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超靈敏柔性日盲光電探測器

2021-02-21 低維 昂維

 

成果介紹

由於在未來植入式傳感器和可摺疊/可穿戴式光電子器件中的潛在應用,柔性光電探測器(PD)已成為最新的研究興趣。Ga2O3是一種新興的超寬帶隙半導體,被認為是用於日盲PD的天然光敏材料。研究報導,Ga2O3薄膜的製備溫度通常高於600 ℃,這阻礙了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實際應用。

有鑑於此,近日,北京郵電大學唐為華教授和吳真平副教授團隊製備了基於石墨烯/非晶態Ga2O3範德華異質結的柔性PD,表現出對日盲紫外光有前途的光響應。在254 nm光照下,該器件可產生高的光-暗電流比(~105)和大的響應率(22.75 A/W),這可以歸因於強內建電場對光生電子-空穴對的有效分離。此外,柔性PD還表現出長期的環境穩定性和出色的機械柔韌性,無需任何封裝。

本文的研究工作為實現具有成本效益的高性能柔性光電應用提供了新的潛在候選。

 

圖文導讀 

圖1. GR/a-Ga2O3 PD的器件設計示意圖和材料表徵。

 

圖2. GR/a-Ga2O3 vdWHs的光電錶徵。

 

圖3. GR/a-Ga2O3 vdWHs PD的光響應特性。

 

 

圖4. 重複彎曲時器件的性能。

 

文獻信息

Ultrasensitive Flexible Solar-Blind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Graphene/Amorphous Ga2O3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0259)

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0259

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提供光刻掩膜版製作等微納加工服務,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諮詢,竭做好每一份服務。

祝各位老闆科研順利!

相關焦點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GaTe中晶界誘導的超低閾值隨機雷射
    多晶GaTe MF中晶粒尺寸的減小大大增強了光的散射和捕獲,從而導致了超低閾值。同時,還研究了空間局部腔的尺寸對泵浦強度分布和溫度的依賴性。本文的研究發現為實現低閾值、小尺寸的RL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為滿足RL的許多潛在光電應用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圖文導讀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飛秒雷射3D列印光纖MEMS器件用於氫氣傳感
    封面圖: 用於快速和高靈敏度氫氣檢測的光纖端面聚合物微懸臂梁傳感器圖源: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https://pubs.acs.org/toc/aamick/12/29?
  • 南京大學研製出迄今最薄的單晶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
    通過準靜態溶液生長技術製備出厚度僅為20納米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並基於此研製出超薄的高性能柔性光電探測器,有望推動柔性光電器件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應用於仿生學、機器人科學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紙張作為一種柔性、低成本、輕薄、可裁剪、環境友好的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如超級電容器、摩擦納米發電機、電晶體和各類傳感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用於監測人體和環境中氣體、溼度和應變的紙基傳感器受到了特別關注,並取得了諸多研究進展。
  • 大連化物所製備出高靈敏無汙染光電探測器
    在光電子器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它的「眼睛」——光電探測器。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團隊採用溶液法製備了一種基於非鉛鈣鈦礦的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5月在線出版的《物理化學快報雜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DOI:10.1021/acs.jpclett.8b01116)。 據了解,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高性能的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大多基於含鉛鈣鈦礦。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青島科大張建明教授團隊在規模化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取得重要進展
    石墨烯氣凝膠是由二維石墨烯納米片組裝搭接而成的三維多孔宏觀體材料,其具有極低的密度、超高的孔隙率、超高的壓縮回彈性、優異的環境穩定性等獨特性質,在快速環境修復、高效能量轉化、超靈敏傳感器近期,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張建明教授團隊基於氣泡模板法,將天然膠乳粒子成功地複合到了氣凝膠的孔壁中,形成了仿玫瑰花表面的石墨烯孔壁結構,顯著增加了材料的韌性,同時維持了超低的密度(4.6 mg cm-3)。
  • 半導體所在柔性一維光電探測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對便攜化、娛樂化、健康化的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不斷追求,促使其相應的柔性傳感器件向著高效、低成本、大面積製造等方向發展。近些年,為了實現光電探測器的便攜化和可移植化,柔性光電探測器的設計與製備受到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柔性光探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敏感材料的敏感性與柔韌性要求越來越高。
  • 用於高效光伏和靈敏光電探測器的簡單近紅外電子受體
    儘管近紅外(NIR)電子受體在拓寬光電響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人們對獲得低合成複雜度的高效近紅外材料的需求仍然很大。最近,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李昌治研究員和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方彥俊研究員開發了三個簡單的近紅外受體,其吸收波長可達1000 nm,它們具有相同的二噻吩核,並且具有不同的雜原子鍵,分別是W1具有碳(C)原子、W2具有矽(Si)和W3具有氮(N)。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具有出色靈敏度和檢測極限的Te基NO2傳感器
    通過簡單液相剝離製備的Te納米片顯示出對NO2的出色響應(25 ppb,201.8%和150 ppb,264.3%),並且室溫下的超低理論檢測極限(DL)為0.214 ppb,優於與大多數報導的2D材料。此外,Te傳感器具有快速響應(25 ppb,83 s和100 ppb,26 s)和恢復(25 ppb,458 s和100 ppb,290 s)。
  • 清華大學《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通過碳納米管制備自我...
    2、使用自修復導電膜來製造軟致動器和柔性超級電容器 1 成果簡介 導電膜對於現代電子學的發展很重要。然而,這些導電膜中的大多數在複雜的變形或意外損壞下易受結構破裂的影響,從而導致裝置無法工作。
  •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
    大面積柔性有機光電二極體在可穿戴弱光光電探測器領域優於矽器件柔性大面積有機光電二極體的性能已經發展到可以與傳統的矽光電二極體技術相比提供的優勢,特別是對於諸如生物醫學成像和生物特徵監測等要求在大範圍內檢測低水平光的應用。
  • 國內科研機構開發出超高靈敏響應非鉛鈣鈦礦光電探測器
    同樣,在光電子器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它的「眼睛」——光電探測器。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團隊採用溶液法製備了一種基於非鉛鈣鈦礦的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雜誌》(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設計InSe範德華界面用於多級電荷存儲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6336)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6336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溫度對CuInP2S6及其異質結鐵電性能的強烈影響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3799)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3799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提供光刻掩膜版製作等微納加工服務,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諮詢,竭誠做好每一份服務。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無損原子層蝕刻-製備清潔二維器件的新平臺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8390)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8390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現提供二維材料單晶和薄膜等耗材,以及器件和光刻掩膜版定製等微納加工服務
  •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同時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所有的光通信都需要快速而可靠的光電探測器。當前的光通信系統使用由諸如矽和砷化銦鎵的材料製成的光電探測器。然而,這些昂貴,並且它們不能用於需要低重量,柔性或大表面的應用中。為了證明二極體的潛力,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單片傳感器,結合光學雙向通信實時檢測心跳。這是該設備如何能夠簡化和縮小當前光學系統功能的示例,因為該設備可以與傳統電子電路集成在一起。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研究組ACS Nano: 高響應超靈敏的石墨烯基短波紅外探測器
    (a)-(b)不同功率與偏壓下的光電流(1.55微米波長照射)(c)加入金顆粒前後的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光電流與光電響應((a)-(b)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的光電響應速度(600ns)(c)石墨烯短波紅外探測器超快響應的原理分析(d)本文結果與其他類似工作結果的對比數據  本文實現了基於石墨烯的短波紅外探測器(Short-Wave Infrared
  • 用於下一代可穿戴設備的有機光電探測器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作者:Lynn下一代可穿戴電子設備需要柔韌性和可拉伸性,以便能夠與人體緊密結合。目前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都是基於剛性的無機晶體材料,其機械柔性有限。相比之下,基於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光電探測器由於其固有的機械柔性、易於加工、可調的光電特性、良好的光傳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經成為很有前途的替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