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2021-01-16 3xmaker合越智能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

"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微型超級電容器是可以補充或替代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存儲設備,具有佔地面積小,功率密度高以及能夠快速充電和放電的能力。程煥宇教授指出,當為可穿戴設備製造時,常規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堆疊的幾何形狀,顯示出較差的柔韌性。

因而由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閩江大學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成員組成的團隊最近發表在《Nano Energy》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將微型超級電容器單元排列成"蛇形"島狀橋狀布局,可使配置在橋處拉伸和彎曲,同時減少微型超級電容器的變形。當結合在一起時,該結構便被研究人員稱為"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

微型超級電容器是有前途的能量存儲設備,可以補充甚至替代可穿戴和可拉伸微電子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但是,它們通常具有較低的能量密度和有限的機械拉伸性。

本研究是基於混合電極的多合一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MSCA),超薄ZnP納米片錨固在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ZnP @ LIG)上,排列在島橋設備體系結構中。具有大比表面積的混合電極表現出優異的離子和電導率,在1 A g -1下具有1425 F g -1(7.125 F cm -2)的引人注目的重量(面積)電容,並具有長期穩定性。

除了高能量(245 m Wh釐米密度(2)和功率(在145 m Wh cm -2處為12.50 mW kg -1),具有出色的循環穩定性的MSCA在島橋設計中還通過MSC電池的串聯和並聯連接展示了可調的電壓和電流輸出。還可以將系統可逆地拉伸到100%。

同時,通過UV-vis吸收光譜驗證的理論計算部分表明,提高的電容量和速率能力可能是由於電導率和吸附的帶電離子數(Na 2 SO 4水溶液中的Na +和K +(在PVA / KCl凝膠電解質中)。將多合一可拉伸MSCA與可摺疊的Au基摩擦納米發電機和可拉伸的可摺疊石墨烯基應變傳感器集成在一起,證明了一種自供電的可拉伸系統。電子材料和設備架構的耦合設計原理提供了一種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為未來的生物集成電子產品開發高性能的可穿戴/可拉伸儲能設備和自供電可拉伸系統。

程煥宇教授解釋說,島橋設計能夠實現可調的電壓輸出,並允許該系統"可逆地拉伸至100%"。

通過使用非分層的超薄鋅磷納米片和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高度多孔的自熱納米材料)進行電池設計,研究小組發現電導率和導電性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吸收的帶電離子數。

據說研究人員還將該系統與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相集成,該技術是將機械運動轉換為電能的新興技術。

"當我們擁有基於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無線充電模塊時,我們可以基於運動來收集能量,例如彎曲您的肘部或呼吸和說話," 程煥宇教授說。"我們能夠利用這些日常的人類運動來給微型超級電容器充電。"

通過將集成的系統與基於石墨烯的應變傳感器相結合,由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充電的儲能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能夠為傳感器供電,程煥宇教授說,這表明該系統為可穿戴,可拉伸設備供電的潛力。

該項目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青年教育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資金支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對此工作提供了支持。

相關焦點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打開APP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0-12-02 11:56:36
  • 雷射誘導石墨烯或將取代可穿戴設備的電池
    去年,來自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雷射工藝來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所得的產品被他們稱為雷射誘導石墨烯(LIG)。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 全球首個高性能可拉伸自供能系統誕生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 全球首個高性能可拉伸自供能系統誕生電
    ,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arrays based on 3D laser-induced graphene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 電流體噴射列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
    電流體噴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SC),也稱為超級電容器,可以比普通電容器存儲更多的能量。與基於鋰的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的優勢包括具有高功率輸出和更長的循環壽命。特別地,它可以通過半導體製造工藝被製造成與人的指紋的寬度一樣小,因此也可以應用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IoT)設備。然而,由於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能導致超級電容器的電特性的劣化,因此難以將它們直接連接至電子部件。另外,通過噴墨印刷技術將超級電容器與電子部件組合的製造方法還具有精度較低的缺點。
  • Scientific Reports :雷射列印石墨烯在製備大型防水和可拉伸超級...
    ,無線通信和健康,跟蹤的下一代主要可穿戴設備中發揮重要作用。 圖2、雷射列印的石墨烯超級電容器。 性能 這些超級電容器的缺點是每釐米的較低性能相比,從其他雷射列印的石墨烯的超級電容器由電極由於添加非導電性結合介質的即使總表面積增加。相反,由於拉伸性和水穩定性等其他有利特性,這些儲能原型為片上可穿戴技術支持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道路。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1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雷射列印技術可以在幾分鐘內生產防水可拉伸電子紡織品
    這些自供電技術的實現需要太陽能電池或壓電發電機等能量收集器的支持。但是這些能量收集器的不可持續性要求這些儲能器具有成本效益、經久耐用、高性能、具有柔韌性和可拉伸性的機械強度、無毒且不易爆的特點。目前,繁瑣的紐扣電池及袋式鋰離子電池通過膠合、縫合在衣服上被使用作儲能器。用於電子紡織的另一種常見的能量存儲是基於向大型製造能力擴展的纖維或紗線,將電極、隔離物和電解質合併到單根纖維中。
  • 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來源:蓋世汽車 • 2020-06-19 09:53:05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決了如何使用墨水3D列印具有有用特性(例如將光轉換為電能的特性)的新型電子設備的難題。這項研究表明,可以噴射包含二維片狀細小材料(例如石墨烯)的油墨,可以將這些複雜的定製結構的不同層堆積並嚙合在一起。
  • 可拉伸3D多孔雷射誘導石墨烯圖案上可監測威脅人體健康有毒氣體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波士頓)和中國廈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並測試了一種可拉伸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將rGO/MoS2複合材料集成在叉指電極或雷射誘導的多孔石墨烯導電圖案上,可得到超靈敏,可拉伸的室溫NO2傳感器,該傳感器具有出色的選擇性和在機械變形時的穩健運行。可變形的氣體傳感器可以穿戴在皮膚或柔軟的表面上,以檢測各種氣態化合物,是準確、實時監控健康或環境狀況所不可或缺的。
  • 中國研製出柔性可拉伸電容器 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難題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彭慧勝教授團隊日前研製出世界首個可拉伸的線狀超級電容器。柔性可穿戴智能設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這種可拉伸的彈性電容器將成為其重要部件。,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共軛聚合物由於其獨特的贗電容特性和環境友好性,已經作為活性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噴塗技術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墨水噴塗技術【導讀】:在可穿戴和醫療技術領域,在高度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板上開發多功能設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此外,關於mSC的皮膚可安裝和可包裹特性的論證強調了它們作為各種表皮和可穿戴設備的嵌入式電源的適應性。DGIST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廉價的方法來製造微型能量存儲設備,該設備可以為其他可穿戴式皮膚傳感器和其他電子設備提供有效的動力,從而為遠程醫療監控和診斷以及可穿戴設備鋪平了道路。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
    超級電容具有充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安全可靠、存儲電能多、綠色環保等優點。它適用於任何需要快速充放電循環的應用領域。未來,它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將在電動汽車、大功率輸出設備、消費電子設備等領域大顯身手。然而,在可穿戴技術和智能織物領域,超級電容也扮演著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