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曲良體/張志攀在《Adv.Mater》期刊:石墨烯基纖維:製備和應用的最新進展-綜述

2021-02-25 材料分析與應用

由於簡單的設置和連續生產的潛力,溼法紡絲法是製備GBF最常用的方法,新型微流體噴絲頭和凝固浴有可能獲得具有超高機械和各向異性離子的GBFs。相比之下,加捻方法導致螺旋結構的GBF,具有大的拉伸性,這在柔性和可拉伸的裝置中是非常期望的。另外,通過廣泛使用的水熱法引入原子摻雜劑和活性材料(例如導電聚合物)的策略可以充分利用石墨烯納米片與這些活性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進一步使GBF用於各種應用。

圖2、a)用於夾層GO / PVA-藻酸鹽/ GO結構的纖維紡絲裝置。

b)顯示具有三通道噴絲頭的核 - 殼結構GBF的紡絲過程的圖示。

c)示意圖,顯示了用GO / NIPAM串聯的紡錘打結的藻酸鹽纖維結構的紡紗過程。

d)通過流動GO分散通過收縮通道,形成具有對齊的GO納米片的GBF到良好堆疊的管壁中。

e)通過流動GO分散通過收縮通道,然後突然擴展通道,形成具有垂直排列的GO納米片的GBF。比例尺:200μm(主圖像)和500μm(插圖)。

圖3、a)顯示製備用於CO 2捕獲的GO中空纖維膜的方案。

b)GO / PEDOT:PSS混合中空纖維形成的示意圖。

c)所得中空纖維末端的SEM圖像。

d)顯示固體纖維和中空纖維上的電荷分布的方案。

圖4、a)顯示用於製備螺旋GBF的溼度輔助的獨立條帶滾動方法的方案。

b)GBF電毛細吸管的方案。

c)基於扭曲的GBF的可穿戴加熱器的照片和紅外圖像。

d)將GO循環沉積到SWNT骨架上的方案和照片。

e)扭曲的20mm長GBF的SEM圖像。

2.1機械性能的提高

圖5、a)顯示通過使用生物啟發的強化策略製備石墨烯C纖維的方案。

b)具有貽貝結構的GBF結構的示意圖。經許可轉載。

c)摻雜金屬的GBF的電導率。

d)最近報導的GBF在機械強度和電導率方面的比較

2.2 電導率的增加:電率是GBF的另一個重要參數。

由於其輕質,高柔韌性,極高的SSA以及機械和電氣性能,GBF被認為是電子和電學應用的理想選。基於GBF的SC和電池等儲能設備已被用於為電子手錶,健康檢測器和顯示器供電。在本節中,簡要總結了纖維電池,SC和電化學傳感器的最新進展。此外,還介紹了具有多功能性的基於GBF的新型設備。

圖6、a)製備RGO /二氧化鈦雜化纖維作為LIB的高效陽極的方案

b)具有自愈能力的準固態全纖維LIB的構造的示意圖。

c)照片顯示纖維LIB在直線,彎曲和打結狀態下的柔韌性。

d)用於LSB的RGO / CNT / S纖維的製備的圖示。

e)LSB組裝的示意圖。

f)由LSB供電4小時的發光二極體(LED)的照片。

g)LSB在彎曲和壓縮狀態下為LED供電的照片。

圖7、a)在10到2000 VS -1的不同掃描速率下GBF SC的CV曲率。

b)輸入AC信號和整流脈動DC信號

c)由具有N摻雜GBF的SC供電的各種電子器件的照片。

d)由GO / PANI混合水凝膠製成的可拉伸SC的製造方案。

e)具有GBF的高度可拉伸(高達800%)SC的構造過程。

f)自我修復的可拉伸SC組裝的示意圖,其具有由PU覆蓋的具有自愈能力的彈簧狀GBF。

圖8、a,b)可攜式溼度傳感器,配備無線通信模塊,用於檢測呼吸的溼度。

c)用(a)中所示的傳感器實時檢測呼吸的溼度

d)RGO與WO 3,WO 3-RGO纖維和RGO纖維的刺 - 布結構的電阻轉變。

e)照片顯示GBF化學電阻器集成在手錶,眼鏡,Kimtech紙張和用於實時NO 2氣體檢測的信號傳輸模塊上。

相關焦點

  • ...Rev.和Adv. Mater.發文介紹石墨烯化學氣相沉積製備方法
    「製備決定未來」,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備方法自2009年被發明以來,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是目前低成本製備大面積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最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放大性。然而,CVD石墨烯薄膜在製備的過程中會產生缺陷、晶界和褶皺,製備和轉移的過程也會造成表面汙染與破損,因此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內容簡介近年來,大量的理論預測表明,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第四主族硫族化合物、黑磷、MXene等在內的二維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熱電性能,實驗也證實這些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2018-01-26 11:25:56 來源:中國紡織報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
  • Rev.和Adv. Mater.發文介紹...
    「製備決定未來」,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製備方法自2009年被發明以來,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是目前低成本製備大面積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的最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放大性。然而,CVD石墨烯薄膜在製備的過程中會產生缺陷、晶界和褶皺,製備和轉移的過程也會造成表面汙染與破損,因此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
  • Mater.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太惠玲教授、段再華博士等人發表綜述文章,總結了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首先,介紹了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電極材料和器件製備工藝。接著,以廣為研究的二氧化氮和氨氣檢測為例,介紹了紙基氣體傳感器研究進展;根據溼敏材料的不同,介紹了基於紙張本身和其它溼敏材料的紙基溼度傳感器及其在人體生理體徵監測方面的應用;根據應變類型的不同,介紹了紙基彎曲應變和壓力應變傳感器及其在可穿戴電子方面的應用。最後,對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議。
  • 劉忠範和彭海琳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綜述:石墨烯製備決定...
    面向石墨烯產業化應用的製備技術不是對實驗室製備過程的簡單放大,規模化製備對製備技術的可重複性、安全性和成本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從產能上看石墨烯的粉體和薄膜均實現了宏量化製備。然而,石墨烯產品的生長工藝、原材料、設備甚至生產批次的不同,得到的產品質量和性能參差不齊,且很難達到統一的標準。以史為鑑,參考另一類戰略性碳材料——碳纖維的產業發展歷程可知,材料的品質決定了其應用前途。
  • 科學家發表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和應用前景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王中林院士團隊 Adv. Mater.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Adv. Mater.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成果簡介近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通訊作者)團隊報導了基於可穿戴纖維/織物的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基本分類、材料選擇、製造技術、結構設計、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的綜述。同時還總結和討論了阻礙其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潛在困難和艱巨挑戰。
  • Adv. Energy Mater.綜述: 兩性離子用於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光器件和鋰離子電池的最新進展和前景
    在線刊登了福建農林大學的歐陽新華教授、陳禮輝教授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Mohini Sain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總結的兩性離子利用其特殊性質在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光器件和鋰離子電池方面的最新進展。
  • 電紡木質素基碳微纖維和納米纖維的前體、性質和應用綜述
    碳納米纖維(CNFs)是碳的一維形式,其直徑在亞微米和納米範圍內,在能量存儲、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木質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生產CNFs的低成本、可生物再生前體。本綜述全面介紹了通過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碳納米纖維的最新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木質素的特性,CNFs的結構和應用,尤其是儲能方面的應用,以及對靜電紡絲法的描述。
  • Small Science:石墨烯基材料本徵反應活性的理解與應用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在不摻雜元素的情況下通過控制石墨烯基材料的電學性質來增強其本徵反應活性。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對於因邊緣、缺陷和自由基等引起的石墨烯基材料的本徵反應活性的理解及其在能源催化、生物醫學等應用領域的研究進展。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2.1 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2009 年,Li 等研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結構,該結構採用石墨烯作為電極的陽極,並與矽半導體結合,形成了石墨烯- 矽肖特基結太陽能電池結構,其具體結構圖,如下如圖3 所示。在Si/SiO2 基片上,覆蓋有一層很薄的石墨烯,並且在石墨烯薄膜上方,有約0.1-0.5cm2 面積的矽層窗口,四周以金線作為柵。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Li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發表題為「Nanocomposite hydrogel-based strain and pressure sensors: a review」的綜述論文。
  • 綜述:石墨烯三維骨架結構—合成、性質及應用
    石墨烯(Graphene)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二維單原子層碳材料,具有很多優異特性,如高導電性、高比表面積、高導熱性和優異的機械性能,因此在很多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馬延風副研究員和陳永勝教授共同撰寫的綜述文章「石墨烯三維骨架結構:合成、性質及應用」已在《國家科學評論》2015年第1期發表(全文連結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2/1/40.full)。
  • 前景繼續提高中 石墨烯各種應用的可行性解讀
    近年來,石墨烯(第一種二維原子晶體)研究取得了許多突破,石墨烯的大量製備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種一個原子厚度的碳材料集超高的機械強度、電導率、熱導率和抗滲性等諸多優異性能於一身,這使得其在許多領域中都有誘人的應用前景。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榮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K. S.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
  • 龐歡AEM最新綜述:過渡金屬基MOF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原標題:龐歡AEM最新綜述:過渡金屬基MOF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引言】 近年來,社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能源的存儲問題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該綜述主要介紹了過渡金屬(Fe、Co、Ni)基MOF材料及其衍生物在超級電容器和鋰離子電池中的相關應用,概述了研究人員通過調控MOF材料的中心原子和配體等相關組成部分,進而優化電容器以及電池綜合性能的出色表現。
  • 寧波材料所等研製出3kW石墨烯基鋁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一直以來,鋁燃料電池面臨諸多技術瓶頸,如錳氧化物催化劑活性不高、空氣陰極極化電阻較大、陽極鋁析氫自腐蝕嚴重、熱控制難及難以二次啟動等,使得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應用進展緩慢。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動力鋰電池工程實驗室的研究團隊應用石墨烯對空氣陰極催化劑材料進行改性複合,大幅度提升電池電化學性能,系列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化學和電化學學術期刊上(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18,24,14816,Electrochimica Acta, 2018,263,544,Energy Technology
  • 插層增塑紡絲法在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製備方面取得新進展
    纖維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3.4 GPa)、電導率(1.19×106 S/m)和熱導率(1480 W/mK),初步具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性能優勢,展現出極大的工業應用前景。滑動和褶皺變平示意圖通過以上機理分析,團隊建立了製備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的級聯增塑紡絲工藝,級聯拉伸保持纖維紡絲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