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2020-07-20 塑料百科

碳元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除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石墨和金剛石外,1985年發現的富勒烯和1991年發現的碳納米管擴大了碳材料的家族。也使人們對碳元素的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富勒烯和碳納米管所引發的納米科技對人類社的發展在未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作為碳材料中最新的一員—石墨烯是擁有sp2雜化軌道的二維碳原子晶體,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Geim等於2004年發現,並能穩定存在,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單原子厚度的材料。石墨烯不僅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室溫下電子遷移率可達200000cm2V-1s-1),質量輕,導熱性好(5000Wm-1K-1),比表面積大(2630m2g-1),它的楊氏模量(1100GPa)和斷裂強度(125GPa)也可與碳納米管相媲美,而且還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能,如量子霍爾效應、量子隧穿效應等。由於以上獨特的納米結構和優異的性能,石墨烯可應用於許多的先進材料與器件中,如薄膜材料、儲能材料、液晶材料、機械諧振器等。石墨烯是單層石墨,原料易得,所以價格便宜,不像碳納米管那樣價格昂貴,因此石墨烯有望代替碳納米管成為聚合物基碳納米複合材料的優質填料。在石墨烯諸多性質中,其中比表面積高和導電性好,最重要的是石墨烯本身的電容為21μF/cm2,達到了所有碳基雙電層電容器的上限,這比其他碳材料都要高,是製造超級電容器的理想材料。

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也叫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是一種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傳統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超級電容器兼具蓄電池和傳統電容器的優點,如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長、具有瞬時大電流放電及對環境無汙染等特性,是近十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儲能、節能設備。

由於石墨烯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填充材料,所以將其與其他材料複合來製備超級電容器材料備受大家關注。

複合材料主要有兩類,第一種是石墨烯與高分子導電材料複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石墨烯與聚苯胺複合材料。第二種是石墨烯與金屬氧化物複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石墨烯與二氧化錳複合材料。本文主要就這兩種複合材料的研究做一簡單綜述。

石墨烯與聚苯胺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材料方面應用,除了前面提到的石墨烯的特殊性能外,還有就是聚苯胺具有高電導率、易於合成、單體成本低等優點。Zhao等在酸性條件下利用原位聚合法製備了聚苯胺/石墨烯複合材料,發現聚苯胺均勻吸附在石墨烯的表面,或者均勻分散於石墨烯片層之間,在電流密度為0.1A/g時,比電容高達480F/g,並且具有良好的循環性。

Li等在石墨烯片上進行原位陽極電聚合生成聚苯胺,得到的複合材料抗張強度達到12.6MPa,有高而穩定的電化學電容(重量比容為233F/g,體積比容為135F/cm3),超過其他許多現在可用的碳基柔性電極,因此在柔性超級電容器方面有很大前景。

Shi等首先將化學改性的石墨烯與聚苯胺纖維配成穩定混合液,然後通過真空過濾得到石墨烯/聚苯胺纖維薄膜複合材料,在這些薄膜中聚苯胺纖維均勻分散在石墨烯夾層之間,複合材料有穩定的機械性能和高的柔韌性,能夠彎曲很大的角度得到想要的形狀,當改性石墨烯的含量為44%時電容最大,為210F/g。

Yan等報導了通過一種簡單快速的溶液混合,原位聚合的方法獲得了聚苯胺與石墨烯的複合紙,這種複合材料有很好的電學性質,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複合紙在生物領域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Wei等將官能化的石墨烯和聚苯胺納米顆粒複合得到1046F/g的電容,這幾乎是純聚苯胺材料的2倍。

第二種是石墨烯與金屬氧化物複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石墨烯與二氧化錳的複合材料。Wei等將高錳酸鉀與石墨烯混合,利用微波輻射的方法將高錳酸鉀還原成二氧化錳,還原成的二氧化錳沉積在石墨烯表面,這樣的複合材料做陽極,活性炭做陰極得到電容為114F/g。

循環次數可達到1000次得超級電容器。Yang等通過自組裝的方法得到多層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改性的墨烯石和二氧化錳的複合材料具有較高的電容和較高的循環次數。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資源不斷地消耗,經濟不斷地發展,石墨烯複合材料必將在未來的電子領域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3.1.2石墨烯與導電聚合物複合  Hualan Wang等人用FeCl3作為氧化劑,通過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graphite oxide (GO) /polyaniline(聚苯胺)複合材料。1 M H2SO4為電解液。
  •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1.本項目研究的意義及同類研究工作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  超級電容器是一種性能介於電池與傳統電容器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可用於可攜式儀器設備、數據記憶存儲系統、電動汽車電源及應急後備電源等。
  • 技術解析:我國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超級電容器是最具應用前景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之一。目前,超級電容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發展具有高比表面積、電導率和結構穩定性的電極材料是關鍵。石墨烯因具有比表面積大、電子導電性高、力學性能好的特點而成為理想的電容材料,但石墨烯的理論容量不高,在石墨烯基電極製備過程中容易發生堆疊現象,導致材料比表面積和離子電導率下降。
  • 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獲進展
    ,具有長壽命、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等特點;但是其能量密度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消費電子等諸多領域對高能量密度超級電容器的需求。如何提高能量密度是目前和未來超級電容器研究的重點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一三五」重點培育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蘭州化物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在提高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原標題: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產業化提速 摘要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研究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一個基底上製造具有任意形狀的超級電容器及其模塊化集成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基於MoS2的超級電容器有3種不同的機制存儲電能:除了電化學雙層電容(EDLC)和贗電容+2D)」結構的二硫化鎢納米管-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可控合成生物兼容氮摻雜高比表面積中空碳納米囊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成功在碗狀碳納米囊內部限域中合成少數層2D MoS2納米片,並將其應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在三電極體系中以KOH溶液作為電解液,所得3D石墨烯複合材料質量比電容高達642 F g-1 (電流密度為1 A g-1),遠高於近來報導的石墨烯複合物和其他電活性材料(如體相和納米級的SnS及其複合物、G-Mn3O4納米棒、G-CoS2、2D CoS1.07/N- C
  • 誰將成為未來超級電容器「殺手級」的電極材料?
    研究和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是超級電容器研發工作的重要內容。  目前研究較多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主要有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而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的商品化相對較成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碳材料、金屬氧化物及其複合材料等高性能電極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商品化應用前景。
  • 合肥研究院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振洋團隊實現了宏觀厚度石墨烯晶體膜大面積製備,在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研製方面取得進展。研究人員採用雷射誘導加工法,將聚醯亞胺前驅體直接原位轉化為石墨烯晶體膜;針對其直接用作儲能電極時所面臨的體積效應技術瓶頸,通過優化前驅體的分子構型和熱敏感性,大幅增加了雷射與聚合物薄膜的作用深度,進而實現了多孔石墨烯晶體膜的宏觀厚度製備;以此作為電極構築的超級電容器,在儲能密度和循環穩定性方面得到顯著提升。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該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普適的界面自組裝策略,製備出多種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聚合物/石墨烯複合納米片,包括聚吡咯/石墨烯、聚苯胺/石墨烯、聚多巴胺/石墨烯,並將其應用於全固態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這些納米片具有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大小為11-12nm,厚度為25-27nm,同時結合了高電化學活性的贗電容聚合物和高導電性的雙電層石墨烯的優勢。
  • 科學家發表石墨烯和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和應用前景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蔡克峰課題組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7-09-04  瀏覽:
  • 蘭州化物所石墨烯複合材料及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碳納米材料,具有高機械強度、良好導電導熱性、大比表面積、良好化學穩定性等優點,在能量儲存、電子器件、傳感材料、催化劑、防腐塗料等領域展現出極為廣闊的潛在應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的應用主要採用複合材料的途徑進行性能的提升,其製備方法主要包括化學還原法、水熱法、溶膠凝膠法和電化學法。
  • 大連化物所共軛微孔高分子應用於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基於氮摻雜碳材料的研究文獻,高性能的電極材料需要同時具備高的比表面積和高的氮摻雜量,而這兩個因素在同一類材料中通常相違背。在目前報導用於超級電容器的先進電極材料中,最大比表面積一般未超過3000m2/g,同時具有高比表面的材料氮摻雜量通常小於5at%。
  •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泡沫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供能策略
    近日,閩江學院張誠博士、王軍教授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程寰宇教授、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報導了利用柔性可延展的納米發電機及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為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供能策略。研究人員利用贗電容特性的ZnP多孔超薄納米片與雷射直寫石墨烯(LIG)複合材料製備了島橋構型的叉指結構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兩種不同儲能機理電極材料的高效複合,實現了電容器在不犧牲功率密度和循環壽命的條件下大幅提升其能量密度;藉助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的串聯/並聯,有效的調控了儲能系統的輸出電壓/電流特性。
  •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介紹和新聞
    石墨烯常被認為是超級電容器中活性炭的替代品,部分原因是其相對表面積高(甚至比活性炭的相對表面積更大)。表面積是電容的限制之一,表面積越大,靜電電荷的存儲效果越好。此外,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將利用其輕質、彈性和機械強度。據稱,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儲存的能量幾乎和鋰離子電池一樣多,充電和放電只需幾秒鐘,而且可以維持數萬次充電循環。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摘要:同傳統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度快、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儲能裝置,提升其能量密度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
  • 我國科學家研製超高儲能密度超級電容器
    研製方面取得新進展。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積大、導電性好、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點,近年來被廣泛研究用作超級電容儲能器件的電極材料。石墨烯電極在微觀尺寸下所具有的優異電化學性能已經被廣泛的研究和證實。但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規模化應用需要在保持其優異電化學性能的前提下,實現宏觀尺度(大面積和超高厚度)上的電極製備與組裝。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石墨烯材料應用前景研究進展到底怎麼樣了?聽科學家怎麼說
    於是馮冠平教授2015年創立了烯旺科技,將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放在了重點工作上。由於石墨烯具有超薄二維結構和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等性質,據預測近期有可能在儲能、薄膜和塗層、複合材料等領域實現較大產業化進展。