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Angew:基於大尺寸高質量二維鈣鈦礦單晶的X...

2020-12-05 學研天地

研究背景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較低的缺陷態密度、較長的載流子壽命、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低的製備成本等優點,近年來在高能X射線的探測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常見的三維鈣鈦礦和單胺基Ruddlesden-Popper (A)2A′n-1MnY3n+1二維鈣鈦礦相比,直鏈雙胺陽離子的AA′n1MnX3n+1是一種新型二維鈣鈦礦,兼有出色的載流子傳輸和穩定性。然而,其光電特性尚未被完全探究清楚,且缺乏大尺寸高質量的單晶材料用於光電器件應用。

成果簡介

最近,陝西師範大學趙奎教授與南京工業大學陳永華教授合作,報導了一種優化的降溫結晶方法(modified temperature crystallization method),成功生長出釐米尺寸的二維鈣鈦礦(BDA)PbI4單晶。光電性質研究表明(BDA)PbI4單晶的缺陷態密度低達3.1×109 cm-3,基於(BDA)PbI4單晶材料的X射線探測器獲得了242 C Gyair-1 cm-2的靈敏度、430 nGyair s-1的低探測極限、7.3 ms的短響應時間、6.06 ×10-9 nA cm-1 s-1 V-1的低暗電流基線漂移、以及極好的穩定性。上述結果說明基於直鏈雙胺陽離子的AA′n1MnX3n+1型二維鈣鈦礦單晶在X射線探測應用的巨大潛力。該成果已於5月20日發表在Wiley旗下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圖1.(a)30 ℃/h;(b)1 ℃/h的恆定速率降溫生長的(BDA)PbI4單晶照片;(c)釐米尺寸的(BDA)PbI4單晶照片;(d)(BDA)PbI4單晶XRD圖譜;(e-f) (BDA)PbI4在(e)(001)面和(f)(010)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a-b)(BDA)PbI4晶體(a)(001)面;(b)(010)面SEM圖像;(c)(BDA)PbI4晶體AFM圖像;(d)(BDA)PbI4晶體EDS圖譜;(e)(BDA)PbI4晶體XPS光譜;(f)(BDA)PbI4的 TGA和DSC曲線。

圖3.(a)(BDA)PbI4的ABS和PL圖譜;(b)(BDA)PbI4的TRPL圖譜;(c)(BDA)PbI4的電容-頻率和介電常數曲線;(d)(BDA)PbI4的缺陷態密度測試。

圖4 (a)(BDA)PbI4的平面型X射線探測器示意圖;(b)平面型X射線探測器工作中電場取向示意圖;(c)(BDA)PbI4的光導測試;(d)(BDA)PbI4的X射線探測器在不同劑量下的電流響應測試;(e)(BDA)PbI4的X射線探測器的時間響應測試;(f)(BDA)PbI4的X射線探測器的光電流和暗電流穩定性測試。

上述研究得到了陝西師範大學劉生忠教授與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大力支持。

文獻連結:

Centimeter-sized Single Crystal of Two-Dimensional Halide Perovskites Incorporating Straight Chain Symmetric Diammonium Ion for Efficient X-ray Detection

Yue Shen, Yucheng Liu, Haochen Ye, Yiting Zheng, Qi Wei, Yingdong Xia, Yonghua Chen,* Kui Zhao,* Wei Huang, Shengzhong (Frank) Liu*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4160

相關焦點

  • 黃維院士: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作為新一代高性能的鈣鈦礦電池的候選材料,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因其具有理想的光電性能和良好的環境穩定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這種鈣鈦礦通常由具有隨機阱寬度分布的多個量子阱組成,也因此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Nature Electronics《自然•電子學...
    西工大新聞網3月21日電(東赫)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與瑞典林雪平大學Feng Gao教授、深圳大學Wenjing Zhang教授合作,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要製備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需要在惰性氣氛中以N,N-二甲基甲醯胺(DMF)和二甲基亞碸(DMSO)為前體溶劑,以氯苯(CB)為抗溶劑,採用複雜的抗溶劑方法。 除溶劑處理問題和毒理學問題外,工藝繁瑣的抗溶劑工程對操作技術和環境的要求較高,嚴重阻礙了PSCs的商業化進程。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要製備高質量的鈣鈦礦薄膜,需要在惰性氣氛中以N,N-二甲基甲醯胺(DMF)和二甲基亞碸(DMSO)為前體溶劑,以氯苯(CB)為抗溶劑,採用複雜的抗溶劑方法。 除溶劑處理問題和毒理學問題外,工藝繁瑣的抗溶劑工程對操作技術和環境的要求較高,嚴重阻礙了PSCs的商業化進程。
  • 西北工大黃維院士團隊報導鈣鈦礦基高效深紅光發光二極體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成為新一代的明星材料,其研究開發熱潮大有超越石墨烯之勢。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團隊在鈣鈦礦材料基礎上先後創造性地實現了其在信息顯示、太陽電池、信息存儲、X射線探測和信息通訊等領域的應用,先後在Nature(《自然》)、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Nature Electronics(《自然•電子學》)、Nature Energy
  • 黃維院士研究團隊成果精選
    1992年1月,黃維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留校任教;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做博士後研究;2006年6月,擔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2012年7月,擔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2017年6月,擔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黃維院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納米材料與技術和有機電子與器件等,為了大家了解他和研究團隊近年的科研成果,材料人做了一個匯總,方便大家閱讀。
  • 今日黃維院士/邢貴川/陳永華Nature Energy
    ,邢貴川,陳永華通訊單位: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澳門大學DOI:10.1038/s41560-020-00721-5背景介紹2、製備得到了具有微米級垂直排列晶粒、高質量純相QW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薄膜。3、與同類MQW的PSC相比,其在長期溼、熱和應力條件下穩定性得到了提高。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兩項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團隊兩項成果登上《自然》子刊。其一是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團隊和吉林大學集成光電子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立軍教授合作,在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領銜的科研團隊
    這就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領銜的科研團隊。科研「無人區」裡雖然暗藏風險,但也富含著科學寶藏。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是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負責人。他說,自己在讀書時期就被黃維開創的柔性電子學科所吸引。2015年,他從海外回國申請加入了這支嚮往已久的團隊,來到南京工業大學工作(黃維時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自然—能源》在線發表南京工業大學、澳門大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成果。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基於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薄膜的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目前,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儘管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是嚴格按照化學計量比的方式配置,也難以在沉積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目標設計的純相量子阱薄膜。薄膜中夾雜的其他多相鈣鈦礦成分對鈣鈦礦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澳門大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梯度單晶鈣鈦礦圖片來源: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該器件表現出了厚度依賴的機械柔性,通過鉛錫梯度合金形成梯度電子帶隙,提升了載流子遷移率並降低了載流子複合率。不僅表現出對溼、熱等降解因素的高穩定性,而且還具有優良的能源轉化效率(基於鉛-錫-梯度結構的太陽能電池平均效率為18.77%)。
  • Light: 黃維&王建浦|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傳統的無機發光二極體通常在單晶襯底上通過外延法生長製備,難以獲得大面積柔性器件。近年來快速商業化的有機發光二極體能夠通過溶液法、蒸鍍法製備大面積柔性器件,但有機材料本身的激子特性使其難以在大電流下實現高亮度和高效率。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日前《自然—光子學》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一支高效的合作團隊除了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立軍,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還包括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中科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黃維,記者翻閱了相關論文後發現,這3位合作者在近一年時間內先後發表了多篇論文。
  • 《自然·通訊》報導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
    西工大新聞網4月9日電(東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基於中心對稱分子排列的立體選擇格子化和聚格子化」(「Stereoselective gridization and polygridization with centrosymmetric molecular packing」)於4月9日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解令海教授和黃維院士為共同通訊作者。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西工大新聞網2月19日電(榮子強)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與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潤鋒教授,靳繼彪博士研究生為論文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南京郵電大學範曲立教授、趙強教授、陶冶教授等的大力支持。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669-3。
  • 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問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世界首塊超大尺寸鈣鈦礦單晶製成
    ),這是世界上首次報導尺寸超過0.5英寸的鈣鈦礦單晶。目前,經過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的鈣鈦礦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達到20.1%,已接近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同時,基於鈣鈦礦材料的雷射和發光器件也有報導,顯示出鈣鈦礦材料在光電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然而,現在基於微晶或非晶薄膜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他光電器件仍然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如對水蒸氣敏感、對大氣、熱、紫外光等不夠穩定等。
  • 高質量光電極!無機蒸氣反應沉積法原位製備鈣鈦礦型氧氮化物薄膜|南京大學李朝升教授、鄒志剛院士團隊進展
    近日,南京大學李朝升教授、鄒志剛院士課題組開發了一種無機蒸氣反應沉積法,實現了一系列鈣鈦礦型氧氮化物薄膜在導電襯底上的原位製備,包括ATaO2N (A = Ca, Sr, Ba)和ANbO2N (A = 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