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飛秒雷射3D列印光纖MEMS器件用於氫氣傳感

2021-01-20 光纖傳感Focus

撰稿 | 深圳大學廣東省光纖傳感技術粵港聯合研究中心


 01  導讀

MEMS器件能集成到光纖上?器件還是一次成型列印出來的?近日,深圳大學王義平教授團隊回答了這個問題。深圳大學團隊與合作團隊利用飛秒雷射雙光子聚合3D光刻技術直接在單模光纖端面列印了聚合物微懸臂梁並通過磁控濺射鍍膜的方式對微懸臂梁上表面進行鍍鈀氫敏修飾形成了雙材料懸臂梁,利用微懸臂梁的靜態工作模式,展示了一種高靈敏度、快速的光纖氫氣傳感器

 

封面圖: 用於快速和高靈敏度氫氣檢測的光纖端面聚合物微懸臂梁傳感器圖源: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https://pubs.acs.org/toc/aamick/12/29?ref=pdf

有別於傳統的MEMS器件,該微懸臂梁傳感器是首次利用3D光刻技術列印在光纖上,並採用光學幹涉法實現解調。除了提供一種基於光纖平臺的氫氣檢測技術外,還可以用其它功能性材料替代鈀膜以用於其他傳感領域。

該文章(題為「Fiber-Tip Polymer Microcantilever for Fast and Highly Sensitive Hydrogen Measurement」)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33163),深圳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深圳大學廖常銳研究員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Giovanni Dietler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深圳大學碩士生熊聰為論文第一作者。

 02   研究背景

作為一種高質量的抗氧化劑,可以通過呼吸、飲用或注射含氫液體以用於治療多種疾病。氫氣已有效地應用於動物皮膚惡性腫瘤的治療,並且氫與羥基自由基的直接反應是治療炎症性損傷的基礎。大量的體內研究證明,氫氣在治療如腦或肺損傷和帕金森氏症等各種疾病方面也顯示出有益作用。因此,氫氣在未來的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中可能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氫氣也是下一代清潔能源的候選材料。然而,由於氫氣在空氣中體積濃度達到4%的爆炸極限時具有極高的爆炸性,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開發一種安全、靈敏、快速的氫氣檢測方法在能源、醫學和生物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電阻的商用氫氣傳感器,無論是電化學或微電子機械的,仍然用電信號進行解調,在電信號讀出過程中仍存在電火花引發爆炸的潛在風險。與電子傳感器相比,光纖傳感器沒有電弧,避免了爆炸和電磁幹擾的風險,更適用於易燃易爆環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研究了各種類型的氫氣傳感器,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結構,光纖倏逝場結構,光纖幹涉儀和光纖布拉格光柵等。SPR結構需要昂貴的儀器來精確控制金屬薄膜的厚度,這使製造過程變得複雜;光纖倏逝場結構通常需要對光纖進行拉錐或側面拋磨來增強倏逝場,這降低了傳感器的機械性能;光纖布拉格光柵結構的靈敏度通常只在pm/%的量級;回音壁模式微腔結構的信號微弱,激勵和檢測方案比較複雜。利用飛秒雷射刻蝕的FP腔通過鍍鈀膜可以測量氫氣,但受限於石英材料的剛度大,需要微米厚度的鈀膜來提高靈敏度,這顯著降低了傳感器的響應速度。

懸臂梁作為一項綜合微機電系統、生物化學以及力學等多學科的新型分析方法,具有高靈敏度、非標記、實時、原位特異性檢測等優點微懸臂梁對吸附在表面的分子極其敏感,它能將物理的、化學的以及生物的反應過程轉換為機械信號,並使用電學或光學等手段將這種機械信號記錄下來,通過評估記錄的機械信號就能用於鑑別各種反應的信息。目前, MEMS微懸臂梁傳感器走向實用主要受限於龐大的解調系統、較低的檢測靈敏度和檢測通量。 光纖是一種可彎曲的光導纖維, 其形成光纖傳感器具有性能穩定、體積小巧、靈敏度高和多點復用測量等優勢,最重要的光纖可以替代複雜龐大的空間光路極大地壓縮系統的體積。飛秒雷射誘導的雙光子聚合加工是一種納米級的增材加工技術,可以靈活精確地在光纖平臺上列印集成微懸臂梁等各種聚合物微納結構。

 03   創新研究

3.1 在光纖端面集成的微懸臂梁傳感器

圖源: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0c06179 (Fig. 1) 

本工作提出一種全新的與光纖集成的微懸臂梁傳感器結構(圖2)。光纖同時作為微懸臂梁的支撐基底和檢測光信號的傳導媒介,光纖端面與微懸臂梁作為兩面反射鏡形成FP腔,微懸臂梁 FPI 的腔長變化信號可以通過光學幹涉的方法精確地求解出來。這種改進的微懸臂梁傳感器具有集成度高、系統緊湊、 靈敏度高等獨特優勢。

3.2 利用納米級增材加工技術製備微懸臂梁

圖3 利用雙光子聚合在光纖端面列印的微懸臂梁

圖源: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0c06179 (Fig. 3)

本工作利用雙光子聚合3D光刻技術,直接在光纖端面列印微懸臂梁。目前報導的適用於光纖的微加工方法有飛秒雷射刻蝕和聚焦離子束銑削(FIB),雖然飛秒雷射具有較高的加工效率,但其加工精度在微米尺度以上,FIB具有納米級的加工精度,但效率太低。雙光子聚合3D光刻是一種適用於聚合物的增材加工方法,可實現任意三維結構的靈活製備,其加工精度可達到百納米,非常適合製備形狀複雜、結構精細的微納結構。高加工精度保證了微懸臂梁FP腔的反射光強,為製備極薄的微懸臂梁提供了條件。靈活的設計和快速的列印速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更軟的聚合物材質為微懸臂梁提供了更高的撓度靈敏度。

3.3 光纖微懸臂梁氫氣傳感器

本工作通過磁控濺射的方式在微懸臂梁上表面鍍覆鈀膜,形成雙材料懸臂梁。利用鈀膜吸氫膨脹的原理,使在雙材料懸臂梁之間產生應力差,導致微懸臂梁彎曲,通過光學幹涉法,精確解調環境中的氫氣濃度。圖4測量了傳感器在氫氮混合氣體中隨氫氣濃度變化的響應。圖4(a)顯示了傳感測試裝置。圖4(b)顯示了傳感器從0%到4.5%氫氣濃度的氫氮混合氣體中的光譜波長漂移量,獲得了2 nm/%的靈敏度。圖4(c)顯示了傳感器在三次循環氫氣濃度測試中的重複性。圖4(d)顯示了傳感器在不同氫氣濃度下的響應時間,其中在4%氫氣濃度環境下獲得了最短13.5 s的響應時間。圖4(e)顯示了傳感器的溫度響應,獲得低至-0.064%/℃的溫度串擾靈敏度。

圖4 光纖微懸臂梁氫氣傳感測試

圖源: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0c06179 (Fig. 5 - Fig. 9)

 04   應用與展望

本文提出並實現了一種新穎的、3D列印的光纖端面MEMS器件,通過光纖與微懸臂梁的集成,解決了複雜龐大的空間光路,極大地壓縮了系統的體積。該方案不僅僅局限於光纖端面微懸臂梁的製備,還適用於其他MEMS器件、微納結構與光纖的列印集成。本文還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微懸臂梁的光纖氫氣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安全、快速、高靈敏的檢測環境中的氫氣濃度。通過利用其它功能性材料替代鈀膜,利用微懸臂梁的靜態工作模式,傳感器還可以用於化學檢測、細胞特異性結合等方面。

聚合物材料的楊氏模量要遠小於石英材料,因此本文的微懸臂梁能以更高的形變靈敏度工作,適合於痕量物質的檢測

除此之外,利用微懸臂梁的動態工作模式,利用強度解調方式,傳感器還可以用於細胞抗藥響應等領域的研究。雙光子聚合3D光刻能以靈活的設計方案列印任意形狀、任意尺寸的微懸臂梁,通過設計懸臂梁的幾何形狀可獲得所需的諧振頻率窗口,進而可檢測細胞在藥物刺激下的振動響應,以獲得其生理變化的信息,這將是我們的下一個研究內容。

 05   作者簡介(通訊作者)

 

廖常銳 研究員

廖常銳,博士,深圳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傑青,深圳市優青,廣東省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05年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電系,2007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實驗室獲碩士學位,2012年在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獲博士學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廣東省傑青和廣東省國際合作等省市級項目10餘項;獲2017年深圳市自然科學一等獎、IEEE ICOCN 2016 青年科學家獎、深圳大學荔園優青;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Photonics Research、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Lab on a Chip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40餘篇,SCI總引用3800餘次,H-index 36,4篇論文SCI引用超100次,單篇最高SCI引用178次。被邀請在CIOP、ACP、APOS等國際會議做邀請報告。

Prof. Giovanni Dietler

Giovanni Dietler studied physics at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Z) where he graduated in 1980. From 1980 to 1985 he did a ph.D. thesis in biophysics followed by a stay at UC Santa Barbara for a post-doc. Returning to Switzerland in 1989, he has been active at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 Upon his appointment as Professor of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Lausanne in 1996, he founded the Laboratory of Living Matter Physics. In 2003,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at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Lausanne (EPFL). His scientific interests are in the study of living matter and in particular he has developed local probe microscopy to study DNA and its statistical properties, the mechanics of proteins and cells, the resistance of bacteria to antibiotics and chemical-resolution imaging.

文章信息:

Cong Xiong, Jiangtao Zhou, Changrui Liao*, Meng Zhu, Ying Wang, Shen Liu, Chi Li, Yunfang Zhang, Yuanyuan Zhao, Zongsong Gan, Leonardo Venturelli, Sandor Kasas, Xuming Zhang, Giovanni Dietler*, and Yiping Wang, 「Fiber-Tip Polymer Microcantilever for Fast and Highly Sensitive Hydrogen Measurement,」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 33163-33172.

論文地址: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0c0617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06179

溫馨提示:

公眾號時間軸改版,很多讀者反饋沒有看到更新的文章,據最新規則,建議:多次點擊進入「光纖傳感Focus」公眾號,閱讀3-5篇文章,成為「常讀」用戶,就能及時收到了。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科研資訊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網來源均註明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將協調進行處理(按照法規支付稿費或立即刪除),所有來稿文責自負,專委會僅作分享平臺。轉載請註明出處,如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請聯繫下方郵箱。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聯繫郵箱ofs@csoe.org.cn

相關焦點

  • 光子集成電路上直接3D列印耦合器,實現低損耗和寬帶光纖的耦合
    這種新穎的方法旨在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實現低損耗和寬帶光纖的耦合。該設計結合了模式轉換器,全反射平面和一個球體,球體可以充當透鏡,作用是將光束聚焦到光纖端面上。這項研究的結果證明了通過3D微加工實現的可擴展耦合概念。具有在全內反射上進行3D列印的自由形式耦合器的光譜設備,用於寬帶光纖耦合。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設計InSe範德華界面用於多級電荷存儲
    Interfaces:設計InSe範德華界面用於多級電荷存儲  成果介紹隨著浮柵電晶體的不斷小型化接近物理極限,對器件架構、工作原理和器件材料的新創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該器件在11個周期內顯示出106的高電流開關比。本文展示的特性表明,InSe界面的工程化設計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具有潛在應用。 圖文導讀 圖1. 材料表徵,器件示意圖和設計概念。
  • 飛秒雷射製備FBG有何技術及應用優勢?
    然而傳統紫外雷射製備的光纖布拉格光柵熱穩定性差,高溫條件下易被擦除,需要繁瑣的光纖載氫預處理,不適用於高溫環境。而飛秒雷射微納加工技術由於具有無熱效應影響、加工材料範圍廣、突破衍射極限的加工精度以及能夠在透明材料內實現三維加工等優點,被用於玻璃、晶體、金屬等各類材料的微納加工。同時光纖光柵飛秒雷射製備技術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 光無源器件與光纖傳感
    光無源器件:無需外加能源驅動即能工作,通過本身的結構特性即能實現某些光學功能的器件。如光纖連接器、光開關、光隔離器、光衰減器、光耦合器、光波分復用器等。                                     9. 光開關:具有一個或多個可選擇的傳輸埠、可對光傳輸線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號進行相互轉換或邏輯操作的器件。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無損原子層蝕刻-製備清潔二維器件的新平臺
    ALE處理的WSe2層保留了優異的光致發光特性,並具有515 cm2/V·s的高室溫空穴遷移率,這對於製備高性能2D器件至關重要。此外,使用石墨烯作為測試平臺,演示了超潔淨2D器件的製備,其中使用ALE處理的犧牲性單層WSe2(SWAP)保護溝道。使用SWAP技術製備的石墨烯電晶體顯示出高達200,000 cm2/V·s的高室溫場效應遷移率,比以前報導的未封裝石墨烯器件更好。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超靈敏柔性日盲光電探測器
    成果介紹由於在未來植入式傳感器和可摺疊/可穿戴式光電子器件中的潛在應用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GaTe中晶界誘導的超低閾值隨機雷射
    有鑑於此,近日,深圳大學時玉萌教授和伊比利亞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INL)王中長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報導了一種基於單個多晶GaTe微薄片(MFs)的隨機雷射器(RL),其雷射閾值為4.15 kW cm-2,比所報導的單個GaN微線隨機雷射器低約1-2個數量級。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紙張作為一種柔性、低成本、輕薄、可裁剪、環境友好的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如超級電容器、摩擦納米發電機、電晶體和各類傳感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用於監測人體和環境中氣體、溼度和應變的紙基傳感器受到了特別關注,並取得了諸多研究進展。
  • 中國光纖雷射器的「全明星」
    光纖雷射器作為目前最為活躍的雷射光源器件,是在EDFA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它是雷射技術的前沿課題。  早在1961年,美國光學公司的E.Snitzer等就在光纖雷射器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但由於相關條件的限制,其實驗進展相對緩慢。
  • 飛秒雷射的「妙手」之下,微光學元件實現功能多樣化
    在軍事領域被用於研製生產如熱成像裝置、紅外掃描裝置、飛彈引導頭、微光夜視頭盔以及各種變焦鏡頭等軍用光電系統。在普通民用領域中,自由非球面零件可以大量地應用到各種光電成像系統中,如攝像機的變焦鏡頭、各種顯示系統以及醫用內窺鏡等。隨著人們對微光學元件的不斷研究,提出了多種製備方法,如雙光子聚合、半導體光刻工藝、電子束刻蝕、金剛石車削、飛秒雷射直寫以及輔助刻蝕等。
  • 助力高功率超快雷射—NKT Photonics光子晶體光纖棒
    aeroGAIN-ROD系列能夠提供高峰值功率,具有超大模場直徑,可應用於飛秒、皮秒、納秒高功率超快雷射器。目前,aeroGAIN系列光纖、光纖棒和放大器模塊已被多家知名工業雷射製造商所使用。無論是在NKT Photonics還是其他公司的光纖產品中,aeroGAIN的性能都是最優秀的,助力高功率超快雷射,為超快雷射器的市場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雷射院士要在溫州建3D列印技術開發基地
    姚建銓介紹,明年美國可能就會有一臺3D印表機被送往國際空間站,用於列印複雜的零部件,以減少成本。  姚建銓介紹,雷射3D列印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幾乎包括了製造領域的各個行業,「溫州的輕工業、製鞋業、汽摩配、電器產品、模具、閥門、紐扣等行業,都可以引入這一技術」。
  • 深圳大學成功製備高質量藍寶石光纖光柵高溫傳感器
    作者:深圳商報 吳吉高溫傳感器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關鍵核心器件,在實現航空發動機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高速飛行器結構健康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近日,深圳大學王義平教授團隊在光纖高溫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功製備出高質量的藍寶石光纖光柵高溫傳感器,解決了高速飛行器高溫結構健康監測難題。
  • 安揚雷射發布工業級紫外飛秒雷射器
    2019年1月10日,武漢安揚雷射正式對外發布了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這是安揚雷射FemtoYLTM系列飛秒光纖雷射器產品中的新成員。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據介紹,FemtoYL
  • 中國學者用飛秒雷射製備量子存儲器
    中國學者用飛秒雷射製備量子存儲器 2020-03-08 20:15: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具有出色靈敏度和檢測極限的Te基NO2傳感器
    二維(2D)材料因其大的表面體積比,高的表面活性和豐富的表面活性位點而被認為是有前途的氣體傳感材料。然而,要在惡劣環境下用於氣體傳感,獲得具有高靈敏度、快速響應、完全恢復和耐用性且易於製備的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有鑑於此,近日,重慶大學陳顯平教授等結合實驗和DFT計算,探索了Te在氣體傳感器中的應用。
  • 用飛秒雷射製造三維微流體器件
    研究人員將用飛秒雷射技術製造的直徑為 1 !m的微毛細管與 2 個 50 !m 模壓通道連接在一起。當液體流過通道時, 利用 2 個較大通道之間產生的壓力差, 捕獲 5 !m 的聚苯乙烯小珠, 在液體流過通道時, 使小珠堵住微毛細管開口, 在不動的活細胞曝露在各種變化的環境時可採用這種方法。
  • 淺談光纖雷射器與3D列印應用
    3D列印近年來成為熱門,與此同時光纖雷射器在越來越多的3D列印及其他增材工藝,例如雷射燒結和部分熔覆技術中被採用。  IPG光纖雷射器3D列印主要客戶  金屬材料3D列印系統主要製造商及其份額  超過80%的系統使用光纖雷射器  部分可用於3D列印的IPG光纖雷射器  3D列印空客A380氣動總管  3D列印LEAP-1b發動機燃油噴嘴
  • 傾斜光纖Bragg光柵抑制雷射系統SRS和SBS的理想選擇
    三、TFBG的應用TFBG已廣泛應用於光纖傳感領域,如彎曲、溫度、振動、折射率等參量的測量。同時,TFBG也在光纖通信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用作摻鉺光纖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器、色散補償器件、光纖型濾波器及波分復用器等等。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溫度對CuInP2S6及其異質結鐵電性能的強烈影響
    這項研究為vdW鐵電材料提供了實驗基礎,擴展了CIPS中對鐵電性的理解,並為基於vdW鐵電材料的新型電子器件開闢了令人興奮的機遇。 圖文導讀 圖4. 石墨烯/CIPS多功能器件。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3799)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3799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提供光刻掩膜版製作等微納加工服務,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諮詢,竭誠做好每一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