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1.本項目研究的意義及同類研究工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性能介於電池與傳統電容器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可用於可攜式儀器設備、數據記憶存儲系統、電動汽車電源及應急後備電源等。特別是在電動汽車上,超級電容器與電池聯合能分別提供高功率和高能量,既減小了電源的體積又延長了電池的壽命。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決定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開發具有優異性能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究中最核心的課題。導電聚合物是一類重要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其電容主要來自於法拉第準電容。目前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的導電聚合物主要有聚苯胺 (Polyaniline)、聚噻吩 (Polythiophene)、聚吡咯(Polypyrrole)等[1 ]。有機聚合物以其具有快速充放電、高儲能密度、綠色環保等特點,必將成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研究熱點。 對於有機聚合物電極材料,由於電容器在充放電時電解質離子反覆地進出電極材料,使得電極材料的分子結構遭到一定的破壞,共軛體系減小,電子離域性降低。從而使得電極的電導率下降,機械性能遭到破壞。當對超級電容器反覆充放電時,比電容、能量密度都會明顯降低,循環性不佳 為了提高有機物電極的機械性能和電導率,國內外不少人研究了基於導電聚合物的複合電極材料,其中以CNT(碳納米管)與ECP(電子導電有機聚合物)複合材料為代表['14 18]。 ,由於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可以提供立體空間網狀結構。有機聚合物通過原位化 學聚合或電化學聚合包覆在碳納米管上,大大提高了比表面積。此外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電導率,改善了聚合物在充放電時電導率降低的現象 石墨烯若取代石墨做電池的電極,有望提高電池的效率, CNT用作電化學電容器(EC)電極材料,比表面積的利用率低,原因是小於2 t'lm的孔不能形成雙電層;石墨烯用作EC電極材料【12J也具有比表面積大、導電性高等特點,沒有小於2 nm的孔不能有效利用的問題,價格上也有優勢 石墨烯(Graphene)是近年來被發現的二維碳原子晶體.具有比碳納米管更為優異的電學性質.以及良好的導電性和化學穩定性[26,27].這使得其可以成為比碳納米管更好的電子或空穴傳遞的多功能材料。近年來.利用石墨烯獨特的電學性質對一些材料進行修飾以及製備性能更好的複合新材料是當前的研究熱點 Pack等[281合成了石墨烯.SnO,複合材料.發現

  石墨烯能夠起到電子傳遞通道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複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 Seger等i29]以石墨烯為載體材料獲得了高分散的石墨烯.Pt納米複合材料 對該複合材料的電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石墨烯還是一種有效的載體材料 提綱 1. 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前景 2. 電極材料如有機聚合物、CNTs在超級電容器上的應用 3. 石墨烯的前景 參考文獻 14 Krishna D,et a1.N and P doped poly(3,4-ethylene dioxy, thiophene)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ymmetric redox superca—pacitors[J].Mater Sci,2007,42:8158 18 Hussain A M P,Kumar八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all-po lym er redox supercapacitors with modified polypyrrole electrodes[J].J Power Sources,2006,161: 1486 [26]YANG Yong—Gang,CHEN Cheng—Meng, WEN Yue-Fang,et a1.New Carbon Mater. 2008,23(3):193-200 [27]HUANG Gui-Rong(黃桂榮),CHEN Jian(陳建).Carbon Techniques(Tansu如hu),2009,28(1):35~39 [28]Paek S M,Yoo E J,Honma I.Nano Lett.,2009,9(1):72—75 [15]Wang H L,Hao Q L,Yang X J,et a1.Graphene oxide doped polyaniline for supercapacitors[J].Electrechem Commun,2009, 11(6):1 158—1 161. 本項目的研究內容、特色和創新之處即立題根據 研究工作的預期結果或目標及提供形式。如系理論成果,應寫明在理論上解決哪些問題及其科學意義;如系應用性成果或基礎性資料,應寫明其應用前景 擬採取的理論分析、計算、實驗方法和步驟及其可行性論證

  研究工作的總體安排、進度、經費支出預算 1、 與本項目有關的工作基礎及實現本項目研究已有的主要儀器設備;尚缺的儀器 設備及解決途徑: 2、 申請者和項目組主要成員的主要學歷和研究工作簡歷,近期發表的與本項目有關的主要論著和科研成果名稱及獲獎情況: 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投射電子顯微鏡(TEM)觀察電極材料的表面形貌結構,用紅外光譜儀、XRD、XPS及EDS等能譜表徵分析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元素含量。 將複合材料做成圓片,室溫下用四探針測試儀測試電導率,分析複合材料的導電性能。 在避光下回流5小時。由於苯胺的沸點為183℃,所以回流溫度應控制在略高於183℃的水平。反應結束後,冷卻至室溫,充氮氣保護後,避光保存。MWCNT在苯胺中回流的過程中,苯胺由無色溶液變為淺黃色,再至棕色,最後形成了黑紅色透亮溶液。冷卻到室溫,用微孔濾膜過濾待用。用36%濃鹽酸配製成2.omol/L的鹽酸溶液。取50ml稀鹽酸並加入4.79摻入MwCNT的苯胺溶液,配製成鹽酸苯胺溶液。取 11.49過硫酸錢(0.05mol)溶解於25ml蒸餾水中配製成過硫酸錢溶液。在電磁攪拌下在O一5℃用滴液漏鬥將過硫酸錢溶液滴加到鹽酸苯胺溶液中,25分鐘滴加完畢,繼續反應lh。結束反應,反應混合物減壓過濾,分別用無水乙醇和蒸餾水洗滌數次,直到中性為止。最後用2.omol/L的鹽酸溶液浸泡Zh進行摻雜,過濾,乾燥至恆重 將製得的活性材料粉末用研缽研磨以後,稱取SOwt%的活性材料,7.swt%的乙炔黑和7.swt%的石墨,然後混合均勻,用一滴聚四氟乙烯溶液(佔電極材料的swt%),一滴酒精和一滴水均勻混合後,塗覆在泡沫鎳片上,塗覆面積約 1cmZ。製備的泡沫鎳長Zcm,寬Icm, 泡沫鎳塗覆前在丙酮中浸泡 10min,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層和其他雜物以免影響其測試效果.將製備好的電極在烘箱中60℃下乾燥24h,備用電極 性能在安裝有工作電極,鉑片對電極和飽和甘汞參比電極的燒杯型電池中進行測試,電解質為IMNaNo3水溶液,工作電極表面積為 1cmZ。循環伏安測試在cHI660c型電化學工作站

  (上海辰華)上進行,掃描範圍:一0.2一o.sv,掃速:smv/s。,電化學交流阻抗測試在cHI66oC型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上進行,頻率範圍:100000一O.olHz,交流調製:smV。充放電測試在CHI660C型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上進行,截至電位:一0.2一0.8V,採用多個不同的恆定電流密度進行測定

 

相關焦點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也叫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是一種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傳統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兼具蓄電池和傳統電容器的優點,如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具有瞬時大電流放電及對環境無汙染等特性,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儲能、節能設備。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Yongqin Han等人[14]以(NH4)S2O8(過二硫酸銨)通過原位聚合GO/polypyrrole(聚吡咯),再通過NaBH4將GO還原成石墨烯,合成了石墨烯 /polypyrrole複合物,通過壓片法製備了電化學測試電極。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新型的儲能器件,具有高容量、高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等優點。兩種機制協同作用,發揮各自的優點,彌補各自的不足,將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性能完全發揮出來。  2、石墨烯基柔性超級電容器  (1)基於石墨烯的柔性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是由sp2雜化的碳原子密排成蜂窩狀的二維晶體結構。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近日,閩江學院張誠博士、王軍教授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程寰宇教授、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報導了利用柔性可延展的納米發電機及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為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供能策略。研究人員利用贗電容特性的ZnP多孔超薄納米片與雷射直寫石墨烯(LIG)複合材料製備了島橋構型的叉指結構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兩種不同儲能機理電極材料的高效複合,實現了電容器在不犧牲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的條件下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藉助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串聯/並聯,有效的調控了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電流特性。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
  • 超級電容器勢起 汽車領域初顯崢嶸
    神奇的「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也稱電化學電容器,是基於高比表面積炭電極/電解液界面產生的雙電層電容,或者基於過渡金屬氧化物或導電聚合物的表面及體相所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來實現能量的儲存。其構造和電池類似,主要包括正負電極、電解液、隔膜和集流體。
  • 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混合材料制超級電容器 1萬次充放電循環後仍...
    由MOF與石墨烯酸製成的石墨烯混合材料(圖片來源:慕尼黑工業大學)通常,儲能設備與為電子設備提供能量的電池以及蓄電池相關。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手機或汽車開始安裝超級電容器。與電池不同,超級電容器能夠快速存儲大量的能量,並以同樣快的速度釋放大量能量。
  • 新型石墨烯-釩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直接翻倍
    加拿大皇后大學石墨烯集成功能技術(GIFT)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裝置。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的結構圖像該裝置由高比表面積電極與電解質組合而成,電解質中含有可以兩種以上氧化狀態存在的氧化還原物質
  • 石墨烯與MOF結合的新材料可製造出高效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與電池不同的是,它可以快速儲存大量能量,並以同樣快的速度將其釋放出來。比如說,如果火車進站時剎車,超級電容就會把能量儲存起來,當火車在啟動時需要大量能量的時候,超級電容就會非常迅速地再次提供能量。不過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還不夠大,比如鋰蓄電池的能量密度為265千瓦時(KW/h),而超級電容器只能達到其十分之一。
  • 中美研究人員研發新型超級電容器 功率高/充電速度快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以及中國兩家大學(閩江學院和貴州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基於氧化錳研發出一種新型超級電容器,能夠將電池的存儲容量與其他超級電容器的高功率和快速充電特點相結合。
  • 一種新型石墨烯-釩柔性混合電池,容量是一般超級電容器的8倍
    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石墨烯綜合功能技術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柔性混合電池超級電容器裝置。用兩個相等的半電池由包覆釩離子的還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膠組成,採用一步法合成。充電過程中,釩離子的氧化態發生變化,形成兩個具有不同電位的半電池,大大增加了能量密度。超過225mAh g−1的最大容量,大約是不含釩的石墨烯水凝膠超級電容器的8倍,但靜電位充電時間僅為後者的兩倍。作為超級電容運行,它保持95%的初始電容超過1000循環。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基於雙電層吸附、表面的氧化還原反應或體相內離子的快速插入/脫出來實現儲能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長壽命、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等特點;但是其能量密度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對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的需求。
  • 新型超級電容器更加經濟壽命更長,是否能取代鋰電池?
    近日,德國慕尼黑無機和金屬有機化學團隊研究出了一種高效的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採用了石墨烯混合材料作為正極,同時基於了鈦和碳的成熟結合為負極,其性能與目前的鋰電池性能大致相當。這種超級電容器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能夠快速儲存的大量能量。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高性能石墨烯混合材料:TUM開發超級電容器|汽車製造AP
    ■編譯:Bright■審校:Ken■來源:Automobil Produktion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無機和有機金屬化學教授羅蘭·菲舍爾(Roland Fischer)領導的一個團隊成功地開發了一種高效超級電容器
  •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介紹和新聞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石墨烯是一種由純碳構成的薄層,緊密地包裹在一起,形成六角形蜂窩晶格。它被廣泛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材料」,因為它具有豐富的驚人特性:它是人類已知的最薄的化合物,只有一個原子那麼厚,也是最著名的導體。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該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普適的界面自組裝策略,製備出多種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聚合物/石墨烯複合納米片,包括聚吡咯/石墨烯、聚苯胺/石墨烯、聚多巴胺/石墨烯,並將其應用於全固態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這些納米片具有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大小為11-12nm,厚度為25-27nm,同時結合了高電化學活性的贗電容聚合物和高導電性的雙電層石墨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