未發生聚合反應的光刻膠,最後取出樣品,用加熱板烘乾樣品,獲得圖案化的微透鏡,如圖3所示。

圖3 圖案化微透鏡的SEM圖Fig.3 SEM images of processed patterned microlens

圖3所示為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製備的微米級圖案化微透鏡。如圖3(a)是加工的「一」字形微透鏡,從左端起始到右端結束,整體結構均勻,形狀飽滿,周邊沒有因加工引起凸起或凹陷,成像質量很高。圖3(b)是十字形圖案微透鏡,十字形中心的結構清晰可見,無異常凹陷凸起,邊緣平整光滑。圖3(c)是簡單曲線圖案的環形微透鏡,環形微透鏡整體結構一致,沒有任何拼接的痕跡,避免了由於拼接痕跡帶來的部分成像缺失問題。如圖3(d)所示,笑臉型微透鏡表面光滑且表面形態良好。從SEM照片可以看出,該方法加工的微透鏡表面光滑,具有很高的表面質量和良好的表面形態,可以用於進一步的成像測試。

4 成像測試

成像測試系統如圖4(a)所示,下方LED點光源發射的光線照射在微光學元件的底部。由於點光源和微光學原件距離較遠且光學元件面積較小,因此可以近似為平行光入射到微光學元件底部,然後光線經過微光學原件的聚焦在元件上方聚焦成預先設計的光學圖樣。此圖樣被上方物鏡(物鏡為20×,大恆光電)和CMOS(MV-SUA31GC-T,MindVision)組成的成像系統所接收。

圖4 微透鏡成像測試Fig. 4 Imaging test of microlens

將不同圖案的透鏡置於LED光源上方,上下移動微透鏡,通過CCD觀察到微透鏡聚焦出來清晰圖案,「一」字形透鏡、「十」字形微透鏡、環形微透鏡和笑臉形微透鏡聚焦出來的圖案分別如圖4(b)~4(e)所示。成像測試結果表明,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技術加工圖案化微透鏡是可行的,並且加工的圖案化微透鏡可以聚焦出來相應的圖案。最後對聚焦的「一」字形圖案進行光強均一化分析,結果如圖4(f)所示。光強一致的焦點圖案表明,所加工透鏡結構均勻。

5 結 論

本文基於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在SZ2080光刻膠中進行了圖案化微透鏡的製備,並對圖案化的微透鏡進行SEM表徵、成像測試表徵和光強均一化分析。結果表明,製備的圖案化微透鏡結構均勻,可以聚焦得到光強均勻的圖案化焦點。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技術加工圖案化微透鏡是切實可行的,採用加工功率為7 mW,曝光時間為2 ms,掃描xy步距為0.5 μm,z步距為0.8~1.5 μm,不僅保證了微透鏡的結構光滑,而且實現了微透鏡的快速加工。該技術不僅可以直接在光刻膠上製備三維圖案化微透鏡,而且還可以在玻璃管道裡製備精細微透鏡結構,將在微流體晶片、集成光學、光束整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引用本文: 蘇亞輝,秦天天,許兵等.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及其成像測試[J].光學精密工程,2020,28(12):2629-2635. (SU Ya-hui,QIN Tian-tian,XU Bing,et al.Patterned microlens processed using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 of femtosecond laser and its imaging test[J].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2020,28(12):2629-2635.)

作者簡介:

蘇亞輝,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2007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有超快雷射微納米加工技術、計算全息技術、仿生界面設計及製備技術。E-mail:ustcsyh@ahu.edu.cn

作者簡介:

秦天天,碩士研究生,2018年於邢臺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主要從事飛秒雷射微納米加工的研究。E-mail:18803099106@163.com

作者簡介:

吳 東,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於吉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有雷射微納加工、微納米技術、先進精密製造、微晶片實驗室和微光學器件。E-mail:dongwu@ustc.edu.cn

基金信息: 安徽省高等教育學校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KJ2018A014);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資助項目(No.2019M662190);中央高校基礎研究經費資助項目(No.WK2090000016)

中圖分類號: TN249

文章編號:1004-924X(2020)12-2629-07

文獻標識碼: A

收稿日期:2020-09-01

修回日期:2020-09-28

出版日期:2020-12-15

網刊發布日期:2021-01-04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往期推薦

走進新刊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開 放 投 稿:eLight

CN 22-1427/O4

ISSN 2662-8643

期 刊 網 站:elight.springeropen.com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566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

原標題:《​光學精密工程 | 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方法加工圖案化微透鏡及其成像測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製作三維光子晶體
    但光子晶體在製備方面有一定的難度,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利用微納加工技術製作三維光子晶體的方法。  飛秒雷射三維微細加工技術是一項新型三維加工技術,它應用了飛秒雷射技術、高精度三維移動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實現高精度的三維材料加工。其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
  • 雙光子顯微鏡30年:當螢光分子遇見飛秒雷射
    借了一套染料飛秒雷射器,Denk聯合他的導師Watt Webb及其博士生James Strickler只用六個小時就完成了實驗搭建,採集數據則用了兩到三天,於是一篇裡程碑式的文章就此誕生了。雙光子吸收理論早在1931年就由諾獎得主Maria Goeppert Mayer提出,30年後因為有了雷射才得到實驗驗證,但是到Winfried Denk發明雙光子顯微鏡又用了將近30年。要理解雙光子的技術挑戰和飛秒雷射發揮的重要作用,首先要了解其中的非線性過程。雙光子吸收相當於和頻產生非線性過程,這要求極高的電場強度,而電場取決於聚焦光斑大小和雷射脈寬。
  • 飛秒雷射的「妙手」之下,微光學元件實現功能多樣化
    隨著人們對微光學元件的不斷研究,提出了多種製備方法,如雙光子聚合、半導體光刻工藝、電子束刻蝕、金剛石車削、飛秒雷射直寫以及輔助刻蝕等。然而這些方法都分別存在著加工效率低、難以製備三維結構、成本高、精度較低等缺點。
  • 俄科學家開發基於納米顆粒高解析度雷射3D列印
    雙光子光刻是一種3D列印方法,與大多數雷射3D列印技術不同,3D雷射列印技術的解析度受3D印表機雷射點的大小限制,雙光子聚合技術可將列印解析度提高到難以置信的精度。對於醫學研究領域,即用於藥物輸送、組織再生、化學和材料合成的應用而言,這項技術值得深入研究。
  • 飛秒雷射微加工技術
    基於能量高度集中、熱影響區小、無飛濺無熔渣、不需特殊的氣體環境、無後續工藝、雙光子聚合加工精度可達0.7um等優勢,飛秒雷射在誘導金屬微結構加工應用方面和精細加工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1.孔加工在1mm厚的不鏽鋼薄片上,飛秒雷射進行了具有深孔邊緣清晰、表面乾淨等特點的納米級深孔加工;在金屬薄膜上,鈦寶石飛秒雷射加工製備出了微納米級陣列孔,孔徑最小達2.5um,孔直徑在2.5~10um間可調,最小間距可達10um,很容易實現10-50um間距調整。2.
  • Interfaces:飛秒雷射3D列印光纖MEMS器件用於氫氣傳感
    深圳大學團隊與合作團隊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3D光刻技術直接在單模光纖端面列印了聚合物微懸臂梁,並通過磁控濺射鍍膜的方式對微懸臂梁上表面進行鍍鈀氫敏修飾,利用飛秒雷射刻蝕的FP腔通過鍍鈀膜可以測量氫氣,但受限於石英材料的剛度大,需要微米厚度的鈀膜來提高靈敏度,這顯著降低了傳感器的響應速度。
  • 不可思議的微納造物技術:雙光子3D列印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技術則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被稱為雙光子3D列印,其實專業名稱應該是雙光子雷射直寫技術。為了理解這項技術,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雙光子吸收效應」。物質對光的吸收作用我們非常熟悉,以此為基礎的造物技術也很常見,比如用紫外光照射一些光敏聚合物質,被光照射到的地方就會固化,成為固態的物體。如果您曾經利用光敏填充膠補過牙齒,就會有更直觀的感受了。
  • 搭一套個性化的雙光子顯微鏡(一)
    大部分情況下,不帶色散補償就可以,有些顯微鏡廠家要求必須配帶有色散補償的雷射。如果已經有了飛秒雷射,就可以幾套雙光子顯微鏡共享一臺雷射,只需分光即可。既可以同我們一樣採用稜鏡分光,也可以用半透半反鏡片分光,但是分光比例是固定的。共享雷射還要求兩臺顯微鏡和雷射放在同一個光學平臺上。
  • 一文了解雷射直寫技術在金屬微結構製備中的應用
    該方法得到的金屬結構質量較好,機械強度也較高,導電性能也很理想。圖2. 雷射加工模板利用電鍍沉積填充金屬利用雷射直寫加工技術製備的光子晶體和超材料等結構都可以利用化學鍍進行金屬化。加工過程中光敏的樹脂類材料吸收光之後發生了聚合反應從而形成二維或者三維的聚合物結構。
  • 飛秒雷射在手機行業的這些應用,你都知道嗎?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發布的第12248篇文章 編者按 大家對雷射加工並不陌生,編織、皮紋、縫線、仿真、拉絲......雷射紋理的應用千千萬萬,這些豐富美妙的紋理不僅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 極端製造 | 雷射加工文章合集|光學|納米|雷射束|微納_網易訂閱
    這項技術主要利用了非晶態和晶態MoS2不同相之間的光學特性顯著差異,允許特定設計的雷射二維材料相互作用,以達到高質量和寬加工窗口的自限晶化現象。這種獨特的雷射加工方法可以實現高質量的結晶、直寫和圖案化,並將各種二維材料集成到未來的功能器件中。這在其他玻璃焊接技術中通常是必不可少的,進而能夠有效地焊接高熱敏感部件。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然而傳統紫外雷射製備的光纖布拉格光柵熱穩定性差,高溫條件下易被擦除,需要繁瑣的光纖載氫預處理,不適用於高溫環境。而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無熱效應影響、加工材料範圍廣、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以及能夠在透明材料內實現三維加工等優點,被用於玻璃、晶體、金屬等各類材料的微納加工。同時光纖光柵飛秒雷射製備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我飛秒雷射結合自組裝複合加工技術獲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8月1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利用飛秒雷射引導毛細力自組裝複合加工方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在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面開展了長期的系統性研究。在前期工作中,他們通過將飛秒雷射直寫與毛細力自組裝技術結合,開發了新型的飛秒雷射複合加工方法,實現了複雜多層級聚合物結構的製備,並在微物體操縱、微粒製備、微光學、仿毛細血管微通道製備等多個領域開展了應用研究。
  • Nanoscribe 雙光子聚合技術 - 微納3D列印設備
    雙光子聚合是物質在發生雙光子吸收後所引發的光聚合過程。雙光子聚合利用了雙光子吸收過程對材料穿透性好、空間選擇性高的特點,在三維微加工、高密度光儲存及生物醫療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已成為全球高新技術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
  • 光電器件微納加工技術——光刻工藝與雷射直寫
    高精度的微細結構可以通過電子束直寫或雷射直寫製作,這類光刻技術,像「寫字」一樣,通過控制聚焦電子束(光束)移動書寫圖案進行曝光,具有很高的曝光精度,但這兩種方法製作效率極低,尤其在大面積製作方面捉襟見肘,目前直寫光刻技術僅適用於小面積的微納結構製作。近年來,三維浮雕微納結構的需求越來越大,如閃耀光柵、菲涅爾透鏡、多臺階微光學元件等。
  • AFM:面向硬脆材料的精密製造技術——幹法刻蝕輔助雷射加工
    由於傳統加工工藝的限制(機械加工精度低、掩膜腐蝕的各向異性導致結構保真度低),藍寶石在微納光學領域的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近年來,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真三維加工能力,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等優勢,已在微電子、微光學、微機電系統、生物傳感等領域微納結構的精密製造中得到驗證並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飛秒雷射燒蝕技術能夠實現藍寶石等硬脆材料微納米結構的製備。
  • 在超快雷射加工應用裡,空間光調製器還有這麼多種玩法
    作者簡介 劉思垣、張靜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信息存儲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加工技術推動了雷射製造從傳統的宏加工向超精密加工發展。圖5 基於SLM 的多焦點並行加工多焦點的雙光子聚合技術還可用於人體組織工程支架
  • 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的區別
    「飛秒雷射」這個名詞,對於了解近視手術的朋友都不陌生了,但是,眼科門診中還是會遇到這樣的提問,「飛秒雷射是否術後就沒有疼痛感了?」「是不是飛秒雷射能達到2.0?要不然怎麼那麼貴?」其實,這都是對飛秒雷射和準分子雷射不了解所致。
  • 飛秒雷射做仿生,要的就是細緻活
    在這裡我們介紹的一種有效方法是飛秒雷射加工仿生微納結構。飛秒雷射微納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靈活性好、可控性強、材料加工範圍廣泛等優點,已成為構建可控三維微納結構的有效方法。通過一步加工的方式可以在各種材料表面直接創建各種微納米級的分層結構。近年來飛秒雷射在仿生微納米結構的可控制造領域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研究。
  • 飛秒雷射納米結構有效減少非晶合金上的細菌粘附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作為高性能材料,大塊金屬玻璃在生物醫學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文評估了四種鋯基塊體金屬玻璃的飛秒雷射納米結構表面的細菌粘附特性。在不同能量強度(0.23和2.3 J/mm)下,飛秒雷射輻照製備了雷射誘導的周期性表面結構和納米粒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