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2020-09-24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 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
  •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
  • 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

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本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周旭峰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與劉兆平研究員(點擊藍色字體有導師詳細介紹)團隊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發表了名為「Robust and Durable Flexible Micro-Supercapacitors Enabled by Graphene Nanoscrolls」的論文,研究提出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新方法,通過將高縱橫比的石墨烯納米卷作為活性材料引入柔性MSC中以增強薄膜電極的堅固性。

因為相互纏繞的一維納米結構。如此製備的可彎曲MSC在彎曲1000次循環時可以保持初始電容的近100%,而可拉伸MSC在200%的高應力比下進行1000次循環拉伸時可以保持88%的初始電容。這項研究為建立用於MSC的堅固薄膜電極並提高柔性MSC的耐用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圖文導讀

圖1。GNS和GNS-MSC的製備過程示意圖。


圖2。L-GO,L-GNS和GNS薄膜電極的表徵

圖3。MSC在平坦狀態和不同彎曲狀態下的電化學性能


圖4。GNS-MSC在不同拉伸狀態下的電化學性能


圖5。(a)L,M和S-GNS薄膜電極的應力應變固化。(bd)1000次拉伸後,L,M和S-MSC薄膜電極的SEM圖像。橙色橢圓形標記膜電極上的裂紋位置。

小結

綜上所述,採用簡單的掩模輔助印刷技術製備了以GNSs為活性材料的柔性MSC,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和機械穩定性。研究了高縱橫比的GNS在增強薄膜電極的機械強度以及因此增強MSC穩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使用大縱橫比的GNS的L-MSC在苛刻的變形條件下表現出出色的耐久性和穩定的電化學性能。在連續的彎曲或拉伸循環後,它可以保持較高的電容保持率。在這項工作中,我們發現基於石墨烯納米顆粒的MSCs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和優異的機械穩定性,有利於柔性和耐磨電子產品的發展。


文獻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1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需要高性能的柔性儲能裝置作為能量源來支撐。而在眾多的儲能裝置中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而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的候選之一。水凝膠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因其獨特的力學性能賦予其優異的拉伸性能,在這一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是一類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發展二維材料基複合介孔納米片,不僅可有效抑制片層的堆疊,增加比表面積,而且可大大緩衝電極的體積膨脹,提高電解液離子的擴散和電化學性能。但是,目前報導的都是關於面內垂直柱狀的介孔納米片,而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納米片的可控制備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然而,目前所採用的傳感器,普遍需要使用外部供能驅動,極大的限制了柔性可穿戴優勢的極致發揮。另外,人體從機械運動、關節旋轉等過程可以產生可用的電能,這就給利用先進的能量收集技術給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供能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因此,設計自供能、可穿戴電子器件有望實現這些設備的永久供能,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 超級電容器勢起 汽車領域初顯崢嶸
    眾所周知,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的關鍵所在,它決定著電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標,如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環穩定性等。截至目前,納米結構的活性炭、碳化物轉化炭、碳納米管、炭洋蔥、氧化釕、聚苯胺和聚吡咯等已經被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然而,它們的性能指標很難滿足不斷發展的微型能源系統的實際使用要求。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為滿足人們對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迫切需要發展柔性全固態功率源或能量儲存裝置。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關鍵在於設計開發出兼具優異儲能和機械性質的電極材料。雜原子摻雜石墨烯以及2D層狀金屬硫化物(LMCs)納米結構的出現,為高性能電極材料的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其儲能性能(能量密度、循環穩定性等)尚需進一步提高。
  • 可攜式儲能它最行 走近石墨烯柔性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是由電極材料、集流體、隔膜、電解液組成,而柔性超級電容器是由柔性基底、電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組成。其中電極材料可同時起到儲存能量和集流體的作用,固態電解質可同時起到電解質和隔膜的作用。與傳統超級電容器相比,柔性超級電容器具有以下優點:選用性能穩定的電極材料,提高了安全性;超薄的電極材料和精簡的組裝過程,大大縮減了體積,使整個器件更小型、輕質;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材料用量少,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安全環保。
  •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噴塗技術
    電子皮膚能量存儲的訣竅: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多孔多層墨水噴塗技術【導讀】:在可穿戴和醫療技術領域,在高度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基板上開發多功能設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為了通常在單個平臺上實現這種獨特的技術,採用具有足夠效率的高度柔性且可嵌入的能量存儲設備作為電源至關重要。本文引入了一種通用且可擴展的方法來製造平面和對稱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可以安裝在任何複雜的表面上。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我國開發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熱性能的柔性平面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 美國用新材料制更堅固的超級電容器電極
    蓋世汽車訊 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無人機和其他技術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了人們對需要能夠為此類設備提供動力的新型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和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芳綸納米纖維製成了結構型超級電容器電極,而且此種電極比傳統的碳基電極更堅固、更靈活。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寧波材料所:可擴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導熱性柔性石墨烯薄膜
    本文要點: 通過簡單,綠色和溫和的方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成果簡介 眾所周知,石墨烯納米片(GNS)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但是,以可控和可擴展的方式將石墨剝落成GNS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文,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餘海斌研究院團隊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期刊發表名為「One-step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high-thermal-conductivity flexible graphene films」的論文,研究開發了一種名為木糖醇輔助球磨剝落
  • 基於液態金屬電極和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的全柔性超級電容器
    因此,要實現全柔性超級電容器,電極必須柔軟、可拉伸、導電性好且不影響電化學性能。圖片概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鎵銦液態金屬(共晶鎵銦合金,EGaIn)電極與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CNTs)的集成柔軟微系統用全柔性超級電容器。碳納米管表面的氧官能團保證了功能化的碳納米管與EGaIn表面的薄的天然氧化層之間的強附著力,即使在機械變形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無脫層的柔性、可拉伸的電極。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碳元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除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石墨和金剛石外,1985年發現的富勒烯和1991年發現的碳納米管擴大了碳材料的家族。也使人們對碳元素的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富勒烯和碳納米管所引發的納米科技對人類社的發展在未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 製備出具有高電位窗口的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
    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超導與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馬衍偉課題組採用多級次石墨烯複合電極與離子液體凝膠聚合物電解質,首次開發出具有3.5V電壓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