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研製出迄今最薄的單晶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

2020-09-22 小材科研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研究組與北京大學馬仁敏教授研究組等國內外五個單位合作在柔性光電探測器的相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準靜態溶液生長技術製備出厚度僅為20納米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並基於此研製出超薄的高性能柔性光電探測器,有望推動柔性光電器件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應用於仿生學、機器人科學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該研究成果以「Flexible Ultrathin Single-Crystalline Perovskite Photodetector」為題近日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no Letters

柔性光電探測器是可穿戴設備、可摺疊顯示器件、生物醫學成像等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有源器件。得益於高光學吸收係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可調節帶隙等特性,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在柔性光電器件中的應用已經有不少報導,但是,之前報導的此類器件大多基於多晶的雜化鈣鈦礦材料。與多晶材料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陷阱態密度低、載流子壽命長以及結構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點。顯然使用單晶鈣鈦礦材料有望進一步提高器件性能。但是由於單晶鈣鈦礦材料脆性大, 不易彎折,這類材料尚未在柔性光電探測器中得到廣泛應用。

長期以來,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研究組致力於微納結構的製備科學以及光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研究,特別關注突破衍射極限的納米光子學研究。最近,該研究組又將相關研究應用於光電轉化,比如利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超構材料實現了高效的光捕獲及光電轉化。他們通過將雜化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的高折射率與其優秀的電學特性相結合,首次從實驗上證實利用雜化有機-無機鈣鈦礦超構材料可以高效捕獲可見光並實現高效的光電轉化Nanophotonics 9, 3323-3333 (2020)】。研究發現,與同類材料的薄膜相比較,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超構材料的光電流增大約40%,光生載流子產生效率增強約40%,相關的內部光生載流子產生效率提高約20%。相關結果展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超構材料在高效光捕獲及光電轉化方面的應用潛力。

圖一 構建基於超薄單晶有機-無機鈣鈦礦的柔性光電探測器

最近,該研究組提出並研製出基於超薄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的高性能柔性光電探測器。該研究組首先利用他們早期發展出的準靜態溶液生長方法【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6, 3827−3830 (2001); Advanced Materials 21, 3576−3580 (2009)】, 成功製備出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CH3NH3PbBr3)單晶超薄薄膜,其厚度可以降低至20nm。然後,創新性地構建出基於這種超薄單晶膜的柔性光電探測器(圖一),並證實該光電探測器具有極其優秀的探測性能(圖二)和柔性特徵(圖三)。與之前報導的在可見光頻段工作的其它柔性鈣鈦礦光電探測器相比,該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活性層厚度僅為20nm,是迄今最薄的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第二,該光電探測器的響應率高達5600 A/W,比此前報導的其它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高出兩個數量級。第三,該光電探測器具有0.2MHz的3dB帶寬,實現了快速的光探測;此外,由於將鈣鈦礦薄膜的厚度降低至20nm,雜化鈣鈦礦在保持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同時具有很好的機械柔韌特性,從而該柔性光電探測器在彎曲中能保持穩定的光電探測性能,其光電流和開關比等在彎曲過程中保持基本不變,等等

圖二 超薄單晶有機-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的光電探測性能

圖三 超薄單晶有機-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的柔性特徵和性能穩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基於準靜態溶液生長的製備技術可以全程在室溫附近實現,具有簡單的製備程序和低廉的製備成本,研製出的高性能柔性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可望集成於可穿戴設備和其它柔性光電子器件中,比如人造眼、柔性智慧型手機等等。該項研究豐富了超薄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手段,發展了高性能的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器件,可望推動仿生器件、可穿戴智能設備、可摺疊多功能設備等新型集成器件的研製,應用於仿生學、生物傳感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此項工作由南京大學彭茹雯和王牧、北京大學馬仁敏、復旦大學包文中、天津理工大學王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蘇靜、美國西北大學孫成等國內外六個研究組合作完成。其中,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應屆博士畢業生景灝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他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學彭茹雯教授、北京大學馬仁敏教授和南京大學王牧教授是該論文通訊作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生何捷、周易、李成堯、劉雨和應屆博士畢業生朱瑛鶯也參與了該工作。該項研究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來源:南京大學

文章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lett.0c02468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單晶 柔性?
    鈣鈦礦無疑是當下材料領域的明星,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引人矚目電子和光電特性,在包括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光電探測器等許多設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
  • Nature:鈣鈦礦單晶,柔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鈣鈦礦無疑是當下材料領域的明星,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引人矚目電子和光電特性,在包括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光電探測器等許多設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因此,鈣鈦礦單晶薄膜的製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熱點話題。不過,在製備過程中控制單晶鈣鈦礦的形貌和組成非常困難,低成本、滿足現有工業標準的製備過程更是未見報導,這些都制約了單晶鈣鈦礦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用於任意襯底上製備單晶雜化鈣鈦礦薄膜,同時並精確控制其厚度(從約600nm到100μm),面積(最大約5.5cm×5.5cm),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組成成分梯度(從MAPbI3到MAPb0.5Sn0.5I3)。
  • ...機所等研製出高靈敏度鈣鈦礦單晶-石墨烯複合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子實驗室的於偉利與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研究團隊合作,針對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的光電探測器性能易受晶界和晶粒缺陷的影響問題,採用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方法,合成了具有極低表面缺陷密度的MAPbBr3薄單晶,並將該高質量的薄單晶與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單層石墨烯結合,製備出了高效的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同時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中國的同事一起開發了一個既是光發射器又是光接收器的微型裝置。二極體由鈣鈦礦製成,鈣鈦礦是由其特殊的晶體結構定義的眾多材料之一。鈣鈦礦由金屬和滷素組成,已被證明是易於製造且廉價製造的多功能半導體。它們還具有檢測和發射光的有用特性。現在,研究人員已經使用它來開發可以在兩個方向定向的二極體:它可以接收光信號,並且可以輕鬆地傳輸它們。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兩個相同的單元將文本和圖片從一個單元無線傳輸到另一個單元,然後再傳回。
  • 長春光機所光子實驗室研製出一種高靈敏度鈣鈦礦單晶-石墨烯複合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光子實驗室的於偉利與羅切斯特大學郭春雷研究團隊合作針對基於鈣鈦礦多晶薄膜的光電探測器性能易受晶界和晶粒缺陷的影響這一問題,採用空間限域反溫度結晶方法,合成了具有極低表面缺陷密度的MAPbBr3薄單晶,並將該高質量的薄單晶與高載流子遷移率的單層石墨烯結合,製備出了高效的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 新製造方法:讓單晶鈣鈦礦器件更具可行性
    導讀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納米工程師開發出一種將鈣鈦礦製作成單晶薄膜的新方法。與目前最先進的多晶形式相比,這種鈣鈦礦在太陽能電池和光學設備中使用時效率更高。雖然許多現有方法集中在多晶材料上,但與多晶材料相比,由於單晶雜化鈣鈦礦的定向傳輸行為和較低的缺陷濃度,其載流子輸運性能和穩定性均優於多晶鈣鈦礦。但是,單晶雜化鈣鈦礦的製備以及控制其形態和組成,往往頗具挑戰性。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on Silicon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Angew:基於大尺寸高質量二維鈣鈦礦單晶的X...
    研究背景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較低的缺陷態密度、較長的載流子壽命、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低的製備成本等優點,近年來在高能X射線的探測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常見的三維鈣鈦礦和單胺基Ruddlesden-Popper (A)2A′n-1MnY3n+1二維鈣鈦礦相比,直鏈雙胺陽離子的AA′n1MnX3n+1是一種新型二維鈣鈦礦,兼有出色的載流子傳輸和穩定性。然而,其光電特性尚未被完全探究清楚,且缺乏大尺寸高質量的單晶材料用於光電器件應用。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團隊發現全無機鈣鈦礦微晶(CsPbBr3)激發態載流子存在快速擴散行為,以此製備出的光電探測器具有超高靈敏度和快速時間響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  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質,應用於製備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鈣鈦礦具備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較長的壽命和擴散距離,也是一類較為理想的光電探測器材料。但三維鈣鈦礦暗電流對光電探測器的信噪比有較大影響,發展受到限制。
  • 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帶領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
  • > 2025年鈣鈦礦光伏市場將達2.14億美元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1-19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加州大學最新《Nature》:大面積柔性單晶鈣鈦礦的製備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和光電性質,在眾多器件應用上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雖然許多方法都集中在多晶鈣鈦礦材料上,但單晶雜化鈣鈦礦比多晶材料具有更好的載流子輸運和更高的穩定性,它們的取向與遷移行為和較低的缺陷濃度密切相關。然而,單晶鈣鈦礦的製備和形貌與成分的控制是具有挑戰性的。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新研製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帶動風扇轉動(中科院化學所供圖).
  • 零維非鉛鈣鈦礦單晶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成功設計、集成了大尺寸零微結構非鉛(類)鈣鈦礦單晶高性能X射線成像器件。 鈣鈦礦材料是近年發展最快也是最熱門的半導體材料之一。與鈣鈦礦微晶薄膜相比,低缺陷態、高遷移率和更穩定的大尺寸鈣鈦礦單晶更適用於X射線等高能輻射探測。目前,已經有幾種三維/二維(3D/2D)鈣鈦礦單晶材料被用於X射線探測器,但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三維鈣鈦礦單晶具有高遷移率和大載流子擴散長度以及較高的載流子濃度,使得光電器件呈現很高的暗電流。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2020-11-19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這種有機組分與無機組分交互堆積的結構使其既有無機組分的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又具有有機組分的易加工性和光電功能性。其中,基於滷化鉛的雜化鈣鈦礦材料作為一種獨特的半導體材料,表現出無機半導體與有機分子層交替排列的天然量子阱結構特徵。同時,該類滷化鉛的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加工、高吸收係數、長電荷擴散長度和高遷移率等優點,引發化學、物理、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且取得了重大成就。
  • 中來光電攜手南京大學聯合開發鈣鈦礦/TOPCon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日,寧德時代正籌建鈣鈦礦研究團隊擬進軍光伏領域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而早在今年4月,動力電池巨頭蜂巢能源率先將旗下鈣鈦礦光伏業務獨立,成立極電光能大舉進軍鈣鈦礦光伏領域。毫無疑問,鈣鈦礦技術在今年將成為最火的光伏技術(沒有之一),牛津光伏、協鑫納米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量產產品。
  • 中科院大化所製備出高靈敏非鉛鈣鈦礦光電探測器—新聞—科學網
    光電探測器在信號處理、通訊、生物成像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