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問世

2020-12-02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近日,我國科研團隊首次成功研發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能源》。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黃維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工作基於離子液體調控分子間相互作用力,首次實現了有序取向的、結晶性能良好的二維純相鈣鈦礦薄膜,揭示了純相鈣鈦礦薄膜的形成機制、光學特徵、物相分布以及器件性能。

近年來,二維層狀鈣鈦礦材料由於優越的穩定性和光電性能而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同時,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有很大不同,薄膜中夾雜的其他多種鈣鈦礦相成分對鈣鈦礦器件的進一步應用有著很大的限制。

因此,科學家們長期致力於製備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並研究其對於光電性能的影響。事實上,儘管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是嚴格按照化學計量比配置的,但仍難以在沉積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目標設計的純相量子阱薄膜。

合作團隊通過創新性地使用一種離子液體有機胺鹽替代傳統的滷素有機鹽,實現前驅體溶液離子配位和分子間相互作用有效調控,獲得擇優生長的微米級二維層狀鈣鈦礦薄膜,而且可實現有效的層間電荷傳輸,具有優異的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鈣鈦礦的多相量子阱結構已經被大多數科研工作者成功製備,然而通過採用新型離子液體有機胺鹽和巧妙的實驗設計,獲得純相量子阱結構,並對其光學特徵和器件性能展開了深入分析在世界上尚屬首次。」陳永華介紹說,通過掠入射小角X射線衍射技術分析表明,基於該技術製備的純相鈣鈦礦薄膜具有微米級的超大晶粒尺寸、良好的晶體取向和結構特徵,有利於器件性能的提升。

鈣鈦礦薄膜的單一量子阱結構進一步被飛秒雷射光譜所印證,「純相二維鈣鈦礦展示出單一的漂白峰和螢光光譜是強有力的純相量子阱證據。」邢貴川解釋道,從分立且單一的光學特徵上發現了純相量子阱特徵,純相薄膜具有連續可調的相分布。這種結構既保證了薄膜的穩定性,又保證了載流子的高效傳輸,這是製造高性能器件的必備條件。

同時,研究人員構建的平面型太陽能電池器件也表明,純相量子阱結構使得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顯著提高。該研究展示的純相量子阱將促進太陽能電池和其他鈣鈦礦基光電器件(如探測器、發光二極體、雷射器)的發展,為其性能進一步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來源: 《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日前《自然—光子學》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陳永華告訴《中國科學報》,離子液體鈣鈦礦光伏技術具有效率高、穩定性好、易放大、一步成膜、環境友好等突出的優點,是極具潛力的新型光伏製備技術。這篇論文發表之後得到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關注。基於該項突破,陳永華和黃維團隊繼續採用離子液體MAAc作為溶劑,製備了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浙大王傑課題組揭示層狀鈣鈦礦中晶格畸變競爭的新機制
    與常規的ABX3型鈣鈦礦相比,A3B2X7型層狀鈣鈦礦具有非常規的低帶隙、負熱膨脹係數等新特性,最近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層狀鈣鈦礦所表現出來的這些新特性一般與八面體旋轉受到抑制相關聯,因此揭示不同晶格畸變之間的競爭機制,不僅有重要的物理意義,而且可以為新型功能材料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 我國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突破
    前不久,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自然·光子學》發文,報導了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突破性進展。26歲的晁凌鋒是這一成果的第一作者之一。他告訴記者,要把陽光變成「陽光罐頭」,第一步是需要把陽光轉換成能夠儲存的狀態——電。
  • 基於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薄膜的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西工大新聞網11月8日電(柔軒)近年來,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材料由於優越的穩定性和光電性能而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目前,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儘管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是嚴格按照化學計量比的方式配置,也難以在沉積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目標設計的純相量子阱薄膜。薄膜中夾雜的其他多相鈣鈦礦成分對鈣鈦礦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矽串聯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有望在近期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這種電池的特點是一個寬能帶隙的鈣鈦礦「頂部電池」吸收的太陽光譜區域與矽「底部電池」互補,這樣的太陽能電池已被證明具有可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了29.1。然而,目前這種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這種電池的特點是一個寬能帶隙的鈣鈦礦「頂部電池」吸收的太陽光譜區域與矽「底部電池」互補,這樣的太陽能電池已被證明具有可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了29.1。然而,目前這種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因此,致力於同時提高效率和改善長期穩定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一周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連發Science和Nat Nano
    本周二,我們剛介紹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論文——才過幾天,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又登上Science,以下是本次文章具體介紹通過改善鈣鈦礦材料配方、器件製備工藝和膜層質量,實驗室規模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經實現了超過25%的功率轉換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迄今為止,由於本身無定形的結構,與摻雜劑良好的兼容性以及與鈣鈦礦匹配的能級,Spiro-OMeTAD仍然被認為是最高效的空穴傳輸材料(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s, HTM)。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5.5%    保持單位: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9.1%   保持單位: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鈣鈦礦/CIGS疊層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
  • 南大譚海仁團隊:創世界紀錄效率的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世界記錄效率,這也是我國疊層太陽能電池成果首次被《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收錄。近十幾年來,基於III-V族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在提高多結疊層電池的效率和降低電池的製備成本上,均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然而,高效率的III-V族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MOCVD或MBE等外延技術生長,原材料和製備成本非常昂貴,是常規晶體矽電池成本的數十倍,限制了其在常規地面上非聚光光伏發電的廣泛應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本可望與矽晶太陽能電池組件競爭
    光電協進會 (PIDA) 研究分析指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除具有高轉換效率外,成本更是其最大的優勢,其建置成本可望與矽晶太陽能電池組件競爭。據牛津大學博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專家 Snaith 表示,目前於實驗室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本約每瓦 0.4 美元,若於工業量產,成本將可再減半。
  •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最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業界對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光電轉化效率(PCE),低製備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了光電子器件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Co3O4解決了層狀鈣鈦礦儲能系統中缺陷的氧化物問題
    本文描述了一種利用金屬氧化物轉移良好的OH吸附作為儲能機制的CO3O4的外溶鈣鈦礦氧化物PrBaMn1.7Co0.3O5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每日更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5.5%    保持單位: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9.1%   保持單位: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鈣鈦礦世界記錄每日更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5.5%    保持單位: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29.1%   保持單位: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
  • 準二維鈣鈦礦綠光LED最高EQE20.5%
    MeS添加劑還可以降低RP鈣鈦礦中的缺陷密度,這是由於富電子的Lewis鹼MeS消除了未配位的Pb2+和弱化吸附物阻隔作用。結果,使用這些準2D RP鈣鈦礦薄膜製備的綠光LED達到63 cd/A的電流效率和20.5%的EQE,這是迄今為止基於準2D鈣鈦礦的器件的最佳性能。
  • 東南大學JACS:具有超大壓電電壓係數的二維層狀鈣鈦礦鐵電體
    該研究成果首次報導了具有超大壓電電壓係數的二維層狀鈣鈦礦鐵電體,代表著分子鐵電體在壓電領域的又一重要階段性進展。能夠適應各種環境條件的高性能智能傳感器是信息科技領域的核心研究之一。其中,壓電傳感器因不需外接動力源且具有響應時間快、工作溫度範圍寬、高穩定性、再生性以及對電、磁場不敏感等突出優勢,受到了廣泛關注。
  • 有機-無機混合鈍化策略使鈣鈦礦量子點LED的EQE高達16.48%
    鈣鈦礦LED世界記錄每日更新鈣鈦礦白光LED最高EQE12.2%    保持團隊:中國華南理工大學陳梓銘&葉軒立團隊  更新時間:2021年1月4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每日更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高認證光電轉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