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2021-01-20 材料人
紙張作為一種柔性、低成本、輕薄、可裁剪、環境友好的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如超級電容器、摩擦納米發電機、電晶體和各類傳感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用於監測人體和環境中氣體、溼度和應變的紙基傳感器受到了特別關注,並取得了諸多研究進展。然而,由於環境刺激的複雜性(氣體、溼度和應變往往共存和相互作用),以及紙張本身的親水性和柔性,高性能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的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紙基氣體傳感器的氣敏性能易受紙張的吸溼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儘管紙基溼度傳感器的響應通常很大,可以免受其它氣體的影響,但仍易受紙張的柔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因此,對該研究領域的系統總結和對比分析是有必要的。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太惠玲教授、段再華博士等人發表綜述文章,總結了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首先,介紹了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電極材料和器件製備工藝。接著,以廣為研究的二氧化氮和氨氣檢測為例,介紹了紙基氣體傳感器研究進展;根據溼敏材料的不同,介紹了基於紙張本身和其它溼敏材料的紙基溼度傳感器及其在人體生理體徵監測方面的應用;根據應變類型的不同,介紹了紙基彎曲應變和壓力應變傳感器及其在可穿戴電子方面的應用。最後,對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議。該工作以「Paper-Based Sensors for Gas, Humidity and Strain Detections: A Review」為題發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

(a-c) 鉛筆繪塗工藝製備紙基傳感器電極;

(d-f) 鋁箔、銅箔和聚酯纖維導電膠帶粘貼工藝製備紙基傳感器電極。

(a) 石墨鉛筆繪塗氣體傳感器敏感材料;

(b) 毛刷塗覆工藝組裝溼度傳感器溼敏材料;

(c) 石墨鉛筆繪塗製備紙基應變傳感器;

(d) 繪塗工藝製備紙基碳納米管氣體傳感器。

(a) 基於不同襯底的PbS量子點紙基二氧化氮氣體傳感器響應曲線;

(b) 基於不同襯底的PbS量子點紙基氣體傳感器響應和恢復時間;

(c) 紙基氣體傳感器彎曲前後的響應曲線(彎曲角度=50°);

(d) 紙基氣體傳感器彎曲前後的掃描電鏡圖像。

(a) 不同呼吸頻率下紙基溼度傳感器的響應曲線;

(b) 紙基溼度傳感器對模擬嬰兒尿布溼潤過程的響應曲線;

(c) 紙基溼度傳感器對手指溼度開關響應特性曲線;

(d) 紙基溼度傳感器對潤溼後皮膚的響應曲線;

(e) 紙基溼度傳感器溼敏機理示意圖。

(a,b) 紙基應變傳感器機理示意圖;

(c,d) 石墨鉛筆塗層在彎曲和壓縮下的掃描電鏡圖像;

(e,f) 手指彎曲測試。

(a) 紙基石墨烯壓力傳感器的製備過程示意圖;

(b) 紙基Mxene壓力傳感器的製備過程及其應用示意圖。

近幾年,紙基傳感器在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領域取得了諸多的進展,然而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紙張本身的特性(表面特性和機械性能)需要進一步研究。通過對目前已發表的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文章的總結,發現普通列印紙具有容易獲取、良好的機械柔韌性、粗糙表面、多孔結構和良好的親水性,是製備紙基傳感器最廣泛的材料,這對我們今後研究紙基傳感器提供了有益借鑑。同時,僅使用普通列印紙可能會阻礙紙基傳感器的進一步發展。紙張作為紙基傳感器的核心部分,應與其它方面(敏感材料和柔性紙基電極)同步發展,尤其是與紙基傳感器性能密切相關的紙張表面特性和機械柔韌性值得關注。第二,柔性紙基電極的製備工藝有待進一步改進。紙基電極期望具有低成本、環境友好、導電性好、良好的機械柔韌性和批量生產一致性等優點。然而,這些特性仍難以兼得。以廣泛報導的鉛筆繪塗紙基電極為例,儘管其導電性好、成本低,但仍存在易受彎曲應變影響、手繪一致性差和難以批量生產等問題。第三,用於紙基傳感器的新型敏感材料有待發展。目前,碳材料及其衍生物(如碳納米管、石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氧化還原石墨烯和炭黑)是製備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的主要敏感材料。隨著新型納米材料的出現,紙基傳感器的性能有望進一步提高。例如,將石墨烯以外的新型二維材料與紙張相結合有望改進紙基傳感器性能。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在粗糙多孔的紙張表面構建高質量的二維薄膜材料仍存在許多挑戰。第四,紙基氣體傳感器的耐溼性有待提高。氣體傳感器的氣敏性能易受溼度影響。對於紙基氣體傳感器而言,紙張的親水紙對水分子的吸附進一步加劇了溼度對紙基氣體傳感器氣敏性能的影響。紙基溼度傳感器的溼敏響應通常比其它氣體的響應大得多,因此幹擾氣體對紙基溼度傳感器幾乎沒有影響。同時,紙張的親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紙基溼度傳感器的溼敏響應,而紙基應變傳感器可以封裝來避免氣體和溼度的影響。第五,需要降低外界應力對柔性紙基傳感器性能的影響。紙張具有良好的柔韌性,但柔性紙基氣體、溼度傳感器的性能容易受到外界應力的影響。為此,可發展耐機械應變影響的氣、溼敏材料提高紙基傳感器的機械柔韌性(例如,有機聚合物氣、溼敏材料)。此外,根據紙張的可摺疊性,設計耐應變影響的幾何結構有望降低外界應力對柔性紙基氣、溼敏傳感器的影響。第六,開發多功能集成紙基傳感器具有重大意義。儘管紙張的大面積、可裁剪和可列印特性為在單張紙上製備多功能集成傳感器帶來了便利,但多功能集成紙基傳感器仍面臨不同環境信號刺激的交叉敏感問題。除了本文綜述的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外,紙基傳感器在葡萄糖、病毒、金屬離子、溫度、光等的檢測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根據應用場景的需要,未來可以開發出集成功能更豐富的紙基傳感器。此外,紙基傳感器在新的探測對象和集成的柔性紙基電路系統等方面具有擴展性。文獻連結:Paper-Based Sensors for Gas, Humidity, and Strain Detections: A Review,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28, 31037–3105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06435)

相關焦點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具有出色靈敏度和檢測極限的Te基NO2傳感器
    成果介紹工業生產,環境監測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對高性能氣體傳感器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在所有材料設計中,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高電導率和出色的靈敏度,可以將外部刺激傳遞給電信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研究。大量paper致力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設計,製備和應用。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青島科大張建明教授團隊在規模化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取得重要進展
    石墨烯氣凝膠是由二維石墨烯納米片組裝搭接而成的三維多孔宏觀體材料,其具有極低的密度、超高的孔隙率、超高的壓縮回彈性、優異的環境穩定性等獨特性質,在快速環境修復、高效能量轉化、超靈敏傳感器近幾年,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張建明教授團隊一直致力於石墨烯氣凝膠材料的製備和應用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前期工作中,張建明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石墨烯氣凝膠材料的常壓乾燥製備,並獲得了優異的材料性能(J. Mater. Chem. A, 2015, 19268-19272.)。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對基於二維材料的塊體、薄膜熱電材料的應用進行了闡述,探討了二維材料作為填充劑在無機和有機熱電材料中的性能優化機制和應用進展,討論了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的光電探測器的研究進展。文章最後對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一些潛在問題和發展思路進行了總結。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單層WS2中過渡金屬取代引起的晶格應變和極性反轉
    完全軟化的拉曼模式、快速淬滅的光致發光和嚴重的電子散射可歸因於Nb原子摻雜引起的電荷摻雜和晶格應變的綜合作用。直接從原子分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觀察到WS2晶格中Nb原子的三種取代模式。密度泛函理論(DFT)的計算進一步證實了晶格應變在光學和電學特性變化中的作用。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飛秒雷射3D列印光纖MEMS器件用於氫氣傳感
    大量的體內研究證明,氫氣在治療如腦或肺損傷和帕金森氏症等各種疾病方面也顯示出有益作用。因此,氫氣在未來的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中可能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氫氣也是下一代清潔能源的候選材料。基於電阻的商用氫氣傳感器,無論是電化學或微電子機械的,仍然用電信號進行解調,在電信號讀出過程中仍存在電火花引發爆炸的潛在風險。與電子傳感器相比,光纖傳感器沒有電弧,避免了爆炸和電磁幹擾的風險,更適用於易燃易爆環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研究了各種類型的氫氣傳感器,如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結構,光纖倏逝場結構,光纖幹涉儀和光纖布拉格光柵等。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超靈敏柔性日盲光電探測器
    成果介紹由於在未來植入式傳感器和可摺疊
  • Mater.、Nat. Catal.等最新頂刊發文看生物燃料電池研究進展
    長期以來,生物燃料電池以其原料來源廣泛、對環境更友好等優點而受到科學研究的高度關注。因此,我們匯總了近期發表在頂刊的生物燃料研究,梳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Nat. Mater.:生物燃料賦能體液葡萄糖檢測n型半導體聚合物可以通過電子轉移產生信號,在檢測器件等應用方向上被認為極具發展前景。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GaTe中晶界誘導的超低閾值隨機雷射
    同時,還研究了空間局部腔的尺寸對泵浦強度分布和溫度的依賴性。本文的研究發現為實現低閾值、小尺寸的RL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為滿足RL的許多潛在光電應用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圖文導讀 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03419)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03419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荷蘭HQ Graphene, 美國2dsemiconductors, 奧地利smart element的中國區代理,為全國材料研究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石墨烯及類石墨烯等二維材料晶體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溫度對CuInP2S6及其異質結鐵電性能的強烈影響
    成果介紹範德華(vdW)鐵電絕緣體CuInP2S6(CIPS)由於其獨特的鐵電和壓電特性而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有鑑於此,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Wenjuan Zhu教授團隊系統地研究了CIPS鐵電性能的溫度和頻率依賴性。研究發現,在CIPS電容器中存在較大的印記,這可以歸因於缺陷引起的固定偶極子。在高溫和低頻下,由於銅離子更易移動並且這些偶極子可切換,因此預設脈衝可調節印記的振幅和方向。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設計InSe範德華界面用於多級電荷存儲
    同一批五個InSe存儲器件的器件間偏差研究。Interfaces, 2020, DOI:10.1021/acsami.0c16336)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6336
  • 中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ACS Nano》:水分如何影響納米纖維素的強度?
    在纖維素的實際應用中,由於其分子固有的兩親性質,纖維素在一定的環境溼度下會造成不可控形變和機械性能下降。儘管溼度引起的纖維素基材料的穩定性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但目前為止仍不清楚水分如何在多尺度上影響纖維素以及相應的機械響應和變形機理,這使得纖維素基材料的性能難以維持,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Mater.Horiz.》綜述:一文了解自修復聚合物最新研究進展
    成果介紹西班牙高分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Marianella Hernández Santana教授課題組從修復機理角度出發,對近年來自修復聚合物領域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隨後,他們又重點針對自修復彈性體領域近五年來的進展進行了探討,根據修復機理,這種材料可以分為三種:基於非共價鍵、共價鍵以及兩者結合的自修復材料,很顯然後者可以在材料力學性能和可修復性之間達到了最佳平衡,修改效率超過90%。基於多種機理的自修復材料在塗料、傳感器、納米發電機、控釋藥物、密封材料、輪胎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 中科大吳恆安/俞書宏院士/朱銀波ACS Nano:通過溼度界面調控層狀納米纖維素的強韌性
    然而由於缺乏對納米纖維素界面行為的深入了解,保持纖維素基材料在不同相對溼度下的預期性能具有挑戰性。近日,中科大吳恆安教授,俞書宏院士,朱銀波報導了通過多尺度模擬和實驗研究了層次化納米纖維素中溼度介導的界面及相關的變形行為。
  • 綜述:納米發電機助力自供電氣體傳感
    因此,將半導體材料的壓電或摩擦生電性能與其氣敏特性結合起來,應運而生出自供電氣體傳感這一全新的研究領域。相關研究工作已經表明,基於納米發電機的自供電傳感器件能夠在不需要外部能源激活或生成讀出信號的條件下,有效地監測氣體環境。
  • 蘭州大學《ACS Appl. Energy Mater》:簡易製造柔性石墨烯基微型...
    本文,蘭州大學Yirong Zhao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Energy Mater.》期刊發表名為「Facile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Graphene-Based Micro-Supercapacitors with Ultra-High Areal Performance」的論文,研究通過水熱,物理壓制和雷射雕刻方法展示了一種高負荷(21.1 mg cm –2)的石墨烯基MSC。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 用於傷口癒合的可注射、可自愈醫用粘合劑
    如圖1所示,PEG的端基接了戊二酸N-羥基琥珀醯亞胺(SG),它會與蛋白質表面上的-NH2反應,像錨一樣將PEG鏈快速固定在組織表面上。而單寧酸(TA)是一種多酚化合物,在每個苯環中都包含三個相鄰的酚羥基,可以有效地與各種表面相互作用並產生強附著力(例如,海洋生物牢固地附著在水下表面上)。
  • ACS Catalysis綜述: 水相異質催化反應研究進展
    因此,了解水在這些過程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人員多年來的一個重點。例如,水分子在酶催化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控制底物和產物的傳質速率,促進活性位點的質子轉移,幫助建立有利催化的分子構象。自然界利用水的普遍存在來控制許多酶的反應,利用水的獨特性質,這反過來又有助於調節反應速率、選擇性和傳質速率。水作為溶劑、反應物或副產品的一些自然現象在合成多相催化劑催化的工業相關反應中找到了相似之處。
  • 北理工曲良體/張志攀在《Adv.Mater》期刊:石墨烯基纖維:製備和應用的最新進展-綜述
    圖4、a)顯示用於製備螺旋GBF的溼度輔助的獨立條帶滾動方法的方案。b)GBF電毛細吸管的方案。在本節中,簡要總結了纖維電池,SC和電化學傳感器的最新進展。此外,還介紹了具有多功能性的基於GBF的新型設備。
  • 深圳大學《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氮摻雜超溼,隔熱和彈性石墨烯氣凝膠,可高效產生太陽能蒸汽
    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Nitrogen-Doped Unusually Superwetting, Thermally Insulating, and Elastic Graphene Aerogel for Efficient Solar Steam Generation"論文,研究報告了氮摻雜石墨烯氣凝膠(NGA)的相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