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2020-12-04 OFweek維科網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因此,發展合適的製備方法,對石墨烯進行修飾或與其他材料形成複合電極材料是一種有效解決途徑。本文對石墨烯基電極及其在雙電層電容器、法拉第準電容器和混合型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歸納,重點介紹了石墨烯凝膠薄膜電極的製備過程,以促進石墨烯基電極在超級電容器構築中應用。

  傳統化石能源資源的日益匱乏和環境的日趨惡化,有力地促進了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太陽能、風能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需要有效的儲能裝置保證其能夠穩定的在電網中併網工作。同時,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迫切需要發展成本低、環境友好、能量密度高的儲能裝置。

  超級電容器是介於傳統電容器和二次電池之間的一種電化學儲能裝置,其容量可達幾百甚至上千法拉。自1975 年Conway 首次提出法拉第準電容的儲能原理以來,超級電容器的研發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NEC、松下、本田、日立和美國Maxell 等公司開發出的小型超級電容器已開始推向市場,在小型移動電子設備、汽車能量回收等領域應用。法國SAFT 公司、韓國NESE 公司等也在進行超級電容器的研究和開發。美國的USMSC計劃、日本的New Sunshine 計劃和歐洲的PNGU計劃均將超級電容器列入開發內容。我國將「超級電容器關鍵材料的研究和製備技術」列入到《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 2020 年)》,作為能源領域中的前沿技術之一。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電化學儲能單元,具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免維護、對環境無汙染、循環壽命長、使用溫度範 圍寬等優點,已在備用電源系統、可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對於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等特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超級電容器應用於風力發電中 可以提高風電場的運行安全。超級電容器的基本構造與應用組件如圖1 所示。

  按照儲能機理,超級電容器可分為雙電層電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EDLCs)和法拉第準電容器(又叫贗電容器,pseudo-capacitors)。近年來,國內外對超級電容器儲能技術的基礎 研究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雙電層電容器的儲能機理是在大比表面積的碳材料電極和電解質界面吸附相反電荷的正負離子,電荷儲存在界面雙 電層中,通過電化學極化進行可逆吸/脫附從而儲存和釋放能量。雙電層電容器的電極主要為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碳納米管、介孔碳和碳化物衍生碳等。對於這 些碳材料,決定雙電層電容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比表面積、電導率和孔隙率,但很少有碳電極材料可以在這三個方面均有優異的表現,因此,人們仍在不斷研究碳 基雙電層電容器材料。

  贗電容器儲能機理則是在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電極表面,通過電極和電解質之間發生快速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能量儲存和釋放。這類電容器的電極材料主要有表 面含有氧化還原活性位的材料,如導電聚合物、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氫氧化物。相比於雙電層電容器,贗電容器的容量更大,但由於材料的導電性能較差,材料發生氧 化還原反應時結構容易被破壞,因此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相對較差。

  為進一步提高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近年來開發出了混合超級電容器,又稱「不對稱超級電容器」。其中,一極採用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電極材料通過電化學反應 來儲存和轉化能量,另一極則採用碳材料通過雙電層來儲存能量。在混合型超級電容器中,能量儲存的過程仍主要發生在電極表面,電極材料的比電容、導電性、比 表面積和結構穩定性是混合型超級電容器能量儲存和轉化性能的決定因素。因此,為了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無論是雙電層超級電容器、法拉第準電容器,還是 混合超級電容器,其電極材料必須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導率高和結構穩定的特性。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碳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2675 m2 /g)、優異的電子導電性和導熱性、很高的力學強度,符合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超級電容器對電極材料的要求,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石墨烯在超 級電容器中的應用基礎研究結果層出不窮。通過不同的合成與製備過程將石墨烯與其它材料構成複合電極材料,分別應用於雙電層電容器、法拉第準電容器或混合型 超級電容器。本文對近年來石墨烯基電極材料在三種不同類型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研究綜述如下。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也叫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是一種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傳統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兼具蓄電池和傳統電容器的優點,如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具有瞬時大電流放電及對環境無汙染等特性,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儲能、節能設備。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2017-03-1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3.1.3石墨烯與CNTs(碳納米管)複合  Ki-Seok Kim和Soo-Jin Park將MWNT(多壁碳納米管)和GO粉末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GO-MWNT,加入水合肼,還原製備石墨烯- MWNT複合物,在複合物溶液中加入aniline(苯胺)單體,通過原位聚合法,製備了石墨烯- MWNT/PANI三元複合物。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是一類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發展二維材料基複合介孔納米片,不僅可有效抑制片層的堆疊,增加比表面積,而且可大大緩衝電極的體積膨脹,提高電解液離子的擴散和電化學性能。但是,目前報導的都是關於面內垂直柱狀的介孔納米片,而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納米片的可控制備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具有長壽命、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等特點;但是其能量密度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對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的需求。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介紹和新聞
    石墨烯常被認為是超級電容器中活性炭的替代品,部分原因是其相對表面積高(甚至比活性炭的相對表面積更大)。表面積是電容的限制之一,表面積越大,靜電電荷的存儲效果越好。此外,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將利用其輕質、彈性和機械強度。據稱,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儲存的能量幾乎和鋰離子電池一樣多,充電和放電只需幾秒鐘,而且可以維持數萬次充電循環。
  •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1.本項目研究的意義及同類研究工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性能介於電池與傳統電容器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可用於可攜式儀器設備、數據記憶存儲系統、電動汽車電源及應急後備電源等。
  • 蘭州大學:簡易製造柔性石墨烯基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超高面域性能
    本文要點: 簡便的水熱,物理壓制和雷射雕刻方法來製造具有超高面能量密度和強大柔韌性的高負載石墨烯基MSC成果簡介 具有高性能和靈活性的微型超級電容器石墨烯和還原石墨烯氧化物(rGO)的優勢,例如高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機械性能和電化學穩定性,使其成為MSCs柔性電極的有希望的候選者。但是,基於石墨烯的MSC的低質量負載和雙電層電容器(EDLC)機制導致低的區域電化學性能,這是小型化電源的關鍵參數。本文,蘭州大學Yirong Zhao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
  • 我國科學家研製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
    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進而實現了多孔石墨烯晶體膜的宏觀厚度製備;以此作為電極構築的超級電容器,在儲能密度和循環穩定性方面得到顯著的提升。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積大、導電性好、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點,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用作超級電容儲能器件的電極材料。石墨烯電極在微觀尺寸下所具有的優異電化學性能已經被廣泛的研究和證實。但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規模化應用需要在保持其優異電化學性能的前提下,實現宏觀尺度(大面積和超高厚度)上的電極製備與組裝。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7-12-08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DNL21T3致力於高比能、柔性化、微型化超級電容器開發,開發出系列二維材料,如石墨烯和摻雜石墨烯、黑磷烯、MXene、聚合物和氧化物納米片。此次合作充分發揮了兩個團隊的長處,共同圍繞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實現了兩個領域的完美結合,有望推動微孔高分子與超級電容器交叉融合。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的資助。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規模化製備高度集成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
  • 晶片超級電容器又添新材料
    據德國《光譜》雜誌網站近日報導,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研究團隊最近把目光轉向了一種「不可能」的弱電材料——多孔矽,為了把它變成強大的電容器,團隊創新性地在其表面塗了一層幾納米厚的氮化鈦塗層,使其性質得以改變。  該團隊負責人麥卡·普倫尼拉解釋說,因化學反應導致的不穩定性和高電阻導致的低功率,不帶塗層的多孔矽本是一種極差的電容器電極材料。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需要高性能的柔性儲能裝置作為能量源來支撐。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石墨烯電池與超級電容器 誰是儲能界未來?
    而近期石墨烯鋰電池的出現更是讓儲能行業狂歡,由西班牙科學家研製出的石墨烯鋰電池據說充電完成只需8分鐘,電池續航能到1000英裡,秒殺傳統汽油車,這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石墨烯鋰電池因此被稱為「超級電池」。  不過遺憾的是,這項技術普及到汽車身上仍舊需要時間。首先鋰電池的技術需要改進,其次作為新興材料,石墨烯的製備對於國內產業來說仍舊具有難度。
  •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噴塗技術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墨水噴塗技術【導讀】:在可穿戴和醫療技術領域,在高度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板上開發多功能設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為了通常在單個平臺上實現這種獨特的技術,採用具有足夠效率的高度柔性且可嵌入的能量存儲設備作為電源至關重要。本文引入了一種通用且可擴展的方法來製造平面和對稱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可以安裝在任何複雜的表面上。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  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碳材料、金屬氧化物及其複合材料等高性能電極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商品化應用前景。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的一個分類。兩種機制協同作用,發揮各自的優點,彌補各自的不足,將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完全發揮出來。  2、石墨烯基柔性超級電容器  (1)基於石墨烯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是由sp2雜化的碳原子密排成蜂窩狀的二維晶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